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没感受过漆艺的美 哪敢说了解传统文化?

时间:2015-07-12

你见到漆器会是怎样的感受?光可鉴人,清贵优雅,美感谦和,温厚含蓄,却远追汉唐之风,气度雍容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0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没感受过漆艺的美,哪敢说了解传统文化? 原创 jojo 了不起的匠人

(图片由匠人本人提供)

宋西平,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漆艺代表性传承人

师承成都漆艺大师陈春和老艺人

从艺五十年,以雕花填彩和雕锡丝光技法见长

1978年以来,荣获国家级大奖金、银、铜奖十项、

四川省级大奖十一项

漆画“文君听琴” 于1986年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雕花填彩大漆圆盒”于 2012年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2018年,《朱红雕锡丝光凤纹宝盝盒》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馆藏。

你见到漆器会是怎样的感受?

光可鉴人,清贵优雅,美感谦和,温厚含蓄,却远追汉唐之风,气度雍容。

“朱艳华绮”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漆器展

图片选自嘉德艺术中心官微

与漆器打交道五十年的宋西平说,漆器看上去温柔,摸上去也温柔,与人的体温接近。作为日常器皿使用时,嘴唇感受的温度,不似金属与玻璃般冰冷,很柔和。

各种技法的漆器之美

香奈儿女士也是漆艺的爱好者

“无漆不成器”,漆器陪伴国人超过3000年,这门久远的技艺,因其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现在依然百花齐放,各有其盛。宋西平所研习的成都漆艺,在古蜀时期已经技艺高超,针划填金法、用稠厚物质填成花纹的堆漆法等技法在当时就已流行。

在文化、审美和工艺顶峰的唐代,成都漆艺也迎来了它的高峰。用稠漆堆塑成型的有凸起花纹的堆漆、有用贝壳裁切成物象、上施线雕并在漆面上镶嵌成纹的螺钿器;有用金银花片镶嵌而成的金银平脱器等等。成都漆艺,以“平绘描线,拉刀针刻,堆漆工艺”等稀有技法自成流派,在漆器工艺中风格独具。

这繁复迷人的技艺,在宋西平的人生里,被一一拆解和复刻。

从计划经济时代而来,那个时代有限的选择,恰恰成就了宋西平的艺术人生。第一次见到漆器的宋西平“一见倾心”,在竹编、木雕、版画等多种工艺美术里,选择了漆艺。

但挑战也随之而来。

大漆过敏,也就是在医典《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漆疮”。宋西平与漆疮“斗争”了一辈子,严重时全身肿胀、刺痛难耐。有经验的师傅说,大漆过敏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生扛。她就扛了过来。

雕花填彩汉风方盒

“清如油,明如镜,扯起金钩子,照尽美人头”,一件简单的漆器都需要经历上百道工序,制作精细,耗时久长,复杂的器物更需要2-3年才能完成。成品之艰难,时间之漫长,对年轻的宋西平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

在工艺美术研究所老师傅教的徒弟里,只有宋西平能把雕工技艺熟稔于心,凭借出众的悟性和韧性,从上灰、打磨到上漆,再到雕、嵌、描、绘、堆、帖,她很快掌握了制作漆器的技艺。

漆艺里藏着古人对于自然和日常的理解。成都漆艺自古以来,尤以生活日用器皿为多。取自天然的生漆,木胎,都是无害材料。一件漆器,可以使用一辈子,甚至可以传家。

宋西平说,接触漆艺越久,越为之着迷。

这种着迷,来自于漆艺激发了她的自由和想象力。她用丝瓜瓤做胎,将各种意想不到的天然材料运用到创作中去,诞生出千姿百态的效果,千变万化的色彩。

雕锡填彩缠枝莲纹梅瓶

雕花填彩是宋西平的绝技。雕填工艺复杂精妙,将线稿阴刻到胎体上,用刀的娴熟和用力的均匀是技巧的关键。宋西平的刀法流畅刚劲,根据线条的走向掌握轻重缓急,各生意趣。

她擅长的另一种技艺—雕锡丝光,对刀法的要求又有不同,讲究角度精准,同时要注意权衡点、线、面的结合。成品融合了镌刻、雕刻的两种情趣,又彰显金属与漆料的两种质感,让人爱不释手。

雕锡丝光凤纹八方盒

您如何理解漆器的美感?它是怎样打动您的?

宋西平:漆器是内敛、不张扬的,那种美感,兼具了大气与温润两种特质。

漆艺的原材料能和大自然中的任何材料融为一体,崇尚自然,取之自然,千年不朽,能陪伴人一辈子,是可以传家的器皿。

在研究漆器的过程中,我能随心所欲的发挥,注入我的想象力。无论是颜色、器型、材料都可以由我来掌控。变化万千的颜色,千姿百态的器型和不受拘束的材料,通过一系列工序能制作出让人赏心悦目的器皿。舒服,而且自由。

雕花填彩九龙大圆盘(上)

雕花填彩藏八宝攒盒(下)

您学艺的时候对生漆严重过敏,灰头土脸的,是什么让您坚持学习这门手艺呢?

宋西平:当时过敏情况严重到,医生和家人都劝我放弃。但我这个人可能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师傅说,你进了这个门,就端了这碗饭了,必须得做好。

做了这么多年,我觉得我还是喜欢这个手艺,做漆器的过程,能感受到它对心境的调节。就好像在浮躁社会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一件器物做出来以后,赏心悦目的美感,是很愉悦的,这种美感会推动你尝试更多新的东西,想要把各种想法放进去,把它做得更好。

漆艺的发挥空间很大,能融入不少创新和艺术灵感,让别人喜欢,自己又心态平和,这不是一举几得的事嘛。

行话说“三分髹漆,七分打磨”,能简单说一说漆器的制作工序吗?

宋西平:一件漆器大概制作的过程是先髹漆的漆工,然后是装饰的雕花等髹饰工艺,然后再进行打磨、清推光。

首先要设计器型,脱胎定好,脱胎的话,麻布是最高端的。不过现在做木材的比较多,一个是因为好操作,也因为四川有木材,来料比较方便。木工拼接把胎体做出来以后,就上漆工,漆工是基础,就跟建房子一样,先要把砖立起来,保证结构。漆工需要对器物形态有很高的感知力,打磨时的力度、角度都需要丰富经验,用力过猛就可能把漆磨破。

百花堆漆梅型大攒盒(左)、仿古彩绘漆斛(右)

汉风彩绘云纹罐

雕漆隐花朱雀纹瓶

然后是根据设计和工艺要求,做装饰。装饰就复杂了,雕花、彩绘、镶嵌等等多种多样的工艺,锦上添花,让器物更美。装饰完成之后,是打磨和抛光。刷面漆是要上很多道的,所以漆器才有100多道工序,高端的收藏级的精品,要做好几年。

所以漆艺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它要靠团队,一个人是很难的。

您会用金银花片、贝壳这些材料来做漆器,您选择原材料的灵感来自于哪里呢?

宋西平:全国做漆器的有20多个省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这个跟历史传承和原材料产地都有关系,比如南京螺钿镶嵌,会用到贝壳;北京的类似木雕的雕漆技法,山西的描金彩绘、福建以脱胎为主,每个地方的特色都是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

我们成都漆器是以雕花填彩为特色,当时四川美院的院长沈福文老师,他的视野比较广,融汇了很多地方比如日本、福建等地的技法,所以现在的成都漆艺可以说既保留了自己的特点,又吸收了其他地方的技法,是比较综合性的一种呈现。

有年轻人想要学习这位这门技艺的朋友,您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到他们吗?

宋西平:学习漆艺一定要不怕苦,不怕脏,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一定要执着,要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你要喜欢它,你才能坐得住。

黑底雕锡丝光凤纹宝盒

漆器的制作时间长,返工率高,对耐心和毅力都是一种考验。操作过程也很枯燥的,而且不能马上见到效益。至少要学个三五年,才能把大概的工艺学会,学会离学好还有一段距离呢,就需要自己默默下功夫,努力。

您对于未来的发展,还打算做哪些事情呢?

宋西平:以前学做漆器可能是为了生存,成都漆艺成为非遗项目以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这门技艺了。包括我自己也带了几十个徒弟,有刚上大学的也有已经退休了的,年龄跨度很大,但是大家都是冲着这门手艺来的,有的是当成艺术来学,现在把漆器传承下去已经是我的责任了。

生漆是很好的材料,我既然有这个技术,身上也有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在,我想就好好发扬,让更多人用上漆器,喜欢上漆器。

展讯预告

宋老师第四次个人作品展即将揭幕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亲临现场

一睹成都漆艺的魅力

正在展出

@北京

「京城漆华」漆艺展正在展出

-Fin-

运营 | 匠匠

编辑 | jojo

排版、设计 | 羊园

文中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 如需转载请联系匠匠并注明媒体来源

原标题:《没感受过漆艺的美,哪敢说了解传统文化?》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没感受过漆艺的美 哪敢说了解传统文化?》,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文保专家与设计大师共话成都漆艺 观众现场提问“还招人吗”

文保专家与设计大师共话成都漆艺 观众现场提问“还招人吗”

...厂负责人王岳峰分享三个“锦囊妙计”:家境富裕,热爱传统文化,有个开放的心态来创造传统。幽默的回答,赢得观众的掌声。成都最古老漆木器罕见亮相成都漆艺这个发韧于商周,兴起于汉唐,绵延至今的非遗技艺,比城名...

2023-01-02 #经典句子

外媒记者走进孔子文化节 感受儒家文化博大精深

外媒记者走进孔子文化节 感受儒家文化博大精深

...孔子故里的悠久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近距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采访团一行在孔庙一路上,外媒记者们一边认真听讲解一边用相机、摄像机记录下所见所闻。有的外媒记者还当场做起了直播,将在三孔的见闻实...

2016-10-02 #经典句子

感受独特人文魅力 跟着松鼠青年探海南

感受独特人文魅力 跟着松鼠青年探海南

...验项目,凸显出“新、奇、趣”的极致观感享受,让民族传统文化“飞”起来,让“松鼠青年”客群走进来,让文化型景区焕发活力。玩法3从博物馆读懂海南“几乎每到一座城市,我都要去博物馆走一走。那里不仅可以了解当...

2009-03-13 #经典句子

了解点翠技艺 感受非遗文化

了解点翠技艺 感受非遗文化

...首饰修复与制作技艺”展览开幕(引题)了解点翠技艺 感受非遗文化(主题)今晚报讯(记者刘桂芳)“中国蓝遇上百年红”白氏传统首饰修复与制作技艺展,正在北辰区文旅局非遗展示中心举行。现场展出的点翠传统首饰艺...

2010-06-10 #经典句子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打破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藩篱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打破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藩篱

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集中地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特质。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以儒、释、道三家思想为主要的精神支柱,这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形成独...

2024-01-07 #经典句子

外国留学生春联书写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外国留学生春联书写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农历新年临近,为了更好地让寒假留校国际学生感知中国传统文化,体会分享中国的浓郁年味,2月1日,太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开展国际学生春节文化讲堂活动,写对联活动就是其中一部分。老师指导留学生在红纸上写...

2019-02-07 #经典句子

国庆出行丨泰山皮影 山东琴书……假日品味传统文化感受传承魅力

国庆出行丨泰山皮影 山东琴书……假日品味传统文化感受传承魅力

齐鲁网10月6日讯传统文化日久弥新,韵味深长。 国庆假期,很多游客选择去体验民俗风情,品味传统文化悠远而深沉的韵味。感受传统文化,体验印刷技艺,国庆假期,在邹城市两孟景区,来自各地的学生们近距离接触非遗项...

2012-03-24 #经典句子

行走的课堂!一起回顾济南市历下区熙华小学向日葵中队传承传统文化集锦

行走的课堂!一起回顾济南市历下区熙华小学向日葵中队传承传统文化集锦

...导和老师的陪同下来到百花洲剧场,体验面塑工艺,感受传统文化艺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济南市历下区熙华小学“非遗少年说”开启第四课学习之旅——巧手捏面塑。当日,济南面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咏梅老师手把手...

2010-10-1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