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从《诗经》看古代中国孝文化 孝的起点是爱自己 终点是成就自己

时间:2018-06-12

小雅·蓼莪:无父何估,无母何恃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2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诗经》一书所记载的有关"孝"的内容表明提倡孝道是当时的社会主流风气。《小雅·蓼莪》:"无父何估,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等等。

书中内容体现出孝文化在当时社会的普遍性。"孝"的内涵由此可以看出,它所指的不仅仅是我们认为的父子关系,纵向角度看,包括宗族长辈;横向角度看则包含家族内的所有平辈兄弟。

最让人印象深刻,读完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的就还有这首《诗经·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这是一首深切悼念父母的诗歌,诗人是一位常年在外服役的征人,由于战事的频发、统治者的苛政,诗人无法在父母身边尽孝,赡养父母,为父母送终。面对当时的局势,诗人身不由己,却又无可奈何。

他既对统治者的苛政表示怨愤,又对自己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满怀愧疚。诗人的悼亡之情,真挚、沉痛、哀婉动人,读来令人动容。

这是《诗经》中的名篇,是一首千古孝子的绝唱,诗歌表现了子女因不能终养父母而痛不欲生的情感。全诗六章三十二句,结构为四四八八四四。

第一、二章结构和意思基本相同。用“莪”与“蒿”、“蔚”比较,“莪”也称“抱娘蒿”,可食用,喻孝顺;而“蒿”、“蔚”是恶草,不可食用。诗人用“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蓼蓼者莪/匪莪伊蔚”来表现对自己的不满,人前像模像样,其实连孝敬父母的事都做不好。“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面对变故,才想到父母的辛劳,因此才有了自责。

第三、四章是第一、二章的细化,写失去父母的痛苦,“出则衔恤/入则靡至”;写父母的养育之恩:“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悲痛之状是“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奈之情是“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第五、六章,诗人用南山的陡峭突兀和狂风,来表达内心强烈的悲痛。反复呼喊:“民莫不穀/我独何害//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圣人云:"夫孝,德之本也。" 《孟子》云:"事孰为大,事亲为大。"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小雅蓼莪》很细腻地刻画了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之恩:“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百善孝为先,孝养父母天经地义。然时下如何孝养父母并不尽人皆知。笔者虽愚钝不孝,但通过学习思考疏理总结出,孝养父母之要者有三,与诸位共享并敬请斧正。

一者,孝养父母之身。

子女要供养父母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医诸方面,当以尽力为原则。即便沦为乞丐,亦应将讨来之食先予父母。对父母之身体健康要时时处处关怀。古人言:老,小孩也。饮食应温热烂软,衣服应据季节天气更换,行走应缓慢稳健。若不与父母同住,应经常致电问侯。

切忌嫌父母脏。父母或年岁大或有病,难免会流鼻涕、流口水,甚至大小便失禁。子女不应唠叨埋怨,须心甘情愿地帮助擦洗、更换。父母生病,子女应床前服侍,不离左右。

二者,孝养父母之心。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出自清朝曾国藩《家书》。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子女应将父母心情愉悦作为事亲第一要务。

孝养父母之心,首先应礼敬父母。心怀感恩,顺从恭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必告,返必面。切忌发生顶撞谩骂、邪眼怒目、摔门砸物、带搭不理等诸恶言行。对父母之电话、短信、微信必及时接听与回复。

其二,勿使父母为子女操心、担心。圣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弟子规》云: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子女务期身体健康,工作稳定,家庭和睦,兄弟姐妹友爱,子女长进。勿出现违法乱纪悖德之言行,不使父母担心和蒙羞。

其三,多陪在父母身边。经常回家探望,陪父母说话聊天,倾听父母唠叨,宽慰父母心情。多陪父母散步遛弯儿,有条件者多陪父母走出去看世界。

其四,报喜不报忧。多与父母分享工作生活中快乐之事,不开心之事及难以解决之问题不应向父母倾诉。夫妻之间、手足之间不应在父母面前争吵。

其五,对单亲父母再婚应支持成全,对继父母如同亲父母一样尊敬孝养。

三者,孝养父母之志。

父母皆希望子女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所成就,正所谓望子成龙。古人云:小孝养身,中孝养心,大孝养志。《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立身即养父母之志,用自己德行奉献社会,赢得人们赞誉,乃父母最自豪最欣慰之事。故子女应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他人为团体为国家多做贡献。子女亦应帮助父母实现其自身的理想和志向。支持父母之兴趣爱好,诸如帮助父母举办书画展览、出版著作等等。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比尔·盖茨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 为人子女者存孝心、笃孝行,逐渐提高孝养父母之层次,进而将孝道推延至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则家庭幸甚,民族幸甚,世界幸甚,宇宙幸甚。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从《诗经》看古代中国孝文化 孝的起点是爱自己 终点是成就自己》,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诗经》古人是怎么谈情说爱--大学生必知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诗经》古人是怎么谈情说爱--大学生必知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株林》等都是这方面的名篇。《诗经》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诗经》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2011-07-23 #经典句子

《诗经》里的绝美意境丨有没有一些美得不行的古代诗词文章?之二

《诗经》里的绝美意境丨有没有一些美得不行的古代诗词文章?之二

...。雎鸠:一种吃鱼的水鸟。一首《关雎》,中国文学史的起点。古代私塾发蒙,多半是从“关关雎鸠”开始。《关雎》出自《国风·周南》。所谓周南,是周王朝南方采集的诗歌。《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

2023-10-22 #经典句子

诙谐文化有何渊源?以《诗经》为源 探索其发展与变迁

诙谐文化有何渊源?以《诗经》为源 探索其发展与变迁

...活力和辑录者敏锐的眼光。汉魏六朝时期诙谐文学的创作成就充分体现出它的丰富价值,也可以说,诙谐之于文人,既可以是表达政治主张的技术手段,也可以是言情达意的艺术手法,还可以为自觉的人生价值的选择。(二)唐...

2024-01-04 #经典句子

诗经名句取名女孩:美目盼兮 不卑不亢的女孩名 个个有气质

诗经名句取名女孩:美目盼兮 不卑不亢的女孩名 个个有气质

...句、作诗意指文才不凡、温文尔雅、妙笔生花。指有极高成就的诗人。用作人名意指贤才、文雅、成就不凡;瞒哄;欺骗。5. 文熙出自《诗经载见》: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文武兼备诸侯公,先王赐予你多福,使...

2023-05-30 #经典句子

人文课堂|唱出《诗经》之美(一):《诗经》的音乐性

人文课堂|唱出《诗经》之美(一):《诗经》的音乐性

...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500年间的305篇诗,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而且在音乐上也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我国古代最珍贵的艺术遗产之一。《诗经》中的诗句,同时也是乐舞的唱辞。《礼记·乐记》云:“金...

2023-11-03 #经典句子

《水浒传》中“水浒”是何意?《诗经》中一句话道出真相

《水浒传》中“水浒”是何意?《诗经》中一句话道出真相

导读:《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一直以来被多次搬上荧幕,大家肯定对里面的108位好汉非常熟悉了,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水浒”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西方第一个翻译水浒传的人是赛珍珠,由于不懂“水浒”的...

2023-10-22 #经典句子

从《诗经》中飘出来的袅袅炊烟——浅析中国先秦饮食文化

从《诗经》中飘出来的袅袅炊烟——浅析中国先秦饮食文化

...国先秦饮食文化《诗经》既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诗歌的开端之作。曾有人说读有一部《诗经》,就可以透彻了解先秦的政治文化、人民生活以及社会形态。虽然这样说有一点片面之嫌,但《诗经》所囊括的内容,确...

2007-07-31 #经典句子

诗经精美句子集锦 说话写作时用上一句陡增几分文化味

诗经精美句子集锦 说话写作时用上一句陡增几分文化味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涉及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爱情、生活,风俗等方方面面,是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缩影。诗经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句子,一直被人们引经据典的运用,其内涵和表现力都值得反复玩味。诗经是...

2022-11-1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