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文学评论|呐喊与彷徨 同一时代下的苦闷心境

时间:2015-01-16

台湾好报呐喊与彷徨,同一时代下的苦闷心境鲁迅的文章,嬉笑怒骂自成一体,颇有一家之言的气度与深度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鲁迅,原名周树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一生以文卫道,被大多数中国人冠以“民族魂”的赞誉,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学和中国近代国人精神风貌无法逾越的代表人物。

《台湾好报》呐喊与彷徨,同一时代下的苦闷心境

鲁迅的文章,嬉笑怒骂自成一体,颇有一家之言的气度与深度。即便如此,针对鲁迅本人和其文章,有人拍案叫绝,有人不屑一顾,时至今日,争议不断。鲁迅受争议的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得理不饶人,理亏的人被批判的一丝不挂,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另一方面是对旧中国社会黑暗面披露的太过直白,一向自许天朝上国的中国人的脸面被烧的通红,却在内心深处一百个不愿意的说服自己:鲁迅说的对,够爷们儿。

谈及鲁迅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贡献,两部小说集不得不提。一部《呐喊》,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以呐喊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一部《彷徨》,意旨在五四运动之后的迟滞时期,新文化队伍分化后的思想苦闷和内心寂寞。两部小说集所体现的社会价值观是有区别的,相比较来说,《呐喊》代表着积极的一面,《彷徨》代表着消极的一面。但也有共通之处:都表现了一部分国人对不断探索中国新道路的可贵精神。

《呐喊》盛行的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是积极的,从侧面反馈出中国人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面前,有了些许眉目,大家在希望的引领下为之奋斗,对旧中国的松散制度及陈腐的传统道德理念发起猛烈的冲击,直至深刻的剖析和彻底地废弃,一批又一批为之战斗不息而惨遭杀害的先烈是鲁迅先生笔下真正的猛士。《呐喊》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狂人、孔乙已、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等人的遭遇,无一例外的印证了当时中国的思想封建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重新塑造一个全新中国人的精神文明风貌已经变得时不我待。

如果一个时代《呐喊》存在,那表明这个时代还有希望。可是当《彷徨》盛行的时候,则表明中国人的精神层面则处于“梦已经醒了,却发现无路可走的境地”,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即便是身死也无法解脱,就连生命存在的正常呼吸也变的毫无意义。祥林嫂、吕纬甫、魏连殳等底层人民因现实生活的剥削而屈服所体现出来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令人无言以对。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看不到希望,只能如行尸走肉一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毫无生机可言。已经没人去关注中国未来的道路在何方这样的历史命题,中国大地到处一片“四万万人一哭休,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衰败景象。所以,《彷徨》表现出来的当时中国人精神面貌是消极的,是令人“大悲哀、大寂寞”的末日景象。

以《呐喊》的成书年代来看,当一个民族的关注点不在是为了社会的不公正而大声疾呼时,只能说明这个民族真正的呐喊者出现了阶梯性的断层,或者是呐喊者的声音太少,已经被大批的彷徨者所覆盖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无论是《呐喊》还是《彷徨》,另一个共通之处在于当时中国人可以选择的道路并不多,几乎没有。要么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要么是直接原地等待,等待河水涨高淹死自己。

《彷徨》在鲁迅的精神世界中折射出比《呐喊》更加悲凉的境地,结合小说集《彷徨》成书在《呐喊》之后,我们可以窥探出出鲁迅的精神世界也曾经无比死寂。可喜的是,像鲁迅一样的猛士并没有自我堕落,他们反而选择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对中国不好的一面说:“NO”,这才让中国有了一些光明,到最后,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呐喊》与《彷徨》,所催生出的生存理念,既有积极与消极的对立,又有彷徨在呐喊之后的触底反弹,这正是一个民族经历大起大落之后所形成的韧劲。中国人经常说民族复兴,但从未像西方国家一样承认过文明中断,或许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的韧劲,这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幸运法宝。

斯人已逝,今日呐喊之声有之,彷徨之声有之,令人心欣慰的是中国人已经有了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不必太过烦恼。静水流深,于百花丛中:“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作者简介:阿记,原名高洋斌,陕西武功人,文艺作品见《延河》《星星》《诗刊》《大众书法》《神州文学》《中华诗词》《中华辞赋》《中国青年作家报》《人民日报》等期刊,预见文学组委会特邀作者,报刊《文化视野》专栏作家。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文学评论|呐喊与彷徨 同一时代下的苦闷心境》,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文学评论:文人留下的是诗文 有些人留下的是骂名!

文学评论:文人留下的是诗文 有些人留下的是骂名!

...弩诗》:“冷脸何须凑热乎,天生硬骨耻为奴。应知鲁迅彷徨久,却笑林冲隐忍孤。苍狗白云非善变,善男信女或将无。我身难化花千树,淘尽真沙一丈夫。”“我身难化花千树,淘尽真沙一丈夫!”这样至情至真的句子直击人...

2023-01-24 #经典句子

国内文学评论大咖聚集武汉 东湖“论剑”

国内文学评论大咖聚集武汉 东湖“论剑”

长江日报-长江网9月19日讯(记者周璐 通讯员方蔚)9月19日上午,在武汉东湖之畔,为纪念《长江丛刊》创刊40周年,湖北省作家协会、湖北大学、湖北大学文学院和长江丛刊杂志社,共同举办“当代文学评论交流峰会暨《长江...

2012-09-21 #经典句子

网友用自己的姓造句 鬼才文学我敬你一杯 评论区个个都是人才!

网友用自己的姓造句 鬼才文学我敬你一杯 评论区个个都是人才!

情侣在热恋期互相送礼物很正常,有网友分期给男友买了个airpods耳机,结果才第一期就分手了???我怀疑他跟你在一起就是为了耳机,但我没有证据。哈哈哈哈没更惨的了吧?害!不如直接请萧敬腾黄晓明唱歌时刘烨的反应...

2017-10-05 #经典句子

评论诗歌 诗风 诗人创作得失的文学体裁——诗话

评论诗歌 诗风 诗人创作得失的文学体裁——诗话

诗是优美的、真挚的、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诗歌,古人发明了一种文体叫“诗话”。这种文体形式比较灵活,内容以探讨诗歌、诗风、诗人创作得失为主。有些专业人士写的诗话,还会讲解诗的格律、音...

2023-10-18 #经典句子

法国龚古尔奖首次颁发给非洲裔作家作品 评论称其“文学的赞歌”

法国龚古尔奖首次颁发给非洲裔作家作品 评论称其“文学的赞歌”

2021年度的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今天揭晓,由塞内加尔籍的作家穆罕默德-姆布加尔-萨尔(Mohamed Mbougar Sarr)凭借《人最秘密的记忆》(暂译)《La plus secrète mémoire des hommes》获得。今年31岁的萨尔(Mohamed Mbougar Sarr)因此成为首位获得...

2024-01-15 #经典句子

重庆市知名文学评论家周其伦受邀到云阳县讲课

重庆市知名文学评论家周其伦受邀到云阳县讲课

10月7日,晓安文学沙龙邀重庆市知名文艺评论家周其伦赴云阳举办以“文学写作与投稿注意事项”为主题的沙龙活动。活动在云阳县文化馆多功能厅开展。县文联主席熊咏、晓安文学沙龙成员杨宗炘、李建春、蔡晓安、陈迪春、...

2014-09-19 #经典句子

陈以侃:面对伟大的文学评论时 该如何书写自己的评论?

陈以侃:面对伟大的文学评论时 该如何书写自己的评论?

文学评论应该捕捉最真实的阅读感受陈以侃首先谈到了当下的评论写作与过去的不同。在如今这个时代,人们可以轻易地了解任何一个作家,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无限庞大的资料库,任何作家的相关书籍和信息都可以在其中...

2023-12-16 #经典句子

意大利文学的作品点评——这些文学作品评论界都是如何评价的?

意大利文学的作品点评——这些文学作品评论界都是如何评价的?

2016年度斯特雷加奖获奖作品是爱德华多·阿尔比纳迪的《天主教中学》。小说长达一千三百页,聚焦于意大利最具争议的事件之一的齐尔切奥谋杀案。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罗马一个私立学校,几个刚离开学校没多...

2012-12-2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