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名理》110审察名理之终始

时间:2016-11-24

经法篇名理章,刑名之理原文天下有事,必审其名。名理者,循名厩究理之所之。是必为福,非必为示才灾。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审察名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6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经法》篇《名理》章,刑名之理

【原文】

天下有事,必审其名。名[理者],循名厩(究)理之所之。是必为福,非必为(示才)灾。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审察名理名(之)冬(终)始,是胃(谓)厩(究)理。唯公无私,见知不惑,乃知奋起。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必]见正道循理,能与曲直,能与冬(终)始。故能循名厩(究)理,刑名出声,声实调和。祸(示才)(灾)废立,如景(影)之隋(随)刑(形),如向(响)之隋(随)声,如衡之不臧(藏)重与轻。故唯执道者能虚静公正,乃见[正道],乃得名理之诚。

【译文】

治理天下,必须要详究其“名”,即形名关系。所谓名理,就是用“名”的义含去详究“理”之所在,并用以判断事物的发展方向。正确的认知就是福吉,错误的认知就是灾难。能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用“法”来加以甄别。以虚静的态度,恭谨地审查,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以“法”为准则。就能详察“名”与“理”在事物变化全过程中的对应关系,才是真正透彻了“理”之所在。必须要有秉公去私的态度,观察判断上没有困惑,才能知道如何去努力践行。所以,掌握了治理之道的圣人,在观照天下事务时,必须知天下“正道”是因为遵循“理”的法度。能匡正错误,能知起止,促进事物周而复始的不断发展。因此,“循名究理”而治的圣人,能准确的表述“刑名”的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吻合,那么福祸兴衰也就如影随形、如音随声、如同衡器能显示轻重一般清晰自然了。因此,掌握了治理之道的圣人,能够以虚静的态度,公正无私地观照天下事务,执掌天下政务,这才是掌握名理关系的真正本质。

【详解】

昨天我们分享了《黄帝四经·经法·名理》章的“虚静谨听,以法为符”的道家思想,如果你听进去了,接受了,并尽可能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去体悟,那么,你就已经是道家的人了。道家不是道教,浔阳野老没有让你上山去拜什么,道家就是一种思想认知,而不是宗教。

《黄帝四经》不仅仅是治国之书,治国之术,更是哲学,“虚静谨听,以法为符”就是实事求是,而且是可以让人省身悟道的实事求是。

清朝入关以来,对汉族打压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不要说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就连识字率,都仅有百分之三、四的水平。用新文化运动时的语言来说,陈旧的封建糟粕,压制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打倒孔家店,引进西方科学思想就是救亡图存。

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花结果,不但建立了新中国,而且还指导了工业化建设。但是,随着人们生活逐步走向富裕,好像烦恼也在增加。虽然我们吃得饱了,穿得暖了,烦恼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贪官的落网,家庭的破裂,人心浮躁了。

于是有人开始拜佛、拜师傅,于是就有了王兴夫这样的假活佛出现。也有人开始意识到那些老祖先的书籍里,也并不都是糟粕,也有着点点的智慧火花,于是,国学热兴起了。来自宝岛台湾的国学大师们受到了热烈的追捧。《道德经》被吹捧到了无以复加的“玄之又玄”。什么N维N趋于无穷大,浔阳野老是民哲,暂时听不懂。

1973年12月,在马王堆汉墓三号墓的发掘中,发现了大批帛书和两卷医简。均出自东边箱的长方形漆盒中。除《周易》、《老子》、《战国纵横家书》有今本传世外,绝大多数是古佚书,内容涉及思想、军事、天文、医学、地理等各领域。

我们今天详解的《黄帝四经》就是附在《老子》帛书乙本前的古逸书。据相关专家研究,三号墓的下葬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68年。穿越了两千多年岁月,一个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宝库徐徐向我们打开。它好像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来的一样,早已断绝的黄帝思想,终于重现天日。

虽然过去有几个版本的翻译面世出版,但很遗憾的是,当中的思想精髓完全没有被翻译出来。就好像我们前文提到的“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这句话可以作为座右铭,用书法写下来,挂在墙上,无论是省身还是装逼都有用。

太博学了,一扯就是一大堆,回到今天解《经》正题,“审察名理之终始,是谓究理”。我们多次说过,“循”字的本意是顺,同时,“循”字还有遵循和考察、检查、省察的意思。这里明确地提出了“审察”,证明了我的解读至少没有胡扯吧,多少还是靠谱的。

“名理”可以分为“名”和“理”来研究,有人说,哦,名就是名称,理就是道理。循着名称来琢磨道理。错!这里的“名”不是指名称,而是指“刑名”,也可以写作“形名”。就是考察客观实在的呈现及认知的逻辑概念关系,也就是讨论实体和概念的关系﹑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让我们再来温习一下那个扇耳光的例子。当你的手,以每小时50公里的时速,抚摸过我的脸,你的手和我的脸都是名称。但这个“抚摸”是不成立的,因为这个行为在一般的概念中叫“扇耳光”,这就是一种逻辑上的认知。麻了你的手,疼了我的脸,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就是“理”了。

西方哲学差不多就研究到这里了,柏拉图也许会告诉你;“你的麻是分享了理念中麻的一部分;我的疼不是真正的疼,因为那个真正的疼的理念不在现实当中”。如果老子(不是我啊)此时恰巧就在旁边,大概会说:“虾扯蛋,打人,你的手也会麻,冒犯了他人,就会招致报复。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这才是“道”。

所以,回到“审察名理之终始,是谓究理”这句话上来,通过审查“刑名”和“理”的前因后果,这个就叫“究理”,就是“穷究事理”,宋明理学称之为“格物致知”。或许有小伙伴会说:“哦,是搞物理实验研究啊”。我那是举例说明,难不成你非要让我用美国的量化宽松为什么会导致上海房价暴涨是假摔来给你举例讲解吗?

做物理实验可以做到“唯公无私,见知不惑”,但是不能让人“乃知奋起”。“唯公无私”不用解释了,“见知不惑”其实也无需解释。“奋”:发奋,振作,施展。“起”:开始行动。当你体悟到你眼前的“虚”对应的就是你心中的“虚”,你眼前的“静”就是你心中的“静”,你心里的“争”就是你眼前的“争”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放下包袱,该干什么干什么。

对了,“静”字通“争”字,之前我没讲,不是忘记了,怕一下子讲太多,把小伙伴们都弄糊涂了。其实,没讲的还有“虚”字通“墟”。今天留一个课后作业:用我刚才讲的这个解释,再体会一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下课。

浔阳野老翻译撰写,版权所有,禁止非研究用拷贝,如需引用转载必须标注来源。更多《黄帝四经》及《老子》解读请在往期中查找。

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名理》108天下有事,必审其名

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名理》109虚静谨听,以法为符

老子是流氓吗?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逐字逐句解读《老子》——上善似水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名理》110审察名理之终始》,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谋圣”鬼谷子的经典语录

“谋圣”鬼谷子的经典语录

1.观陰陽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译文:观陰陽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2.变化无...

2013-06-02 #经典句子

审察造句和解释

审察造句和解释

审察(shěn chá)。近义词有:打量,审查,甄别。明察;仔细考察。[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审查。审察参...

2023-11-15 #经典句子

墨子02章修身原文及白话文-荀卿庠读书会整理

墨子02章修身原文及白话文-荀卿庠读书会整理

...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修身也。修身,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

2011-06-09 #经典句子

《墨子》精选30句 读读经典 受益匪浅

《墨子》精选30句 读读经典 受益匪浅

...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也不值得和他交游。27、事无终始,无务多业。——《墨子修身》办一件事都不能善始善终,就不要做很多事。28、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刚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所染》(把丝)放于青...

2007-04-29 #经典句子

文言文阅读技巧点拨

文言文阅读技巧点拨

...下/乘我无备/请顿新亭以当其锋/因索笔下议/余并注同/【详解】1、选C。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应该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首...

2023-08-29 #经典句子

你一定要读的《墨子》经典30句 道尽墨家精髓

你一定要读的《墨子》经典30句 道尽墨家精髓

...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也不值得和他交游。5. 事无终始,无务多业。【释义】办一件事都不能善始善终,就不要做很多事。6.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释义】好弓难以拉开,然而可以射...

2013-02-25 #经典句子

论语正义2.11:温故知新 其紧要处在可以为师也

论语正义2.11:温故知新 其紧要处在可以为师也

...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大学》篇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一会再阐释这些话之间的逻辑关系。本章翻译很简单。难在为何温故而知新,就可以当老师了。然后还得...

2023-11-20 #经典句子

鬼谷子经典语录

鬼谷子经典语录

...,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鬼谷子《鬼谷子》24.鬼谷子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治人者,握权也,见制人者,制命也;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

2007-01-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