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村上春树在日本文学什么水准 林少华翻译的中文是否过于华丽

时间:2015-07-08

其他作品一直没读过,第一不懂日语,第二感觉翻译的好些地方虽然词句华丽却总感觉没太明白意思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老潘,村上春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高中的时候读过他写的《挪威的森林》。其他作品一直没读过,第一不懂日语,第二感觉翻译的好些地方虽然词句华丽却总感觉没太明白意思。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已经有了很多研究。藤井省三在『村上春樹のなかの中国』这本书中考察了林少华与民族主义的关系。林少华本人是比较爱国的,同时认为中华文化相较于日本有一定的优越性。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林少华从事日本文学的翻译硬要说的话并非是他本人的愿望。他本人是被分配去学日语的。藤井认为,林少华通过将村上的日文“审美化”地翻译为中文,来解除自己“被迫”翻译的不满。

注:藤井还认为林少华真正的愿望恐怕是用“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中文来写散文。不得不说,此论过于诛心,不可尽信。

林少华也很清楚自己是对村上做了一种加工,他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过:说到美化,中文是世界上最富有装饰美的语言,而且我一直在比较中日的古典诗词,所以总是想多用一点修饰……日本文学就像日本料理一样,很清淡,以清淡为美,问题是翻译也同样清淡的话,中国人未必会觉得美……我为了缩短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审美距离,在可以被允许的范围内,多加了一点盐。

至于林少华是怎么加盐的,在《挪威的森林》中玲子弹钢琴的 一段,林少华将「わざとゆっくりと弾いたり」(故意慢慢弹)翻译为“刻意求工,或悠扬婉转”,将「センチメンタルに」(伤感的)翻译为“愁肠百结”。不需要多少文学修养,都可以看出来这是典型的再创作。村上春树本身的语言是很口语化的,而林少华将其“审美化”了。

而研究比较文学的孙军悦在自己的论文里说:在文脉的层面,林少华舍弃文本本身的历史、社会性语境,而用了更多的笔墨强调了感情和美的氛围,制造出来一种新的文脉。在文体方面,林少华多用典故、对句等修辞手法,将人物感情放大的同时,反而让本来更加具体的故事收敛为一种类型化的叙事。不得不说,读了这样翻译的读者,不会对现实的日本有任何新的洞见和认识。

这个指责就有点厉害了,直接说林少华搞了一种类似“东方主义”的东西,通过自己的翻译将日本“刻板印象”化。孙军悦认为林少华对于村上春树的改写和抗日神剧等国家“感情动员机器”的叙述上有一定的共同点。他最后甚至得出了“《挪威的森林》在中国的爆红和现实的日本没有任何关系”的结论。孙歌指出“二战后中国人对日本的感觉,正在由怨恨转向无知,在这个过程中,基于无知的仇恨和基于无知的赞扬,表里一体,奠定了中国对日本的感情基调”这简直就是对知乎er对于日本印象/感情的一种总结。知乎,关注日本的人很多,了解日本的人很少。

回到林少华这里,在《岩波讲座 文学8》中,林少华说“翻译的时候为了传递‘美的感动’,所以比起字面上的正确倒应该更注重让读者体会到‘原作的风味’”。可以看出,林少华是有自己的翻译论和野心的。林少华赴日之前国内曾经有这么一个问卷调查,是对116个外语系看过村上春树作品的学生做得,问你为什么喜欢村上春树作品,排名第二的就是“翻译很好”。

我认为恰恰是林少华老师的翻译才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了村上。老翻译家穆旦先生说过,有时逐字‘准确’的翻译的结果并不准确,翻译不仅要注意意思,而且要把旋律和风格表现出来。译者不是八哥儿,好的译作中,应该是既看得见原作家的风格,也看得出译者的特点。

我们不去争辩对错,换个角度想,这是不是语言的魅力,都说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林少华笔下的村上与您意识中的村上,是不是又成为了你心里的文化。其实有时候更应该去考虑林在推进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而非文字的魅力。

这就有点中国中心的意思了。实际上我倒觉得,硬译、直译之类多少是不同文明体系的审美观之间的交流对话,把一些在中文语境根本说不通的俚语尽可能保留原状的带入到中文世界,就有点像村上翻译了不起的盖茨比,坚持把old sport原封不动地保留在文本里,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本国语言文化的一种拓展、丰富、改造,有利于教育读者某种世界主义的文化视野。从文化交流上看,好像是用中文语境的审美去替代日本式表达的破坏大一些吧?这样的改写实际上只是在字面消除了文化理解上的一些分歧,制造一种亲切的幻象,却实际上根本没有使读者正视文化差别。

其实我看这些书,只是为了读故事,或者读作者的思想,文笔只是添加剂,所以我毫不care作者的文化背景,也不care翻译是否原味,反而我更喜欢贴近我的方式所表述的故事。

就像有时候如果单是读一首诗歌,总想找到最喜欢的一种翻译。读小说的话主要是看一种不一样的人生和经历吧,也是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倒是没读过原文全本,倒不用拘泥于文字,只是文字更好会让阅读的感觉更好些。我目前最喜欢的译文小说是给莉莉的信、无敌舰队,读起来特别舒服,前者有种和调皮老学究对话的感觉,后者的那段历史没那么了解,对军事也知之甚少,读起来有些艰难,但是文字很美,意义也很深刻,希望可以好好认真读一下。

好了各位小伙伴,本期文章就写到这里,如果喜欢我,记得给个关注,我会努力创作更多精彩文章给大家分享。有什么想法也可以下方留言哦。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村上春树在日本文学什么水准 林少华翻译的中文是否过于华丽》,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对话“小确幸”发明人 村上春树作品的译者林少华 很多日本文学读物流行却没营养

对话“小确幸”发明人 村上春树作品的译者林少华 很多日本文学读物流行却没营养

...天都市报记者 徐颖 通讯员 刘虹 李芊 喻江平●人物档案林少华,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作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兼任华中科技大学“楚天学者”、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落花之美》《为了灵魂的自由》《乡愁...

2012-07-21 #经典句子

专访|藤井省三:鲁迅和村上春树都是东亚文化的原点

专访|藤井省三:鲁迅和村上春树都是东亚文化的原点

...新京报:除去村上春树与鲁迅之间的争议,你也曾抨击过林少华对村上春树的翻译。此外,你还与台湾左翼作家陈映真之间发生过文学论战。如今回头来看,你怎么看待这场论战?藤井省三:我并没有“抨击”林少华教授的意思...

2023-08-27 #经典句子

余光中:“另一种国防”与“美丽的中文”

余光中:“另一种国防”与“美丽的中文”

...看《乡愁》,四段八十八个字,美丽中文的背影!作者:林少华(翻译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来源:中华读书报

2023-06-04 #经典句子

想品味最美的英文唐诗么?找许渊冲准没错

想品味最美的英文唐诗么?找许渊冲准没错

...村上春树,他的作品因译者不同而造成了“林施之争”。林少华认为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审美忠实”,即在中文读者身上唤起同日文读者类似的审美愉悦。而施小炜的观点则是必须忠实字句,字词准确,字句对应,才能进一步谈...

2022-12-01 #经典句子

村上春树:我不需要诺贝尔文学奖

村上春树:我不需要诺贝尔文学奖

...树的小说模式化严重,四十年来基本保持一个风格,同一水准。写作手法几乎完全西化,青春是永远的主题,性爱描写必不可少,孤独感夹杂在字里行间,主人翁“我”始终与世界格格不入,俗气点说——生而为人,却又只能做...

2015-02-10 #经典句子

吉林·九台第五届山野菜美食文化旅游节暨中央歌剧院走进长春(九台)乡村慰问演……

吉林·九台第五届山野菜美食文化旅游节暨中央歌剧院走进长春(九台)乡村慰问演……

...力,助推九台乡村振兴发展。在活动现场,主办方设置了林少华个人成就展、非遗文创品展销、山野菜美食广场、乡村小集市、石磨豆腐手作区、剪纸草编手作区等特色区域,吸引游客流连忘返。其中,林少华个人成就展区通过...

2012-04-14 #经典句子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预测:村上春树居赔率榜第六 残雪 阎连科 余华上榜|2021诺贝尔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预测:村上春树居赔率榜第六 残雪 阎连科 余华上榜|2021诺贝尔

...节、神话与魔法;诗中既具态度、才思,又暗藏悲伤。而中文读者所熟知的、有诺贝尔文学奖“陪跑王”之称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此次则位居赔率榜第6位。赔率榜后10位作家位于赔率榜倒数五位的作家分别是英国作家理查德·...

2009-05-24 #经典句子

感悟村上春树的句子 无聊 是否算得上是一种追求?

感悟村上春树的句子 无聊 是否算得上是一种追求?

随笔:闲时翻书君村上春树写的一个句子:“并非我的人生无聊,而是我在追求无聊的人生。”谁会将无聊作为人生的追求?无趣最为扼杀人的灵动,将一切拖静待腐朽的境地,可称之为无趣,无聊。人都渴望自己活出一个生动...

2022-12-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