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初中语文《周处》杀蛟 历史上真有蛟龙吗?

时间:2019-03-01

所以周处下水,历经三天三夜的搏斗,终于杀死了蛟龙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周处》是初中语文课的一篇文言文,文中提到宜兴这地方水中有蛟,蛟就是所谓的蛟龙,伤害百姓。所以周处下水,历经三天三夜的搏斗,终于杀死了蛟龙。

在我们的印象里,蛟龙一般被认为是神话传说中的生物。那周处一文是否也只是一个神话故事呢?

就这篇课文来说,还真是故事,其原文收录于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但周处杀蛟龙一事,也收录于正史。二十四史里《晋书》是这样描述的: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沉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的,资料比较丰富,毕竟盛世修史,官方集中人力物力编的史书在资料齐全方面是有保障的。尤其是晋书被认为比较公正客观,隔着南北朝,唐朝的君臣也不必靠吹捧晋朝来给自己提升合法性。

史书中也这样说,那么杀蛟龙难道真有其事?

周处是三国时吴国义兴(今江苏宜兴)人。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至今江苏宜兴当地,仍然把山洪/泥石流称为“发蛟”。那么在古时候当地的什么动物,会是“蛟”的原型呢?

根据蛟“鱼身而蛇尾”、“无角为蛟”,且拥有四足、性情暴烈等特点,指向了一种生物:鳄鱼。鳄鱼嘴喂著名的死亡翻滚,和传说中翻江倒海的蛟,却也是有很多神似之处。

鳄鱼作为一种凶猛的爬行动物,在古代一直是神奇的存在。有人认为鳄鱼是龙的一种,在文献中称之为鼍龙、土龙、猪婆龙,这些都是鳄鱼的别名。又因鳄鱼是吃人的猛兽,故而附会了诸多神异属性,聂璜《海错图》认为“鳄鱼尾上有胶,水边遇有人畜,即以尾击拂之,即粘入水而食”。张华《博物志》云:“南海有鳄鱼,状似鼍,斩其头而干之,去齿而更生,如此者三乃止”,也就是说,鳄鱼死后,其牙齿还能继续生长,拔掉以后,还能连续长出三次。

《珠玑薮》则认为“鳄鱼一产百卵,及形成,有为蛇、为龟、为蛟鲨种种不同之异”,许多凶猛动物与鳄鱼攀上了近亲。《山海经》中“鱼身蛇尾”的虎蛟也有可能是鳄鱼的写照,虽称之为鳄鱼,却不是鱼,而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它们的祖先曾经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

《周处》一文中说此蛟“暴犯百姓”,基本可以确定这条鳄鱼是食人惯犯,祸害一方,是吃过不少人的一条食人鳄。

《礼记·月令》中说:“〔季夏之月〕命渔师伐蛟、取鼍”从文字中可以看出,古人的态度是蛟比鼍更加危险,需要“伐”。鼍在古代指扬子鳄,古代中国地区存在的比扬子鳄更加危险的水生捕食者,有两种可能:湾鳄,或者马来鳄。古人描述湾鳄为“龙吻咬口”,更是与蛟的描述相符。

湾鳄目前广泛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北部沿岸河流和周边海域的岛屿上。可能由于湾鳄对于咸水的耐受程度很高,让它们成为了一种能够“下海”的鳄类。湾鳄的适应性也是超强,只要能够抓得到的肉,几乎来者不拒:上到水鸟蝙蝠、下到鲨鱼海龟、能爬树的猴子、蹦蹦跳的袋鼠、走在水边的牲畜甚至人,它都能吃。

在我国古代,南方被视为蛮荒之地,也分布着各种大型猛兽,其中就不乏巨鳄。有观点认为,我国南方水域及东南沿海地区生活的巨鳄就是湾鳄,但目前从南方出土的一些鳄类的骨骼均属于另外一种淡水鳄:马来鳄。这是一种体长可以达到5米,体重200千克的大型淡水鳄类。马来鳄是周处所杀蛟龙的另一种可能。

纵观古时对于“蛟”的各种描述,古人所说的蛟应是在综合鳄鱼、大鱼、蟒蛇、牛等动物特点的基础上组合而成的一种具有神话色彩的动物。许慎《说文解字》卷十三云:“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苟水中即蛟。”三国时训诂学家张揖在《广雅》卷十中说蛟云:“蛟状鱼身而蛇尾,皮有珠矍,似蜥蜴而大身,有甲皮,可作鼓。”晋郭璞《山海经传》对“虎蛟”的解释是“蛟似蛇,四足龙属,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山海经·南山经》)。郭璞不仅从形态学的角度对蛟做了一番描绘,还谈到其药用价值。而唐代经学大师颜师古在《汉书注》卷五七中引郭璞对蛟所做的另一更为详细的解释是:“其状云似蛇,而四脚细颈,颈有白婴,大者数围,卵生子如一二解瓮,能吞人也。”

而周处所杀的“蛟”,考虑到鳄鱼、大鱼、蟒蛇、牛这四者的特点,只有可能是鳄鱼。至于是湾鳄还是马来鳄,根据现有的证据则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初中语文《周处》杀蛟 历史上真有蛟龙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2021中考语文 英语 综合测试试卷专家点评来了!明日道法 历史科目考前提醒请收好!

2021中考语文 英语 综合测试试卷专家点评来了!明日道法 历史科目考前提醒请收好!

...二、以核心素养为重,彰显人文学科本质2021年是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的第一年,英语听说测试纳入评价体系,开启了初中英语对听、说、读、看、写等能力的全面考查。试卷题材丰富,体裁多样,通过创设具有鲜...

2022-12-11 #经典句子

三室齐放 扬帆远航——营山县初中语文 数学 历史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

三室齐放 扬帆远航——营山县初中语文 数学 历史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

...春意甚浓;4月10日,化育西城,贤至辉生。当日,营山县初中语文、数学、历史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活动在营山县化育中学西城校区学术厅举行。会议由龙开文校长主持。县教科体局罗恒明局长,县教科体局人事股郑英会股长,...

2018-10-10 #经典句子

挖掘语文历史知识 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挖掘语文历史知识 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对于初中阶段的大部分学生来说,由于其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叛逆期,因此其还不具备客观的理解能力与良好的认知能力。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想促进学生全身心的健康成长,就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充分...

2023-07-09 #经典句子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学是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还对于学生在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重 要的作用和意义。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的重视到学生对...

2024-01-03 #经典句子

语数外理化史!命题专家谈2020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出题思路

语数外理化史!命题专家谈2020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出题思路

2020年6月27日至 29日,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顺利举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各学科命题组专家就试卷命制过程中贯彻的出题思路进行了总结。语 文: 稳中守正生为本 素养立意重文化 2020年上海市...

2023-07-11 #经典句子

初中语文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小标题的形式创新又适合

初中语文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小标题的形式创新又适合

...2019年中考作文试题,我们来看一篇例文,对于大多数的初中生来说,便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的意味。首先从内容上说,一般的记叙文会记录生活的日常事件,如果你写的是家国情怀,便会比同龄人高一个层次,这是不是...

2015-03-28 #经典句子

考试中心推荐:初中语文古诗词和名言警句(含答案) 中考冲刺!

考试中心推荐:初中语文古诗词和名言警句(含答案) 中考冲刺!

...体会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的感受。下面为同学们准备的是初中语文古诗词、名言名句的默写复习题,文档内含有答案,希望这些资料能帮助同学们学好语文,如果你觉得材料不错,收藏打印出来认真复习,相信对学好语文会有很...

2024-01-15 #经典句子

第1796期「郭敏利专栏」古代娱乐雅趣对初中语文古诗趣味性教学的意义

第1796期「郭敏利专栏」古代娱乐雅趣对初中语文古诗趣味性教学的意义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兴趣。古代娱乐雅趣对初中语文古诗趣味性教学的意义郭敏利摘要:部编版教材重视古典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教材不仅有课内必学必背古诗,还加入了大量的课外诵读古诗词,意在提升学生的古...

2012-09-0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