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风语咒》:蕴含中国文化的本土动漫 传递着“孝 义 爱 善”

时间:2020-01-24

这部电影中对中国元素的运用、侠义精神的展现,都堪称国漫中的佼佼者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3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国漫电影《风语咒》于2018年上映,是依托电影《侠岚》和动漫连续剧《画江湖》改编而成的动画电影。这部电影中对中国元素的运用、侠义精神的展现,都堪称国漫中的佼佼者。在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上,击败了对手斩获最佳美术片奖。

《风语咒》以中国神话上古时期四大凶兽为托底,讲述了双目失明的少年朗明怀揣侠岚梦想,但他只能靠招摇撞骗混于市井之中。直到有一天,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梅姐失踪,朗明义无反顾地踏上寻母之路。上古神兽饕餮现世让人间危在旦夕,朗明为拯救人们于危难,自毁双目终领悟风语咒,击败饕餮。

这部电影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色彩与精神传承。电影中的重要元素“风”,是来源于道家的阴阳五行,被定义为五行之外的力量。作为一部蕴含中国文化的本土动漫,每一帧画面都存在中国特有的古典元素,每一处都是精心设计。而影片也通过朗明寻母的过程,对中华传统孝道进行了解读,无一不展现了这部影片的审美韵味和价值体现。

关于《风语咒》这部国漫电影,很多朋友都是从故事本身情节来解读。而我今天就换种新方式,我会结合电影情节,从“传统文化的呈现、人物形象的塑造”,进一步解读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会结合自身对电影的理解,分享三个从更深层次角度看懂一部电影的方法。

01、传统文化的呈现:“侠义”与“孝道”是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与精神支柱,同时出现在影片中,不仅加强了对观众的教育意义,同时也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风语咒》这部作品中,有着浓郁的中国风和侠义之气,无论是画面、音乐还是故事情节的设计上,都十分注重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让观众在观影的同时,更能感受到电影中关于“侠义”与“孝道”的呈现,在影响观众的同时,弘扬了传统文化精神。

①“侠义”是精神力量,通过父与子的“侠义”传承,加强对观众的教育意义

《风语咒》的观影价值,已经超过了这部动画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它更多的向观众传递了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与影响力。演员郭涛在看完电影后感叹:“能够打动顽石的心”。而在这部电影所传递的精神中,以侠义精神最具感染力。

电影的开篇,朗明靠招摇撞骗混于市井之中,当谎言被揭穿时,他受到了周围人的唾弃。他独自踏上了寻找母亲的旅程,没有人关心他,甚至觉得他的存在就是一个“笑话”。而影片的最后,朗明在看到那些曾瞧不起他的人们身处险境时,选择牺牲自己,以一己之力解救他们。

这就是侠义精神,是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是人立于世的精神力量,而这种精神也会被传承。朗明的父亲曾经和儿子说他是侠岚,但其实他并没有被玖宫岭选中成为侠岚。但是他的内心具有侠义之气,年轻时不仅救下了村长王富贵,更是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救下整个村子里的人。

在我看来,影片中朗明父亲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但是他对儿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朗明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是他对外界的感知极强,父亲对他说过的话,都扎根在了心中。父亲的“侠义”,在言传身教中影响了儿子。侠义精神带给朗明的力量,足以让他面对一切的未知与磨难。侠义精神在“父”与“子”间进行了传承,不仅使观众在观影时思考了侠义精神的意义所在,同时也教会了观众们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

②“孝道”是精神支柱,通过“子”寻“母”的动人故事,向观众传递了传统文化精神

孝亲之道,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道德,亦是一个人存于世的精神支柱。《风语咒》中朗明虽然从未对母亲梅姐说过自己对她的爱,但是母亲却是他奋然前行的精神寄托。而电影中整个故事也是从“子”寻“母”进行展开,可以看出导演对这一传统文化展现的重视。

在电影的开篇,朗明与母亲会因为分账不均而斗嘴,看似玩世不恭的外表下,其实是他对母亲的心疼。在斗嘴中,减轻母亲生活的负担与愁苦。从朗明对母亲的称呼上就可以看出,在和母亲斗嘴时,叫她梅姐;在真情流露时,会叫妈。这种称呼上的转变,其实隐藏了朗明对母亲深深的爱。

在发现母亲失踪后,朗明即使知道前路危险重重,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寻母之路。在看到已经变成凶兽的母亲被冲到悬崖边,他不顾自身安危前去救母。当母亲掉下悬崖的那一刻,仿佛隔着银屏,也能听到朗明心碎的声音。在故事的最后,朗明为了击败饕餮,自毁双目。

虽然朗明从未看见过母亲的相貌,但这也无损于母亲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在朗明寻母的这一动人情节中,孝亲之道以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传递给观众。让观众在潸然泪下间,去感悟这世间最至真至诚的情感。影片在向观众传递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到这种力量的强大。血浓于水的亲情,才是人存于世最有力的支撑。

02、人物形象的塑造: “母亲变凶兽”与“盲仔变英雄”形成了鲜明的逆转,在“小我”与“道义”间,母子二人都选择舍身取义,给观众的内心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冲击

《风语咒》作为一部高评分高口碑的电影,除却影片中随处可见的中国风元素,画面精良的制作。导演在人物身上的匠心,也被观众口口称赞。虽然是老套的“平凡少年成为大英雄”的故事,但是人物身上发生的逆转,人物身上所呈现的精神,依然带给了观众情感上的强烈冲击,在不经意间就有流泪的冲动。

①母亲甘愿变成凶兽,用自己换儿子恢复光明,母亲的伟大使观众潸然泪下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作为母亲的梅姐,通过自己的方式竭尽所能的想要帮助儿子恢复光明,明明知道儿子的眼睛无法治疗,但是还是无数次跑到药店买药。当得知可以用自己交换儿子的光明,便毫不犹豫的出卖自己的愿望变成罗刹。即使已经变成凶兽,梅姐依然关心着儿子的双目跑回家看他。

对于母亲来说孩子就是她的全部。在悬崖边,变成凶兽的梅姐,听到儿子一声声呼唤后,在巨大的兽潮中奔向儿子。不断的摔倒,不断的挣扎向前,在被其它凶兽撞到悬疑边时,仍用爪子拼命地抓紧悬崖上的峭壁,只为可以再和儿子相逢。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但母亲却是坚强的。表面上梅姐与儿子相处时,是“小气强硬”的,但实际上,她对儿子的爱,无私又伟大。在自己和儿子之间,她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自己。这种将爱默默藏在心底的方式,从不诉说的内敛情感,恰恰是中国人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在梅姐变成凶兽后,与儿子再无语言上的交流,这种无声的爱,不断撞击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②为防止生灵涂炭,盲仔甘愿自毁双目,牺牲小我拯救他人的精神令人震撼

朗明自幼失明,他向往光明,更向往成为一名可以行侠仗义的侠岚。但在生活中,他只是一个骗小孩混生活,利用听力超群的能力跟母亲去赌坊赌钱的平凡少年,是不受人待见的“盲仔”。当双眼恢复的那一刻,带给朗明的不仅是光明,还有对未来的希望。

因此,在电影的结尾,朗明为了解救身处危险中的人们,而自毁双目时,这种牺牲小我,舍身取义的精神令人震撼。朗明更像是金庸先生笔下的大侠,虽然平凡普通,没有拿到绝世武功秘籍,但凭借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成为了侠义之士。

在我看来,虽然击败饕餮的能力是五行中的元素“风”,但其实导演是在用“风”隐喻人。在民族文化体系中,风代表了自由,导演用五行之外的风来说明人不应该给自己设限,朗明即使双目失明,但是他的精神是自由的。而风语咒最终的奥秘是天人合一,意味着人与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这也是影片所体现出来的一个精神内涵,我们有时候要为了整体的利益,选择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03、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我会结合自身对电影的理解,分享三个从更深层次角度看懂一部电影的方法

《风语咒》中所传递的精神,所表达的主题,无一不对观众有教育意义。这部电影中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色彩与精神传承,让观众为之震撼。这也是《风语咒》可以击败对手,在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荣获最佳美术片奖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如果没有系统学习过如何欣赏解析一部电影的我们,有时很难从电影中看到更深层次、更有价值的观点。这也会使得电影中一些精华的内容及导演在这部电影中倾注的心血被我们所忽视。

下面就结合我平时解读电影的一些方法,结合《风语咒》中的故事情节,分享三个从更深层角度看懂一部电影的方法,帮助我们可以更好的观看电影,更深层次理解电影中蕴藏的深意。

①分析人物身上的自然语言,更深层次的理解画面所呈现出的深意

所有的电影都有一个共性,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而电影中所有的故事,又是从主人公的故事进行展开。因此,想要更深层次的看懂一部电影,最好的方法就是观察电影中人物的自然语言。

比如,《风语咒》中朗明在感悟风语咒时,说道:“我在驭风,风也在驭我。”这其实是导演想要透过朗明之口,展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主体。而对风的驾驭,更是加强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力量,人与自然密不可分。

电影中每个人物,其实都有导演的精心设计,无论是一言一行,还是一个场景的呈现。每个人物背后,都有导演想要向观众呈现的价值与思想内涵。仔细观察电影中人物的自然语言,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一部电影。

②不沉浸于电影所带来的情感冲击,才能看到更多电影所蕴藏的价值

观看一部电影时,我想很多人都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整个故事的情节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看完一部电影后,对电影的评价是:“这部电影挺感人的。”但是单纯的从情感角度入手,不免会错过电影中真正想要向我们传递的深意。

很多人,在观看《风语咒》时泪流满面,看后内心有种胀胀的感觉。这是因为除了故事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滋养了我们的内心世界。无论是梅姐身上伟大的母爱,还是朗明舍小我的大义,都是导演在向我们传递精神。

在观影后,相对于电影带给我们情感上的冲击,电影中导演对情节的设计,这段情节会引起情感波动的原因,哪些情节引起了我们藏在内心深处的共鸣,才更值得我们深深挖掘。跳出电影带来的情感冲击,才能懂更多电影之外所蕴藏的价值。

③观察电影中出现的物品或道具,往往是导演在电影中未诉说的情感

一部电影所呈现的时间往往是有限的,因此导演是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每个人物的故事都进行展开,只能力争于把整个故事讲的完整。这也使得很多电影中想要表达的情感,都没有机会进行诉说。所以导演会把情感寄托在一些物品和道具上,诉说自己没有讲完的情感。

比如说,《风语咒》中出现的陀螺。看似仅仅是父亲留给朗明的玩具,实际上却是侠义精神的传承。父亲曾用陀螺解救了一个村子,而朗明也借助陀螺之力,拯救了处于危难中的人们。

一部电影中,除了人物之外,导演和编剧还善于用一些物品或者道具,来呈现一些无法诉说的情感,一些隐藏的故事情节,一些想要传递的精神。而这些正是一部电影中的宝藏,等待着我们用心去挖掘。

写在最后:

想要真正了解《风语咒》所蕴含的深意与价值,不能仅仅从故事内容上进行分析。如果单纯地从内容情节上分析,我们只会看到一个平凡少年成为大英雄的故事。那么就会错过这部电影在创作上独具魅力的人物塑造手法,及想要传达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因此,今天这篇文章就介绍了一下我对《风语咒》故事之外的一些思考,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也结合电影,分享了三个从更深层角度看懂一部电影的方法。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风语咒》:蕴含中国文化的本土动漫 传递着“孝 义 爱 善”》,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文创产品如何讲好武汉故事 武汉本土创业者有话说

文创产品如何讲好武汉故事 武汉本土创业者有话说

...代漫王科技有限公司,则是将中国历史文化,通过二次元动漫的形式推向世界。该公司打造动漫《战国千年》,2018年7月上线,首月人气就突破1亿,目前正在开发手游。公司CEO吴量说,“文创产品需要良好的IP形象,而IP矩阵的...

2012-06-21 #经典句子

本土造句和解释

本土造句和解释

...林、同瑞和波司登。9、为本土文化深耕细作,塑造民族动漫的新特色。10、一些在本土经营惨淡的西方消费品公司在中国却出奇地好。本土有关的成语:1、安土乐业(ān tǔ lè yè):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本土造句...

2023-01-16 #经典句子

中国茶叶传入英国 茶文化是如何在英国趋于本土化?

中国茶叶传入英国 茶文化是如何在英国趋于本土化?

...化的精髓,也是英国式优雅的高度总结,它在英国人心中传递着一种优雅、礼仪及文明、和谐和友好的精神。英国红茶的散播和普及化是一种由上而下的全过程,从王室贵族到中产阶层人员再到普通百姓,高雅迷人的红茶文化也...

2011-06-08 #经典句子

公共|陕西省名家经典诵读精彩上线 用本土文学经典喜迎国庆

公共|陕西省名家经典诵读精彩上线 用本土文学经典喜迎国庆

...本次经典诵读共8期,邀请到著名播音朗诵艺术家海茵,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包志坚,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获得者刘远,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董少敏等知名朗诵者诵读《创业史》《平凡的...

2023-05-12 #经典句子

自贡彩灯在曼城点亮2019年欧洲最大彩灯节 自贡剪纸等本土文化“借灯出海”

自贡彩灯在曼城点亮2019年欧洲最大彩灯节 自贡剪纸等本土文化“借灯出海”

...,英伦Lightopia国际彩灯节在英国曼彻斯特希顿公园开幕。中国传统工艺,英式审美理念,互动式、沉浸式的创新设计,让曼城夜空格外妖娆、风情万种。当晚,300余名来自曼彻斯特的政要、知名人士和中方代表一起参加了官方亮...

2017-10-01 #经典句子

大连打造一条本土特色文化老街

大连打造一条本土特色文化老街

...筑和门头房,通过整体规划、设计和改造,打造一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具有大连民俗文化的街区。通过招商引资和合作,引进国内各地特色文化,特别是挖掘本地原生态文化,将原有的古玩艺术品市场、商业、餐饮等要素...

2019-09-10 #经典句子

愚人节日本改元 专家:“舶来品的日本文化找个本土词汇都难”

愚人节日本改元 专家:“舶来品的日本文化找个本土词汇都难”

...本文化”的立场上,从日本古籍中提取词汇,而不再使用中国古籍中的词汇。日本年号历史年号是中国封建社会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是封建帝王统治时间的标志,年号的用词极具美感、诗意,表达了封建帝王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2023-01-05 #经典句子

大姚本土作家毛家成散文集《时光的背影》出版发行

大姚本土作家毛家成散文集《时光的背影》出版发行

...,很大程度上走近了人们的生活,引起了读者们的共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纪实文学学会副会长何永飞在为本书所作的序中写到:是大姚这片神奇的热土给毛家成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无论是对故乡景物的描写,还是对...

2016-05-2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