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乡土散文:秋天谚语

时间:2018-07-14

白露路不白,这是陕南乡下的谚语,意思是说白露过后,山路还没晒白就又要下雨了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白露”已至,季节的脚步踏进仲秋。

“白露路不白”,这是陕南乡下的谚语,意思是说“白露”过后,山路还没晒白就又要下雨了。有谚语说得好:“晴天不在屋里坐,雨天不在地里和”,提醒农民,秋淋季节到了,要趁着好天气,抓紧收种,不误农时。

雨多湿度大,雾气就大。早晨的雾水如小雨般飘落。在山路上行走或工作于田间,浓浓的雾雨浸湿了全身,用手在头顶一抹,像小狗淋雨后抖动身子一般,水珠四溅;树叶上布满雾水,点落在石头上、草丛里,滴答作声;人们的肩头已被雾雨飘湿,潮沾沾、腻歪歪,贴在肩背上,极不舒服。好在温度适宜,不冷不热,心情愉悦。

山下的雾气渐渐松了,闪开几绺缝隙。俯瞰汉江,水面薄雾缭绕,像一股股一堆堆白烟在水面游走,如一绢绢白纱巾轻盈缥缈;仰视山头,浓雾紧锁,山的上半截和整个天际无缝接壤,混沌一般,无一丝儿别的颜色,一色的白;红日被浓雾牢牢地罩着,天上像倒叩了一口大锅,把人压抑得有些窒息,在吸进鼻口里雾气里,能嗅到呛人的味道来。陕南的民间用“秋半天”这个俗语,把这种气候形容得非常简洁又十分形象。

陕南秋天的谚语很多,说得也很准确、明白:“早晨立了秋,晚上凉飕飕”或“立了秋,把扇丢”,这一话真的不假。想起刚刚过去的高温,大地处处冒火,农民还得在田间劳作,酷热难耐。好在今年“立秋”这天落了场透墒雨,大地顿时凉爽起来。

也有谚语这样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立秋”这个节气也有早晚之分。

我们都知道二十四节气是用阳历计算日子的,“上半年6~21,下半年8~23”。阳历一年是365天,各节气相隔时间比较固定。而我们农民多是用阴历计算日子的,一年354天,这样二者容易混淆。为了便于记忆,我们聪明的祖先用闰月进行了矫正,每年立秋的时间在阴历上也仅只有几天的差别。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阴历六月立秋就是“早立秋”、七月立秋就是“晚立秋”的规律。今年立秋的时间是六月二十九,属于早立秋,所以今年的秋天就不是很热。

陕南秋天的气温并不均衡,忽高忽低。早晨不冷不热,到了中午太阳一出来,照样烧人,甚至还带来雷声。而立秋后的雷声却不是好兆头。有谚语说:“九月雷公发,干旱一百八。”意思是说秋后打雷,往往会带来秋冬的干旱。而这个谚语在现时代似乎有些失真。随着气候变化,温度升高,秋后打雷已不稀奇,甚至在冬月里,陕南也会有雷声出现。但有一个俗语,却十分应验:“立秋不顺秋,有二十四个秋老虎。”意思是说,“立秋”这一天若不下雨,也就是“不顺秋”,秋后就会有二十多天的高温、干旱。俗称“秋老虎”。而今年“立秋”这天就下了场透墒雨, 所以今年秋天阴雨连绵,局部暴雨成灾。

有关“秋老虎”的俗语,农民又有另外一种说法:“公秋爽,母秋凶”。意思是“秋老虎”有公母之分,公老虎温度凉爽,而母老虎气候炎热。关于秋老虎的公母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立秋当天下雨,就是公老虎,若是晴天就是母老虎,这主要是受海洋气候及副高压控制,有雨天气就不会太热;二是说立秋的日子是单数为公,双数为母,易学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今年立秋是阴历六月二十九,是单数,属公老虎,所以今年立秋后雨水偏多,就不热。尽管这些种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但人们深信,千百年来祖祖辈辈的总结,肯定有它的道理和规律。

“秋老虎”这是一个非常唬人也十分难受的谚语,它包含秋后的干旱和高温。而另一个俗语叫“秋后热”,秋后热主要指秋后的高温,不一定有旱灾。两个俗语有它的共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秋后热和伏天的热有些不同,常年在田里干活的农民最怕的是秋后热。因为早晨凉快,中午气温骤升,温差大,人的身体本能难以适应,就会感觉特别的热。加之湿度大,热得很不舒服。特别讨厌的是“秋痱子”,若热得出了秋痱子,像一堆麦芒在背上戳似的,痛苦难耐。

今年的秋天明显的不会热了,这也正应了俗语“秋包伏,热得哭,伏包秋,凉悠悠”的总结。今年立秋是在8月7日,末伏是从8月10日至8月19日。虽然今年是“秋包伏”,但仅只有三天,“三伏带秋”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今年秋天就不是很热了。

“中秋节,雁门开,小燕去,大雁来”。从小就晓得的季节,到老也摸不透它的秉性。无论是“秋旱”还是“秋涝”;无论是福祉还是灾难,都是大自然的规律。所以我们要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充分合理地利用大自然,把大自然带来的灾难降到最低。

审阅:王克齐

简评:秋天谚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对秋天气候研究的结晶,是值得借鉴和尊敬的,作者采用举例说明的方式向人们详细介绍了秋天谚语,起到了普及谚语知识之作用。

终审:严景新

作者:张先军,本名张先均,农民,旬阳市关口镇人,中国乡村作家,旬阳市作协会员,旬阳市太极城研究会会员,公开发表文学作品200多件,有部分作品收录多种选本、年选和中小学生阅读本,偶有获奖。

编辑:卜一

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乡土散文:秋天谚语》,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乡土散文:一叶知秋 丰收在望

乡土散文:一叶知秋 丰收在望

...彩缤纷的金色画廊……审阅:董柏年简评:一篇颂扬秋的散文诗,充分展现了美轮美奂的诗画田园。终审:严景新作者:周传利,中华诗文名家,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国际诗歌认证诗人,周传利(陕西石泉人)代表作《我爱你...

2024-01-13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地瓜飘香

乡土散文:地瓜飘香

又闻地瓜飘香冬日后的雨天,下班路过山东省钢城区艾山街道北城子坡大集,在路北边的摊点上传来一阵清脆亲切的叫卖声:“烤地瓜,红壤烤地瓜,香甜美容养颜的烤地瓜……”。停车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五六十岁的中年妇女...

2023-10-30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回不去的秋

乡土散文:回不去的秋

秋天是金色的,有火,就是那蚱蜢身上都带着火。常言道,秋后加一伏。只有孩子们白嫩嫩的细皮子被晒得红虾一样,才晓得秋天的太阳依然是一只大火球。我的老家在苏北的马陵山,那里是红沙土壤,最适合杂草丛生。每一次...

2007-01-04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夏夜流萤

乡土散文:夏夜流萤

夏夜流萤秋天了,秋色怡人啊!秋高气爽,秋月明朗;秋山黛绿,秋水悠长;秋实丰硕,秋农忙场;秋游惬意,秋歌嘹亮——可我还是喜欢夏天,喜欢夏天早晨的露珠、上午的骄阳;喜欢夏天午后的急雨、黄昏的霞光;尤其喜欢...

2007-10-31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霜染银杏叶金黄

乡土散文:霜染银杏叶金黄

...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近代诗人郭沫若在他的散文《银杏》中这样写道:“你的株杆是多么地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地青翠,多么地莹洁,多么地精巧呀!我喜欢你,是因为你美、你...

2023-12-20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远去的摇耧声

乡土散文:远去的摇耧声

又到秋种时节,可老天爷不停地下雨,刚歇三两天,地皮还未干,又来一场,地里进不去大车,种麦子一拖再拖。本来“泥里拖拖,好吃饽饽。”地里墒情好,这是丰收的基础,毕竟麦子就怕胎里旱。可机械化的今天,却种不上...

2019-01-11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小学往事

乡土散文:小学往事

那些年难忘的小学往事俗话说:七月流火,八月未央。在不经意间,盛夏渐行渐远,季节的脚步已踏进了秋天的门槛。又到了一年的新生入学季。每到这个季节,我总是会想起儿时上学时的情景,往事如一股股温暖而又清新的溪...

2023-10-18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金黄的稻草

乡土散文:金黄的稻草

读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其中一段文字让人感怀。文不长,现摘录如下:“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暄...

2015-01-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