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从老子的五句名言看其思想精华

时间:2019-06-04

一、司马迁史记中的老子首先,关于老子其人和其思想的明确历史记载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5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老子的思想精华。

一、司马迁《史记》中的老子

首先,关于老子其人和其思想的明确历史记载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司马迁在《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里用了很大篇幅写老子,并且关于老子有三个说法,第一,司马迁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接着司马迁记录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这些和这些人的尸骨都已经腐朽了,只是他们的言论还存在,就像在耳边刚刚说过一样。有德行的人得到时机就会出来掌控,没有机会就蓬头垢面游走江湖。我听说,老的商人,深藏不露富,装扮成穷苦的样子;有德行的人心怀大德,看上去很愚钝的样子。舍去你的骄气和追求的欲念,舍去得意的面相和长期坚持的志向,这些都是对于你没有什么益处的东西。我所能告诉你的只有这些而已。”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由此可见,孔子拜见老子,在孔子心中老子是不受世间任何事物羁绊的君子,像龙一样的君子。

司马迁还记载,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

第二个关于老子的故事是说有个人叫老莱子,这个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

第三个关于老子的故事是说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

其实司马迁对这三个老子是有所取舍的,他把第一个老子重点写,后面两个则一笔带过,这说明司马迁认为老聃是正宗的老子。

那么老子到底是不是以这种方式隐起来呢?不好说。其实隐还有另外的解释,就是大隐隐于市。老子大可不必走出函谷关隐到不知所踪的地方,他完全可以在社会上以另外一种身份生活,那也是一种隐。另外,他在行为处事上也可以以他自己的方法体现隐的精神。

不管老子是这三位里边的哪一位,我们能读到《道德经》,这是非常庆幸的一件事情。司马迁又说到老子的思想,他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这句话的意思是,世上那些学老子的人都在批判儒学,学儒学的人也在批判老子,这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啊。然后他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在《老子韩非列传》的结尾处司马迁写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这里面提到了虚无,正因为虚无所以才能够因应变化于无为。

作者:蒋重跃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独家文稿《蒋重跃:从老子的五句名言看其思想精华》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从老子的五句名言看其思想精华》,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老子这句网红名言 你真的懂吗?

老子这句网红名言 你真的懂吗?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这句话你一定不陌生,无论是电视剧,电影,游戏中,都出现过这句话,可是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句话的哲理并付诸到个人身上呢!人效法于地,地效法于天,天是效法于道的,而道则顺应自...

2023-11-11 #经典句子

老子文中最具哲理的一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

老子文中最具哲理的一句话 成为千古名言

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具有逻辑论证的形式,既是宇宙观,又是方法论、认识论。目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即唯物辩证法,被公认为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包括对立统一规...

2023-09-04 #经典句子

知黑守白 老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知黑守白 老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老子有许多名言,我们在生活当中听的不少,也都能大概理解他的意思。除了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之外,他还说过一句“知黑守白”,这句话的普及程度不如老子其他名言高,但同样也是一句非常有哲理性的话,细细品味你...

2024-01-01 #经典句子

前518年 孔子向老子请教学问 老子送他两句话 对后世影响很大

前518年 孔子向老子请教学问 老子送他两句话 对后世影响很大

...道、钟会拜会嵇康、朱熹与陆九渊鹅湖寺雅会,留下不少名言、典故,但较早且对后世影响更大者,当推本章所说的孔老相会。一、孔子见老子孔老相会指的是孔子与老子相会的典故,又被称作“孔子见老子”、“孔子问礼”、...

2023-08-17 #经典句子

《道德经》九句经典名言 领悟老子的智慧

《道德经》九句经典名言 领悟老子的智慧

《道德经》九句经典名言,领悟老子的智慧《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他的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

2023-09-24 #经典句子

《老子》里的十句至理名言 说透人生智慧!

《老子》里的十句至理名言 说透人生智慧!

《道德经》或称《老子》或称《五千言》,后尊称《道德真经》,相传是老子避祸出函谷关时,应当地总兵尹喜之邀,留下的五千言文字。《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一、道...

2020-04-27 #经典句子

老子《道德经》里面的这句话曾被多少人误解?

老子《道德经》里面的这句话曾被多少人误解?

...想必没有人不知道的,他是春秋时期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作的《道德经》更是一部论述修身治国之道的哲学著作,其文意之深奥被称作为“万经之王”。正是因为《道德经》所著内容博大精...

2013-12-09 #经典句子

老子《道德经》中的成语 各个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学会受用无穷

老子《道德经》中的成语 各个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学会受用无穷

...之明、知足常乐等等。《老子》中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下面,我就以“功成身退”为例来解释一下这个成语的来历。《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叫做“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可以解释为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这是顺...

2023-11-0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