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为何《增广贤文》中说“不叫僧道 便是好人” 具体是什么意思?

时间:2016-10-13

这也是很多人对古人留下的一些话产生误解的原因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为什么《增广贤文》中说“不叫僧道,便是好人”,具体是什么意思?

时代造英雄,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的意义也不尽相同。这也是很多人对古人留下的一些话产生误解的原因。

“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出自于《增广贤文》之中,完整的话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前两句的意思就是说:做好事的初衷是为了给别人提供帮助,解人之难是高尚的情操,不能掺杂于私心的成分,只要秉持善心做事,不要问以后的结果,更不要希望得到别人回报。

正是现在缺少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种觉悟,所以才有了社会上我们讨论的老人倒了扶不扶这样的争论。其实,善良不是交易,不需要理性,因为善心是人的本能。《孟子》的《告子章句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凡是人都有恻隐之心,善良应该是人的一种本能。

而“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则有两层意思:

1、一生都不从事僧人和道士等职业,便是好人

“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无论是僧还是道,入了僧道之门,就是断绝了红尘,无法在红尘中尽孝,对于父母而言,养育儿女之后竟然遁入空门,对于父母就是最大的一种辜负,甚至有的人抛妻抛家弃子,自毁前程,这更是对于人生的亵渎和大不敬。

而且在古代,通常会有一些人在红尘知识做了恶事之后,再去遁入空门洗净自己的邪恶,而有些僧道出家之前可能都是大奸大恶之徒,通过遁入空门逃避惩罚和寻找自内心平衡,也是让人诟病和不耻的行为。

2、不与僧人道士交往

古时候僧道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整日云游,没有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与僧道结交,会受无为思想所致,从而无心功名,不第科举。这在学而优则仕的社会里,让很多家长不满意。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现在在我们的心里,僧人和道士都是一种善良,慈悲,而又清静的形象,但是在古代,僧人和道士在古代读书人的眼里,多是贪婪狠毒之人,甚至对僧道之人的称呼中,经常出现一些侮辱性的字眼,比如说秃驴、牛鼻子、妖道等等。

儒家对于佛道两家的排斥,自汉代起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认为其他的都是旁门左道。儒家对于佛教的态度就是以攻击和排斥为主,到了唐朝的时候,韩愈给唐宪宗上的奏章中说:“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更是体现了儒家的态度。

而《增广贤文》其中的思想都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智慧,所以从这一个角度去理解,其中出现一些反对和僧人与道士交往的言论,就不足为怪了。

当然,我们学习和接受一些文化和思想的时候,要有一种容纳的态度,更要有一种辨证的心态,不能偏听偏信,这才能更好的以文化修身,以道德正性。

要知道,善终有善因,行得善缘,必有善果。一个人一生积德行善,不问前程也是前程似锦;一个人一生无德无行,偶或行善,必求回报,那么即使处于危难之间也必无人相助。

中国文化太悠久而博大精深,在春秋时就有诸子百家,思想都不一样,对于《增广贤文》中的这句话,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或许这句话的始作俑者当时只是因为遇到了不好的僧道才说出这样的话吧。即便现代社会,因为僧道中滥竽充数者多,我们即便敬重某些高僧,但也总是对那些无修为的僧道不齿。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为何《增广贤文》中说“不叫僧道 便是好人” 具体是什么意思?》,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老话说“不交僧道 便是好人” 其实它的上一句才是人人皆知

老话说“不交僧道 便是好人” 其实它的上一句才是人人皆知

老话说“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其实它的上一句才是人人皆知在日常生活中,上一辈的人好像都愿意用老话,俗语来教训,告诫我们。这些话是几千年下来,劳动人民的总结的智慧,内容虽然浅显,但是其中的道理却是很深刻...

2023-12-20 #经典句子

俗话“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读完前半句才明白 原来是劝人行善

俗话“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读完前半句才明白 原来是劝人行善

...别。比如这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句话很好理解,就是劝人行善,古人相信因果报应,行善不但是一个人道德品质高尚的表现,更是为自己和家人子孙积德。所以只管去做好...

2023-09-03 #经典句子

佛教 道教劝人向善 《增广贤文》为何说“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佛教 道教劝人向善 《增广贤文》为何说“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亲不待。在《增广贤文》中还有一句话:“不交僧道便是好人。”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难道结交僧侣、道士的人就不是好人吗?难道佛教、道教不是劝人向善的宗教吗?其实古人,特别是古代读书人眼中的出家人形象一直都不太...

2008-12-05 #经典句子

《增广贤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怎么理解呢

《增广贤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怎么理解呢

...其中有一句话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怎么理解这句话呢?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下。1、接触僧道极易放弃家庭与功名,与光宗耀祖不符。古时候,僧道多不务正业,整日云游四方,没有家庭...

2017-05-11 #经典句子

《增广贤文》中因何说道:“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三分钟带你了解

《增广贤文》中因何说道:“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三分钟带你了解

...生哲学、处世之道很多还是在理的,但是“不交僧道便是好人”这种偏颇性很明显的话怎么也收录其中呢?其实,从其成书历史中就可以窥见端倪。《增广贤文》经过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修订,该书中很多句子也来自经、史...

2023-09-24 #经典句子

《增广贤文》中说:“不交僧道 便是好人” 总结更加精辟

《增广贤文》中说:“不交僧道 便是好人” 总结更加精辟

《增广贤文》中说:“不交僧道,便是好人”,总结更加精辟《增广贤文》是明朝万历年间撰写的一本少儿教育读物,作者不详。但他并没有儒家的巧言令色,法家学派的无情无义,也没有毫无意义的理想和说教,有的仅仅是对...

2023-09-24 #经典句子

“不交僧道 便是善人”《增广贤文》的汇总更为精辟

“不交僧道 便是善人”《增广贤文》的汇总更为精辟

“不交僧道,便是善人”《增广贤文》的汇总更为精辟时期造英雄人物,一样的一句话,在不一样的条件中,造成的作用也各有不同。这也是很多人对古代人留下来的一些话产生误会的缘故。“不交僧道,就是善人”,源自《增...

2023-12-16 #经典句子

俗语:“笑贫不笑娼”的下半句话你知道吗?一定要谨记在心!

俗语:“笑贫不笑娼”的下半句话你知道吗?一定要谨记在心!

...”。所以我们要学会拒绝,不要做什么事都去充当一个老好人。我们做好事不求别人铭记于心,但是也不要让别人把你的接济当做是理所应当的。虽说“吃亏是福”,但凡事都要有个度,超过限度就会害人害己。整句俗语所表达...

2023-11-2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