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他被史书挤兑 被说是一无事处的皇帝 亏得毛爷爷给了句公道话

时间:2019-08-10

他不住在皇宫,也不喜欢上朝,他讨厌约束,不喜欢文臣唧唧歪歪,所以他重用宦官,喜欢武将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大明历史上有一位特立独行的皇帝。他不住在皇宫,也不喜欢上朝,他讨厌约束,不喜欢文臣唧唧歪歪,所以他重用宦官,喜欢武将。不仅如此,他还喜欢豢养大型宠物比如豹子啥的。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他自封大将军,喜欢出游,喜欢亲征。让一众大臣怨声载道,叫苦不迭,他就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

历史上的朱厚照真的是这样的吗?有句话说得好:全信书不如无书。我们不妨来捋一捋。

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一共活了31年,他15岁继承皇位。

他的老爸是史上唯一一位心甘情愿过着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朱祐樘。他的这种选择是为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没有了后宫的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武宗的童年应该过得非常幸福。

他的母亲一生有过三个孩子,两儿一女,可不幸的是除了武宗另外的一儿一女都夭折了。这么说来朱厚照就成了独生子了。

史书记载,小时候的朱厚照非常聪明,师傅教的东西一学就会,道理一点就透。文章过目不忘,还非常有语言天赋。活脱脱一个少年天才。

然而他登基之后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先是他废除了两个名目的内官(尚寝官和文书房内官),估计是被盯得太紧了。

后来就是“经筵日讲”能躲就躲,能避就避,反正是非常非常不愿意听。(关于经筵日讲是专门讲经论史的课程,确实枯燥乏味,且对皇帝要求甚多,明时对此尤为重视)。

后来他又嫌弃紫禁城太闷,约束太多,在登基后的第三年就搬了出来,住到了皇城西北的豹房新宅。(豹房并不是武宗首创,它是贵族豢养虎豹等猛兽以供玩乐的地方)

而朱厚照的豹房也不都是狮子猛兽,据考证,武宗的豹房最多也就只有一只豹子而以。他只不过把日常生活、办公的场所搬到了这里。

就是因为他不听劝诫,不买朝臣的帐,即便有些耿直老臣以退为进的请辞他也都准了,引起大臣们的诸多不满,才会以豹房代称他的这一行宫吧。

这样不听劝告,任性妄为的天子是不被众多文官所喜欢的。

所以就算是武宗如何有政治才能,也是不被歌功颂德的,流传下来的不是他纵情声色,就是不思朝政。

谁能想到就是在这样一个皇帝的领导下,水灾时赈灾迅速有力,官员们处理迅速得当。救灾机制非常严密完善,这使得正德一朝封建经济潜力大幅释放,其生产效率与社会组织能力,正德实胜万历。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皇帝竟然通晓蒙古语、藏语,也学藏传佛教,精通佛教经典和梵语,还能亲自披僧衣与藏僧诵经演法,史载“佛经、梵语无不通晓”

由此外交上他常和各国僧侣、师为伴,增进相互了解。他还通晓阿拉伯语,取了个阿拉伯名字叫做妙吉敖兰。并以“大明国皇帝苏丹·苏莱曼·汗”的身份出现在阿拉伯各国的正德朝出口瓷器上,宣示着他的权威。

聪明的朱厚照懂得外交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是史上第一们接见葡萄牙使者的中国皇帝,他还虚心的向使者学习葡萄牙语,用来了解对方的历史。

史称武宗宠信宦官,喜欢把养在身边的男宠收为义子。还喜欢舞刀弄枪,常期和这些人厮混在一起。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一下。

首先是宠信宦官这一条。刘瑾深知武宗用他就是信任他的忠心,所以当他排除异己,索贿收贿,贪污专权的证据成为宁夏安化王反叛的理由时,他吓坏了,他藏匿檄文,不敢让武宗知道檄文的内容。可纸终究包不住火,当武宗发现之后,果断就抄了他的家,把他凌迟处死了。

由此可见,朱厚照并不是成心的纵容宦官作乱。

其次他喜欢舞刀弄枪,总想一展伸手,事实证明他却有军事才能,大将之风。

在这插一句:朱厚照虽然不住在紫禁城,但政还是听的,奏章还是照看的,重大决定从没掉过链子。就算有时不上朝,各种命令照样会传达到内阁。就算之后他远在宣府,不见大臣,可奏章一件没不少的都要送到他的手上。这说明什么呢?别的不说,起码说明他并没有因各种原因荒废朝政。

接着上面说他的军事才能,正德12年(正德,武宗年号)。他以5、6万人迎战蒙古小王子部寇的4、5万蒙古大军。他亲自布置,大小百余战,他和将士们同吃同住,亲自杀敌,有明军被包围他还亲率援兵救援,最终于取得了胜利,史称“应州大捷”。

明武宗以锦堂老人的身份重启关西情报网,置巴欧坊,让明朝走出母语圈,也对敌人的敌友关系了解非常清楚。正德十三年,土鲁番犯肃州。守臣陈九畴因遗卜六王彩币,使乘虚袭破土鲁番三城,杀掳以万计。

如此看来,他的骁勇远虑实属难能可贵。

就连毛主席都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整个大明朝16位皇帝中,能被毛爷爷挑出来夸奖说明武宗朱厚照绝对不是个昏君,相反的还是干的不错的皇帝。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他被史书挤兑 被说是一无事处的皇帝 亏得毛爷爷给了句公道话》,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刘邦一句话 易小川就从史书里面彻底消失了 史书可信吗?

刘邦一句话 易小川就从史书里面彻底消失了 史书可信吗?

...自己有威胁或者有潜在威胁的人的。那么在其他的朝代,皇帝有这么做过吗?我想,是有的,皇帝不是全能,他肯定除去过一大批像易小川这样的人,尽量让自己的简历看上去华丽一点,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史官是人家帝王...

2023-12-22 #经典句子

古墓中出土两件文物 专家研究过后 发现了史书中的千年谬误

古墓中出土两件文物 专家研究过后 发现了史书中的千年谬误

...周知,海昏侯刘贺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他曾在汉朝做过皇帝,但同时他也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后人将刘贺称之为“汉废帝”,意思是被人们废掉的帝王,从这一称号来看,刘贺的确缺乏皇帝的才干。当时负责朝...

2010-08-18 #经典句子

纪晓岚究竟有多风流?史书这一句描述 西门庆看了都要汗颜!

纪晓岚究竟有多风流?史书这一句描述 西门庆看了都要汗颜!

...在电视剧中,纪晓岚诙谐幽默,才华横溢正直无私,深得皇帝信任......然而,在真实历史上,纪晓岚却并非如此!纪晓岚和乾隆关系究竟如何?显然不像电视剧中展现的那般。因为乾隆曾骂纪晓岚一句话,即:“朕以你文学优长...

2023-12-01 #经典句子

古西方与神学交错的史书 《荷马史诗》下的文明与《山海经》相似?

古西方与神学交错的史书 《荷马史诗》下的文明与《山海经》相似?

...恰相反,《奥德赛》则是讲述了一个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在打赢胜仗归国的途中却惨遭海神批判流落海洋十年然后重回故里的故事。在故事中,国王虽然遭受到了海神的批判但是他的坚持不懈却感动了其他诸神帮助他重回故...

2014-07-06 #经典句子

关于徐峥的《囧妈》 我想说几句公道话

关于徐峥的《囧妈》 我想说几句公道话

...作为一个看过《囧妈》的观众,还是有义务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请大家不要忽视不可抗力因素首先一点,我想提醒那些贬低、抵制与谩骂徐峥以及《囧妈》的人,不要忽略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这个不可抗力因素。徐峥跟各大院...

2023-10-04 #经典句子

关于朱元璋杀人15万 他是暴君还是圣君呢?老梁说了句公道话

关于朱元璋杀人15万 他是暴君还是圣君呢?老梁说了句公道话

...法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老梁就金庸笔下的朱元璋,说出了公道话。他说:朱元璋出身贫寒,参加起义军的时候身无长物,而且当时起义军面对元廷本来就处于弱势,这个时候他根本不可能乱用阴谋,不然谁会帮他打天下?至于后...

2023-06-21 #经典句子

最惧内皇帝 想纳妾被挤兑出家 亡妻后一句话道出真言 因为爱情

最惧内皇帝 想纳妾被挤兑出家 亡妻后一句话道出真言 因为爱情

中国古代,皇帝的权力大过天,自然不会像平常百姓一样有怕老婆的心理。但偏偏有这么一位惧内皇帝,看见喜欢的姑娘想纳入后宫,但被皇后阻扰,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这位惧内的皇帝就是历史上评价很高的隋文帝杨坚。隋...

2023-08-06 #经典句子

史上唯一能让皇后下跪的功臣 只因说了几句公道话 从此青史留名

史上唯一能让皇后下跪的功臣 只因说了几句公道话 从此青史留名

众所周知,刘邦将吕皇后之子刘英长期封为太子。百年之后,刘英是皇帝,如果吕皇后还活着,他就是太后。但是,吕皇后心里没有多少安全感,因为刘邦后期很喜欢欺负人。齐太太经常和刘邦说话,要她让儿子刘如意做太子。...

2023-07-0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