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

时间:2018-09-07

然而这些经书,最迟从战国时代开始,由于流传的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因而传本文字也有所不同;又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古代文献付之一炬,加上不同时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1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渝 文

自从春秋时代孔子教学以经授徒以后,五经成为后代儒生必读的经典古籍。然而这些经书,最迟从战国时代开始,由于流传的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因而传本文字也有所不同;又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古代文献付之一炬,加上不同时代环境的变迁和各地语言文字的差异,传世的经典文献和后来出土的版本文字资料,难免因形体不同,繁简不一,使得经师和儒生在讲授解释时,各有不同的主张,因而造成经义理解上的歧异,和思想倾向上的对立。

到了西汉时代,经学就有了今文经与古文经之分。今文经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抄写的,古文经则是用秦汉以前的古文字写成。虽然同样是先秦儒家留传下来的经典文献,但在经师和儒生心目中,前者大都出自西汉初年宿学名儒的口耳相传,像《今文尚书》《诗经 三家诗》《公羊传》《仪礼》等书,都属于今文经;后者则是西汉景帝以后孔壁出土或民间呈献的古籍,像《古文尚书》《毛诗》《左氏春秋(左传)》《周官(周礼)》《古文孝经》等等,都属于古文经。

今文经学者以为经书讲的是经世济民之学,可由三纲五常推衍到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甚至可藉阴阳五行之说来推究政治得失及天人之道。他们重视的是阐发经文中的微言大义;而古文经学者则是把这些经籍视为历史文献,主要做为授徒讲学之用,注重的是文字训诂,首先要求把经文解释清楚。因为重点不同,师承不同,于是逐渐分成两大学派,造成汉代今文经学派与古文经学派的门户之争。

在汉代今、古文学派长期的对立斗争中,起先壁垒分明,各不相让:在政治上,今文学派配合时务,关心世事,古文学派则主张复古,专心学术,趋于保守;在思想上,今文学派倡言阴阳五行,以谶纬图书附会政治人事,古文学派则讲究典章制度,论政亦悉依古圣先王;在学术上,今文学派喜就经文以阐发微言大义,古文学派则多按字面以训解经文本义。演变到后来,不论是今文学派或古文学派,学者多株守一经,家有家法,师有师法,陈陈相因,牢不可破矣。起码在西汉末年已是如此。

西汉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由于帝王的提倡和公卿的好尚,设科射策,劝以官禄,今文经学非常昌盛,很多今文学派的学者受到重用,有的立为博士,而古文经学则多止流行于民间。

可是这种风气,到了王莽当政,或者说到了东汉以后,却有所改变。不但兼通数经的学者愈来愈多,而且兼采今、古文经的风气,也逐渐兴盛起来。

理论上,学校里传授的是今文经,社会上通行的是隶书,但实际上,西汉以降,今文经学者鬯(畅)言微言大义的结果,难免假托圣人之言,求之过深,往往凿空而谈,因而流弊丛生。例如有人解释《尚书》中“尧典”二字或“曰若稽古”四字,可以多达数万字以上,烦言碎辞,令人厌烦。因而到了东汉以后,大约从和帝、章帝到安帝数十年间,经学界起了反动,兴起了新风潮,这也正是许慎学术上从成长到成熟的时期。

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直至东汉末年而未息。兼采今古文经而编纂《说文解字》的许慎,就生活在这个时代里。

来源:云南日报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今”相争两千年——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

“古”“今”相争两千年——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

导语:古文经学是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精的学术流派,古文经是指泰始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就听从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固,将民间所藏的儒家经典付之一炬。在这个过程中...

2015-09-09 #经典句子

《春秋》经传学 今古文之争 杜预

《春秋》经传学 今古文之争 杜预

...三个方面:首先,《集解》兼众家之长,融纳了汉魏以来经学大师们研治《左传》的成果而卓然名家。东汉末年,郑玄作为一代经师,以古兼今,其后虽有王肃与郑玄相异,但王肃亦与郑玄一样,是融通今古而以古文为主的大师...

2013-06-02 #经典句子

文明的估价与开新:经今古文之争与近代学术嬗变

文明的估价与开新:经今古文之争与近代学术嬗变

...嵇文甫指出钱穆与顾颉刚讨论今古文问题,看似是陈腐的经学题目,其实掩藏着新鲜的东西,本可将讨论“引到一个新方面,而展开一个方法论上的大论战,这是很有意义的。然而当时我们没有办到”。嵇文甫敏锐察觉出此次经...

2017-01-23 #经典句子

《春秋》经学研究史 今古文之争 胡安国

《春秋》经学研究史 今古文之争 胡安国

大家好,我是小编阿泉,今天和大家来聊一聊《春秋》经学研究史,今古文之争,胡安国。胡氏《春秋传》是唐人啖助、赵匡、陆淳等人舍传求经学风的继承与发展。中唐之后,《春秋》学出现舍传求经的趋势。韩愈《寄卢全》...

2016-02-07 #经典句子

今古文经学的分立 什么是“我注六经” 什么是“六经注我”?

今古文经学的分立 什么是“我注六经” 什么是“六经注我”?

...还是“我注六经”这个问题“吵”了一架,也就是“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结果,意外促成了古代哲学、政治学的进步,以及考古学的创立.......那么,什么是“我注六经”,什么是“六经注我”,二者有什么区别?...

2010-12-12 #经典句子

儒家思想也分新旧?从西汉的社会背景入手 简述经今古文之争始末

儒家思想也分新旧?从西汉的社会背景入手 简述经今古文之争始末

...,希望能够将古文经作为西汉官方儒学,但是得到了今文经学者的普遍反对,刘歆势单力孤,之后引咎辞职。今文经与古文经内容上的区别古文经在一时间在西汉统治阶层内部的地位迅速上升,这严重引起了今文经学者的不满,...

2016-03-21 #经典句子

汉代经学文本与文艺理论话语建构

汉代经学文本与文艺理论话语建构

...艺也不例外,在文论领域便有“文本于经”之说。汉代乃经学昌明(皮锡瑞语)时期,其时文艺理论并未获得真正独立,多散见于各类典籍(尤其是经学文本)之中,且有浓厚的经学色彩。故有学者径称汉代文论为经学文论,并...

2023-11-18 #经典句子

文人为何以花鸟鱼虫作赋?经学衰微影响下 繁盛的魏晋动物赋

文人为何以花鸟鱼虫作赋?经学衰微影响下 繁盛的魏晋动物赋

...总之,魏晋动物赋在文体功能上较前代有了很大的进步。经学衰微,玄学兴起——魏晋动物赋广泛发展的必然性伴随着汉末大一统政权的瓦解,经学主导地位动摇。作为士人精神支柱的儒家正统思想,对士人失去了普遍的约束力...

2008-09-1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