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千古流传《隆中对》是奇谋还是馊主意?凤雏庞统一语道出了真相!

时间:2015-04-22

也是这一年,中年失意的刘备遇见了大龄失业青年诸葛亮,双方侃侃而谈,深感彼此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孔明为感恩出仕,不辞辛劳几十年,遂有后来的三分天下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4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袁绍兵败的第二年,狼狈躲藏的刘皇叔又逃到了刘表处,同为汉室皇亲,刘表虽也看不起这位“大耳贼”但也给了其容身之所,让其驻扎新野小城,外敌曹操。也是这一年,中年失意的刘备遇见了大龄失业青年诸葛亮,双方侃侃而谈,深感彼此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孔明为感恩出仕,不辞辛劳几十年,遂有后来的三分天下。

正所谓诸葛未出,而天下三分已定矣;

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隆中对计策,即先取荆州,再定益州,据二州之地南交孙权,北伐曹魏,待天下有变,选取一上将军从荆州出发直取宛城、洛阳,自己带兵出发,出于秦川,则天下可定,汉室可兴!

事实也果真像诸葛亮讲的那样,取荆州,败曹操,夺益州,计划的进展都在预料之中,但关羽的贸然出击却让整个局面瞬间崩盘!荆州没了,关羽死了,刘备为给兄弟报仇,自己也搭了进去,蜀汉好不容易积攒的几十年家底赔个精光,后面任是诸葛亮使尽浑身解数,也难以挽回大局。

这单纯是关羽的锅嘛?关羽不该冒失地攻打樊城嘛,还是刘皇叔不该意气用事,或干脆蜀汉一点错都没有,都怪吕蒙不该攻打荆州?问题不完全是这样,隆中对本身就有致命缺陷,但诸葛亮自己却没发现。

庞统认为的“隆中对”致命缺点

这里可不是小编自己提出的观点哈,这个论据是千年前同为卧龙凤雏之一的庞统所提,他以两个证据,力谏刘备放弃荆州,他是这么说的;

荆州是战略要地,但常年的战争导致“荆州荒残、人物殆尽”,夺取荆州既无人口,也无资源,更乏人才,所以占据荆州是理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反而要面临四面围攻。荆州的优势也是劣势,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夺荆州势必交恶魏吴,而它水陆便利的优点在非战争状态下也体现不出来,夺荆州耗费精力难有成果。

因此在庞统看来,所谓荆州万里富饶之地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如壮士断腕直接放弃,将战略重心全面放在益州,效仿汉高祖刘备屯徐兵力,待天下有变,再徐徐图之。

历史的结语证明了庞统观点的正确性,我们咋一看荆州丢失是关羽大意轻敌的缘故,其实不然,关羽兵败是必然的结果,因为双线作战对蜀汉的军事实力要求过高,虽然刘备和关羽皆是在正面战场上打败了曹军,但孙权从背后出手,荆州一下子就沦陷了。我们从后来者的观点看东吴此举是偷袭盟友,属于厚颜无耻的行为,但从当时的局势来说,刘备仅凭荆益二州就能对抗曹魏几十万大军,对比之下显然蜀汉对东吴的威胁更大。

据荆州,孙刘早晚必有一战;

结合诸葛亮所言,我个人对“三分天下”的观点是“过于理想化,显得书生意气”而庞统混迹社会十几年,对人性的认识显然大于诸葛亮,他清楚认识到,荆州在自己手上,孙刘早晚必有一战,这又是什么说法呢?

首先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先取荆州立足,同时交好孙权,但问题在于人家也是雄心壮志的霸主,怎愿将荆州如此重要的地盘给你呢?荆州缺天险,易攻难守,又被长江横穿而过,关羽北上可以直取宛城。但实际上只要有一只强大水军,顺江而下的话,拿建业比取宛城容易。孙权为江东霸主,绝不会容许这样的事发生,关羽军队越强,孙权越心慌。

隆中对里还有这样一句话“天下有变,则效仿高祖出秦川,取洛阳,平定天下”,问题是什么叫天下有变?天下一直不变你又当如何?指望着敌人内部产生矛盾,自己再找寻机会实在是不可取,事实上曹魏最后是出现问题了,司马懿夺权,导致寿春三叛,东吴那边也是为夺取皇位在内耗,这时候出兵是有机会的,可这时丞相早已去世了。

当然我个人还是很敬佩诸葛亮的才智的,能预言未来天下大势的发展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隆中对”是否真的是万无一失,没有疏漏呢?大家都可以来评论区表达自己观点,至于为何刘备最后未听从庞统的建议,放弃荆州?诸葛亮大力反对是其一,刘皇叔舍不得自己打下的地盘或许才是最大因素。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千古流传《隆中对》是奇谋还是馊主意?凤雏庞统一语道出了真相!》,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

...话来说,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后,获得了诸葛亮的辅佐。在隆中对的基础上,刘备终于没有像之前的无头苍蝇一样,也即有了明确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在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又在庞统的陪同下进入益州。不过,因为庞统在中途不幸...

2017-02-08 #经典句子

刘备伐吴损失了多少文臣武将 如果他们不死 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刘备伐吴损失了多少文臣武将 如果他们不死 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太过重大早在蜀汉还没有建立前,刘备就和诸葛亮确立了隆中对,而隆中对在《三国志》中的记载为,利用当时刘表的见识浅薄与魄力不足两个缺点,先行占领“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的荆州,然后再利用...

2007-04-12 #经典句子

曹操PK袁绍的勇气来自哪里?这两句话说出了真相

曹操PK袁绍的勇气来自哪里?这两句话说出了真相

...形成不了战斗力。在袁绍统一河北四州后,他就出了一个馊主意——“孤欲令诸儿各据一州也”。就是让各个儿子各领一州,比如袁熙领幽州,袁谭领青州,高干(袁绍的外甥)领并州,袁绍自己带着小儿子袁尚坐守冀州。正是...

2009-11-13 #经典句子

庞统的一句话 说出了诸葛亮一生最严重的失误 可惜刘备不听

庞统的一句话 说出了诸葛亮一生最严重的失误 可惜刘备不听

...起入川,一起对抗汉中的张鲁。夺取益州之后,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已经计划好了战略规划,但事到临头的时候,刘备却犹豫不决。在这个重要时刻,是庞统力排众议,劝刘备抓住这个天赐良机,立刻带兵入川。在刘备和刘璋...

2017-05-17 #经典句子

三国里诸葛亮为何没有兴复汉室 千年之后的曾国藩三句话道破真相

三国里诸葛亮为何没有兴复汉室 千年之后的曾国藩三句话道破真相

...将近1600多年了,曾国藩一共给出了一下 3点原因。第一:隆中对中总体战略的失误通过《三国演义》让我们知道,刘备三顾茅庐最终和诸葛亮见面后,两个人曾经有过一段非常精彩的时局分析,也就是被我们称之为的《隆中对》...

2010-10-29 #经典句子

有人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但从历史事实来看 这句话真的正确吗?

有人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但从历史事实来看 这句话真的正确吗?

...尽瘁。在刘备集团的战略制订上,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他提出北拒曹操,东和孙权,跨据荆益,等待天时。当时机来临后,刘备集团便发动两路北伐,匡扶汉室,重建汉室江山。诸葛亮的《隆中对》比较复杂,但是...

2023-05-31 #经典句子

取消住房公积金?董明珠一句话遭“群殴” 国家“一锤定音”

取消住房公积金?董明珠一句话遭“群殴” 国家“一锤定音”

...积金制度以来,几个月过去了,很多人仍然对他提出的“馊主意”耿耿于怀,这也许是黄先生自己也没有预料到的。当时,黄奇帆提出取消公积金是因为新冠疫情肆虐,很多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为了降低成本,黄奇帆就发...

2023-09-28 #经典句子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 又有几个人知道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 又有几个人知道

...岁的时候,受到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于是出山相助。在隆中对中,通过自己的才智和谋略,刘备也终于不会像一只苍蝇一样的找不到方向和目标,帮助刘备取得了荆州和益州两地,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可以说对蜀国...

2018-02-1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