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为你读书|历史传说 叙述者口中的文化传承

时间:2019-10-29

先秦两汉是一段比较长的历史时期,上起于夏、商、周之前的史前时代,下至东汉末年,长达数千年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3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要跟您分享的这本书叫《先秦两汉历史传说研究》。

先秦两汉是一段比较长的历史时期,上起于夏、商、周之前的史前时代,下至东汉末年,长达数千年。在这样一段漫长的岁月中,孕育了不少精彩纷呈的历史传说。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大禹治水、孟姜女哭长城、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等。

这些历史传说和真实的历史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们往往围绕一个人物或者一件事不断地演变、衍生,年代越是久远的传说,其虚构性就越强。比如,后羿射日。您想想,天上怎么会有十个太阳?真实的后羿又怎么可能把太阳给射下来呢?可以这么说,历史传说虽然依托于一定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含有一些真实的成分,但主体上仍然是一种表达故事性和传奇性的虚构创作。尤其是先秦两汉时期,由于史料的匮乏,很多历史和历史传说之间根本没有清晰的边界,就连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也不得不参考民间传说来进行创作。那我们要如何在层层迷雾中,抽丝剥茧地鉴别真相,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原貌,破解历史传说背后的谜题呢?

今天我们就跟随这本《先秦两汉历史传说研究》,一起来聊聊,什么是历史传说。

顾名思义,历史传说就是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实、地方风物以及社会习俗相关联的口头叙事文学。众所周知,文字的诞生要晚于语言的出现,早在没有文字记录的上古时代,历史传说就已经开始在我们的祖先中口口相传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历史传说被记录和编撰在案,成为历史典籍或文学作品中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历史传说的叙述者功不可没,他们赋予了历史传说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鲜活的生命力。那么,到底是哪些人参与了历史传说的叙述过程?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概括地说,历史传说的叙述者一共有五类。

01

史官

您可能会问,史官难道不应该忠实地记录历史、反映历史吗?怎么跟传说搭上关系了呢?事实上,根据目前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证据推断,商朝可能已经有专人负责记录事件和掌管图册了。但夏朝及以前的时代没有文字可考,我们只能认为,夏以前所谓的历史是类似于传说的东西。所以,就算史官真的履行职责和义务,他在记叙年代久远的历史时也不可能完全忠于真正的历史,而只能努力接近历史,因为根本就没有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历史。况且,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史官首先是一个人,他既有自己的个人情感和主观判断,又会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制约。比如,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汉武帝是一个好大喜功、痴迷求仙问道而导致民生凋敝的人;而在东汉班固的《汉书》中,汉武帝则是一位雄才大略、丰功伟绩的伟大君主。显然,这是两种相当不同的论调,可见史官在记录历史时难免会夹杂自己的私人评判。从现存的《尚书》《国语》《左传》等历史典籍来看,里面记载的很多事件都脱离了真实性,但仍然被史官们采信记录,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就是史官们跟普罗大众一样,都具有对世俗好奇的特质,对奇人异事也很感兴趣,但由于当时的知识水平并不发达,人们对怪力乱神的事件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就只好把道听途说得来的资料权且当作信史来看待了。从周朝开始,中国的史官制度趋于完善,除了记录历史外,史官们还担负着预测吉凶、占卜梦境、询问鬼神等业务,这就造成史官在叙述历史时很容易添加一些虚构的成分。在当时的史官笔下,只要没有增添颠覆整个历史大框架的内容,适当的夸张和虚构是被允许的。所以史官们记录的内容不仅有自己的偏向性和选择性,还有夸张和虚构的成分,正是这些因素最终导致部分历史逐渐演变成了历史传说。

02

巫觋

什么是巫觋呢?巫就是女巫,觋就是男巫,巫觋指代古时从事宗教活动的专业人士。他们往往在祭祀活动中吟诵史诗,比如,《诗经》里的《大雅》,《商颂》里也有很多带有史诗性质并且可以用作祭祀吟诵的诗歌,这些诗歌讲述了商周早期的历史,歌颂了商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其中既有真实的历史,又有虚构的内容。比如,在叙述周的祖先后稷时,就把他的人生经历描绘得非常具有传奇性。首先,他是因为母亲踩到了巨人的脚印而怀胎出世的。其次,他一出生就遭到了抛弃,但无论处于何种绝境都能化险为夷。更为神奇的是,他还在农业生产上自学成才,擅长种大豆、麦子等农作物,深受尧和舜的器重。像这样带有传说性质的史诗经过巫觋的唱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形成了历史传说的雏形。此外,巫觋还有另一项重要的工作,也给历史传说带来了新的变化,那就是对卜辞的解说。从现已出土的占卜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传说,比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鲧的传说,以及夏朝第一位君主夏启的传说等。巫觋不同于史官,史官记录的人大多都只是凡夫俗子,但经巫觋加工过的传说人物往往具有一些超自然的能力,或者干脆变成了神。由于巫觋在古代社会处于较高的地位,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他们遇事不决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巫觋占卜询问,而巫觋则在占卜、解卦的过程中大量地使用传说,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历史传说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媒介作用。

03

经师

所谓“经师”,就是指讲授经书的人,他们通常为统治阶级提供教育服务。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国互相征伐兼并,旧有的统治制度开始土崩瓦解,一批没落的贵族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财富。为了谋生,这些过去垄断了知识的人开始为新的权贵阶层提供知识服务。另一方面,地主阶级开始兴起,不断冲击着旧有的奴隶制度,这些新兴的地主阶层也迫切渴望接受教育,从而进一步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占据优势地位。正因如此,过去由官府主导的公办教育开始下沉,民间的私立教育变得十分活跃,原先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经师分散到诸侯国的各个阶层。这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往往选择建立学派来扩大影响,而为了强调自己学说的先进性和正确性,他们还会在自己的学说里添加一些传说。《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左传》《吕氏春秋》这些经书典籍中就或多或少充斥着传说的印记,但在叙述者眼中,并没有历史和传说的区别,他们认为自己所说的就是真实的历史。同时,由于价值取向不同,不同学派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物的评价标准也各不相同。比如,在儒家学派口中,尧舜禹的故事倡导了仁义道德;而在墨家口中,尧舜禹过着粗茶淡饭、艰苦朴素的生活;而到了道家口中,尧舜禹又变成了无为而治的治国典范。您看,为了使传说符合自己的学术立场,经师们乃至诸子百家都对传说进行了无数次再创作。正是有了这些经师不遗余力的推广,才有了现在丰富多彩的历史传说。

04

俳优和滑稽

什么是俳优和滑稽?我们可以简单地把他们理解为表演艺术家。俳优是表演戏剧的演员,他们通过语言和动作表演来取悦君王。为了达到演出效果,他们会增加叙事的张力,把寓言和传说改编成对话的形式在舞台上呈现。尽管早期俳优所用的剧本并没有流传下来,但这样的表演形式把历史传说演绎得更加生动有趣,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一部分观众的认知。滑稽主要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吸引观众,引起他们的兴趣,娱乐他们的身心。滑稽讲述的故事多数含有戏谑的成分,他们往往用脱离实际、违背常理等方式制造笑点,这使得他们口中的历史全然变了模样,历史被改造成了荒诞可笑的段子。俳优和滑稽在中国古代数量极多,他们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演绎和戏说,这进一步扩大了历史传说的影响力。

05

大众

最后,我们来说说第五类历史传说的叙述者。所谓传说,“传”是指相互之间传播,“说”是指用嘴说。我们从传说的定义中就可以看出,传说之所以能成为传说,就是因为它离不开普罗大众的传播,所以第五类叙述者就是茫茫人海中的你、我、他。不论是在田间干活间隙闲聊的农民、庙堂上对话的君臣,还是待字闺中的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所有能讲话、有表达需求的人都构成了历史传说的叙述主体。在古代,人们的娱乐生活没有那么发达,闲暇时讲讲故事、听听传说就成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个传说如果被不同的人传播了很多次,就很容易产生微小的变异,随着变异的累积,量变产生质变,也许传说的内容就会彻底改变。古代君王很重视民间传说,在《尚书》和《汉书》中都记载了,当时有专人收集民间传说献给君主,但遗憾的是,大量流传在民间的历史传说由于远离统治阶级而没有传承下来,近现代的学者们只能在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中寻找它们的踪迹。不管怎样,普罗大众作为历史传说的叙述者,不仅造就了传说的传奇性和艺术性,还给后世历史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好了,朋友们,本期内容就跟您讲到这里,后面还有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我们下期再会!

本文配图来源于百度网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为你读书|历史传说 叙述者口中的文化传承》,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涪陵国学院 端午怀古话屈原 诵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涪陵国学院 端午怀古话屈原 诵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创文明城区,做文明涪陵人”为主题的“端午怀古专场”读书活动,于19:30分在涪陵国学院“弘德讲堂”如期举行,来至各行各业的读书爱好者、热心市民约40余人参与了本次读书活动。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

2023-02-05 #经典句子

太仓市港城小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体验中华礼仪之美

太仓市港城小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体验中华礼仪之美

...习仪式,目的是想通过这种庄重的仪式,激励同学们珍惜读书机会、勤奋学习;同时又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弘扬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接着在“高山流水”的背景音乐下进行“正衣冠”。“衣冠”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意味...

2018-11-22 #经典句子

学习儒家文化传承华夏文明走进皇家驿站孔子书院

学习儒家文化传承华夏文明走进皇家驿站孔子书院

...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五期《论语》播出,通过古今读书人之间跨越千年时空的对话,生动展现了孔子及其弟子共同追寻理想、坚守信仰的故事,着重阐释了“仁”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论语》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智...

2011-10-04 #经典句子

品传统文化 庆团圆佳节——“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举行

品传统文化 庆团圆佳节——“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举行

...为爱国为民的炽烈情怀。“当听到深圳劳动者文化代表、读书人物刘永诵读‘在来深圳之前,深圳是传奇,到了深圳以后,故乡又成了传奇。家书、鸿雁、早已承载不了思念时’,我的眼泪涌进了眼眶。”市民黄先生感慨地说道...

2024-01-10 #经典句子

「积累」「统编教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古文1——人物传说篇

「积累」「统编教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古文1——人物传说篇

...苦学,方能有所成就。 04 《铁杵成针》 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看到老妇人要将铁杵磨成细针,被她的精神感动,遂回去完成学业。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只要...

2019-06-29 #经典句子

人文青岛丨梁祝也有“青岛版” 一曲“化蝶”唱古今

人文青岛丨梁祝也有“青岛版” 一曲“化蝶”唱古今

...在梁家庄,马家庄则是现在的北马家庄,祝英台和梁山伯读书的峄山地名沿用至今,与之的一座小山仍然叫相公山,村名、地名,均能对应。”西海岸新区文化馆馆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吕达说。青岛理工大学张成福副教授告诉...

2013-07-05 #经典句子

《天水民俗大全》:在民俗大全中领略天水丰富的民间风俗文化

《天水民俗大全》:在民俗大全中领略天水丰富的民间风俗文化

...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了。李子伟(天水民俗学家)编审:@读书与人生作者/来源:读书与人生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

2016-05-04 #经典句子

非遗|专家学者齐聚武汉:共话大禹治水 同议中华文化

非遗|专家学者齐聚武汉:共话大禹治水 同议中华文化

...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研究成果分别从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历代古籍对大禹治水均有记载,而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记载则对“大禹精神”的时代性写下了新的注解。“大禹治水的精神是中...

2024-01-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