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为什么“恭喜发财”会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问候语?

时间:2016-10-19

歌德德文章类型 历史见闻字数|1962,阅读约4分钟在中国文化中,关于钱的词汇太多了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9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歌德(德)

文章类型/历史见闻

字数|1962,阅读约4分钟

在中国文化中,关于钱的词汇太多了。说到发财,挥金如土如雨。说小气,斤斤计较。中国人对金钱的重视似乎已经深入了整个民族的骨髓,甚至“恭喜发财”也成了日常馈赠。钱的反义词是“穷”,重富意味着人们认识到了“穷”。但中国人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穷”了呢?从什么时候起,连“恭喜发财”都成了日常馈赠?。

古语云:“酒足饭饱思情欲”。只有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满足了,你才会意识到你需要更好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来改善你的生活条件。这些都是基于贫富差距导致私有财产萌芽后个人意识的觉醒。

氏族社会有公共事务,人们没有讲究金钱的意识。

在遥远的古代社会,人们靠血缘关系而形成群体或族群。无论是母系社会从母亲生活,还是父系社会从父亲生活,当时的人们无论是依靠采摘还是狩猎,都是群居生活,不是为了多劳动,而是为了平等分配。人们会把所有的劳动收入贡献给他们所居住的民族。不管怎么样,他们总会有自己的一份。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不会有个人意识,更不会有争抢财富的意识。自然,他们不会重视金钱。

而到了氏族社会的后期--宗法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产力提高了。渐渐地,猎杀的猎物开始显得过剩。甚至有些人会把别人的劳动成果占为己有,或者通过已有的劳动成果奴役别人。可见,社会出现了贫富差距,私有财产开始萌芽。

但是,即使私有财产萌芽了,也没有真正完成对金钱重视的爆炸。当时社会上虽然出现了纺织,制陶,采油,酿酒等专门行业,但有些居民甚至掌握了金属冶炼技术,社会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某种事业的部落。产品过剩引发了以物易物的现象,比如用水果和蔬菜交换动物皮毛。在以物易物的时代,人们只需要,不需要生活。没有了金钱的概念,自然也就没有了对金钱的重视。

封建社会的贫富差距导致了人们对金钱的向往。

到了封建社会,社会分工更加明确,社会发展更加完善。在社会制度方面,从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转变,给社会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促进了大地主阶级的形成。此后,依靠大官僚体制下严重的阶级分化导致了巨大的贫富差距。

贵族过着非常富裕的生活,而平民或奴隶过着非常贫穷的生活。老百姓对地主和大官僚的敬畏和崇拜,引发了人们想像他们一样,有他们的权利,过他们的生活,推翻他们,取而代之。

所以陈胜吴广起义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让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向往崇敬。在中国历史上,太多王朝的灭亡都与农民起义有关。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只会因为不够快乐,吃不饱穿不暖而造反。所谓“酒足饭饱,色欲旺盛”,正好与这种现象相反。

中国倡导的理念是“重义轻利”

但是,中国的统治阶级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他们当然明白,所以创造了“君权神授”的说法来包装自己。从政府角度看,社会上也在传播“重义轻利”的理论,意图从思想上教育民众摒弃利益,追求道德高尚。而且,它还促使人们从身体的根基开始召唤这样的人。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鞭策人对人生价值的实现,将“自学”与做官联系起来。

此外,自古以来,人们对原始大地主阶级和贵族的崇拜,导致中国社会普遍存在一种尊官重官的思想。推动社会发展的士人,无不受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影响,使“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在社会上大行其道。中国“重农抑商”的千年政策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封建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金钱的“追求”化身为对“等级”的崇拜。

晚明资本主义的萌芽

直到明朝末年,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中国出现了手工业工厂。有了资金和原料的作坊开始雇人生产。于是,人们对金钱的关注开始从对官员的崇拜逐渐分化为对金钱利益的追求。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做生意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开始有了徽商的众多商帮。潮商,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商帮”。著名的“徽商”。它诞生的原因是贫困地区的人们已经不能仅靠种地生存,这也是他们开始转行经商的原因。因生活困苦而诞生的商帮,也代表着人们对金钱的态度,从“重利轻义”的轻视,到对谋生的接受。对金钱的重视逐渐成为一种公认的,不再丢人的现象。

中国货币态度变化综述

极度压抑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利欲。比如,“君子轻利”,“存天理,灭人欲”。然而,物极必反,从来都是事实。来自统治阶级的压迫,导致了“人死为财,鸟死为食”价值观的产生。随着封建王朝的解体,新社会的形成和改革开放的大势,被中国人压抑了几千年的势利欲望终于得到了解放。

金钱从罪恶变成了万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变成了“恭喜发财”的祝福。这背后是中国人对“穷”的认识,从“敬官”变成了“敬钱”。这背后,是一代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理因为像黄金一样重,总是沉于河底而很难被人发现,相反地,那些牛粪一样轻的谬误倒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为什么“恭喜发财”会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问候语?》,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你好”虽是日常问候语 为何中国人打招呼时却很少用?

“你好”虽是日常问候语 为何中国人打招呼时却很少用?

...是已经学了几年汉语的外国学生,在实际交际时也不能像中国人那样打招呼。新华社 张柯 作作者:王世生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马里首都巴马科教汉语时,发现了一个极有趣的现象:那里的青少年几乎都会用汉语说“你好”,无...

2007-04-16 #经典句子

中国人问候语变化背后的“健康经”

中国人问候语变化背后的“健康经”

...,可能不如说“你瘦了呦”更让对方高兴,因为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高度关注身体健康。杭州一家媒体的中层管理者陈欣最近出去应酬,让老熟人们大吃一惊,因为他过去显眼的大肚腩不见了。“我在营养师的节食调理下,这3...

2020-09-26 #经典句子

曹德旺直言他不讲英语 即使被要求现场讲英语也只说了一句问候语

曹德旺直言他不讲英语 即使被要求现场讲英语也只说了一句问候语

...德旺直言表示:我可不讲了!网友也纷纷表示:“曹总给中国人长脸了,祝你长命百岁!”“一个很有骨气和民族气节的老先生!是中国民族企业家的典范!”“曹总,你的玻璃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你讲的普通话让中国了解了福...

2010-01-07 #经典句子

日常快乐:用问候语传递祝愿

日常快乐:用问候语传递祝愿

...式感。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特殊节日里,这本书都会成为你表达心意的得力助手,让你的每一句祝福都能传递出真挚的情感和温暖的祝福。日常祝愿快乐问候语1。一觉醒来好想你,随手发去短信息,几天没见可好吗,祝你...

2024-02-03 #大杂绘

疫情问候语及关心话客户

疫情问候语及关心话客户

...属于我们!3、希望疫情早日得到控制,病毒早日消散,中国加油!4、一起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大家出门一定要带口罩。愿早日战胜疫情!5、加强防控,一起加油。众志成城,抗击疫情。6、我们许下美好的心愿:愿疫情...

2008-06-01 #经典句子

疫情期间朋友问候语及关心话

疫情期间朋友问候语及关心话

...结局。18、愿早日战胜疫情,再看不了生离死别的故事,中国加油!祝愿国人平安顺遂!19、疫情面前,愿寒冬不寒,温暖依旧,天涯咫尺,你我皆平安。20、等这次疫情过了,去见想见的人,做想做的事吧,别给自己留遗憾。21...

2018-03-29 #经典句子

第一个没有培训班的周末:记住非洲战斗民族的这句问候语!

第一个没有培训班的周末:记住非洲战斗民族的这句问候语!

...,怎么和我比。“孩子们都挺好”也是一个典故。从前,中国人一见面,打招呼时说:“吃了吗?”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多粮少,吃饭的事情,比天还大。吃或者没吃,都是过去时;吃或者没吃,源于收成,源于农业生产,也...

2023-06-25 #经典句子

端午安康还是快乐?端午安康祝福语一句话 最新端午节祝福问候语

端午安康还是快乐?端午安康祝福语一句话 最新端午节祝福问候语

...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人民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棕子等,均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端午因节今而形成节日,最早是作为“恶日”来过的。从唐朝开始,人们才逐渐把端午节当作佳节来...

2023-01-2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