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赋” “比” “兴”?万变不离其宗的文学技法

时间:2017-03-03

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上一篇文章我们谈到了《诗经》的概述、“诗三百”的名称由来以及简要介绍了风、雅、颂的特点,那么这次我们就来讲讲《诗经》的文学技法吧。

《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解释:"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统称为"义"。"

我们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上一章我们讲到:"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而这些,就是《诗经》中诗歌的主要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即类似于写文章时使用的修辞手法。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 ,赋、比、兴的按表现手法分的。

一、赋:铺陈与直叙

朱熹《诗集传》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所谓“直言”,就是指写文章的平铺直叙,或许有人会说:“哎呀平铺直叙不是会显得很平淡无聊吗?”其实不然,直叙也有直叙的好处,同样能创造出很多意味深远的意境来。

比如我们熟知的《国风·秦风·蒹葭》一诗便是如此:“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再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采用赋法,然而抒情味道之浓、意境之深远、情调之感人,后来之诗,少有其比。

二、比:比喻与象征

《诗集传》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这是在今天仍常常使用的一个主要修辞手法,包括比喻与象征。比喻可以使描述形象化。如《国风·魏风·硕鼠》一文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开篇就将贪婪、无情的奴隶主剥削阶级为比喻为可憎的大老鼠,往下再进一步诉说其丧尽天良的事迹,这样更加深了诗歌对于贪得无厌得到剥削者的形象刻画,深化了人们对其的痛恨之情。

《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以山冈之永恒,河水之不断,日月之长在,松柏之茂盛比喻君福祚之不可限量。

三、兴:起兴与韵律

《诗集传》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即引发、开头,主要用于引动诗歌韵律与奠定感情基调。

比如《唐风 · 绸缪》中“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诗文每章的头两句是起兴,当是诗人所见。本诗借了“束薪”作象征,用“三星”作背景,描写了傍晚到入夜的过程,再借助内心的独白“今夕何夕”、“如此良人何”,真有道不完的情深意长和新婚之夜的憧憬和激动。当然,这里也用到了“比”的象征手法。

除此之外,《诗经》中大量采用重章叠字与叠句的手法加强了诗歌的节奏韵律,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曼妙无穷。所以我们读起来大多都会有一种很奇妙的吟咏之感。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一云:"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馀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总而言之,《诗经》中的以"赋、比、兴"等为主表现手法,在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直被继承和发展着,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哪怕是文章中,我们也在无时无刻地使用着这样类似的手法,只不过到了后来,这些手法便潜移默化地发生了些许改变罢了,但文学技法,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古人流传下来的宝贵的智慧财富,是我们认真观摩与学习的典范。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赋” “比” “兴”?万变不离其宗的文学技法》,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万变不离其宗 一张图告诉你英语五大句型

万变不离其宗 一张图告诉你英语五大句型

一 学习英语的关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用来交流,而交流的基础是听懂别人说的,表达得了自己想的。如何才能做到呢?一是词汇,二是句子。二,学习句子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英语老师常常让我们背一些句子,正如中国的句古话...

2023-10-18 #经典句子

2020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命题趋势:万变不离其宗

2020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命题趋势:万变不离其宗

今天,2020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刚刚落下帷幕,各位考生在经过长期紧张的备考之后终于迎来了实战的一天。考试的结果目前还不可知,但是相信很多考生都能如愿以偿、获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省考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一直以来在...

2023-10-24 #经典句子

学习《包身工》 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点面结合的技法

学习《包身工》 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点面结合的技法

...并且预言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必将到来。二,有关“报告文学”知识的相关链接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 艺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

2012-01-23 #经典句子

“文身”还是“纹身”?从“文”字出发 理解“文学与纯文学”

“文身”还是“纹身”?从“文”字出发 理解“文学与纯文学”

...都是有规律可寻的,就有了天文、人文的词汇。那么,“文学”又是什么意思呢?中国要在《昭明文选》出现之后,才算正式确定了“文学”的概念。但是“文学”两字连用,在中国却是比较早的事情。《论语》里就曾记载孔子...

2020-08-10 #经典句子

双减后不上培训班 这份高频知识点清单帮你 中考语文轻松拿分

双减后不上培训班 这份高频知识点清单帮你 中考语文轻松拿分

...名称附后,需要可以查看),帮助大家明确初中各年级语文学习要点和具体规划学习内容,受到了许多关注和认同,并有许多朋友要求,能不能给整理一个初中阶段的高频知识点清单,以便对照学习。因此,我整理了下面的初中...

2023-01-08 #经典句子

亮点是高考作文的夺分点 高考作文如何打造亮点?送你十种技法

亮点是高考作文的夺分点 高考作文如何打造亮点?送你十种技法

...政治,经济科技,等等;三是关注文化,包括文化教育、文学艺术、书报影视等等。一言以蔽之,考生必须关心社会热点、焦点、痛点这类问题,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其次,写故事新编。那么,怎样才能...

2024-01-09 #经典句子

《红楼梦》文学写作的艺术之源 我们该如何对其语言艺术进行赏析

《红楼梦》文学写作的艺术之源 我们该如何对其语言艺术进行赏析

...却一直有红学。然而翻翻内容,真正对于《红楼梦》进行文学艺术方向的解读,似乎并不多,也似乎验证了文学已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但这些似乎并不会影响我们对文学的偏爱。前几天我对《红楼梦》一书做了一个叙事层的简...

2023-08-16 #经典句子

昆明老挝语学习 将语言知识融入工作和生活 常学常新

昆明老挝语学习 将语言知识融入工作和生活 常学常新

...中更好的记忆词汇。现下,老挝语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归属文学类中的异国语言文学类,其中异国语言文学类共55个专业,老挝语专业在异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中名次第26,在囫囵文学大类中名次第61位。假如你想学好老挝语,你就务...

2007-11-1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