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甲骨文本源研究」决定着「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发现 共识与推动

时间:2024-01-07

我们根据从「甲骨文本源研究」中发现的「重叠结构世界」原理,解析了西方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没落,而中国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崛起的根本原因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6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跟着中国走》是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指示的一部作品。

我们根据从「甲骨文本源研究」中发现的「重叠结构世界」原理,解析了西方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没落,而中国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崛起的根本原因。

一、什么是「重叠结构世界」?

1、「重叠结构世界」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位置

我们现在所处的「现代文明」的假设前提,是由牛顿「经典力学」所描绘的「单一结构世界」。

所有「现代文明」的产物都建立在「单一结构世界」这个假设前提之下。

人类文明如果进一步发展,从「现代文明」进入到「下一个新文明」,那么,这「下一个新文明」就会建立在「重叠结构世界」这一假设前提下。

2、「重叠结构世界」原理的出处

「重叠结构世界」是甲骨文本源——「源头甲骨文」所包含的内涵。

这里需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源头甲骨文」。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安阳出土的甲骨文,其实并不是甲骨文的本源。

甲骨文的本源,我们称之为「源头甲骨文」。

经过我们对甲骨文本源的研究,「源头甲骨文」是由轩辕黄帝所开创的,用来记载「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人在「重叠结构世界」中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特种图示」。

这种「特种图示」曾经在中华大地上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安阳甲骨文」就是从这种「源头甲骨文」的字形上衍生出新字义的常规文字。

所以,要完整认识「安阳甲骨文」所包涵的全部内涵,必须从甲骨文的本源「源头甲骨文」去认识。

否则仅仅是从常规文字字义的角度,倒推着去认识「安阳甲骨文」,那么,「安阳甲骨文」在1899年被学界所认识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3、「重叠结构世界」概述

「重叠结构世界」就是:「完整的世界」由两个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真实世界,同时重叠存在。

在「重叠结构世界」中,其中一个世界,人的感官能感觉到,这个世界我们称之为「显性世界」。

其中还有一个世界,人的感官是无法感觉到的,这个世界我们称之为「隐性世界」。

「隐性世界」是「重叠结构世界」的主体所在。

也就是说,在「显性世界」中所有一切事物的主体,都在「隐性世界」中。

在「显性世界」中所发生的所有运动与变化,其动因、动机、动力也都在「隐性世界」中。

对「重叠结构世界」模型进行理解,可以借助「沉浸式虚拟现实游戏」的模型来理解,二者在结构上是完全一致的。

二、我们在创作《跟着中国走》之前的准备工作

我们在破解了「源头甲骨文」中的「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心智系统转换」方法以后,用「源头甲骨文」字义重新解读了《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与马王堆《帛书·老子》。

这两部古老版本的《老子》,都不是用常规字义写成的,所用的都是「源头甲骨文」字义。

用「源头甲骨文」字义重新解读的这两部古老版本的《老子》,其所包含的内容,都是在讲述人在「重叠结构世界」中,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的训练方法。

只是这两部《老子》,所论述的侧重点完全不同。

《郭店楚简·老子(甲本)》所论述的角度,更源头、更直接,而马王堆《帛书·老子》所论述的角度,更系统、更图示化。

这两部古老版本《老子》的内容,与我们所熟悉的通行本《道德经》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通行本《道德经》就是后人在不了解「源头甲骨文」字义的情况下,用常规字义对古老版本《老子》重新校注的产物。

随着我们的研究视野拓展,我们更为深入地发现:

「重叠结构世界」与「心智系统转换」并不是「源头甲骨文」与古老版本《老子》所特有的内涵,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

我们用「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与「心智系统转换」方法,解读了儒家经典,重新还原出了「真正的孔子」与「孔子儒学」:

《大学》其实是一部非常完整的、关于「心智系统转换」的教科书,系统地论述了「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全过程。

《中庸》则是一部关于「心智系统转换」的教辅书,对「心智系统转换」练习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

而《论语》是一部孔子作为「心智系统转换」总教练对练习者的点评,以及练习者的学习心得汇总。

我们同样用「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与「心智系统转换」方法,解读了佛教经典《心经》、《金刚经》、《楞严经》、《维摩诘所说经》。

这几部经也都是以「重叠结构世界」为背景,对「心智系统转换」进行的论述。

我们还用「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与「心智系统转换」方法,解读了道家经典《庄子·齐物论》、《吕祖百字碑》、《阴符经》。

发现这几部经也分别对「重叠结构世界」以及「心智系统转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特别是《庄子·齐物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用常规汉字字义对「重叠结构世界」进行全面论述的理论著作。

我们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解读的基础上,还对「西方传统文化」也进行了初步的解读。

我们发现在「西方传统文化」中,同样,包含着「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与「心智系统转换」方法。

柏拉图在《理想国·山洞隐喻》中,就对「重叠结构世界」、「重叠结构人体」进行了非常形象的比喻。

根据我们的初步研究,在柏拉图之前的古希腊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就是对「重叠结构世界」的研究。

而柏拉图所提出的「理念(Idea)」,其实也不是常规思辨以后产生的思维理念,而是在「心智系统转换」以后所形成的「意识影像」。

「Idea」准确地翻译应该是在「第二套心智系统」中的「意识影像」。

我们用「重叠结构世界」原理,对「西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最为有趣的发现是:

在《旧约·圣经》中,也包含「重叠结构世界」的描述,以及「心智系统转换」的练习方法。

也就是说,所有上帝信仰的核心,也都是在讲「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心智系统转换」方法。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文明的源头」是相同、相通的,都是关于「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心智系统转换」方法。

有所不同的是,在历史长河的传承过程中,「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心智系统转换」方法,只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中,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把这种人类共同的源头文化传承下来,就是因为完整继承了「源头甲骨文」字形的汉字传承了下来。

随着「源头甲骨文」被破译,那些在中华文明历史传承中,完整保留下来的典籍,得以重新显现所包涵的真正内容。

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我们发现:

「人类文明的总体」不是由各自独立的区域、种族文明的集合,而是各个区域、种族文明有着「共同原点」,是一个可以「相互融通」的、完整的「文明共同体」。

「共同原点」的发现,就是「源头甲骨文」被破译。

而让人类所有文明重回源头的,就是用「源头甲骨文」字义重新解读的「中华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会在2020年9月的中央集中学习上,提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研究,以及在给山大《文史哲》创刊纪念上对深入理解中华文明提出「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要求,还有在最近仰韶文化研究1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再次提出「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的指示,这都是时代领袖对「人类文明共同体」的敏锐洞察,以及对答案的殷切等待。

这个答案就是:在「人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后,「中华传统文化的本源」被揭示,本源的「中华传统文化」将引领、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突破性发展。

三、《跟着中国走》的创作构思

1、《跟着中国走》的创作目的

a、用「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心智系统转换」方法,对西方现代文明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开始没落,而中国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开始崛起进行理论剖析。

b、用「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心智系统转换」方法,让中国人重新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

在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底蕴的基础上,激发各类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能够从「重叠结构世界」、「心智系统转换」的角度,恢复各种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

包括中国的儒、释、道、易、医、武等。

让中国人真正能够掌握儒、释、道、易、医、武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话语权。

c、能够把「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普遍运用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让中国人的思维更具战略性与创造性。

从根本上释放中国人的创新能力。

d、与全球范围内各大宗教建立沟通,推动全球宗教重新认识自己的本源文化,最终推动全球「宗教共同体」的发展,降低、消除当今世界上因宗教而形成的各种冲突。

2、《跟着中国走(卷一)》的结构

第一部分:人类文明进程构成的分析

第二部分:西方现代文明没落原因的分析

从哲学、宗教、科学的假设前提、资本主义、自由观等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西方艺术的价值

从绘画、摄影、电影、时尚、音乐等角度分析,西方艺术对认识「重叠结构世界」以及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作用。

第四部分:中华传统艺术的价值

从绘画、书法、音乐等角度分析,中华传统艺术对认识「重叠结构世界」以及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作用。

3、《跟着中国走》的呈现形式

目前正以在线专栏的形式呈现系列文章,后续将阶段性地集结内容出版纸质书。

关于纸质书的出版事宜,欢迎有意向的出版社私信联系「心智玩家」。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甲骨文本源研究」决定着「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发现 共识与推动》,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刘琪2024-01-17 05:58刘琪[江苏省网友]43.248.245.165
    甲骨文本源研究是文明史的一个重要角度,有助于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共识与交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顶7踩0
  2. 天天向上®2024-01-14 17:35天天向上®[河北省网友]118.67.112.150
    通过甲骨文本源研究,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共同根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借鉴。
    顶10踩0
  3. 陆丕明2024-01-12 05:11陆丕明[甘肃省网友]202.8.12.178
    这种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历史,推动文明共同体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带来更多的启示。
    顶10踩0
  4. 久病成伤百病不渝2024-01-09 16:48久病成伤百病不渝[国外网友]42.240.224.220
    甲骨文本源研究对人类文明的了解有着深远的意义,希望能够加深世人对人类共同体的认识。
    顶6踩0
相关阅读
姜宗福:甲骨文不是象形文字 是记录商朝前华夏文明史的文字档案

姜宗福:甲骨文不是象形文字 是记录商朝前华夏文明史的文字档案

2020年11月2日,是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贺信发表一周年纪念日

2023-09-04 #经典句子

深刻把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战略举措 新时代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再作新贡献 宣讲家网评论

深刻把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战略举措 新时代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再作新贡献 宣讲家网评论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2014-04-24 #经典句子

学者共话绿色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者共话绿色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蒋涛摄中新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蒋涛18日,生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届普洱国际生态文明暨第四届普洱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

2009-07-25 #经典句子

地球生命共同体: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地球生命共同体: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此前,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2007-11-22 #经典句子

交流互鉴 亚洲文明谱新篇——写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之际

交流互鉴 亚洲文明谱新篇——写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之际

5月15日,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2023-09-08 #经典句子

本报评论员文章 | 坚定决心凝聚合力 共建美丽地球家园

本报评论员文章 | 坚定决心凝聚合力 共建美丽地球家园

与会各方站在为全人类和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凝聚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合力,开启建设美丽地球家园的新征程

2018-11-22 #经典句子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推进多领域合作共赢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推进多领域合作共赢

文章称,亚洲文明对话大会15日在北京正式开幕

2023-01-06 #经典句子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彰显文学大气象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彰显文学大气象

图为中国援助哈萨克斯坦抗疫医疗专家组完成任务回国

2015-05-1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