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北朝灭佛运动的影响:佛教文献和思想的变化

时间:2017-09-29

在此过程中,佛教文献自身从内到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5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北朝二武灭佛对佛教文献造成了重大影响,文献的散佚直接导致佛法传播的断层和一些宗派思想的消失,但文献的恢复与发展又使佛教文化获得新生。在此过程中,佛教文献自身从内到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就文献撰述思想而言,这一时期的文献洋溢着浓厚的“末法”思想,但同时有表现出希望佛教永远流传的愿望,这体现出,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既想要获得地位,又深恐遭到反抗,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始终或高或低地扮演着中国王朝统治政权的附庸。

北朝灭佛对佛教文献学的影响

一、佛教文献保存方式的改变

魏晋南北朝佛教译经数量可观,当时的佛经是由梵文、西域语言转译成中文,再缮写成书。简牍绢布叶纸是主要载体,大规模长期抄写佛经催生了六朝时期的佛教书法写经体。当时的书体已经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缮写佛经的人员主要是寺院僧尼和靠抄经为业的经生。

写经表达了对佛教文书的虔诚,是一种修行和功德,因此写经人在写经过程中不自觉地要求字迹清晰,体例严整,美观大方。在佛教发展过程中,高僧大德抄录佛经从未间断,抄写经文成为弘扬佛法和佛门修持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魏太武帝灭佛后佛教史籍的体裁由僧传、目录为主体转变为多种体裁共同发展,特别是游记、碑铭塔记的发展扩大了佛教历史与文化的记述范围,也为佛教目录的更新提供了多种材料。

目录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经藏的保存。僧祐倡导设立经藏,对佛教典籍进行搜集、编辑、保护。据《高僧传》,他先后在建初寺、定林上寺建有经藏,实为“佛教图书馆”。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曾为其弟子,帮助僧祐“区别藏经部类,录而序之”。

北周武帝灭佛后,僧俗两界认为抄经不足以使佛经得到妥善保管。于是摩崖石刻开始出现。此后,书法与佛法结合,抄经走向自然,佛经载体从纸张过渡到石料。石刻肃穆敦厚,据于天地之间,体现出永恒性和震撼力。摩崖刻经雄伟宏大,象征佛教神圣威严,使人不禁产生敬仰膜拜之情。同时,字体清晰大气,便于弘法和学习。

由于灭佛后又一度崇兴佛教,北朝在山崖或石碑上开龛造像,在刻佛本生、经变故事时,在造像的旁边成下端交代造像原委,并由专人刻成,催生了南北朝佛经书写的独特艺术形式——造像记书法。

总之,灭佛没有彻底摧毁佛经,反而使佛经在新的领域逐渐发展。随着佛教在汉魏南北朝时期于中土的传播和发展,石刻佛经深得僧众喜爱,争相刊贮,不仅保存了佛教文献,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隋唐以后佛教书法的勃兴。

二、佛教文献自身修撰系统的变化

灭佛对佛教文化来说是毁灭也是重生,作为佛教文化的载体,译著和史籍在这一场惊变中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就佛教发展阶段而言,南北朝译著的聚散奠定了隋唐以后佛教主流宗派的思想基础;史籍题裁的扩大、体例的完备和内容的丰富又为后世编著佛教史书提供了范式。

灭佛对佛教文献修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史传翔实、校勘辨伪严格审慎、目录分类复杂周备。

佛教经录分类有其独特的进步之处。经历两次灭佛后,佛教文献随着佛教政策而转变,在经录上则表现为大小乘的区分愈发明显,疑伪经和阙经的著录更加详细。反映了灭佛对佛教文献聚散的影响,也昭示了前人努力探索佛经源流及其对文化发展的贡献。

佛教目录分类复杂而详备,现存目录所见分类标准有译著年代、经书性质、内容、形式等;既分经律论,又分大小乘,还有一译多译、一卷多卷,最后以年代总领。

三、社会现状与“疑伪经”出现

传入中国的佛教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宗教习俗相融合。南北朝时期,出现假托佛说而自撰经典的热潮。“疑经”出现且数量庞大。疑伪经典是民间佛教结社活动的重要依据,因此其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疑伪经与社会信仰相互为用,共同发展。

古代正统的佛教徒出于辨伪存真和纯正信仰的需要,主张禁绝疑伪经的流通,致使大批的疑伪经被历代大藏经所摒弃,绝大多数已亡佚。疑伪经典所宣扬的忠孝观念、善恶报应、延年益寿之说,解救众生的思想,充满了“经世致用”,与当时社会环境紧密相关。

在儒道的影响下,从出世转为入世。在纷乱的南北朝,疑伪经影响了民间造像、供像、诵经、写经等佛事活动,侧面加强了王权对社会的管控。使中国社会的佛教信仰主流从小乘到大乘,再由大乘转化为为王权服务的中国式宗教。

佛教典籍修撰思想的变化

一、佛教文献中“末法”思想

经过后赵佛图澄、前秦道安、后秦鸠摩罗什等人的传播,北方佛教在十六国时期获得长足进步。拓跋贵族在南下和立国初期,都提倡信佛。至太武帝拓跋焘时,北魏佛教已颇具规模,太武毁法使佛教内部“末法”思想开始广泛流传。

拓跋焘灭佛杀僧焚经毁寺,证实了佛经的“末法”理论,拨动了僧众的“末法”意识。事后寺塔兴建和凿窟造像活动进入高潮,寺院经济壮大。净土往生和三阶修行开展;与末法观念相适应的“伪经”也纷纷形成。慧思禅师根据切身经历,率先指出佛教已处于末法之世,并就末法时代僧众的责任提出看法,形成系统的末法观念。

末法观念揭露批判了社会的混乱,三阶教和净土念佛提出简单的修行方式,符合中国传统实用文化,迎合僧众速成佛法得救的需要,获得大批信众的支持。同时也消解了佛教原本的精神,转为中国式佛教。

“末法”表面上是一种倒退的历史观,但在信行和昙鸾的论著,甚至是疑伪经中都能看到当时的僧徒为了解决危机所做的努力,如怎样重建人类道德规范,如何使佛教在末法时代继续发挥作用。它们大多都有佛教救弊的含义,表现出与世俗文化相适应的止恶劝善特色。

二、从“无”到“有”的佛教史观

佛家讲求“四大皆空”“五蕴皆空”教人脱离无常、苦恼的生活状态,回归清净。要求信徒超越无常,无欲无求的生活。但是中国化的佛家逐渐转向,追求佛法流传。特别是在灭佛运动后,这种思想倾向更加见著笔端。

从道安到僧祐,从费长房到法经,佛籍编撰的观念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化。从追求空无的佛教哲学,到成为有所期盼的世俗信仰。东晋以来,随着社会变乱和灭法的交替发生,佛法流传受到极大影响。

为了使正宗佛教永续流传,僧俗两界佛教徒竭尽全力。在政治上尽可能迎合统治者统一天下的需要。经济上,掌握各种寺院经济和教会地产,又制定僧制仪轨来规定和约束佛教徒的行为。文化上,著书立说,广立门派,将佛教从一种印度文化转变为中国式文化。

后期不论各宗各派如何在著述和弘法中排斥异己,都离不开“弘道明教”的宗旨。表达对弘扬正法,阐明教化,规避邪妄的追求和渴望;离不开主次分明的编选原则。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北朝灭佛运动的影响:佛教文献和思想的变化》,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书摘」屠孝实|《民国时期非基督教运动重要文献汇编》科学与宗教果然是不两立么?

「书摘」屠孝实|《民国时期非基督教运动重要文献汇编》科学与宗教果然是不两立么?

...面略有研究,故特约今天到此讲演。鄙人自知学识浅陋,思想还未纯炼,本来是藏拙些好,况且现在非宗教的声浪一天高似一天,这时候来讲宗教问题,也知道不但是万难讨好,简直是要挨骂的。不过在学术公开的世界,无论是...

2023-01-07 #经典句子

以孝治天下:魏晋南北朝 儒释道思想如何影响孝文化?

以孝治天下:魏晋南北朝 儒释道思想如何影响孝文化?

...早期奴隶社会与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了“孝”“仁”的思想。进入封建社会后,它与君主专制的封建集权制度相结合,成为构成三纲五常伦理的重要支柱。孝文化的含义非常广泛,它不仅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观念与规范,还包...

2023-11-05 #经典句子

敦煌文献中的“号头”

敦煌文献中的“号头”

...文化西传的必由之路。佛教在世俗化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相互的,因此,交融性是其文化的基本品格。反映在文学上,一方面,佛教的传入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文体、新的意境、新的命意遣词方法,另一方面,佛教借助...

2022-12-26 #经典句子

汉藏佛教语文学专题研习营关注黑水城出土文献与汉藏密教研究

汉藏佛教语文学专题研习营关注黑水城出土文献与汉藏密教研究

...学研究的方法,应该立足于语文学的基本方法,兼顾佛学思想的实在性与义理表达的建构性两个维度的考量,并在科学书写范式的主导下对宗教思想中的超验性与体验性部分保持开放的态度。语文学于佛教思想史的一个重要意义...

2023-12-29 #经典句子

从朱熹遗留文献中的佛语中得知他的禅意竟然如此之高

从朱熹遗留文献中的佛语中得知他的禅意竟然如此之高

...对这些佛语的引用“目的全在批评,并非借重以阐明儒家思想”,但笔者以为此说尚值得商榷。综观朱子书信所引佛语既有正面之引,即引用时语意和感情色彩未发生改变:亦有反面之引,即引用时或语意或感情色彩发生了相反...

2010-12-12 #经典句子

传统文化:道教经典的分类模式 为何与儒家 佛教迥然不同?

传统文化:道教经典的分类模式 为何与儒家 佛教迥然不同?

...三大部类:经,为佛陀所说法;律,为规范、约束佛教徒思想行为的戒律;论,为诸菩萨及佛弟子解释经义、论辩法相的有关著作。不难看出,尽管儒家和佛教对经典的分类并不相同,但大体而言,它们都是从经典的内容、体裁...

2023-11-30 #经典句子

梁继红 米玉梅:武威西夏文献的版本特点及价值

梁继红 米玉梅:武威西夏文献的版本特点及价值

...术,加上与之相邻且有高超刻印技术水平的宋、辽、金的影响,西夏的出版印刷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武威发现的西夏文佛经大多数为雕版印本,数量很多,内容有汉传佛经、藏传佛经、施经发愿文,还有本土创作的佛教...

2008-05-26 #经典句子

书评︱传灯·清规·问答·语录——中国禅宗形成的思想史机制

书评︱传灯·清规·问答·语录——中国禅宗形成的思想史机制

...马祖禅和石头禅。 所谓“唐代禅”是小川氏界定的一个思想史范畴,其中的“唐代”并非断代史意义上的整个唐代,而是特指九世纪初德宗宪宗时代马祖(709-788)系以后的时期。它介于以敦煌文献为文字基础的“初期禅”和拥...

2022-12-2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