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专访著名作家谈歌|保定是一块值得被深挖的文学沃土

时间:2016-09-08

1954年生,祖籍保定顺平,河北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记者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3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谈歌,原名谭同占。1954年生,祖籍保定顺平,河北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记者。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共发表长篇小说三十余部,中短篇小说千余篇,计有1600余万字。《大厂》《绝屠》等几十篇小说被译成日文、法文、英文介绍到国外。曾获《当代》《十月》《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奖。谈歌与关仁山、何申被称为“河北三驾马车”。1996年中国文坛掀起“现实主义冲击波”的领军人物,这一年被媒体戏称为“谈歌年”。

作家的灵感离不开生活的城市,城市也在作家的笔下更富生机。生活在古城的作家,是如何看待这座城市和她的文学创作呢?秋日清晨,我们邀请著名作家谈歌聊聊保定文学,他二话不说,欣然赴约。

1977年,23岁的谈歌从张家口宣钢借调到保定物探公司工作,他与古城的缘分即始于此。那时,谈歌是宣传队的活跃分子,画画,表演相声,也喜欢写作。他为保定工人话剧团创作的独幕话剧《迎接检查团》,1979年在《工人日报》发表,这也是谈歌正式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可以说,他的文学创作生涯是在保定起步的。

正是在这一年,保定市文联主办的文学双月刊《莲池》创刊,在报纸上刊登了征稿启事,谈歌将自己创作的小说《高科长》按地址寄了过去。在他的记忆里,那曾是一段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寄稿件的时候,将信封剪一个角,不用贴邮票就可以邮寄。如果编辑采用了会通知作者,不用的话,还会寄回来。”

谈歌出差回来,有人告诉他编辑部来信了,稿件被采用。他到位于古莲花池内的《莲池》编辑部,领取了8元稿费。“当时我的工资是40多元,一斤猪肉才6毛5,稿费是可以用来生活的。”回忆往事,谈歌的脸上浮现出几分年少时的春风得意。

文学创作如火如荼的年代里,在报刊上发稿是件难能可贵的事,但对于谈歌显然并不“难”。在随后的十年间,他先后在几十种报刊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300余篇、诗歌百余首。

但他也还记得,70年代末,在《保定日报》发稿要排到五六个月之后。正因为如此,2007年,《荷花淀》复刊时,谈歌曾建议将更多的版面留给县里乡里的基层作者,“我也是从年轻时写过来的,对于爱好文学的年轻人来说,一次刊发稿件可能会改写命运。”后来的日子里,也的确有许多县域文学爱好者,通过在《荷花淀》发表作品,一步步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实现了更广阔的人生价值。

“刊物就是阵地,就是文学创作的舞台。”谈歌认为,即使身处互联网时代,文学创作也离不开“规章制度”,作家的作品需要经过正规刊物的发表,才具有文学的“效力”。

谈歌从小在张家口长大,但他祖籍保定顺平,骨子里便带着桃花源的不羁与洒脱。

燕南赵北,慷慨悲歌,被谈歌用文字表达为侠肝义胆的保定性情。在他的作品中,“保定”是经常出现的地名,特别是在“绝”字头小说里,书写了从明清到改革开放,以保定为中心的民间逸事。仗义直爽,正气凛然,充满燕赵豪情的保定人,伴随小说闻名大江南北。而这样的性情,恰好也是谈歌为人处世的态度,不做作,不违心。

“民国二十二年立秋这天下午,保定城淹没在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中。”这是谈歌笔下《秦琼卖马》的开头,这篇1999年刊登在《人民文学》的短篇小说,作为阅读理解试题入选今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

这不是谈歌的作品第一次进入教育领域,现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中就有他创作的《桥》,保定很多学生都曾学过。这篇微小说仅有600字,叙述了一位老汉在山洪暴发时,为了村民安全,用共产党员的信念和深沉的父爱筑起不朽的生命桥。文章最初于1988年刊登在《保定日报》,后来在《北京晚报》刊发,被评为全国一等奖。

除此之外,谈歌的短篇小说《城市票友》《穆桂英挂帅》《绝品》等,被编入大学教材与中学教辅教材。“文章短小,语言干净,充满正气”是他对这些作品的总结,也是最值得年轻作者学习的地方。

从1977年至今,谈歌从事文学创作已有40余年。他坦陈,自己是在保定成长起来的。“如果当年我留在张家口,可能会成为一位诗人,是保定改变了我。”在他眼中,“保定作家群”对后人既是精神的传承,更是创新的激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亮点,一成不变是不对的。而创新也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时代的事。”

谈歌也在尝试着创新的摸索,比如人物不能老套,行文格式也需要变化。“既怕没风格,也怕成风格”,这可能是所有作家终生都在思索的命题。

保定是培养小说作家的土壤,有深厚的文学底蕴与浓郁的创作氛围,但始终离不开个人的努力。“要想成为一名小说作家,需要涉猎广,不断积累,即使当下意识不到,但在日后的写作中会有所帮助。”谈歌说,写作是一件寂寞的事,也是一件苦差事,作家必须踏得下心。“保定还有很多丰厚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块值得被深挖的文学沃土,相信很多后来人的作品,一定会在规模、数量和深度上超过前人。”

有人对文学的现状并不乐观,谈歌却保持着积极的态度:“生活需要昨天的经验、人物和故事,文学既不会消亡,也不在低潮,只是转化成另外的、更高级的形式。”他希望,广大文学爱好者树立信心,正视责任,将读者久久期盼的目光重新汇聚起来。“把写作当成一种爱好,精神滋养,享受过程,就是件快乐的事。”

文学也不是“野蛮生长”,需要党的思想引领,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谈歌认为,在文学处在相对浮躁又疲软的时期,保定需要更具影响力的文学刊物,作为“坚定文化自信,更加用好文化力量”的阵地,展现保定情怀与文化软实力。

优秀的文化总要走在时代前面,为时代发声呐喊。作为上世纪90年代“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代表人物,谈歌坚信,文学创作离不开“现实主义”:“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现实,就是保定的振兴发展,文学要将目光对准年轻人,引领他们书写波澜壮阔的时代,让文学作品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发挥重要的凝聚作用。”

作者:赵琳、张天宇

来源:莲池周刊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专访著名作家谈歌|保定是一块值得被深挖的文学沃土》,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著名作家刘辉为刘维嘉即将出版散文集《滋味儿》作序

著名作家刘辉为刘维嘉即将出版散文集《滋味儿》作序

...难免,恳请各位师友和读者批评指正。作者2020年6月28日著名作家刘维嘉(资料图)刘维嘉,笔名运河雄鹰。1956年1月出生于北京市通州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

2017-12-02 #经典句子

陪伴三农 见证山东 同人于野——农村大众创刊70周年纪念文

陪伴三农 见证山东 同人于野——农村大众创刊70周年纪念文

...北京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深造,是第二期。当时的所长是著名诗人田间,讲课的有著名作家丁玲、艾青等。1955 年,从研究所回来的第二年,被任命为《前哨》(后名为《山东文学》)副主编。这样, 我完全离开了新闻岗位,也...

2023-09-02 #经典句子

报道 | 诞生过《包身工》《小木屋》的上海 今天需要怎样的纪实文学?

报道 | 诞生过《包身工》《小木屋》的上海 今天需要怎样的纪实文学?

...出390余篇400多万字的原创纪实作品,不仅刊发了众多当代著名作家的新作,接续了上海纪实文学创作的丰厚传统,还培育发掘了上海一批有志于纪实写作的新生力量,初步形成新鲜厚重、广博灵动的风格特征,产生了一定的社会...

2018-11-13 #经典句子

「保定东方双语学校」64种社团 总有一项打开孩子的兴趣之门

「保定东方双语学校」64种社团 总有一项打开孩子的兴趣之门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苏霍姆林斯基有没有一所学校能让孩子们发展多维,兴趣多样寓教于乐,乐其所学东方双语,当之无愧手工社团心灵手巧,书法社团墨韵飘香轮滑社团行云流水,篮球社团英姿飒爽舞蹈社团翩...

2024-01-20 #经典句子

文学大咖谈|学中文无用?山东大学文学院马兵:文学是向善的门径

文学大咖谈|学中文无用?山东大学文学院马兵:文学是向善的门径

...真诚,但也不是一种真正有效的和作品对话的方式。近代著名的文艺评论家李健吾认为,文学批评应该是一个批评家和作家灵魂的相遇。“这句话非常打动我。”马兵便以此批评观来要求自己,首先对作家的作品抱有最起码的尊...

2023-09-26 #经典句子

喜讯!话剧《柳青》获文华大奖!

喜讯!话剧《柳青》获文华大奖!

...幽默处让人忍俊不禁,动情处让人忍不住落泪。该剧也是著名导演傅勇凡和国家一级编剧唐栋继话剧《麻醉师》之后,与西安演艺集团西安话剧院的第二次合作。 在话剧《柳青》创作之初,如何写好柳青的三重身份,让艺术性...

2011-03-22 #经典句子

著名作家邱华栋来镇江举行文学讲座

著名作家邱华栋来镇江举行文学讲座

金山网讯(花蕾)昨天下午,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主席团委员邱华栋博士来到镇江,为上百位镇江作家、文学爱好者作了一场题为《大作家的非虚构写作》的专题讲座,讲述非虚构写作的源流、发展,并介绍多...

2009-11-04 #经典句子

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再出力作《爱的川流不息》谱写人与动物的爱之歌

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再出力作《爱的川流不息》谱写人与动物的爱之歌

...一猫几段经历几多情深。6月22日上午,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张炜小说力作《爱的川流不息》(插图版)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鲁东大学召开,文学创作界专家和文学评论界专家云集,大家就书中世界展开探讨,各抒己见,共...

2010-04-0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