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文七妹:临终呼喊石三伢子 留下唯一合照 毛主席亲自撰写祭母文

时间:2017-02-13

而毛主席的母亲文素勤是一位农村妇女,曾在韶山生活过四十个春秋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5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一代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我们敬爱的毛主席,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上屋场。而毛主席的母亲文素勤是一位农村妇女,曾在韶山生活过四十个春秋。40年的沧桑悠悠岁月中,她为人处世莫不是宽容待人、恭让谦和。她笃信佛教,吃苦耐劳心地善良,心存善念,她给予了儿子圆润而温顺的外表和丰富的同情心。主席从小深爱着她的母亲,曾经跪拜百里为母还愿,千里寄药方。在母亲去世后,毛主席写出了感人至深的祭母词。

石三伢子

文素勤因做姑娘时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因此被唤作“七妹”。1885年,18岁的文素勤正式和15岁的毛顺生成为夫妻。

生育儿女,为夫家繁衍后代,是旧时妇女最大的责任。毛顺生是单传,身为毛家的媳妇,文素勤非常希望能尽早给毛家生儿子。可是,让文素勤伤心万分的是,并不是她不可以生、或生不了儿子,而是八年间生的两个儿子,都是在襁褓中夭折!

1893年12月26日,文素勤总算产下她的第三子,这个孩子成为了日后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保佑孩子的平安,文素勤每日都要烧香拜佛,除了向南岳衡山的观世音菩萨“许愿”,并虔诚地吃“吃斋念佛”外,还让孩子拜了两位干娘,以保佑平安。孩子出世后没多久,文氏就带他回娘家长期居住。

因为他的七舅妈赵氏儿女诸多,且身材又高又大强壮,文素勤便要儿子拜赵氏为干娘,希望能托她的福,保佑儿子健康快乐成长。善良的赵氏十分愿意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照顾。他七舅文正兴是孩子的“干爹”,他也把这个孩子当成他的儿子一样,希望他和表兄弟们一块儿平安茁壮成长。

拜了一位干娘,文素勤依然是放心不下,她打算让孩子再拜一位干娘。这个干娘并不是活人,而是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坐落于韶山去文素勤娘家的道路上。由韶山滴水洞翻过龙头山,西望龙头托,便能够见到一块高达10米左右的天然巨石。它由两块岩石相互连接,呈拥抱状。在石块后边,有一口山泉水终年不干涸,清澈的溪水从洞窟中涓涓流淌而出。据说这里之前曾经有过妖精,它兴风作浪,危害老百姓。圣人把这石头搬来,终于把妖精压在石块下,自此一方平安。从此以后,大家将这块巨石奉为仙佛,取名为“石观音”。

一天,文素勤抱着孩子,拿着香烛鲜果,虔诚地来到了石观音跟前,献香、供奉,扶着他拜石观音为“干娘”。因为孩子排在第三位,因此被称作“石三”。从此以后,“石三伢子”的小名在乡间传出了。直至他长大后离开韶山,本地群众都把他称为“石三伢子”,而不叫他的名字。

1951年5月,毛主席在接见他的外家兄长文运昌等人时曾说:“儿时我有一个小名叫“石三伢子”。那时候,我母亲信比较迷信,请人算八字,说我八字大,不拜个干娘难保平安。妈妈带我到棠佳阁姥姥家的时候,看到道路上有一个人形的石头,便叫我下地跪拜,拜石块为干娘。因此,妈妈又叫我“石三伢子”。

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

文氏笃信佛教,内心极为善良,很同情贫穷的人家。她经常瞒着丈夫,悄悄地送米送粮给贫困的乡亲们。这种道德观念,在她的孩子们中影响非常大,他们十分认同母亲的做法。“石三伢子”自小受母亲的潜移默化,就养成了母亲的优良品行。当他在私塾上学的时候,因为离家非常远,他与许多同学一样,常常自己带午饭上学。有一天,细心的“石三伢子”发觉一个同学在大家吃午饭的时候,一个人跑到外边去捡木柴,好像是有意避开同学。原来这个同学由于家里穷,家里常常揭不开锅,因此中午没法带饭,他总是饿着肚子来上学。“石三伢子”知道这一点后,便把他带来的饭食分给了这位同学吃。

放学后,他放下书包,因为没吃饱,就去厨房拿食物填肚子。文素勤看到了认为是午饭带得太少,第二天就换了一个大碗给儿子装饭带去上学,但是“石三伢子”下课后依然是到厨房找食物囫囵吞枣地吃。文素勤是问儿子:“怎么你去读书,反倒吃得下这么多饭呢?”“石三伢子”把真实情况告诉了这位母亲。妈妈并没有责怪儿子,反而很高兴地说:“孩子,你这样做是对的,只不过不应该瞒着我,应当尽早跟我说,我给你一个大一点的竹篮,一天带两份午饭,那样就省得你们两个都吃不饱。”毛主席对这件事情印象十分深刻,给很多人讲过他母亲的这些故事。

一次,文素勤给“石三伢子”装了两筐大米,让他带去私塾当平日的口粮。他挑米出去转了一圈就背着空筐回来了。文素勤问儿子出了什么事。“石三伢子”就把走在路上遇到同村的毛承七一家争吵的事对母亲讲了一遍。原来毛承七家早已断粮了。毛氏宗族的族长不愿卖给承七嫂家平价的柴米。承七嫂无奈,带上小女儿到外村大财主家讨米。毛承七嫌她们给自己丢人,十分恼火,两口子就大吵一架。在了解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以后,“石三伢子”把自己的筐挑到毛承七屋子里,把两斗大米倒进他家的米桶里。母亲很赞同儿子富有同情心,乐于济贫的做法,因此她自己又量了两斗米,让儿子赶紧挑去学馆。

还有一次,那是一个大雪天的早上,“石三伢子”在去学校上学的路上碰到一个穿着破衣烂衫的年轻人,他全身冷得发抖。获知他的家庭经济情况和遭遇后,马上从自己的身上脱下一件衣服给他穿上。一直到第二年的春季,母亲翻晒冬季衣服时,发觉儿子少了件夹袄,一问之下,儿子便将事情告诉母亲,母亲点了点头,对儿子一点都没有责怪。炎夏骄阳如火,长时间晴空万里且无雨,农田里四处是开裂、幼苗枯萎的景象。“石三伢子”常常是早起晚睡来帮助那些鳏寡孤独的苦命人车水抗旱……

类似的善行,刚开始是母亲带头、儿子参与的,后来是儿子在母亲影响下的主动个人行为,这是母亲传统美德的延伸和发展。

“石三伢子”对母亲的善良和仁慈十分敬佩。后来,他想起母亲时表示:

“我母亲是一位善良的女人,为人正直厚道,总是想要帮助他人。荒年的时候,路上不时出现一些要饭的人,当时的情形下我们家也不宽裕,但她常常给他们饭吃。“

母亲文素勤的观念和行为给“石三伢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他下定决心找寻解救贫困农民之路起了积极的作用。

无法忘记的人

1910年秋,“石三伢子”挑着母亲帮忙整理的行李物品,道别了韶山冲。自此,他不再需要母亲的照顾,开始独立生活。但是,母亲16年的养育恩泽,母亲崇高的品行,对母亲的想念,却深深埋在了他的内心。

1918年,文素勤因喉蛾、疡子病住在娘家。8月份,“石三伢子”在赴京申请办理湖南青年赴法勤工助学事项的前夜,写信给文正莹、文正兴两位舅舅,信上说:

“家母住府上已久,并随身照顾疾病,不胜感激。农村良医少,恐久不易治,故前有接同下省之议。今天请人求得一方,如法诊治,则谅能收功。若病未治愈,秋收后,拟由润连(即主席大弟)接送来省,望二位大人助其成行。”

后来,因为文氏病况加剧,大弟在舅舅和表兄弟的帮助下将母亲送至长沙看病。在那里,“石三伢子”得以和母亲有一段短暂相处的时光。在这段时间,他与大弟、二弟扶着母亲到照相馆合照。那是文氏的第一张照片,也是最后一张照片。此次见面也是“石三伢子”和母亲最后一次见面。

时间一天天过去,文氏的健康状况一天天恶化。民国八年八月二十日(1919年10月5日),这位一生勤俭节约的贤良女人,躺在病塌上,泪如雨下,拉着丈夫的手,望着守护在身边的四儿子,嘴里一声轻似一声地呼喊着“石三伢子”的声音,逐渐消失在她上屋场的卧室里…

文氏病故的噩耗快速传出,传遍韶山,传到长沙城。1919年秋,就在“石三伢子”在长沙忙于驱张运动时,收到了母亲病重的家信。他马上带上二弟泽覃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上屋场。可是,当他们进家的时候,母亲已进棺两天。他们只看到了母亲那长眠在里面的灵枢。瞬时间,滑落的泪水遮挡了“石三伢子”的视线。几天以来,他一直等候在母亲灵枢跟前,面对母亲英灵,感慨万千。大弟对他说:母亲临终时,依然不停地喊着他的名字。听到母亲临终前仍在喊自己的名字,他更是痛不欲生,放声号啕大哭!追忆起母亲的传统美德和养育恩情,于是在1919年10月8日,他挥毫写出可歌可泣的《祭母文》。

在长沙,“石三伢子”含着眼泪给他的同学、朋友邹蕴真写信,高度评价母亲的品行。信件上说:世界上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自私自利而不损人的人;能够损己而利人的人。他说他的母亲就是最后这一类人。

像许许多多的儿子一样,毛主席也十分思念母亲。1921年春,1925年春夏,1927年初,他回韶山探亲访友,开展改革工作,总会到父母合葬墓前祭拜。1959年6月,毛主席返回久别32年的故乡。老宅里,他凝望自己父母的照片,对随行的工作人员说“如果是如今,他们不可能死,”因为他父母亲所患的病症,在新中国成立后,都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医治,遗憾的是那时的医疗条件很差,以致他们英年早逝。这次回来他带走了父母的照片。

1966年,毛主席在韶山滴水洞住了整整的11天,期间他对张耀祠说

“我们的先人不能忘怀,我到现在仍很怀念我的母亲。她很善良,很慈爱,济困扶贫,又尊老爱幼,我不能忘记她啊!”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文七妹:临终呼喊石三伢子 留下唯一合照 毛主席亲自撰写祭母文》,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伟人母亲文七妹:仅留一合照 临终唤石三伢子 毛主席亲撰祭母文

伟人母亲文七妹:仅留一合照 临终唤石三伢子 毛主席亲撰祭母文

...,一个是闽赣军区司令员。还有一位,是新中国的第一位主席——毛泽东。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于国家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来说,也是如此。用他的话来说,正因母亲给出了他“一副眷爱天下穷苦人的心肠”...

2010-02-14 #经典句子

毛主席母亲文七妹:一生仁慈宽厚 始终相信:我三伢子是干大事的

毛主席母亲文七妹:一生仁慈宽厚 始终相信:我三伢子是干大事的

...老师,孩子的性格多数也都是受母亲的影响,一代伟人毛主席就对自己的母亲感情格外的深厚。“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也可怜穷人”。这是毛主席在跟美国记者斯诺聊天的时候说的。...

2023-12-22 #经典句子

得知母亲临终呼喊“石三伢子” 毛泽东痛哭 含泪写下《祭母文》

得知母亲临终呼喊“石三伢子” 毛泽东痛哭 含泪写下《祭母文》

...要干完活,一有时间,他总会捧着一本书籍在看。图|毛主席在看书毛泽东从来没有停止过读书,直至老年,他也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能够成为一国的国家领导人,与毛泽东的爱读书是分不开的。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是一个善...

2015-11-02 #经典句子

毛主席以一句幽默的话 与她们两人合照一张 留下宝贵回忆

毛主席以一句幽默的话 与她们两人合照一张 留下宝贵回忆

...泽东生前为人耿直又善解人意,王刚就曾小的时候收到毛主席的一封回信,这样一件小小的事情,却改变了一个小朋友的一生。所以,这也就看得出来毛主席生前是如何地爱人民。除了这件事情以外还有一介小人物,也曾收到毛...

2015-02-02 #经典句子

毛主席临终前最后一句话:对孟锦云说了八个字

毛主席临终前最后一句话:对孟锦云说了八个字

...教育事业都开展的非常顺利,这一切都离不开伟大领袖毛主席所做出的贡献。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的一生都在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而在毛主席临终前说的最...

2023-08-21 #经典句子

毛主席与警卫扳手腕 对方故意不使劲 并说了句话主席听后大笑

毛主席与警卫扳手腕 对方故意不使劲 并说了句话主席听后大笑

若要问在毛主席的一生中,谁陪伴他的时间最长,警卫张耀祠可以说是其中之一了。张耀祠陪伴毛主席走过了43个春秋,也可以说是毛主席最为信任的人之一。他曾与毛主席扳过两次手腕,也两次都输给了毛主席。说起两次扳手...

2009-02-15 #经典句子

正能量!重读毛主席语录 原来这些我们常说的话 都出自毛主席

正能量!重读毛主席语录 原来这些我们常说的话 都出自毛主席

...迎留言互动转发,未经许可,严禁抄袭、抓取、洗稿。毛主席雄才伟略,博古通今,他一生写出过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同样毛主席也说过非常多经典的话,大多收录在毛主席语录中,有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很多...

2023-10-30 #经典句子

毛泽东最后一个生日 念叨了一句谚语 接见了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

毛泽东最后一个生日 念叨了一句谚语 接见了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

毛主席是非常节俭的,一件睡衣打了73个补丁,一穿就是20年。在他的心中只有百姓和国家,对于自己的衣食住行从来都不讲究。对于自己的生日更加的不上心。也从不让人给自己做寿,对自己的生日要求更是很简单:一碗清汤...

2023-07-0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