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和尚看到稻农向后插秧 悟出首千古名作 仅4句却句句是至理名言

时间:2014-04-05

比如写到关于农村生活的,既有隐逸诗人抒发闲情逸志的仙气飘飘,但也有现实主义诗人关于农业生产实景接地气的描写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许多人对古典诗歌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风花雪月的印象当中,其实,有许多诗歌也是非常接地气的。比如写到关于农村生活的,既有隐逸诗人抒发闲情逸志的仙气飘飘,但也有现实主义诗人关于农业生产实景接地气的描写。

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抒发的是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宁愿归隐田园的人生追求,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写的是清新的山村风光和对丰收的无限喜悦之情,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抒发的是对烈日当空下农民辛勤劳作的深深同情。

辛弃疾的《西江月》写山村生活,其中出现的一个很重要的事物,就是水稻。中国是水稻的原产地,长江中下游一直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早在七千多年前,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了。

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歌,经常会写到稻香和插秧的场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插秧歌》,就是生动地描绘了江南一家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热闹情景。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全部出动,拔秧、抛秧、接秧、插秧,分工合作,井然有序,一家人插秧干活热火朝天,诗歌歌颂的是农家夫妇和孩子们勤劳朴实的劳动精神。

五代时期的高僧契此也写过一首《插秧歌》,但与杨万里的精神主旨不同,在简单的劳动场景中,蕴含着深刻的佛家哲理和人生感悟。

插秧歌

五代 契此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

契此这个名字或许没人知道,但提起他的另一个外号布袋和尚,肯定是无人不晓了。契此就是布袋和尚的本名,他生活在五代后梁时期,因为总是带着一个布袋四处溜达,所以得了一个布袋和尚的外号。

传说布袋和尚是弥勒佛的化身,他死后还留下了辞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关于布袋和尚的传说有很多,但《插秧歌》却是他留下来的一首实实在在可察的诗歌,就算布袋和尚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但从这首诗来看,也是对人生参悟得非常透彻,对后世之人也是非常有启发的。

布袋和尚是农家出生,从小就学会了插秧。传说布袋和尚法力无边,具有分身的本领。有一天赵、钱、孙、李四家都来请他帮忙插秧,他全部应允,不仅分身四处,帮四家都把秧插好了,晚上还分身到四家去吃了晚饭。

回想一天的插秧经历,布袋和尚还随口吟诵出了这首《插秧歌》,插秧对他而言,并非是普普通通地从事一种农业活动,而是在种福田,春日播种秋日收获,就跟积德行善就能得到福报是一个道理。

低头看到稻田里倒影出来的水中天,也是一个能够洗涤人心的意象。水中的稻秧在这水中洗净了以后,才能更加茁壮的成长,就像是人要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清净了,才能够学佛修道一样。

“后退原来是向前”,表面上是描写插秧的场景,稻农门看似是一边插秧边一边后退,但其实每后退一步,都是插完了一颗秧,也是向前进了一步。

这就像人生修行一样,凡事都有两面性,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些事情你看起是在退步,其实却可以取得以退为进的效果,也许退一步只是为了让自己以后有更多进步的空间,如果为人处世能够愿意多低下头,多退一步去看,或许能够更加豁然开朗。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和尚看到稻农向后插秧 悟出首千古名作 仅4句却句句是至理名言》,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和尚帮农民种地 悟出一首禅诗 短短4句却是至理名言

和尚帮农民种地 悟出一首禅诗 短短4句却是至理名言

...便见水中天”是在写手捏葱绿的秧苗种在田里,一低头就看到水中倒映的天空。“低头便见水中天”与王维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是在亲近大自然的时候发现的景象。同时布袋和尚的这一句诗...

2023-06-05 #经典句子

小和尚被罚天天扫地 看到一群蚂蚁后悟出禅诗 短短几句流传千年

小和尚被罚天天扫地 看到一群蚂蚁后悟出禅诗 短短几句流传千年

...柳风”的志南和尚,只因散步时一时有感,便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绝句》,但他一辈子真的只有这一首流传至今。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这位大诗人齐己,按道理来说也应该是属于后者。作为一代诗僧,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靠...

2023-09-01 #经典句子

皇帝逼和尚吃肉 和尚无奈同意后 和尚说了一句话变成千古绝句!

皇帝逼和尚吃肉 和尚无奈同意后 和尚说了一句话变成千古绝句!

今天小编跟大家说一个野史方面的故事,这件事情发生在明朝后期,当时的大西帝王张献忠占领四川后,在四川开始了滥杀无辜的日子。某天张献忠来到了山中的一个寺庙中,这个时候张献忠想要杀人的毛病开始了,寺庙中的和...

2023-10-30 #经典句子

皇帝威胁和尚破戒 和尚无可奈何 破戒前说下了千古名句

皇帝威胁和尚破戒 和尚无可奈何 破戒前说下了千古名句

皇帝威胁和尚破戒,和尚无可奈何,破戒前说下了千古名句中国古代出现了很多昏庸残暴的皇帝,而自称皇帝的张献忠,便是如此。提起张献忠,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可要说起他做过的事情,那可是人们经常津津乐道的话题了...

2014-09-22 #经典句子

张献忠逼和尚吃肉 否则屠城 和尚随后说了一句话 却成千古名句

张献忠逼和尚吃肉 否则屠城 和尚随后说了一句话 却成千古名句

...这样的逼迫只是说了一句话,这一句话在后来竟然成为了千古名句,那这十个字是什么呢?又有怎样的故事呢?佛法传入中国并得到发展要说佛法传入中国,可并不是人们记忆中唐朝时期唐玄奘等人西天取经,而是在汉朝时期就...

2015-05-13 #经典句子

皇帝逼和尚吃肉 和尚无奈提一请求 最后说了一句话成为千古名句

皇帝逼和尚吃肉 和尚无奈提一请求 最后说了一句话成为千古名句

...,也可以让犯错的普通人平静下内疚的心情,而得以流传千古,那就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当然这只是一个野史传说。其实这句话出自《济公李修缘》,但是它的全文是:“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如...

2023-10-30 #经典句子

皇帝强迫和尚吃肉 吃完肉后和尚说了一句话 竟成为千古名句

皇帝强迫和尚吃肉 吃完肉后和尚说了一句话 竟成为千古名句

皇帝强迫和尚吃肉,吃完肉后和尚说了一句话,竟成为千古名句大家都知道,佛门有戒律清规,和尚要严格遵守,其中一点就是不杀生不吃肉。一般大家都会尊重和尚的这些习惯,不过在明朝末年,却有一个皇帝强迫和尚吃肉,...

2023-10-30 #经典句子

皇帝让和尚破戒吃肉否则屠城 和尚吃下后留下一句千古传颂的话

皇帝让和尚破戒吃肉否则屠城 和尚吃下后留下一句千古传颂的话

在电视剧《活佛济公》中有这么一段情节,济公在喝酒吃肉之后说过这样一句话,酒肉穿肠过,佛祖留心中。可能大家都觉得这句话不管是在原著还是在电视剧中都是一句虚构的台词,但其实这句话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也是出自...

2023-06-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