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建国后第一位辞职的开国上将 晚年一句话让所有领导反思

时间:2014-12-25

其实在开国上将中,也有一位高风亮节的将军,授上将后第三年就提出辞职,把工作岗位让给年轻人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8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历史客栈之前介绍过甘祖昌,1955年官拜少将,却连写两年辞职信,要求回家务农,带领家乡人一起致富,其高风亮节连主席都惊动了。

其实在开国上将中,也有一位高风亮节的将军,授上将后第三年就提出辞职,把工作岗位让给年轻人。

这位上将,名叫朱良才,湖南郴州人。

朱良才生于1900年,这一年出生的将帅不多,政界倒是有两位大人物:李富春和蔡畅,夫妻俩同年出生,一个正国级一个副国级;文化界的名人更多:冰心、夏衍、王力、林风眠、俞平伯、荀慧生……

朱良才27岁才入党,但早在几年前就参加了农民运动,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革命家,所以当他被批准入党时,激动地说:“我搞了几年农民协会工作,今天总算光荣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我被捕时,差一点被敌人把我当成共产党员杀了。今天才真正成了共产党员,死了也甘心、光荣!”

1928年,朱德、陈毅在郴州发动湘南起义,朱良才立刻加入了队伍,跟着朱老总上了井冈山,开始了辉煌、传奇的人生。

他的大儿子朱庶民后来回忆说:“父亲走了,家里只剩下母亲和四岁的我。国民党把我母亲抓起来,绑在宗祠前,吊了三天三夜,是乡亲半夜里偷偷给母亲送饭送水才救了她一命。”

从此,朱良才再也没有回去老家,直到1949年底,才派人把儿子接到了北京。

因朱良才在家乡做过小学老师,有文化,就被安排担任朱老总的秘书,那篇著名的《朱德的扁担》,就是出自他之手。而且,朱德的第一根扁担,就是他给藏了起来。

关于这根扁担,后来还有转折。在朱良才写的《朱德的扁担》中,朱德在扁担上写的是“朱德记”三个字。但据范树德回忆,上面的字不是“朱德记”,而是“朱德扁担,不准乱拿”。

那么,范树德是谁呢?他的说法可信吗?范是当时的红四军军需处长,专门管后勤,而且更重要的是,朱德那根扁担,就是他给做的,上面的字也是他写的。

这样看来,范树德的说法是更权威的,所以,到了90年代,《朱德的扁担》就改了过来。

后来,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想记录这段历史,原来的那根扁担早已不见了,就派人带了一根一模一样的井冈山毛竹扁担,千里迢迢去请范树德重新写字。现在的井冈山博物馆中,陈列的就是这根复制的扁担。

朱良才是秘书出身,自然最擅长的就是政治工作,建国后担任华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华北军政大学政委等职,1955年授上将时,正担任北京军区政委。当时的北京军区司令,是大名鼎鼎的杨成武上将。

但可惜的是,因长期超负荷工作,朱良才积劳成疾,每天都要服用止痛药,坚持了几年之后,朱良才无奈地提交了辞职信,说自己体弱多病,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希望能早点退下来,让更加适合的同志来担任这个职务。

当时的北京军区司令已经换成了杨勇,同样是赫赫有名的开国上将,历史客栈之前介绍过这个人,平生最讲义气,义薄云天,肝胆相照,就劝朱良才:你放心休养吧,工作上的事我们替你做,没必要辞职,等身体好了再回来。

但朱良才婉言拒绝了,说:“长江后浪推前浪,革命要有后来人。我们老同志早点退下来,把位子让给年轻人,这对革命事业有好处。”

1958年11月,朱良才正式退出了工作岗位,距离授衔仅过了3年,是第一位辞职的开国上将。

(图:朱良才与陈老总)

那么,谁接替了他的工作呢?答案是赖传珠,同样官拜上将,但年龄比朱良才小10岁。

离休后的朱良才,对国家没有任何要求,而且,很多他原本应该享受的待遇,也是能推就推,用他的话说:自己都不工作了,还要那么多待遇干吗?那不成赖皮了吗?

他们家的院墙很矮,连狗都能跳进跳出,军区领导指示给他加高院墙,但每次都被他拒绝了。直到唐山大地震,围墙又被震坏了一些,这次军区首长亲自出面,要给他加高,但朱良才还是拒绝了,说:“加高了围墙会影响邻居的光线,怎么能因为照顾我,让老百姓吃亏呢?”

首长说,这是为了您的安全考虑。

朱良才说:“我们是给老百姓服务的,只要问心无愧,我就不信有谁会来害我!”

这句话,值得所有领导反思:当你害怕百姓,就说明你离百姓太远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建国后第一位辞职的开国上将 晚年一句话让所有领导反思》,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开国上将的二舅找到他 希望给个团长当 上将4句话解决问题

开国上将的二舅找到他 希望给个团长当 上将4句话解决问题

...唐亮:“大外甥,我从家乡来就是为了投奔你。你看?”建国后已任南京市委书记的唐亮对远道而来的二舅问道:“二舅,你想干啥呢?”二舅眉开眼笑地说:“我想参军。”唐亮:“二舅啊,你都快50了,当不了兵了!”二舅...

2023-10-14 #经典句子

开国上将被诬陷后押赴刑场 朱老总闻讯赶到 用一句话救下了他

开国上将被诬陷后押赴刑场 朱老总闻讯赶到 用一句话救下了他

...在正是中央确认的时候,你哪里都不用去,就留在这里。建国后云南军区的副司令便是郭天民,他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肃清云南地区的土匪,要知道当时云南说白了也有几十万的土匪,可是在他的不懈坚持,一次次果断的指挥下...

2023-11-11 #经典句子

建国后 开国上将回家探亲 因村民说了一句话 从此再没回过家

建国后 开国上将回家探亲 因村民说了一句话 从此再没回过家

成为开国上将后,刘亚楼衣锦还乡,见到村民时内心却十分纠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面对亲人们泪流满面,而在此次回乡之后,刘亚楼再也没有回到家乡呢?谈及这个问题,他颇多感慨。在外征战的数十年当中,毛主席的带领...

2023-08-14 #经典句子

开国上将荣归故里 邻居问了一句话 痛哭跪倒再也不回家!

开国上将荣归故里 邻居问了一句话 痛哭跪倒再也不回家!

...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做成大事,辜负了家乡人的期待。但是建国后的一位将军回到家乡了,这本来是一件令人高兴地事情,但是邻居大娘的一句话却让他痛哭不止跪下来,这是为什么呢?这位回家乡的将军就是刘亚楼,他是我国空...

2015-06-09 #经典句子

他被授衔开国上将却主动辞职 辞呈上只有一句话:该给年轻人机会

他被授衔开国上将却主动辞职 辞呈上只有一句话:该给年轻人机会

他被授衔开国上将却主动辞职,辞呈上只有一句话:该给年轻人机会新中国成立之后,一共授衔了五十五位开国上将。在这55人当中有一名较为特殊,他曾经被毛夸奖过是军之良才,还称赞他在军事上的能力十分过硬。而当他被...

2024-01-12 #经典句子

开国上将衣锦还乡 村民的一句话让他泪流满面 从此再也没回去过

开国上将衣锦还乡 村民的一句话让他泪流满面 从此再也没回去过

...常突出的天分,他还加入了斯大林返工作战计划被当时的领导人受到极大的重视,还希望他一直留在苏联,并给他了苏联国籍,可是他却婉言谢绝了,因为他知道他的祖国需要他,他的人民在等着她回家。在20世纪50年代他回国...

2023-11-19 #经典句子

土豪向开国上将要过路费 上将说一句话 土豪立刻送上钱粮赔罪

土豪向开国上将要过路费 上将说一句话 土豪立刻送上钱粮赔罪

三国时期,蜀汉大将王平以“老成持重”著称;在近现代,开国上将也有个王平,同样是以“老成持重”而闻名。王平1907年生于湖北阳新县,23岁才参加红军,这在开国将帅中算是年龄比较大的了,再加上他老成持重,因此主要...

2023-11-23 #经典句子

最低调的开国上将 因为太老实对伟人说一句谎话后 愧疚了半辈子

最低调的开国上将 因为太老实对伟人说一句谎话后 愧疚了半辈子

在三野的司令部出了不少大名鼎鼎的人物,陈老总、粟裕、谭震林,但是身为三野政治部主任的唐亮虽然高居上将,却一直很低调,不显山不露水,了解的人不多,算得上是最低调的开国上将。唐亮为什么一直名声不显呢?原来...

2023-01-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