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吴顺荣散文|厚重的黄土地

时间:2016-04-14

吴顺荣散文|厚重的黄土地点击上方音频收听作者简介:吴顺荣、笔名田耕,号卧牛斋主人,籍贯浙江嘉兴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9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来源: |南湖文学 ID:nhwx990」

↑点上面[南湖文学]蓝字丨关注

南湖文学宗旨:打造最纯净的文学平台、营造最温馨的精神家园。

吴顺荣散文|厚重的黄土地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作者简介:吴顺荣、笔名田耕,号卧牛斋主人,籍贯浙江嘉兴。历任嘉兴市公安局郊区分局刑侦队长、副局长、局长等职,一级警督。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家乡的银杏树》《散草集》《卧牛斋文集》《卧牛斋诗集》《家园若梦》等一系列作品。

从西安出发踏上去延安之路,陕西关中平原高速公路向北延伸,渐渐地没入黄土高原大山之谷,心情也随之变得激动起来……。

身边展现的是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雄浑的黄土地,苍厚的高原,梁峁绵延起伏,沟谷纵横交叉。时时能感到迎面扑来皇天后土般的厚重和空气里处处鼓动的阳刚之气。

走进那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最令我灵魂颤栗的是那黄尘万丈的黄土。

黄土高原的形成,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地壳岩石风化的结果,而是几百万年间土壤的原始颗粒从欧洲一带随风飘移的访客。曾几何时,天上有个搬运工,他踩着云,踏着雾,一担一担地,从中亚挑着沙土,倾倒在流着黄河的土地上,使得黄尘四扬。日积月累,亿万斯年,黄河中游的沙土已堆积成厚达数十米的黄土高原了。搬运工要走了,问他的名字,他回过身来说:“西北风”。

黄土高原便这样巍巍地耸立着了。北起阴山,南至秦岭,西到祁连山脉东端,面积五十八万平方公里。好一片壮阔的黄土高原,它高高雄踞,自成一格。

天雨便雕凿着它了。雕出了山,雕出了塬,雕出了梁,雕出了峁,雕出了沟,雕出了壑。苍苍茫茫,千山万壑。无论走到哪里,全是这样的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这片土地恢宏而博大的气势。

苦难便折磨它了。风沙滚滚。瘠山裸石。十年九旱。连年争战。苦难的人们背井离乡走西口,头顶烈日在山梁上走着,没有一棵树,没有一片荫,嗓子眼里在冒烟。望着渐渐远去的亲人们的背影,小妹妹的泪蛋蛋抛洒在冷风嗖嗖的村头。这时,远处飘来了信天游——马奔大路虎奔山/好男儿生来心地宽/丢下妹妹谁照看/妹妹比我更能干……。

这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民族的起源和她紧紧连在一起。考古工作者的发掘足以证明远古的人类和这一片黄土息息相关。且不说旧石器时代的“蓝田猿人”、“河套人”那些原始人类,就连中华民族的始祖三皇五帝也曾共同生活、盘桓在这黄土高原的河谷平川之间。传说黄帝轩辕氏,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历经五十三战,降服炎帝,诛杀蚩尤,统一了三大部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成为中华民族第一帝。在洛河之畔的桥山脚下,至今还坐落着黄帝的陵冢。古代文学家曹毗在他的《黄帝颂》中说:“轩辕应元期,功能总百神。体炼百灵妙,气含云露津。掺石曾城岫,铸鼎荆山滨。豁马天扇辟,飘然跨腾鳞。仪辔洒长风,褰裳蹑紫宸。”可见黄帝就是在这一带开拓了中华民族的疆域。

陕西的黄土塬上有着世界上最厚重的黄土。那壁立的沟壑动辄深达一二百米。它不仅孕育了人类的祖先,还托起自周、秦、汉至隋唐共十三个朝代的“帝王都”。我们这个民族的发生之迷、生存之迷、繁衍之迷、腾飞之迷,也许就隐藏在这黄土高原的层层皱褶之中。掘开一层一层的黄土,就是翻开了一页一页的历史;掘开这厚厚的黄土,才会发现中华民族盘错交织的根。从这悠久的根上长出永远不变的黄色的脸。

这又是一片闪光的土地。特殊的土地,特殊的生存环境积蓄了特殊的生命力量。马背民族的骠悍血液给这块土地注入了刚强的基因。在宋代以前,这里一直是古战场。多少文人骚客用滴血的笔写下了悲凉壮丽的诗句:“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高适)“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这些诗集中反映了边地的风光,战斗的惨烈;着力描写了边塞将士不灭外患不返家园的坚强决心,从中也烘托出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在这片历经风雨、苦难和战争洗礼的黄土高原上,还产生过许许多多的英雄、猛将和好汉:满门忠烈杨家将,宋朝勇将韩世忠,农民领袖李自成,人民英雄刘志丹……,他们在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上,唱出了一曲曲撼天动地的壮丽凯歌,干出了一番番石破天惊的不朽事业。

说起陕北的黄土地,很容易使人想起那里连绵不绝的千沟万壑,想起那里冬天西风裹起的黄沙和夏日里干渴难耐的土地,自然会联想到“贫困”两个字眼。曾有不少外国记者和学者来延安探秘,他们无法理解在这看山山穷,看水水瘦的穷山恶水之间,共产党竟能在这里牢牢立足,并且迅猛地发展壮大,最后夺取了政权。

历史的总结该由历史学家去剖析和研究,而陕北的老百姓却用朴素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只因为是荒山秃岭,只因为是黄尘滚滚,这里才是一块风水宝地。是啊,贫瘠到极致也许是一种富足。为了生存,他们世世代代与黄沙南侵和干渴的土地抗争,造就了刚正不阿的性格;长年戍边的铁血环境,铸就了他们义无反顾的钢铁意志;五谷杂粮养育了他们强壮的体魄,信天游的歌声,孕育了他们粗犷、豁达、宽厚、朴实的黄土一样的鲜明个性。

陕北确是一块带有“神灵之气”的风水宝地。她有过太多的苦难和辛酸,但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常常表现出一种冷静、从容和意想不到的辉煌。在20世纪的30年代,蒋介石发动了五次围剿,红色根据地几乎损失殆尽,只有刘志丹开创的陕甘根据地,不仅保存下来,而且还有了发展,为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中央红军提供了落脚点。当日寇的铁蹄侵占了大半个中国时,滔滔延河水和巍巍宝塔山,成为抗日战争的强大洪流和照耀全国的灯塔。当蒋介石调动几十万大军围攻陕甘宁边区时,毛泽东率领着两万多部队在陕北的崇山峻岭间与之周旋,每遇惊险,总能化险为夷。在佳县的那条河边,眼看着国民党军队就要赶上毛泽东的军队了,天空突然电闪雷鸣,一场暴雨倾盆而下,汹涌的洪水,硬是把敌军阻隔在河的对面。又有几次,敌军在山上搜索,我军在山下隐蔽,虽近在咫尺,但敌人竟像聋子瞎子似的,就是发现不了。

毛泽东在陕北肯定精研了陕北的历史。在延安的窑洞里,他踩在厚厚的黄土地上,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不断地对他在井冈山创立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充实完满,形成了一整套光辉夺目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使这块厚重的黄土地在历史的典籍中辉煌到极致,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创举。

在这片红壤厚土之下,不仅埋藏着古人类黄龙人的头盖骨化石,也埋葬着无数帝王将相皇妃贵族的陵墓;不仅埋藏着秦始皇的兵马俑,还蕴藏着无数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在那里有世界罕见的优质大煤田,预测煤炭储量有200多亿吨;有年产原油300万吨的陕北油田;有储量可达5-8亿亿立方的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天然气大气田;还有储量相当丰富的大盐田。陕北成了21世纪中国的能源重化基地,黄土高原成了东方的“科威特”。

莫要小看、莫要冷落、莫要忽视这黄土地,古老与新生、荒凉与繁华、贫瘠与富有就这样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果你不信,就摸摸这黄土高原的脉搏吧。左边,是山西的威风锣鼓;右边,是陕北的安塞腰鼓。你听那脉搏跳得多么有力,多么强劲!

南湖文学

文学总顾问:吴顺荣

责任编辑:青峰

音乐总监:格格

文字排版:汪垚卿 吴敏

页面制图:小鱼

平台推广:李远鹏

投稿邮箱:1097100585@qq.com

真情温暖你我

文学点亮人生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吴顺荣散文|厚重的黄土地》,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如果你不了解陕北和陕北人 读读此文吧

如果你不了解陕北和陕北人 读读此文吧

...土地算不上肥沃,陕北的气候算不上温润,但这就是这块黄土地,孕育了无数的英才,创造了无数的精神财富。你来到陕北,其实算不上有很多名胜古迹。她甚至有很粗糙的一面。有的南方朋友,可能受不了这种环境和生活习惯...

2020-07-20 #经典句子

孟生旺散文|标 本

孟生旺散文|标 本

...打造最纯净的文学平台、营造最温馨的精神家园。孟生旺散文|标 本点击上方音频收听作者简介:孟生旺,山西晋中人。1994年开始写作。先后在《乡土文学》《山西文学》、《黄河文 学》,《苍生文学》等多家国内刊物发表数...

2017-01-27 #经典句子

唯美合诵|想为佳人写首诗(文/吴顺珍 林凤才 诵/往事如烟 苍 狼)

唯美合诵|想为佳人写首诗(文/吴顺珍 林凤才 诵/往事如烟 苍 狼)

...七月。出生地:四川省宜宾市。善于写古体诗、现代诗、散文诗、小小说之类。《当代文摘百强作家精品文集》、《中国当代作家精品文集》书刊主编、《中国当代文摘》《中外文艺》主编。山松如风国际文化传媒创始人。中小...

2014-01-06 #经典句子

贾平凹古稀之年推全新散文集《人生从容》

贾平凹古稀之年推全新散文集《人生从容》

贾平凹七十岁之际推出全新散文集《人生从容》称应对35岁失业焦虑 要保持奋斗、心态从容2021年6月,由时代华语策划、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推出贾平凹全新散文集《人生从容》,该书是贾平凹在七十岁之际推出的重磅作品...

2023-09-29 #经典句子

读创今日荐书|贾平凹七十岁出散文集 称应对35岁焦虑要保持奋斗

读创今日荐书|贾平凹七十岁出散文集 称应对35岁焦虑要保持奋斗

...编辑 刘悠扬最近,著名作家贾平凹七十岁之际推出全新散文集《人生从容》,书中的语录在各大社交媒广泛流传。其传达的理念“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就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为焦虑内卷的时代注入一股平静的力量。▲《人...

2023-08-24 #经典句子

《华中文学》散文苑 ‖ 新疆作家 李斌:行走在祖国的土地上

《华中文学》散文苑 ‖ 新疆作家 李斌:行走在祖国的土地上

...学》投稿须知:来稿须为原创作品,来稿范围为:诗歌、散文诗、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儿童作品、古诗词、楹联、书法等作品,只收未发表过的原创作品。来稿请附上个人介绍及个人生活照,个人介绍包括:真实姓名、性别...

2023-12-28 #经典句子

陈忠实:文学照亮生活 照亮心灵

陈忠实:文学照亮生活 照亮心灵

...文字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他在1965年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散文并且发表了——《夜过流沙河》,这给了他极大的自信,也为他之后的创作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在那一年里。他接连发表了五六篇散文,也更加确定了他在写作这条路...

2023-11-22 #经典句子

散文/《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四季度有奖征文 II 阎乃恒的作品

散文/《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四季度有奖征文 II 阎乃恒的作品

...31日四季度季赛评选初选时间:2022年1月9日那个黄土湾(散文)文/阎乃恒 村里有个黄土湾,但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亊了。黄土湾里留存着许多故事,现在想来历历在目。 我小时候就有那个黄土湾,因为村里有黄土,不知啥...

2014-08-1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