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杨绛散文睿智幽默: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

时间:2018-05-24

本文来自:百度知道日报幽默是杨绛散文的另一种表现形态。这也是她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中国在新时期的散文受政治气氛影响,凝固于颂歌式的抒情,或是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本文来自:百度知道日报

幽默是杨绛散文的另一种表现形态。这也是她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

中国在新时期的散文受政治气氛影响,凝固于颂歌式的抒情,或是借物咏志或是借景抒情,在感情的处理上小心翼翼,多夸饰与程式化。这种固定模式,极大地限制了散文的真情释放。这种受政治因素影响的固定模式,使散文在散文文坛上沉闷了十几年,1980年杨绛散文力作《干校六记》以从容幽默的笔法,打破了这种散文抒情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干校六记》这本散文集由《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等六篇作品组成,在这些作品中,杨绛借衣食住行、夫妻之情、劳作休憩等琐事反映了自己1969年到1972年间干校生活中的种种际遇。在作品中,杨绛写得精致简洁,娓娓而谈。文中在叙述往事的笔调幽默诙谐,开启了散文幽默一路的发展。杨绛的幽默风格即使在现代女作家中也是不多见的。杨绛散文的幽默既继承了五四时期散文的一些特点,同时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她摒弃了五四那一时期大师们形而上的谈玄论道,把自己的幽默立足于日常生活、平凡小事。

幽默其实是一种人生觉悟,也是一种人生境界。面对宇宙人生,世界万象,杨绛意识到人自身的局限。她在散文中的这种幽默即是她对自身生存环境局限的超越。立普斯说:“我幽默地或者带有幽默地观照了世界,观照了它的举止行为,最后又观照了我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幽默是我本身的一种状态,一种自我的心境。”这句话用在杨绛身上,恰如其分。

杨绛散文的幽默常以轻松愉悦的笔调来体现。这种幽默,使读者读之得到一种内心的喜悦感、满足感。如《“小趋”记情》中,杨绛写“小趋”名字的来由:

“我们菜园班的那位诗人从砖窑里抱回一头小黄狗。诗人姓区。偶而有人把姓氏的‘区’读如‘趋’,阿香就为小狗命名‘小趋’。诗人的报复很妙:他不为小狗命名‘小香’,却要它和阿香排行,叫它‘阿趋’。可是‘小趋’叫来比‘阿趋’顺口,就叫开了。好在菜园以外的人,并不知道‘小趋’原是‘小区’。

写“小趋”迎接默存(钱钟书):

“它远远看见默存从砖窑北面跑来,就迎上前,跳呀、蹦呀、叫呀、拼命摇尾巴呀;还不足以表达它的欢忻,特又绕上个打滚儿;打完一滚,又起来摇尾蹦跳;然后又就地打个滚。默存大概一辈子也没受到这么热烈的欢迎。”

在这里,这种幽默作为行文的底色自然而流畅,没有捏造矫作之感。读之充满情趣。

《凿井记劳》中,杨绛写自己挖那块“硬得像风磨铜的地”,“费尽吃奶力气,一揪下去,只筑出一道白痕”,“引得小伙子们大笑”。《学圃记闲》中写作者和一位华侨姑娘阿香种萝卜,私底下商定且培养尖子,把草木灰全用来肥那些宝贝。等到收获时,“以为泥下该有一尺多长呢,至少该有大半截”,“使足劲儿拔,用力过猛,扑通跌生在地上,原来泥里只有几茎须须。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扁的‘长萝卜’”。又如杨绛在《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中写到“文革”中“我”和钱钟书“被挂牌揪斗”:

“有一天大雨骤冷,忽有不知何处闯来造反的红卫兵,把各所‘揪出来’的人都召到大席棚里,压上台去‘示众’,还给我们带上报纸做成的尖顶高帽。在群众愤怒的呵骂声中,我方知我们这一大群‘示众’的都是‘牛鬼蛇神’。我偷眼看见同伙帽子上都标着名目,如‘黑帮’、‘国民党特务’、‘苏修特务’、‘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等。我直在猜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散会我给推推搡搡赶下台,可是我早已脱下自己的高帽子看了一眼。我原来是个‘资产阶级学者’,自幸级别不高。尖顶高帽都须缴还。帽子上的名目经过规范化,我就升级成了‘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和默存一样。”

这是一段被批斗的回忆,但杨绛插入如此幽默的一笔,残酷的批斗便有了另一番滋味。杨绛这种自嘲式的幽默诙谐,读之让人忍俊不禁。这种淡淡的富有人情味的幽默,正是杨绛散文独特的写作基调。

杨绛这种自嘲式幽默,是她面对生命苦难历程的一种姿态---淡然而风趣.这种自嘲,表现了杨绛纯净高贵的人品和丰富深挚的生活情趣。而杨绛散文的另一种调侃他人的幽默,也别具一番韵味,这里也略举两则:

“某太太特难伺候,林奶奶卖力气不讨好,反讨了一顿没趣,气得她当场左右开弓,打了自己两个嘴巴子。这倒像旧式妇女不能打妯娌孩子的屁股,就打自己孩子的屁股。”

——《杂忆与杂写?林奶奶》

“可是几位老先生吃了白薯,肚里产生了大量元体,又是噎气,又是泄气,有一次,一位老先生泄的气是有一丈半长,还摇曳多姿,转出几个调子来。我和女伴儿,走在背后,忍着不敢笑。”

——《第一次下乡?“过五关斩六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杨绛散文睿智幽默: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钱锺书大师夸赞夫人杨绛的《将饮茶》一书:文笔之佳 不待言也

钱锺书大师夸赞夫人杨绛的《将饮茶》一书:文笔之佳 不待言也

...书,到白浪河畔的人民公园里读书、闲步。这次带的书是杨绛先生的散文集《将饮茶》。杨绛的文字清通简洁、平实淳厚、境界深邃,晚年的文章更是趋于化境,是我所喜欢的。《将饮茶》装帧素朴清雅,32开本的瘦长本又显得...

2023-05-08 #经典句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老王》学习内容全解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老王》学习内容全解

...一倍”“冰价相等”,表明老王一简单直接、实实在在的方式表达善意,就是对这家人多出力、少收钱,表现了老王的忠厚、诚实、本分和善良,也表明老王与“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前任”一词简练之极,大词小用,又...

2023-07-13 #经典句子

散文随笔:安静的女人 会得到岁月的温柔以待

散文随笔:安静的女人 会得到岁月的温柔以待

...思绪去飞扬。安静,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它并非来自别处,而是来自我们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追求和热爱,我想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吧。安静的女子喜欢在文字里徜徉,在声音里取暖。写入情入理...

2019-01-26 #经典句子

梁实秋《闲暇处才是生活》 一本充满生活乐趣的散文

梁实秋《闲暇处才是生活》 一本充满生活乐趣的散文

...、重筑庭院。写尽了缱绻眷思,情真意切,令人动容。与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有异曲同工之妙。梁实秋先生的文字是有画面感的,一桩桩、一件件,历历在我们读者的脑海里。最好的生活,就是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享受慢生...

2009-09-10 #经典句子

汪涵推崇备至 钱钟书和杨绛破例作序的短文集 到底出色在哪里?

汪涵推崇备至 钱钟书和杨绛破例作序的短文集 到底出色在哪里?

...写了近百余封书信。素来不主动为人作品写序的钱钟书和杨绛更是破例为他编写的书先后作序,在序言中钱钟书同样不吝对锺叔河学识的赞美。与锺叔河私交甚好,以及作为读书人的汪涵自然不会错过锺叔河的大作。而作为需要...

2017-11-30 #经典句子

百岁老人杨绛先生 送给年轻人10句人生哲理 每句都让人醍醐灌顶

百岁老人杨绛先生 送给年轻人10句人生哲理 每句都让人醍醐灌顶

在中国作家榜上,杨绛是年龄最大的上榜者,已近105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笔耕不辍。在92岁高龄下,杨绛先生还提笔著书《我们仨》,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并着手整理丈夫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

2022-12-13 #经典句子

钱钟书去世后 88岁的费孝通再次追求杨绛 她一句话让他再不登门

钱钟书去世后 88岁的费孝通再次追求杨绛 她一句话让他再不登门

...围城》而被人们所熟知,通过钱钟书,又了解到他的妻子杨绛。杨绛先生出身名门之家,前半生家庭美满、婚姻幸福。活成了很多人羡慕的样子,后半生命途多舛,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唯一的女儿又患上了脊椎癌,为给女儿治...

2023-07-10 #经典句子

中考语文阅读满分之路:用语文公式轻松应对散文线索类题型

中考语文阅读满分之路:用语文公式轻松应对散文线索类题型

...坐着,不说一句话,素净安详如两尊佛。老年的钱钟书和杨绛夫妇是一对相濡以沫的知己。有人来访,敲开门,杨绛先生不说话,递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钱先生在读书,不能接见来宾。原来,杨绛先生不说话,是怕惊扰了钱...

2007-05-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