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王阳明这几句话 为什么能够让枯坐三年的和尚还俗?

时间:2019-06-26

也就是说,在五十年的生涯当中,他也经常遇到一些奇人奇事,再加上他本人也是一位奇人,因此,后人也把与他有关的一些奇事记载于王阳明年谱之中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众所周知,王阳明不仅是明代的一位圣贤式的人物,被后人称之为“千古完人”,而且也是一位奇人。

也就是说,在五十年的生涯当中,他也经常遇到一些奇人奇事,再加上他本人也是一位奇人,因此,后人也把与他有关的一些奇事记载于《王阳明年谱》之中。

而在这些奇事中,除了“龙场悟道”之外,最有名的就是他让一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还俗的故事。

据说有一位和尚在一座寺庙当中,静坐入定了三年,众人以为奇,刚好王阳明也路过此地,于是自己也进入寺庙看个究竟。

当进入寺庙之后,果然见有一位静坐的和尚,不视不听,于是他绕着和尚走了三圈,然后大喝一声,说道:“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

只听“啊呀”一声,静坐三年的和尚睁开了眼睛。

于是王阳明继续问他:“家里还有何人?”

和尚答:“还有老母”

“想念她吗?”

和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陷入沉思之中,良久,才答道:“怎能不想念啊”

王阳明见和尚仍在犹豫,就是摆手的向他说道:“去吧,回家去照顾你的母亲吧”

第二天,和尚离开寺庙,还俗回家照顾老母云了。

那么,王阳明的这几句话,为什么能够让一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还俗呢?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即:

一、和尚虽然枯坐三年,但并没有真的看破红尘

从这个故事的前后来看,这位和尚之所以枯坐三年,最根本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假入定,又或者是习惯了以静坐的方式示人,并不是真正的看破红尘。

而王阳明年轻时,不仅学道,也修过佛家的法门,而且还得到不小的成就,只是他本人觉得,学佛修道并不是究竟,才最终放弃了。

因此,他深知这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尽管表面上不说、不看,但是其内心却终日在说、在看。

而这其实正是绝思绝欲与人的天然“良知”之间冲突的表现。

所以,王阳明的大喝与这几句话才正好契合和尚的心境,甚至擢破了和尚想还俗又不敢还俗的最后防线。

二、王阳明的话,就是让和尚顺从自己的“良和”

王阳明说的这几句话,说到底,就是让和尚顺应自己的本性,也是顺从自己的“良知”,因为只有顺从自己的“良知”,才有可能接近真正的“道”,或者符合“道”的本质。

因为在王阳明看来,“道”每一个人都有,无需外求,人们之所以无法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无法顺从自己的本性,即“良知”,当一个人顺从自己的本性,就是“心即理”,而“道”也就自然显现了。

三、所谓圣贤,并不是神,而是听从自己真正的心

对于许多人而言,圣贤的境界遥不可及。

这当然是一种误解。

因为圣贤本身也是人,而不是神,进一步的说,圣贤只是懂得顺从自己真正内心的人。

因此,所谓圣贤,说到底,就是好好生活,好好做人,享受当下,并听到自己内心,即“良知”召唤,当你做到这一点,就距离圣贤不远了。

而王阳明跟和尚说的这几句话,本质上,就是教和尚要听从自己的声音,更何况枯坐本身并不是“道”,就算是再枯坐十年、二十年,也不会真正的“得到”。

所以,这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正是听懂了王阳明话里的意思,于是第二天就还俗回家了。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王阳明这几句话能够让和尚还俗的真正原因。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王阳明全集》《王阳明年谱》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王阳明这几句话 为什么能够让枯坐三年的和尚还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得道高僧为参禅三年不语 听闻王阳明一席话 竟然立刻选择还俗

得道高僧为参禅三年不语 听闻王阳明一席话 竟然立刻选择还俗

...拜访一下这个高僧,见面之后,王阳明直接说了一句“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位高僧一听这句话,立刻惊起与王阳明打招呼。然后,两人便开启了一段简短而不可思议...

2023-08-29 #经典句子

僧人静坐三年 王阳明对他说了一句话 僧人次日便回家看望老母

僧人静坐三年 王阳明对他说了一句话 僧人次日便回家看望老母

...闭目,从不说话。阳明趋前用禅宗斗机锋之法呵喝:“这和尚口吧吧说什么?眼睁睁看什么?”那和尚听了很感惊讶地回答:“我在这里三年,不言不视,您这位施主怎么说我口吧吧说什么,眼睁睁看什么?从何说起?”王阳明...

2022-11-30 #经典句子

王阳明:越是人品差的人 越是喜欢说这3句话 希望你没说过

王阳明:越是人品差的人 越是喜欢说这3句话 希望你没说过

...抱怨话你心中想的是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苏轼和佛印和尚的故事相信很多人听说过。苏轼和佛印和尚坐禅,苏轼问:“师傅,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像什么?”佛印微微一笑:“像佛。”苏轼非常高兴,佛印也随口问苏轼:“你...

2023-08-23 #经典句子

王阳明:五岁之前是“哑巴” 但一开口却是《大学》的名句

王阳明:五岁之前是“哑巴” 但一开口却是《大学》的名句

...说王阳明小时候叫王云,后来在五岁的时候,遇到过一位和尚。和尚在打量他之后,就说了一句“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爷爷王天听了之后,当下就为他改名为“王守仁”——“云”是讲话的意思,和尚说“可惜道破”就是讲...

2011-08-18 #经典句子

王阳明在海上写的一首诗 短短四句 隐含了什么哲理?

王阳明在海上写的一首诗 短短四句 隐含了什么哲理?

...持洒然心态的原因3、月明飞锡下天风。飞锡,锡杖,即和尚的禅杖。飞锡是讲智者禅师的典故,禅师到了天台山,在两山之间,将锡杖一丢,就乘锡杖而飞过。天风,风行天空,就是天空中的风。(有人认为“天风”是指天地...

2019-04-18 #经典句子

鲁智深捉到方腊后 给梁山好汉暗示过两句话 可惜宋江没听懂

鲁智深捉到方腊后 给梁山好汉暗示过两句话 可惜宋江没听懂

..."贪战贼兵,直赶入乱山深处,迷踪失径。"却遇到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告诉他:"只在此间等候。但见个长大汉从松林深处来,你便捉住。"很快果然来两个大汉,鲁智深直接守株待兔,不料竟然捉住了方腊。鲁智深之前跟宋江等...

2023-12-04 #经典句子

历史记录:其实 用这样的句子来描述清朝12帝是最诙谐 最幽默的

历史记录:其实 用这样的句子来描述清朝12帝是最诙谐 最幽默的

...与宫女30人陪葬,万念俱灰之下要出家,半个月后,因老和尚不同意,还俗了,只好剃了个光头聊以慰藉。他还经常去祭奠崇祯帝,有次竟然在崇祯墓前长跪不去,哭唤崇祯为大哥。4, 清圣祖玄烨,年号为康熙,在位时间公元16...

2023-05-22 #经典句子

鲁智深到底对宋江有多大的意见?通过这四句话可以清楚明白

鲁智深到底对宋江有多大的意见?通过这四句话可以清楚明白

...从。然而看似一片和谐的梁山,也有人对他态度复杂,花和尚鲁智深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位。这一点从鲁智深的四句话中就能看出。第一句:我只见今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会。众人说他...

2011-09-2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