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精通9种语言 获13个博士学位 喜欢女人小脚的「清末怪杰」

时间:2016-12-15

」他曾这样评价自己的一生:「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93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在西方流传这样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他曾这样评价自己的一生:「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别人家的孩子」

辜鸿铭生于马来半岛西北槟榔屿的橡胶园内。早年,祖辈由福建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能操着一口流利的闽南话,兼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是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

他的父亲是橡胶园的总管,园主布朗先生没有子女,便将他收为义子,这让他从小就接触到了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优越的家庭环境加上过人的天赋,可以说,辜鸿铭从小就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分为两种:一种是被自己父母过分夸大的孩子,另一种是人生开挂,凡夫俗子望尘莫及的天才型人物。很显然,辜鸿铭属于后者。

1867 年,父亲所在橡胶园的老板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也把 10 岁的辜鸿铭带回了英国。14 岁时,辜鸿铭又随布朗迁居到德国,在对方家中学习德文。布朗的教法类似中国私垫的填鸭式教育。他对辜鸿铭说要想把德文学好,就必须背熟《浮士德》。

年幼的辜鸿铭并不懂其意,很想知道《浮士德》讲的是什么,但布朗只是说:「只要求你说得熟,并不要求你听得懂。听懂再背,心就乱了,反倒背不熟了。等你把《浮士德》倒背如流时我再讲给你听。」

很快他就背会了《浮士德》,接着开始学莎士比亚。布朗为辜鸿铭定了半月学一部戏剧的计划。八个月之后,鉴于辜鸿铭背得快、领会深,布朗又改为半个月学三部。这样大约不到一年,辜鸿铭已经把莎士比亚的 37 部戏剧都背熟了。

16 岁时,辜鸿铭以优异的成绩被爱丁堡大学录取,专修英国文学,兼修拉丁文、希腊文、数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自然哲学、修辞学等。要知道,拉丁文、希腊文学起来复杂而困难,可他立志遍读爱丁堡大学图书馆所藏的所有希腊文、拉丁文的文史哲名著。刚开始时,他没觉得有多么困难,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大,渐渐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他凭着努力和天赋竟然也坚持下来了。

辜鸿铭晚年回忆:「说也奇怪,一通百通,像一条机器线,一拉开到头」。之后辜鸿铭又在柏林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在莱比锡大学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

后来,蔡元培去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已是声名显赫的人物; 40 年后,当林语堂来到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的著作已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目了。在他们心中辜鸿铭是神一般的存在,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莱比锡大学毕业后,辜鸿铭又至巴黎大学留学,可以说是学神级的人物。

多年来虽身在海外,可辜鸿铭依然对祖国文化情有独钟。在巴黎大学留学期间,辜鸿铭向一位老教授请教。言谈之间,老教授对《易经》赞不绝口,并对辜鸿铭说:

「你们中国的《易经》是最有价值的经典,可惜我不懂中文,这是我终身的遗憾。我所读到的仅是只言片语,不能领会《易经》的精髓所在,但我已感到其哲学理论光芒万丈,炳如日月星辰!你只通西学不成,还得钻研本国学术。」

这位教授鼓励辜鸿铭回国研究《易经》,这也是他日后英译儒家经典的最初原因,辜鸿铭也成为了《易经》的海外代言人。

西方人的眼中的「中国网红」

1878 年左右,辜鸿铭结束自己的求学生涯返回故乡槟榔屿。次年,辜鸿铭巧遇中西通才马建忠,两人一见如故,把酒言欢,长谈三日。马建忠大谈中国文化,旁征博引,这令辜鸿铭大开眼界,心驰神往,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这次谈话对辜鸿铭一生影响极大,他感到自己再也不能待在家乡过舒适生活,而应当回国恶补传统文化。直到晚年,他还意犹未尽地回忆这段往事,感慨正是马建忠让他改变成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之后的几年里,辜鸿铭开始潜心精研国学。他认为儒家学说的仁义之道,可以拯救弱肉强食竞争中出现的冷酷与毁灭;他相信,被国人摒弃的传统文化,恰是拯救世界的良方,而儒学即是这种文化的精髓所在。于是,他在英文报纸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学」的文章,开始走上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

1898 年,辜鸿铭在上海出版了第一本译著《论语》,1906 年又推出了第二本译著《中庸》,后来又翻译了《大学》。除了「四书」中的这三部,他也翻译了其他中国传统典籍,卖力向世界传播儒家学说,鼓吹东方文化,批判西方文化。

在此之前,还没有谁更系统、完整、准确地向域外有意识地传输国学典籍。《中国人的精神》出版不久即被译成德、法、日等多种文字,一时轰动西洋,在德国甚至掀起了持续十几年的「辜鸿铭热」。

除此之外,辜鸿铭也非常擅长英文写作,连英国人都点头称叹,认为其文风有维多利亚时代的风味,甚至可以同英国的大文豪卡莱尔、阿诺德相媲美。

北大的「怪老头」

要说辜鸿铭在中国最「红」的日子,还得说在北大期间。这种名声,不仅因为他学贯中西、能操一口流利的外语,还因为他奇特的外貌和许多特立独行的做法。

辜鸿铭最著名的怪癖便是留辫子,周作人曾这样描写道:「北大顶古怪的人物,恐怕众口一词的要推辜鸿铭了吧。他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相貌,头上一撮黄头毛,却编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大袖方马褂,上戴瓜皮小帽,成为北大门前的一道风景。」

身为人师,辜鸿铭不仅没有藏辫避人的意思,反而肆无忌惮地张扬发辫,泰然自若地登台授课。与此同时,他还特意包下一个留着同样发辫的车夫,经常拉着他在大街小巷到处乱跑。两条辫子相映成趣,蔚为北京街头一大景观。到北京可以不逛紫禁城,但不能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在北大当教授,授课时间全在嬉笑怒骂中过去。他的课上座率极高,经常是「怪论耸人听闻、嘲骂语惊四座,诡辩独擅胜场」,那些青年学子听得两眼发直。

辜鸿铭的这段北大经历,还和胡适有段有趣交集。胡适初至北大任教时,辜鸿铭根本没把这个二十七八岁的留美博士放在眼里。他批评胡适讲的是美国中下层的英语,与高雅不沾边。胡适开哲学课,更让他笑掉大牙。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俨然是时代骄子,万人追捧的明星,辜鸿铭却看不惯胡适的所作所为,总不忘在各种场合大揭对方语言底子薄弱的底牌。

他常常说:「胡适之,那个懂点美国通俗英语的人,居然能当上北大英文系主任,真乃滑天下之大稽也……以粗俗鄙陋的留学生英语,叫嚷什么文学革命,这个胡适简就是瞎胡闹!」

重口味癖好伤不起

与开放的「留美博士」相比,辜鸿铭迷恋传统文化到了变态的地步,甚至连糟粕也来者不拒,包括纳妾、狎妓、小脚等等。

裹脚是封建社会对女性极大的迫害与病态审美。可就是这种病态的审美,却得到他脑残般的支持。他认为女人小脚必须具备小、尖、弯、香、软、正、瘦七个标准,才能称之为上品。

他异常喜欢裹脚布所散发出的淡淡臭味。在他创作的时候,自己的小脚太太就脱掉鞋袜坐在旁边。他闻着臭味,奋笔疾书,常常到很晚。

有一次辜鸿铭和友人聚会,席间有人送他一双做工精美的绣花鞋,说是从外面淘来的。辜鸿铭立即从友人手中抢过那双绣花鞋仔细观摩,然后当着众人的面,将白酒倒入鞋中,一饮而尽,神情极其舒爽,这一幕让大家看得目瞪口呆。

然后,辜鸿铭兴致勃勃地说道:「从这双精巧的绣花鞋身上,我可以推测出女主人那可人儿的模样,实在美哉,美哉!」这么重的口味不是普通人能承受得起的。

现在看来,辜鸿铭的一生依然很难评价。身逢中西文化交汇、江河日下的末世,作为传统文化的虔诚笃信者,辜鸿铭有心卫道,却无力回天。这是时代赋予他的悲剧,也让他成为时代所孕育的一个「怪胎」。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精通9种语言 获13个博士学位 喜欢女人小脚的「清末怪杰」》,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辜鸿铭:精通9门外语 获得13个博士学位 却因辫子被嘲半生

辜鸿铭:精通9门外语 获得13个博士学位 却因辫子被嘲半生

...话、英语、马来语。辜鸿铭的母亲是一位金发碧眼的西洋女人,会讲英语和葡萄牙语。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从小就会说着好几种不同国家的语言。身处多元文化的氛围中,也间接培养了辜鸿铭的眼界。1867年,辜鸿铭被...

2023-11-25 #经典句子

当拥有36个博士学位的胡适写起打油诗来 句句令人捧腹 大写的服

当拥有36个博士学位的胡适写起打油诗来 句句令人捧腹 大写的服

...先生一生学贯中西,但却依家人的安排娶了不识多少字的小脚夫人江冬秀,据说这在当时成为了奇事。但是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先生不但与妻子十分恩爱,还总结出了这“三从四德”,也当真是有趣得很了。这三首诗句句令人...

2023-09-21 #经典句子

“潜越派”代表性诗人刘李胜获希腊文学艺术学院文学博士荣誉学位

“潜越派”代表性诗人刘李胜获希腊文学艺术学院文学博士荣誉学位

...暴雨的人的本能;除中性人外,将人流里的人分为男人和女人……银行门前的两头石狮我无数次从银行大门前走过,两只汉白玉狮子栩栩如生静卧在那儿。阳光和煦地洒下,大厦内庞大的资金流围绕它们掀起金色波浪。//我正在...

2023-11-27 #经典句子

晚清怪才辜鸿铭:精通九国语言 提名诺贝尔奖 却喜欢闻女人小脚

晚清怪才辜鸿铭:精通九国语言 提名诺贝尔奖 却喜欢闻女人小脚

...,不仅喜欢封建女子,还特别钟情于裹小脚,最爱闻小脚女人的脚臭,一生都鼓励人们纳妾。辜鸿铭的妻子淑姑就是一位小脚女子,而辜鸿铭对妻子宠爱有加。但是这依旧阻止不了他寻花问柳。曾经有人找他买选票,他把价格从...

2023-08-22 #经典句子

精通9国语言的诡辩怪才辜鸿铭喜欢“国粹” 推崇小脚辫子娶姨太

精通9国语言的诡辩怪才辜鸿铭喜欢“国粹” 推崇小脚辫子娶姨太

...辜鸿铭还有一个让人吃惊的喜好。他曾说,他对中国传统女人最感兴趣的,就是她的那双小脚,简直美不胜收。想他一个留洋多年的绅士竟会喜欢中国女人的裹得略微残疾的小脚。真是让人吃惊!他娶妻之后又想到了娶妾。风流...

2023-08-22 #经典句子

他是民国第一怪才 精通九国语言 推崇三妻四妾 却是“妻管严”

他是民国第一怪才 精通九国语言 推崇三妻四妾 却是“妻管严”

...人诟病的地方,比如说他非常崇尚三妻四妾,还非常喜欢女人的小脚等。但是,在他崇尚三妻四妾的同时他又是一个极度怕老婆之人,而且怕的人尽可知,怕的理直气壮,这样又明显体现了他并没有看不起女人。所以说,辜鸿铭...

2023-08-30 #经典句子

晚清最厉害的怪才 精通9国语言 会骂洋人 骂袁世凯 讽刺胡适

晚清最厉害的怪才 精通9国语言 会骂洋人 骂袁世凯 讽刺胡适

...救国之路,都是殊途同归的。下面小编要介绍的就是清末怪杰——辜鸿铭。可能大家对辜鸿铭不是很熟悉,但他的才气却让那个时代的人为之折服。辜鸿铭出生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小岛中,他的父亲是岛上橡胶园的管事,因为辜鸿...

2023-12-07 #经典句子

“广告怪杰”奥格威的12条文本原则 每个文案人都应该知道(下)

“广告怪杰”奥格威的12条文本原则 每个文案人都应该知道(下)

本文由跟谁学写作独家创作奥格威毕竟是“广告怪杰”,他提出的12条文本原则虽然是诞生于上世纪中期,过去也有几十年了,而且当时还是传统的报纸、杂志以及广播一统天下的时候,虽然文体有些变化,但是这些文本创作的...

2016-04-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