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这些陕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你知道几个?

时间:2020-04-22

大家对于陕西的印象,可能是各种美食,或者是各种驰名中外的景点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83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陕西省民俗文化

陕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历史悠久。大家对于陕西的印象,可能是各种美食,或者是各种驰名中外的景点。除了这些,陕西还有许多有趣又富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快来一睹为快。

No.1

关中皮影

关中皮影源于汉代,最初用纸板制作,宋代以后开始用牛、羊、驴皮制作。

根据戏文设计形象,精选上好驴、牛、羊皮经刮、刻、染、罩、熨、缀六道工序而成。关中皮影既继承了汉画像石刻的传统,又发挥了宋院体绘画之长,运用洗炼的轮廊造型、夸张的装饰纹样、疏密虚实相间的处理手法、缜密精细的雕镂功夫,表达剧中人物的相貌、身份、衣着和性格,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关中皮影曾在全国旅游纪念品展览评比会上荣获优秀奖,并远销美国、西欧、东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No.2

汉调二簧

汉调二簧又称陕二簧、山二簧,是陕西第二大剧种,流行于陕西的安康、汉中、商雒、西安及四川、甘肃、湖北的部分地区。它源自陕南汉江流域的山歌、牧歌、民歌,清代初叶受秦腔影响,并吸收昆曲、吹腔、高拨子等曲调,糅合当地方言,形成了独立的声腔剧种,原来用双笛伴奏,笛以竹作“簧”,故称“二簧”。为与“京二簧”区别,又称“土二簧”。

汉调二簧在发展中曾形成安康、汉中、商雒、关中等流派,名角层出不穷。其脚色共分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十个行当,表演讲究细腻精到,唱腔真假嗓并用,悠扬婉转。

经研究认定,汉调二簧形成较早,各地其他皮簧声腔剧种都与之存在渊源关系,它对川剧、徽剧、京剧等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近年来,汉调二簧观众锐减,经济上出现困难,不断走向衰落,专业剧团纷纷解散,目前仅剩下安康汉滨区一个剧团还在维持演出,而且这个惟一的剧团也正濒临解散的危机。在此情势下,有必要大声呼吁,应该尽快对这一古老剧种进行抢救和保护。

No.3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汉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区的安塞腰鼓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等地最为盛行

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与性格。安塞腰鼓可由上千人一同表演。

安塞腰鼓是流传在陕西省北部安塞县一带的一种民间广场群体艺术,融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为一体,展现了陕北人民的一腔热血,是陕北民间艺术中独特而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1日那天安塞腰鼓参加了国庆六十周年天安门广场的群众演出。

No.4

宜君农民画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历经了新旧石器时代和春秋战国、魏、唐、宋几个文化发展热潮时期。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形成了人们特殊的审美情趣。,宜君农民画这一特殊环境的特殊艺术表现形式应运而生。

宜君农民画是宜君民间艺人得传统剪纸艺术的基础上,通过画的形式,表现宜君乃至黄土高原风土人情为主题的一种绘画艺术。自然、古朴、粗犷的绘画风格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中华艺术园林增添了异彩。

宜君农民画的独特的艺术想象、超空间的艺术构思匪夷所思:隔着肚皮你可以看到肚子里的娃娃;隔着果皮你可以看到核肉的形状;可以看到不停地摆动着头吃草的马。神奇而真实可信,超越现实却又寓意深刻。

静与动的结合使你叹为观止,很难相信"中国有千万个毕加索、马蒂斯、竟生长得宜君为片古老的土地上。

No.5

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鼓乐。

在古长安及周边地区,尤其是秦岭北麓的众多寺庙和道观,这些庙、观的庙会活动和多家民间乐社是西安鼓乐得以生存的基础。

现存清乾隆二十八年西安鼓乐手抄谱珍藏本的谱字与宋代姜夔十七首自度曲所用的谱字基本相同,由此证明这一珍藏本历史久远,是明清以来已渐在全国失传的俗字乐谱。

西安鼓乐是我国古代音乐的重要遗存,它特有的复杂曲体和丰富的特性乐汇、旋法及乐器配置形式成为破解中国古代音乐艺术谜团的珍贵佐证;它大量的传谱曲目丰富了中华音乐文化宝库,将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现代强势文化的侵蚀,原西安鼓乐赖以生存的民间人文环境如民间庙会等正在逐步消亡,其生存土壤正在消失,加之老艺人相继谢世,后继乏人,西安鼓乐濒临灭绝,亟待抢救和保护。

No.6

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

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

文革期间,陕北民歌被禁唱,只有《东方红》如同第二国歌被中央广播电台每天播放。1975年以后,陕北民歌逐渐恢复演唱,1979年榆林民间艺术团赴省、赴京演出,受到广泛赞誉,并被摄入电影艺术片∴土芳香》中,1982年文化部专调榆林民间艺术汇报演出团赴京进行示范表演,对遏制当时国内艺术界崇洋媚外思潮,起到重要作用,并推出了王向荣、郭云琴等一批民歌演唱家和优秀民歌手。

No.7

榆林小曲

榆林小曲是形成并主要流行于陕北榆林地区的曲艺唱曲形式,相传由明代驻扎在榆林一带的军官蓄养的歌伎从江南带来,后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以当地方言演唱并吸收化用了当地的民歌小调,丰富完善为今天的曲艺品种。

榆林小曲的表演形式为一人或二人主唱,多人分持扬琴、古筝、琵琶、三弦、京胡、碟子等伴奏并分不同行当兼唱。其唱腔音乐十分丰富,唱腔体裁为曲牌体,或单曲反复,或联曲串唱。伴奏乐器曲目多演绎男欢女爱和儿女情长的内容,尤擅表现由此生发出的离愁别怨。

历史上的榆林小曲主要是由爱好者以自娱自乐方式演唱,后来出现了作为乞讨手段的走街串巷演唱、堂会演唱及高台性的经营演出。在当地人的文化生活中,榆林小曲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但是,时至今日,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传承乏人的困难,面临失传危险,需要设法加以保护。

时至今日,许多传统文化和民俗都有失传或者失去的困难,但是,他们的存在其实是非常优秀的,并且也都代表了曾经人们生活的历史和印记。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可能在现今快速的社会发展下他们的痕迹会变淡,但是,我们不应忘记这些民俗和文化,就像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一样。

陕西的民俗文化还有很多

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这些传统民俗文化哦~

文章来源: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shiner火山 审核:刘阳

转载需告知并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如有侵权或转载版权问题

请及时联系微信后台

以便我们第一时间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这些陕西的民俗文化特色 你知道几个?》,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10种陕西特色小吃_陕西小吃简介_陕西安有名小吃文化有哪些?

10种陕西特色小吃_陕西小吃简介_陕西安有名小吃文化有哪些?

1、陕西凉皮陕西凉皮种类繁多,做法各异,调拌时各具特色,口味也不同。举例:秦镇凉皮、汉中凉皮、岐山擀面皮、麻酱凉皮、面筋凉皮等,主产于关中地区,加工时,要先洗出面筋,淀粉调成糊,盛入金属凉皮箩上锅蒸制...

2008-05-14 #经典句子

陕西宝鸡文化艺术中心以匠心守护城市文化名片

陕西宝鸡文化艺术中心以匠心守护城市文化名片

...夺目,工业遗址区的亮化“烟囱”根据节日和活动变换着特色元素……生动展现着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人们生活并享受在文化的浸润里。 管弦乐、交响乐多次在宝鸡音乐厅奏响 2021年11月,宝鸡市文化艺术中心迎来开...

2012-06-17 #经典句子

文化中国丨饿滴神呀……我们把《武林外传》请来教你说陕西话!

文化中国丨饿滴神呀……我们把《武林外传》请来教你说陕西话!

...一种概括的说法,包括:陕北话、关中话、陕南话,各有特色。陕北话受山西方言影响比较大,陕南话听起来会更想川音,狭义的“陕西话”仅指陕西中部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所使用的方言,即关中方言或关中话。但无论从地理...

2023-09-01 #经典句子

秦腔:起源于陕西并流传数千年的文化遗产

秦腔:起源于陕西并流传数千年的文化遗产

...是北方这类戏的总称,在北方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梆子戏。秦腔作为梆子戏的一种艺术形式,显得尤为珍贵。秦腔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背景。在秦腔发展和传播的每一个阶段,他都有着独...

2023-07-01 #经典句子

陕西省与日本香川县民俗饮食文化交流活动举办

陕西省与日本香川县民俗饮食文化交流活动举办

“陕西省·香川县——民俗饮食文化交流活动”22日举办。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中新网西安10月22日电 (记者 阿琳娜)“陕西省·香川县——民俗饮食文化交流活动”22日在日本大阪、香川、中国陕西两国三地线上线下同时展开...

2018-04-08 #经典句子

“照金红色文化创意街区”入选陕西首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照金红色文化创意街区”入选陕西首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米,建筑面积21577平方米。街区以红色文化与现代、时尚特色为设计思想,以红色旅游、照金文化为统领,融合溪山行旅文化、药王养生文化、耀州瓷文化等,充分展现了铜川地区及照金景区旅游特色。广受大众欢迎的关中美食...

2024-01-03 #经典句子

背篓人家——民俗文化是民族特色餐厅的灵魂

背篓人家——民俗文化是民族特色餐厅的灵魂

...级时代,随着消费者崇尚"洋餐"回归到品尝民俗菜系,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主题餐厅正悄然绽放,成为被业内看好的一片领域。一个叫做背篓人家的湘西少数民族特色餐饮品牌,从2008年创立,不知不觉间,已发展到近百家连锁加...

2017-08-16 #经典句子

特色小镇“批量死亡”!文旅古镇如何破局?

特色小镇“批量死亡”!文旅古镇如何破局?

今年4月份,一篇题为《特色小镇死亡名单》的文章在网络流传,文中列举了近年来一些地方特色小镇“批量兴起又批量死亡”的案例。由于仓促上马、缺乏特色、业态单一、运营混乱、资金链断裂等种种原因,这些特色小镇既...

2009-03-1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