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高考作文辅导51:行动还是呐喊(文体:辩论)

时间:2015-06-01

60分材料一:近一年来,西方国家中有一名少女爆红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92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9 分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近一年来,西方国家中有一名少女爆红。她在社交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430万粉丝,很多人视她为偶像、环保斗士。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侃侃而谈,面斥各国领导人。虽然她今年才16岁,却已经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更被评为“2019年影响世界的100人”。她就是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

材料二:2019年9月27日,浙江小伙沈钧亮代表“蚂蚁森林”公益项目到联合国总部领取最高环保荣誉奖“地球卫士奖”。“蚂蚁森林”通过日常绿色出行、在线支付水电费等低碳行动积攒“绿色能量”,以种植真树,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真树,其中超4成能量由95后青年贡献。

以上两个新闻事件在励志中学掀起了热议,有同学为瑞典少女的敢于呐喊钦佩,有的同学则不以为然,认为中国青年默默地为地球种树更有价值。为此,励志中学团委举办了一次辩论赛,正方是“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反方是“行动比呐喊更重要”。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词,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并驳斥对方的观点。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立场,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第一则情境材料是瑞典少女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面斥各国领导人后,拥有了超过430万的粉丝,登上了杂志封面,被评为“2019年影响世界的100人”的事件,由此彰显出“呐喊”的作用,它可以引起更多的人关注环保问题,任何一件事所取得的非凡效果都是从宣传开始的。

第二则情境材料是“蚂蚁森林”通过“绿色出行攒能量,从而转化为种植真树”的方式号召人们行动起来,目前已带动了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种植了1.22亿棵真树,这一系列数据表明“蚂蚁森林”通过实际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可见行动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是任务指令,由“为此,励志中学团委举办了一次辩论赛”可知,辩论的起点是上述两个材料,“环保”也应成为写作的起点,文章不能脱离此内容指令。其次,考生必须围绕“呐喊和行动哪个更重要”这一辩题进行写作,且必须选择其中一方(不可模棱两可,左右摇摆),辩词中既要为本方观点做辩护,又要有力驳斥对方观点。另外,还需要明确对象指令,要有角色意识,凸显“中国青年”的角色。

其二是文体指令:写一篇辩论稿,文章语言符合辩论稿的特点。据此,文章可做如下立论:

1.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励志中学的一部分同学钦佩瑞典少女的敢于呐喊,这应该是源于生活中少有“针对全球生态问题”敢于发声的人,因为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因此现实生活中少有注意保护环境、讲究绿色生活的人,这就证明“呐喊”本身就是一种号召,一种唤醒,它可以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使更多的人行动起来,这远比一个人默默地为地球种树所带来的实际效应更大。

2.行动比呐喊更重要。俗话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呐喊”固然重要,但是最终衡量全球生态是否有所好转,还是要看有多少人在“行动”。由此可知,“呐喊”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辩论是双方互相用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去说明一定的事情和问题,以图战胜对方,有时还要揭露对方的矛盾,驳斥对方的错误,力求最后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或共同的意见。格式为:主持人、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方的辩题(我方观点)是……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观点……,我方重申观点……

写好辩论词要有例证、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逻辑,经得起推敲,如果一辩稿中逻辑漏洞太大就容易被对方攻击。

【考场佳作】

行动,改变世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以及各位辩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探讨的是在环境与生态保护上行动与呐喊何者更重要的问题,我方始终坚持行动胜于呐喊的观点,因为只有行动方可使人类走出生态破坏、环境恶劣的“围城”。

我方看来,行动即实践,才是改变世界,走出僵局和困境的必由之路。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长期的过程,那么保护修缮也绝非朝夕之功。我方不否认要先认清问题再解决矛盾,但同样也不认同只呐喊而放任自流的态度,其结果终将祸及己身。

近年来,雾霾预警的频发、森林面积的萎缩、垃圾围城的困境等现象都成了我们经济发展前路不可规避的险滩绝壁。中国当下的困难并非个例.早在上个世纪初,梭罗在《民尔登湖》已宣告“工业的利爪将伸向世界的各个脚落。”可见,环境保护早是人类发展的题中之义。

破坏与消亡是否已成定局?

不过因为你行动在此过少而想得看,曾经的沙地在库布齐人的治然理下绿浪蓊郁;望,浙江水道在河长制的实行下重焕锦鳞游泳的生机;见,三江湿地上兼葭苍苍,鹤唳朝阳。

而这一切,都是人民辛艰汗水与踏实坚持的成果。

浙江小伙沈钧亮创建的“蚂蚁森林“积攒“绿色能量“,让荒滩沙丘变为华盖荫荫的人间奇迹不也是众人特别是当代青年扎实苦干的成绩吗?

所以说,对方辩友,呐喊恐怕比不得行动来得真实而强劲吧!瑞典少女格薷塔·通贝里在国际气侯变化大会上的侃侃而谈,固然令人深省,但是再伟大的想法不付诸实践都不过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诚然,呐喊在一些领域与问题内有震人心神的伟大力量,一如鲁迅先生“可是向来如此,就对吗?”的凝重呼告唤醒了不知多少麻木的魂灵。可是,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层面,实干才真能致变世界,为我们的明天拨开阴霾,拂去黄沙,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重回蓝天绿水、青山红日的怀抱。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励志中学的同学,让我们以实干改变世界,以奋斗成就辉煌。方此,当我们在落日的地年线上再回首时,必是草木蔓发,青山可望!

声震四方勇于行

对方辩手、各位观众:

我方认为“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呐喊,从广义上理解是一种意在唤醒他人的力量。声震四方,其威力远远超过无声无息的埋头苦干。

呐喊,能够让更多人听到时代的呼唤。十六岁少女格蕾塔·通贝里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侃侃而谈,面斥各国领导人,拥有百万粉丝的她,其每一句环保宣言必将引起潮水般的的深思与回响。在互联网技术发达的今日,更多人能感受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的紧迫性,于屏幕前重新审视自己麻木的内心,在格蕾塔的号召下重新凝视“风云突变”的世界,其力量何其巨大!

呐喊,不仅是情至深处的呼啸,更是饱含忧虑的劝告。如果认为它只是空喊口号,那必将错失其深意。若无“孟春之月,盛德在木”的呐喊,碌于农耕的百姓怎会拨冗植树?若无“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呐喊,又会有多少餐厅仍图暴利出售鱼翅?伏契克临终前的忧叹仍使我们譬醒:“人类,我爱你们,可你们要警惕啊。”这是他的呐喊,致使多少青年反思。呐喊如比必要,甚至比行动更重要。

对方认为,“行动比呐喊更重要”,我方不敢认同。试看中国垃圾分类,从多年前引入分类垃圾桶,到如今终于起步,其进程之慢,恐怕是过于信赖行动所致。没有一声震聋发聩的呐喊,垃圾分类必将在难以依靠的所谓行动中无限滞留。“蚂蚁森林”取得的成就是我们欣然所见的,但其归根结底是企业良知驱动之下的“呐喊”所推动产生的。如果纯粹依靠一个人的行动,且不说运树、挖坑之艰难,光是其效率便令人堪忧。不如企业一声呐喊,使双方达成共识,让时间与精力合理使用,让行动在呐喊的指导下真正有用。若你要说,中国的植树节使人们积极投身于种树,是行动的有力体现,那么,我会告诉你,先有了植树节这一呐喊的鼓舞与推动才有了行动的开花结果。没有呐喊,行动终归是自发的松散行为,成不了气候。

以上是我方的主要观点,现进行总结:行动固然有成效,但其强大作用建立在有力的呐喊之上。没有呐喊,就谈不上真正有意义的行动。所以,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声震寰宇在前,方能惊起国人环保之心。使地球家园更加清洁美丽,也因我们共同的呐喊更有活力。

我方发言完毕。

呐喊?行动!

亲爱的老师、同学以及各位辩友们:

大家好!

对于今天的辩论,我方持反方立场,认为行动比呐喊更重要。

今天对方辩友提到了一位环保斗士,瑞典少女格雷塔。我方绝不否认她在联合国大会上,在社交平台上的呐喊所表现出的勇气与智慧,以及这些呐喊所传达的力量。我们也绝不吝啬表达我们的钦佩。可对方却因此总结出“呐喊比行动更重要”这一观点,不免让人生疑。

第一,就对方观点来看,若这位“斗士”只在呐喊领域是个巨人,在行动领域却是个铺张浪费、破坏绿色的“侏儒”,她是否依然能称之为偶像?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基于此,对方辩友也不得不承认只有一个行动上孜孜矻矻、踏实奋斗的人才有资格拿过话筒,成为呐喊者。而事实上,格雷塔也的确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甚至创新环保理念,正是行动的沃土给予了她呐喊的养分,而绝非对方所言呐喊比行动更重要。

第二,我想提醒对方辩友注意两个词:“430万粉丝”“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我们不可否认公众关注度与影响力是呐喊效力的直接关联因素。而反观我们,不是说呐喊受限于我们的条件,我们得努力去追求影响力。毕竟我们只需要一个先驱;毕竟她的呐喊是为了鼓励我们行动,而不是继续呐喊。我认为对方援引格雷塔之例以佐证“呐喊比行动更重要”是有违其本意的,响应“2019影响世界的100人”呐喊的最好办法不是去争做2020年的这100人,而是去成为2020年万千保护环境的行动者之一,这也正是呐喊的意义。

我方坚持“行动比呐喊更重要”,并不是否认呐喊的重要性,而是要探讨时下广大青年,更多数平凡的人们,在面对诸如保护环境等宏大命题时,该如何选择的问题。也就是这样,这道辩题才更具普世意义。而我想,在蚂蚁森林公益活动中默默积攒“绿色能量”的5亿人,以100亿棵真树的惊人成绩单,向我们展示了重视行动这一朴素而伟大的选择,以及背后凝聚成的奇迹般的力量。而他们的行动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呐喊?青松不言,他们以行动丈量绿色的足迹;绿水不语,他们以行动凝聚绿色宣言。没有激昂的呐喊,行动本身就是最激励人心的力量。不要担心你的行动微不足道,其实它定会点亮一隅微光,感召身旁的黑暗擦出光明。于是你们不断相汇,扬着行动的帆驶向远方。

你们不是那些声名远扬的呐喊者,但你们有着最动听的名字:行动者。愿你我都行动着,如此本就在呐喊着。

深知此事要躬行

对方辩友:

你们好!

下面由我来陈述我方观点,我们坚持认为反方“行动比呐喊更重要”的观点是正确的。

先观之瑞典少女为气候变化而呐喊和中国青年为低碳行动而植树两事。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优秀表现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不知各位对方辩友发现了没有,当杂志新闻论及这件事的时候,似乎都是在赞叹她勇于站出来的勇气和她那侃侃而谈的表现。关于气候变化这一主题,特朗普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对之讽刺。许多人可能受其影响,但仍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懒人”。

再看中国青年沈钧亮植树造林的故事。他成功地带动了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在荒漠化地区种植了上亿棵树。使新绿的枝叶铺满整个大地,使伟岸的枝干延伸整个宇宙,它使二氧化碳在丛林中变得温驯听话,使深受雾霾肆虐的人们喜笑颜开。这就是行动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影响。

毕淑敏的确说过:“呐喊是必须的,即使无人听见,回声也将激荡久远。”但是我们论的是谁更重要的问题,显而易见,行动更重要,单纯的呐喊或许只是无声的嘶吼,喧哗的骚动像是在水面上的石子,激起了一点水花,便永远下沉了。在影响力呼告力这方面,呐喊是比不上行动的。

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哲人说:实践出真知。领导人说:撸起袖子加油干。谁不是在强调行动呢?越王勾践,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终功德圆满,他用他多年的努力行动彰显了他的能力,而反观之猪八戒,雷声大雨点小,只想着这样该怎么做但永远不见行动。再看看吕蒙,如果没有他不懈的努力,不怠慢的行动,又何以让鲁肃另眼看待?又何以留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历史佳话?

我们要的不是口号有多么响亮,旗帜有多么鲜艳,声势有多么猛烈。我们需要的是辛勤的耕耘,迈动的脚步,挥洒的汗水,一份行动,一份努力,一份收获。

尼采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对方辩友们,呐喊固然声势浩大,撕心裂肺,美丽热切,但不过昙花一现,而默默的行动,才能留住永恒,使幸福之花绽放人间。还是深知此事要躬行啊!

我的发言结束,有请对方辩友。

扯开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对方辩友:

你们好!

一位少女,面对气候变化侃侃而谈,面斥各国领导人;一位青年,积蓄绿色能量,栽种上亿棵真树。一位名声大噪,一位默默无闻;一位获《时代》点赞,一位换“绿色土地”。从以上三组对比中不难看出:扯开嗓子的少女收获了自己的“名”,甩开膀子的青年收获了真实存在的“绿色”。从结果上看,我们一定更欣赏后者的实在。因此,我方的观点是,行动比呐喊更重要。

行动比呐喊更重要,是因为“呐喊”的力量具有可速成性、可替代性。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生态的准入门槛降低,人人都具有麦克风,人人都成为了媒体本身。这给“呐喊”力量的快速传递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影响力登上了快车道。瑞典少女的快速窜红就是实证。但这也意味着,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有足够高的道德水准,有足够的流量关注,你也同样拥有如格蕾塔一样声名鹊起的可能性,因此呐喊的力量具有可替代性。

而行动力却具有不可替代性。因为拥有某种意识的人并不一定真的会付诸行动。正如有的人心中牢牢被记了垃圾分类的标准,而在实行时却仍旧我行我素。行动意味着勇气,行动意味着坚持,行动意味着呐喊时无法预料的实在挑战!浙江小伙儿沈钧亮种下1.22亿棵真树;塞罕坝人用两三代人的青春植树造林;毛乌素沙漠治沙人书写出“沙退绿进”的奇迹……这一切行动没有超凡的勇气与毅力是干不下去的!由此可见,行动比呐喊更具不可替代性!

试问:一个比比皆是的商品和一件世间仅有的宝器,哪一个更重要呢?

正如对方辩友所言:“呐喊比行动更重要。”这是不是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真情的呼告可以让沙漠披上绿装呢?对方辩友须知:呐喊无法让白鳍豚重回长江,呐喊无法让亚马逊森林重回昔日盛景,呐喊无法阻止海冰的消融,无法拯救濒危的北极熊……这些呐喊无法做到的事,行动却可以使之从梦想照进现实。孰轻孰重,显而易见。

人无口舌,可以;人无四肢,不可。综上所述,我再次强调我方观点:行动比呐喊更重要!

扯开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希望我们做到以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心存蓝图,更应落实行动

正方辩友:

你们好!

当今时代呐喊助威声固然重要,呐喊者也愈发增加,但在如今讲求实干成绩,追求实干精神的社会,光有呐喊却远远不够,实干才是当代主流,由此我方认为:行动比呐喊更重要。

为人做事,心存蓝图是必要的,我们敬佩瑞典少女格雷塔在面对众多领导人时,有关气候问题的侃侃而谈,她凭其对未来格局的把握与智慧,无愧于被评为2019年影响世界的100人,但其或是高屋建瓴的理论,或是对未来的构想,却没有以行动将其检验,难免有所偏误。

而中国小伙沈钧亮,纵使没有多么宏伟的构想,却将环保工作落实于日常行动。则体现出其更具时代与实在意义的价值。一方面他将公益环保方式创新,以种树作为实干,真正的实现了节能减排,体现出他的智慧与创新,再者他身体力行而不是大谈特谈理论,感化了更多的人加入到他的队伍,为国家社会做实事,同时他这份实干精神也在青年中弘扬,使青年为之而震撼与动容。

叩今察古,多少实干家在历史的长河中做出了举足轻重的奉献,以他们自身行动鼓舞众人,平民教育先驱晏阳初先生心系乡村,扎根平民,不将推进社会思想进步作为口号,而真正落实每一位平民的启蒙教育,开启智慧感化了卢作孚,陶行知等一大批知识分子加入他的队伍,塞罕坝凭借着三代青年人的奋斗的实干,不停留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构想,倾力将西北沙漠打造为绿洲,为华北生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正如孙家栋先生所言:国家需要我就去做。他们,更是靠着这份不浮于蓝图构想,为人们做实事,以艰苦奋斗的实干形象印在历史长河中。

回首当下,许多人乐于将喊口号作为人生信条,甚至是一种习惯,且不谈他们是否拥有如格蕾塔的才智与思想,他们却将此作为偷懒避苦的借口,以做实事太过于疲累,无法一举成名而放弃或拒绝,这诚然不是新时代所应追求的人生姿态与目标。在如今高速发展的中国,中国青年应充满活力,落实本分与行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探寻真知,由此国家才真正充满希望与活力。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让我们以行动的力量去战胜藏在呐喊背后的躲避与怠慢。

行动比呐喊更重要

尊敬的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对方辩友:

大家好!

诚然正如对方辩友所说,呐喊比行动更加重要,呐喊更能引起人们对问题的关注度。但我方依旧坚定自己的观点:行动比呐喊更重要。开宗明义,定义先行。何为行动?行动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实践,付出实际的劳动。而何又为呐喊呢?呐喊,只是口头上传递信息,引起人们的思想共鸣,我方认为行动比呐喊更重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获得其内在价值,通过行动我们才能了解到环境保护的来之不易。马克思说过,如果一个民族或国家不去劳动,别说几个月就是几周,他们也将灭亡。又如毛主席曾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通过伟人的名言中,我们深知行动所蕴含的那份足以震撼人心的力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若我们不通过劳动而去体验感悟环境保护的价值追求与内涵,我们又怎能体会到保护环境的艰辛呢!行动可以更好的去引导我们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更加热情的投入到环境保护之中。

第二,行动将会比呐喊更有力量,影响更多的人。通过自己以身作则,来书写艰苦奋斗的篇章。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打动他人,号召引领社会,正如浙江小伙沈钧亮代表蚂蚁森林公益项目获得的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奖,正是通过他低碳生活,并带领青年植树等行为实现的,又如塞罕坝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最终成为绿色海洋,铸就塞罕坝精神。更有库布齐沙漠,通过努力行动,由沙漠变绿洲,这一则又一则可敬可歌的事迹,正是有无数先辈的努力与奋斗,铸就可敬之精神,引领号召我们参与其中。

如果我们只谈呐喊不谈行动,就如同赵括纸上谈兵,空谈理论不讲实际,最终只会是一张空头支票,我们敬佩像瑞典少女那样敢面斥各国领导人,但她发出的呐喊是空洞无物的,让人感到热血澎湃而已,不付诸实践终究是无稽之谈,只有通过行动让能量转化为真正的力量,我们才能去做好环境保护。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去寻找光明。我们不应只沉浸在呐喊的热血中,而应迈向行动的旅途,发挥出我们真正的力量。

我方再次陈述观点:行动比呐喊更重要。

谢谢大家。

动人以行不以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以及各位辩友们:

大家好!

“孟春三月,盛德在木。”自然环境需要我们保护,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行动。动人以行不以言,我方以为:行动比呐喊更重要。

蚂蚁森林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个公益环保项目。迄今为止该项目己在荒漠种下1.22亿真树,生态效益显著。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社会效应。参与其中的5亿人里有超过2亿是青少年,他们深受绿色发展理念影响。将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为荒漠披上绿色的外衣。

这群青少年正是中国的未来。他们从自己开始,用行动感染身边的人。直至“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理念在中国在世界蔚然成风,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环保方式吗?行动的力量远比语言大。在中国,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双脚丈量着荒漠的土地。他们是塞罕坝的开拓者。这片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是实干出来的中国奇迹。塞罕坝的开拓者们不需只言片语。他们的辛劳成果自会告诉世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他们的劳动与实践胜过千言万语!

对方辩友说呐喊比行动重要,我方以为这是不正确的。这并不是否认呐喊的作用——呐喊固然可以提高大众的意识,但是,它绝不可能取代行动,他更没有行动重要。格蕾塔·通贝里的“呐喊”也许对环保事业确有贡献,可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其个体的特殊性,而不是环保本身。缺乏实践与行动的呐喊很容易流于形式,内容空泛,从而缺少感染力与实践动力。所谓“知易行难”“光说不做假把戏”也正是这个道理,而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我们固然是格蕾塔·通贝里的勇气,可也不得不承认动人以行不以言,实践胜过千言万语。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原名叫陶知行。有一次他的学生在留言本上写道:“先生常说先行而后能知,为何叫陶知行而不叫陶行知呢?”陶先生看完不但没有生气,还将名字改为陶知行,他说:“科学以无知之行始,以能行之知终。”“能行”是“知终”的目的。也是“知终”圆满的标志。哪怕你耗尽口舌,他人心中也可能不会泛起半点涟漪。可是如果你以行动代替无谓的呐喊,随手捡起一片纸屑,离开房间时及时关灯,一定能带动更多人、感染更多人,你的一点善意,一种绿色的小种子,就可能会播撒到天地间。

动人以行不以言,绿色发展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和行动,需要“说的少一些,做的多一些”。所谓绿色的种子需要用行动播撒。种在田野里,荒漠上,更种在每一个人的心间,让环保之花开遍世界。

做行动上的巨人

对方辩友:

大家好!

“面对守护地球,呐喊与行动谁更重”在社会中迅速引发热议。从“蚂蚁森林”的代表——小伙沈钧亮一类默默的为环境保护付出,赢得“地球卫士奖”来看,我方认为行动比呐喊重要。

开宗明义,定义先行。呐喊在通常语境中是为某项事物发声之意,而行动则是脚踏实地将某件事情完成。诚然,我方承认对方“呐喊”的重要性,如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环保斗士——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就是通过在社交平面的呐喊,影响众多青少年走向绿色之路。可是对方恰恰忽略的则是以个例取代整体,并上升为真理。生活中发声的为多数,而实际行动的却寥寥无几。只发声而无所为,何尝不是一种唯心主义。

我方坚持以为“行动比呐喊更重要”,可以从个人、国家、社会方面进行阐述。

从个人来看,孔子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已思,无意,不如学也。”不正恰好证明了表面与实在,呐喊与行动的原理吗?呐喊是思维的表达,但若无所为,不去潜心学习,终将是徒劳无获,不知所终的。再如为日心说发出呐喊的哥白尼(湘语文注:应为布鲁诺),由于当时实践能力所展示的科学技术受限,难以证明竟被活活烧死,付出生命的代价,而由行动实现科技发展的牛顿时代,人们却将日心说普遍接受。对方又如何认为呐喊更为有力呢?

从国家来看,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即是最好的证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是,我们从中不难看到1984年城市改革,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一个个伟大实践,造就着中国经济的奇迹。而反观只会呐喊看似正义的“两个凡是”的支持者们,由于不落实到行动,未结合实际,终究只能是埋没在历史的浪潮中。

从社会来看,若是让随手转发锦鲤,空喊着天上掉馅饼的“丧”青年来接手社会,则只会付出更高昂的代价,没有行动,这个世界终究将空档滑行。在新时代里,习主席早已提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方法,莫让虚伪与浮躁风盛行,摸着石头过河,将行动贯彻到底。

正如一句俗语:“莫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当我们成为行动的巨人,去将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时,或许就能回答这个千年疑问:我们从行动中来,又到行动中去。

综上,我方坚定认为“行动比呐喊更重要”!

来源:2020届高三长沙市大联考作文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高考作文辅导51:行动还是呐喊(文体:辩论)》,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高考作文辅导65:春天的故事

高考作文辅导65:春天的故事

...春天”,怎样思考“春天”的呢?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题解析】本题可写的内容较广(“春天,不单是四季之首的名词”一句,提示我们可以写象...

2017-09-29 #经典句子

山东省春季高考往年作文都考得什么?山科院春季高考老师讲解

山东省春季高考往年作文都考得什么?山科院春季高考老师讲解

...请以“我知道你爱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2015年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作文春天来了,小草沐浴着阳光,生命散发着绿色的光泽。小草高兴地说:“谢谢你,...

2018-08-26 #经典句子

高考作文辅导30:唤醒孝的意识 “奖孝金”干得漂亮

高考作文辅导30:唤醒孝的意识 “奖孝金”干得漂亮

...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命题方向健康生活:自我管理人文底蕴:人文关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

2012-03-15 #经典句子

高考作文辅导59:文体训练之表扬信写作(含范文)

高考作文辅导59:文体训练之表扬信写作(含范文)

...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中要求,熟悉各种实用文体的特征及写作常识,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能根据写作的具体情境和要求,正确选用文体、语体。 所以,我们在2020年的备考中要重视实用文体的写作练习。一、概念...

2015-01-07 #经典句子

直击高考 | 101教育神枪手 连续11年击中高考作文

直击高考 | 101教育神枪手 连续11年击中高考作文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101教育预测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看得见,也有很多东西看...

2023-06-17 #经典句子

高考作文辅导157(模考作文):俯仰之间 平等相待

高考作文辅导157(模考作文):俯仰之间 平等相待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整体上或任选一个角度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抄袭,不少于800字。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实践创新:问...

2012-05-23 #经典句子

高考作文辅导68: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高考作文辅导68: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书信、倡议书、一般议论文等。考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文体,一定要突出其文体特征。(3)表达方式。这里的表达方式,主要指选择与“写作任务”相适应的语言表达方式。写信,要亲切自然,娓娓而谈,倾心交流;写发言...

2012-06-15 #经典句子

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出炉!看到第二个就懵了……

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出炉!看到第二个就懵了……

...年雄安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北京卷“新时代新青年”“绿水青山图”适用地区:北京全市题目要求: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1、 ...

2018-07-2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