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上海:考古要做好“以物论史”和“以史增信”两篇大文章

时间:2017-02-24

一系列考古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也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9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作者: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一系列考古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也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深刻阐明做好考古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为上海市文化旅游和文物系统做好新时代考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10月18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召开党组会议,及时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精神,总结上海考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为全面做好上海考古工作作了谋划和动员部署。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世忠主持会议并讲话,副局长褚晓波作精神传达,局党组成员及机关各处室、局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过一代代上海考古人的不懈努力,上海成为我国考古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是考古物质资源丰富,文明发展脉络清晰。上海市域范围内,已调查发现的古代遗址40余处,从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历经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到距今4000年的广富林文化、夏商时期的马桥文化,再到唐宋时期的青龙镇遗址、元代的志丹苑水闸遗址,以及大量的古塔、古墓葬,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其中,以上海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有三个,即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青龙镇遗址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崧泽遗址被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这些重要考古遗址,都展现了上海这片土地上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的场景。

二是考古人才力量深厚,研究展示水准一流。近年来,上海高度重视考古工作,考古人才涌现、集聚,为考古研究和成果展示提供有力支持。比如,上海博物馆近年举办“申城寻踪:上海考古大展”“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等展览。各博物馆还积极引进国内外考古大展,如“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古蜀之光——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大展”等。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成为中国考古学研究重镇,积极参与全国各地重要考古遗址发掘和研究。上海已成为考古学术研究的高地、考古展示教育的中心。

三是包容开放特性彰显,成为中外考古交流窗口。2013年起,上海每两年举办一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建立国际考古学界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评选发布全球范围内重大田野考古和研究成果,提高公众对考古学重要性的认识,推动更加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世界考古·上海论坛”平台,上海逐步成为向全球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国际性舞台。此外,上海积极推动考古“走出去”,2018年8月,上海博物馆与斯里兰卡考古研究机构共同组建联合考古队,在斯里兰卡北方港口城市贾夫纳进行了40天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发现了大量中国瓷器,为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实证。这是中国与斯里兰卡第一次正式合作开展考古发掘,也是上海在海外首个考古项目。

方世忠强调,下一步,上海市文化旅游和文物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和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做好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协同协作,形成合力,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着力做好“以物论史”和“以史增信”两篇大文章。

一是要坚持“以物论史”,突出重点难点,着力提高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能力。要从上海实际出发,从重大历史问题出发,梳理确定一批考古相关项目。要抓紧推动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和迁移工作,奠定上海在全国水下考古领域的行业地位。要继续做好福泉山遗址、青龙镇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加强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用实证的方式清晰勾勒上海地方历史文化。要加强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精心筹备第五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促进考古研究,彰显文化自信。

二是要坚持“以史增信”,促进创新转化,加强考古和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要积极运用好地方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启动上海文明考古探源工程,系统总结、梳理上海考古成果和物质资源,筹备、举办“何以江南——考古大展”,阐释长三角一体化的历史基因和文化内涵,向中国和世界呈现江南文化魅力、讲述上海故事。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编辑出版上海文明考古探源普及读本,组织举办青少年考古研学旅行,利用考古文化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乡土教育,让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充分认识上海历史文化,不断提升对于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认知和理解,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责编:李瑞

审核:徐秀丽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上海:考古要做好“以物论史”和“以史增信”两篇大文章》,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四句话把握“学史增信”的目标要求

四句话把握“学史增信”的目标要求

...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温中国共产党风云激荡的辉煌征程,对于坚定...

2023-11-03 #经典句子

「甲骨文本源研究」决定着「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发现 共识与推动

「甲骨文本源研究」决定着「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发现 共识与推动

...理与「心智系统转换」方法,解读了道家经典《庄子·齐物论》、《吕祖百字碑》、《阴符经》。发现这几部经也分别对「重叠结构世界」以及「心智系统转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特别是《庄子·齐物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

2024-01-07 #经典句子

不戒文章:唐朝“山文甲”解读

不戒文章:唐朝“山文甲”解读

...物来推测真实唐甲的造型。塑像以敦煌天王像(图9)、上海博物馆藏天王像(图10)为样本,两尊看出天王像穿着的甲冑高度相似:冑的顿相向上反曲,身甲分成三部分结构:披膊和盆领为一结构,连接为一体;前胸和后背有各...

2010-02-20 #经典句子

百年筚路蓝缕 勾勒文明脉络

百年筚路蓝缕 勾勒文明脉络

...块块“拼图”。“面向未来,中国考古人会继续发扬‘以物论史、透物见人’的学术传统,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己任,推动我国从‘考古大国’向‘考古强国’迈进。”陈星灿说。(新华社郑州10月1...

2007-03-13 #经典句子

百年筚路蓝缕 勾勒文明脉络

百年筚路蓝缕 勾勒文明脉络

...块块“拼图”。“面向未来,中国考古人会继续发扬‘以物论史、透物见人’的学术传统,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己任,推动我国从‘考古大国’向‘考古强国’迈进。”陈星灿说。(新华社郑州10月17...

2013-08-16 #经典句子

对话|把三星堆文明介绍给世界之后 他将向世界推介曾国和楚国文化

对话|把三星堆文明介绍给世界之后 他将向世界推介曾国和楚国文化

...力也很乐观楚天都市报记者(以下简称C):你曾在国内的上海博物馆任职,2008年任美国任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成为美国历史上担任大型艺术博物馆馆长的首位华裔人士。有没有压力?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在美国博物馆...

2023-10-08 #经典句子

文物工作“十三五”取得开创性 历史性成就

文物工作“十三五”取得开创性 历史性成就

...”时期革命文物保护项目检查。实施北京大学红楼旧址和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等百年党史文物保护展示工程,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博物馆服务公众更精细精彩普惠均等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2023-11-01 #经典句子

圆桌|六大馆长共话文物故事 故宫将展《韩熙载夜宴图》

圆桌|六大馆长共话文物故事 故宫将展《韩熙载夜宴图》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近日在上海参加SMG《書声》2020年度文博盛典论坛上透露,原计划于紫禁城600年推出的“往昔世相:韩熙载夜宴图和历代文物画展”,由于疫情未能如期举办,目前,这个展览正在策划中,有望在2021年与...

2023-05-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