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桑植白族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形式 屹立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之林

时间:2018-05-16

在桑植白族人民迁徙之初,桑植地区大山环绕、道路不通且初来乍到的民家人饱受欺凌,但他们并未放弃开荒扩土、耕田修路、创造文化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人类活动领域的划分和社会活动方式的形成都到受思想观念的影响,这是人类有意识的指引和改造自身活动意识的结果,这在桑植民家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桑植白族人民迁徙之初,桑植地区大山环绕、道路不通且初来乍到的民家人饱受欺凌,但他们并未放弃开荒扩土、耕田修路、创造文化。

经历民家人世世代代的努力,终于让桑植白族文化登上国际舞台,如在2018年参演“民族瑰宝,舞之传承-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展演”、2019年作为张家界市第六届运动会表演节目、2019年受邀参加土家族“六月六”狂欢节表演节目等系列大型活动,让桑植白族文化受到全社会各民族的广泛认可,支撑他们前进的动力,正是民家人心中傲然屹立、自强不息的理想信念与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在《释名释言语》中:“武,舞也。征伐行动如物鼓舞也。”可以看出在原始时代,舞蹈便与征伐战争的军事活动相关,每个部落为了捍卫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狩猎领域,必须强大自身的军事操练以保护族人免受侵害。

强大的部落会为了扩大自己的活动领域而抢掠其他部落的生存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军事力量的强弱便尤为重要,而原始战争舞蹈作为娱乐形式的同时也有着操练战阵、鼓舞士气的作用。正如闻一多先生在《说舞》中所言:“对原始部落的人而言,跳舞是对于战争最好的准备之一。因为操练式的跳舞有许多相当于我们的军事训练。”可见,许多的民族体育舞蹈活动如“仗鼓舞”是从军事战争中“走”出来的。在新中国成立后,和平年代开启,军事战争不再在我国发生,由此军事操练活动便逐渐转向为民族健身项目,但至今我们仍能在民族体育的表现形式中寻找到古代部落军事活动的踪迹。

白族先祖初到桑植之际面对的不仅是自然环境的考验,还有各民族散杂居的复杂社会情况,在动荡不安的旧社会时期弱肉强食是社会的普遍现象,白族人民不得不为了捍卫自己的领地和生存资源而与周边民族发生纠葛,因此他们对于军事活动的操练必不可少。仗鼓舞起源于抗争,仗鼓舞中武术动作的融入为它增添了一抹力量色彩,在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中桑植民家人的仗鼓舞表演能悄无声息的展现自身的武术功底,让对方不敢轻易来犯。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和平统一,不再逐渐私自组建军队,世代相传的白族武术也借助仗鼓舞得到传承。

因此,在如今的白族仗鼓舞的许多动作中如“野马分鬃”、“苏公背剑”等等,还能看到古代白族人民进行军事操练与征战的身影。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人类不断的发展创造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化形式的民族体育文化,它具有独异的文化特征、表现形式和价值内涵,是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进步、增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文化内容。民族体育在历经沧桑岁月后,仍被人们传承弘扬,说明其内在的文化价值至今为人们所受用。在我国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必然进程中民族体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我们也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民族体育的文化价值。

桑植白族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形式屹立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之林,其中白族仗鼓舞历经七百多年历史变迁,它已不再拘泥于舞台表演,而向竞技、健身、娱乐、文化交流、产业经济等多元功能的民族体育文化形式不断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精神命脉和文化基因,也是引领本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白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成长壮大,而形成独具特色白族文化体系。

它衍生于白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成长在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社会大环境下,作为白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的仗鼓舞,也具有上述的文化特征。从民族行为的呈现中可知,仗鼓舞不仅融合了白族武术、音乐、舞蹈与军事技艺等内容,它也结合了白族人民日常劳作的身体姿态作为舞动时的基本体态,这一点体现了白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非凡的文化创造力。在仗鼓舞起源传说“抢山羊”中提到的:若有后代不会跳仗鼓舞者,不得参与游神集会活动。这一民族制度规范则体现了白族家规、族规、乡规的严厉以及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桑植白族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形式 屹立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之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张家界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工作坊研修(C0212)项目第二次线下集中培训活动在桑植芙蓉学

张家界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工作坊研修(C0212)项目第二次线下集中培训活动在桑植芙蓉学

...示范课、组织研讨、专家点评讲座、文化基地考察等研训形式将写作与探索 , 教学与研修活动结合起来 , 旨在学习的过程中 , 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 。 活动中 , 工作坊管理团队的八位优秀骨干英语教师通过精巧...

2023-12-18 #经典句子

市政府召开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王洪斌赴桑植县调研红色文化建设工作/我市安排部署“

市政府召开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王洪斌赴桑植县调研红色文化建设工作/我市安排部署“

...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传播其享有版权的作品(作品形式不限于文字)。市政府召开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王洪斌赴桑植县调研红色文化建设工作/我市安排部署“五一”假日旅游工作

2018-10-09 #经典句子

居融于景 独具一格的白族村寨建筑还有哪些文化特色?

居融于景 独具一格的白族村寨建筑还有哪些文化特色?

...览(三)白族自古以来从事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为定居形式。定居是农耕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因此在旧时代,盖一所像样一点的宅子, 往往成了白族人花毕生精力的大事。同为农耕民族,从基本风格来看,白族民居与中原民居...

2019-01-16 #经典句子

中国的少数民族 白族的起源及文化

中国的少数民族 白族的起源及文化

...多为瓦房,布局一般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形式,山区就不是这种形式了,山区的住房都是上楼下就的茅草房,上面住人,下边是放牲口的地方,叫上楼下就马的茅草房。高寒地区则是单间或者是两间相连的垛木房...

2019-03-21 #经典句子

芙蓉桥白族乡:载歌载舞欢庆“三月街”民俗文化旅游节

芙蓉桥白族乡:载歌载舞欢庆“三月街”民俗文化旅游节

...)“三月街是我们白族一年一度的盛会,现在举行盛会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芙蓉桥村的村民朱丽姿说道。4月26日,张家界市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举办“三月街”民俗文化旅游节,白族同胞齐聚...

2019-01-21 #经典句子

云南千年历史的白族历史文化名镇 老舍赞誉它是个奇迹 风景太美

云南千年历史的白族历史文化名镇 老舍赞誉它是个奇迹 风景太美

...悄然伫立着一栋西式风格的别墅洋房,完全采用现代建筑形式,内设地下室、阳台、走廊、落地玻璃窗,四周花木盆景,环境优雅别致。虽经岁月的洗涤,红色的朱漆门窗,大理石雕刻的白色围栏仍不失其当年的风华。除了建筑...

2020-09-25 #经典句子

千百年来云南白族历史文化名镇 被老舍称赞为奇迹

千百年来云南白族历史文化名镇 被老舍称赞为奇迹

...院静悄悄地矗立着一座西式别墅洋房,完全采用现代建筑形式,设有地下室、阳台、走廊、落地玻璃窗,四周花木盆景,环境优雅别致。尽管经过岁月的洗礼,红漆门窗、大理石雕刻的白色栅栏依然不失当年的风华。除建筑本身...

2011-07-18 #经典句子

云南大理:倾心打造生态文明新课堂

云南大理:倾心打造生态文明新课堂

...“环保进课堂”,大理州每一所学校还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形式,把课堂搬到湖畔,“小手拉大手”,让环境保护和洱海保护的理念走出校园、传向社会。位居洱海北岸的洱源县是洱海的源头,这里河湖交叉,是洱海70%以上源流的...

2023-12-2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