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刘学文对话英雄都昌林:坚守阵地90多天歼敌82人的血色记忆

时间:2014-02-14

1985年3月,作为二班长的他随五九七团二营四连参加了老山地区对越自卫防御作战,他带领全班坚守阵地96天,打退越军班、排、连等规模的进攻和偷袭21次,在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89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8 分钟。

以下文章来源于影响力人物 ,作者刘学文

《寻找英雄系列访谈》

征集故事和采访线索

欢迎推荐

邮箱:yxlyc808@126.com

手机(同微信):13601081788

《影响力人物》周刊2020年6月23日B4版

老山战场永不褪色的血色记忆

---与战斗英雄都昌林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本报记者 刘学文

访谈背景这是一个被人们淡忘的英雄。1985年3月,作为二班长的他随五九七团二营四连参加了老山地区对越自卫防御作战,他带领全班坚守阵地96天,打退越军班、排、连等规模的进攻和偷袭21次,在全班无一伤亡的情况下,取得了毙敌82名的辉煌战绩,被破格提升为排长,并荣立二等功。在出击敌405号阵地的战斗中,他机智果敢、勇猛无畏,只身闯进5号洞,毙敌8名;副连长梁岭牺牲后,他主动接替指挥,组织突击队边搜剿洞穴边抗击敌人反扑,最终剿灭全部405号阵地守敌并打退敌人多次反扑,对我彻底控制405号阵地起到了关键作用。战后,他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叫都昌林,一个闪光的名字,一个永远值得人们铭记的英雄。

坚守阵地96天,打退敌人偷袭和进攻24次

刘学文:您是什么时候接到开赴老山前线的命令的?当时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作了哪些战前准备?

都昌林:我们是1985年1月下旬接到开赴老山前线的命令的。当时,我正在探家,在到家的第三天,接到部队“见电速归”的电报,才确认了部队参战的消息。根据连队战士休假计划,我是被安排在春节期间回家探亲的。可到1月20日,部队要参战的风声越来越紧,指导员说:“都昌林要回家,就现在走吧,不然恐怕没机会了。”我二话没说,提着一个包就奔火车站了。这次探家,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一是离开家二年多了,回家看看爸妈;二是半年前,我在给我梦中的她写信中,表达了我对她的爱意,她回信没有拒绝,也没有同意,只是说等我回来见面再说吧。不难想象此时我要回家见她的心情是多么迫切!知道部队要参战,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军人的真正价值,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得以体现!”,我们终于有了展示自己价值的机会。紧张是因为对战场的情况一无所知。虽然知道上了战场,危险性大,但我也没有那么悲观!我的想法是“完成任务,活着回来”。在部队还没有接到参战命令之前,但各种迹象表明我们去参战的可能比较大的时候,我给我现在的爱人(当时虽然她还只是我的一般朋友,但她却是我最依赖的朋友),写了一封信,告诉了她我们有可能去参战的情况。主要是怕部队突然接到命令拉走的时候,可能连信也发不出去。若真是那样,她会想办法告诉我父母亲真相,并替我安慰我的父母。

刘学文:您参与过多少大大小小的战斗?你们一共打退了敌人多少次的反扑?

都昌林:我们参战一年多的时间,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防御战斗。1985年5月中旬至8月下旬,我们连接防了老山松毛岭方向最前沿的9个阵地,我们班坚守在全连最前沿的140阵地上,坚守阵地96天,打退了敌人班、排、连规模的偷袭和进攻24次,歼敌82人。二是出击拔点战斗。1985年12月2日,我们连队对敌405号阵地进行出击拔点,我担任第三突击队队长,在占领405号阵地表面阵地后,一边组织搜剿打洞,一边抗击敌人7次反扑,直到进攻战斗结束转入防御,又打退了敌人10余次反扑,牢牢守住了阵地。

刘学文:战场上的“猫耳洞”生活,对于许多年轻读者来说都十分陌生,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都昌林:说到“猫耳洞”,其实就是战场上用来防炮的洞,有的是人工构筑的,有的是利用天然石洞、石缝改造而成的,一般都比较小,能容纳一个人和几个人不等。而猫耳洞生活,用一个“苦”字能涵盖它的全貌。战友们说:“在猫耳洞里呆这三个月,把这辈子的苦都吃完了。”具体讲就是危险、拥挤、潮湿、酷热、卫生条件差。由于我们的防御前沿与敌人的阵地犬牙交错,最近的哨位与敌人阵地只有十几米远,稍有不慎,暴露了目标,随时都有遭敌直瞄火炮袭击的危险。我们七班坚守在最前沿的左三号阵地,7月10日,遭到敌人炮击,前一发炮弹把洞顶掀开,后一发炮弹直接落到洞内爆炸,造成我们七班两死四重伤一轻伤的后果。前沿阵地的猫耳洞,虽然能起到一些防炮的作用,但真的被炮弹直接命中了,也是难保安全的。之所以叫它猫耳洞,就是因为它小,特别是前沿一线的猫耳洞有的能藏1-2个人,多的藏5-6人。我们班的那个猫耳洞是利用一条石缝改造而成的,只能呆5-6人的洞,可挤进了9个人,坐着抬不起头,躺下伸不开腿。进入雨季,洞里都比较潮湿,经常是外面大下,洞里小下,外面停下,洞里还嘀嗒。我们带上阵地的被子、褥子,潮的踩在上面都能听到“嗞啦”声,下阵地时都烂的拿不上手了。我们在前沿阵地的6、 7 、8三个月,正是高温,阵地表面达41-42度,洞里也有38-39度。高温加潮湿,洞内宛如蒸笼。在这猫耳洞里,不仅仅是防炮,吃喝拉撒都在这里,其卫生状况可想而知。正是这拥挤不堪、湿热难耐、蚊虫肆掠的环境,使战友们有的患下综合疲劳症、关节炎,有的被蚊虫叮咬后出现化脓感染,有的烂腋、烂裆,连衣服都没法穿。

刘学文:战场上随时都会面临牺牲,也会看到身边的战友随时离你而去,您对经历过生死之交的战友之情如何理解?

都昌林:经历过战火洗礼,在战斗中结下的战友生死情谊是纯洁的、是高尚的、是值得一辈子珍惜的。在那特殊的环境里,战友之间生死与共、赴汤蹈火,最难过也最能激发斗志的莫过于看到战友从身边倒下!战场的情况非常复杂,充满着危险,战友们在关键时刻都能自觉的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我们副连长梁岭烈士,他牺牲前在405号阵地顶端搜剿残敌过程中,他和报话员不幸同时被弹片击中,报话员头部受重伤;他自己的腰部被弹片击穿,鲜血直流,而他顾不了自己的伤痛,用自己的急救包给报话员包扎,并将报话员转移到安全地带,结果再次遭到敌人的重机枪袭击,光荣的牺牲在高地顶端。

我们连队在参战一年多的时间里,共牺牲了20位战友,他们永远都是我们这些活着回来的战友心中的痛!他们也永远活在我们战友们的心中!

“祖国,我的一切一切都是您的!”

刘学文:还记得战场上最悲壮、最剧烈的战斗场面吗?

都昌林:我所经历的战场上最悲壮、最剧烈的战斗场面是1985年12月2日,对敌405号阵地的出击拔点战斗了。敌405号阵地是插在我松毛岭和那拉方向的一棵楔子,敌人利用它作为依托,经常对我前沿阵地进行偷袭和袭扰。为了稳定我防御态势,上级决定拔掉这棵楔子,并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我们连。接受任务以后,连队迅速制定作战方案,决心编成四个突击队,从西、北两个方向,成两个梯队向敌405号阵地发起攻击。我们一排为第三突击队,我为队长,担负西路主攻方向的二梯队。11月29日,部队进入了集结地域。在405阵地周围潜伏了两天,等待战机。12月2日早上7:30,战斗打响。倾刻间我们万炮齐发,敌405及周围的附属阵地都笼罩在硝烟与火海当中。3分钟以后,炮火向敌纵深转移,我第一、二突击队,迅速向405发起冲击,仅用七分钟就占领了表面阵地,接着就转入了搜剿打洞。这时狡猾的越军,用他们自己的炮火对405号阵地进行反覆盖。由于洞还没拿下,在阵地表面的第一、二突击队的同志们无处藏身,伤亡比较大,突击力量明显减弱。到8时16分,我们第三突击队接到加入战斗的命令。出了洞口,在给三个班长明确了各班的任务和目标之后,我率先冲过了敌人的机枪火力封锁区,贴上405,从4号洞附近直插高地顶端,跟在我后面的还有报话员马明举和三班的盛荣生,当我们接近山顶时,突然看到山顶的一块大石头前坐着一个人,就停下想看看是什么人。就在我们迟疑这一片刻,从电台里听到副连长梁岭在喊:“410,410,赶快找地方防炮,太危险!太危险!”,我再看看周围炮火真的很密集,就向顶端跨了过去。到了近处一看他身上贴的白色胶布,知道这是自己的战友牺牲在这里,他的前额被弹片划开,脑浆和血遮住了脸颊。我上去将他的前额复上去,才辨别出是八班的新战士陈学常,当时才十七岁。牺牲时,冲锋枪还紧紧抱在手上。看到战友牺牲的惨状,更加激起了我对敌人的仇恨。到了顶端,我让盛荣生占领了两块巨石之间的缝隙,观察敌人的动向。我就用电台联系我们三个班长,可喊了半天,谁也联系不上。这时,就听到盛荣生报告:“排长,在307方向有30多名越军向这边机动。”我用电台向连指挥所报告,并不断地指示着炮火拦截反扑之敌。敌人不断地组织兵力进行反冲击,企图乘我立足未稳,和洞内之敌里应外合,夺回阵地。也正是由于我们占领了山顶的有利位置,给我们的炮兵明确指示着目标,进行了有效的拦阻,才使敌人的企图没有得逞。就在我们指示着炮兵抗击敌人7次反扑的时候,我们突击队三个班的战友们和第一、二突击队的部分战友密切配合,相继拿下了整个阵地8个洞穴中的7个,就是一个5号洞迟迟没有拿下,而且为打这个5号洞,已经有7名同志牺牲在5号洞口下面。战至11点45分,副连长梁岭带着他的通信员和报话员,从左8号机动到405,到顶端与我汇合了。他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一排长,你带他们把山顶守住,我去把5号洞炸掉!”我一听急了,我说:“你上来了,炸5号洞就应该我去!”他说“你去不行,还是我去!”我说“你去更不行,你是副连长,阵地上指挥不能没有你。”就这样我俩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还是他采取了折衷的办法,他说:“这样,我俩一起下去,山顶这里叫盛荣生负责。”我说:“这也行!”就在我俩整理装具准备下去的时候,他看到山顶东侧有二个越军哨位,问我那二个哨位是什么情况?我说“是空哨位。”他说“你们搜了吗?”我说:“没搜"。他说”没搜,你们怎么知道是空的呢?不行,我们下去之前得先搜一搜。”说着,就从挎包里拿了两块TNT炸药块,向那二个哨位摸去。这时,我也就没跟他打招呼,就自己下到5号洞去了。5号洞,我们战前曾多次抵近侦察过。洞口在半山腰,呈喇叭口,正对着左8号,在喇叭口的下面是个3米左右的崖壁。我下到半山腰的5号洞附近,靠在一块石壁上搜寻着5号洞口,可没找到,我分析是不是被我直瞄火炮打塌了?就用电台和连指挥所联系,我说“我已经到了5号洞附近,但找不着洞口,是不是被炮火炸塌了?”听到连长在电台里喊:“410,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再仔细找找。”这时听到下面有人喊:“5号洞就在上面,刚才越军还在向外扔手雷呢!”原来就在我下面一点的8号洞里,有我们的7名同志都受伤在里面。听到这,我也就知道洞口离我并不远,我又搜巡了一遍,还是没看到洞口,但上面崖壁上伸出的一块大石头,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慢慢贴到大石头后面,向上探头一看,一个三角形的洞口就在大石头上面。我缩下身子,从挎包里拿了两块TNT炸药块,同时拉着了向洞里扔了进去,只听“轰,轰”两声巨响,我乘着烟幕,就爬上大石头,端着枪对洞口里就是一阵扫射,然后,就猫着腰一头钻了进去。进到里面七、八米,很暗,什么也看不见,我贴着洞壁稍一停顿,让眼睛适应一下,借着洞口的一点亮光,看清了洞里的轮廓。这里面还比较大,人都能直起腰来,看到对面的石壁上还有一个洞口,我拉开一个TNT炸药块,向那个洞口里扔了进去,“轰”的一声,整个洞里再次被烟雾漫住了,我自己也被烟呛得喘不过气来,就又退到洞口外面喘了口气,吐出来吐沫和墨汁一样漆黑。出了洞口就爬在洞口的大石头上,用枪口对着洞口里面,如果有人敢露头,我就揍他。我摸了摸挎包,炸药块没了,又用电台和连指挥所联系,我说:“241,5号洞我找到了,也进去炸了,里面还没搜完,请求派个人给我送点炸药上来。”连长说“好,你注意安全,我马上派人上去!”,这时在下面8号洞里的战友,听到我向连长求援,一班长陈光和六班长沈良江两人都冲了出来,要从那3米多高的崖壁上爬上来支援我,由于他俩都受了伤,六班长右胳膊受了重伤,爬那崖壁爬了二次都滑了下去;一班长稍轻一点,伤在脚掌的后半部,就爬了上来。我让六班长还回到8号洞,把同志组织好。一班长由于上来比较急,除了拿了支枪以外,什么也没带上来。我看在那里等炸药是非常危险的,就和一班长说:“我们俩再进去把里面那个洞搜一搜!”他说“好!”这样我在前,他在后,我们第二次往里去,可就在我们刚进去二、三米,发现中间有一块稍大一点的石头,在石头的左边伸着一只脚丫子,再从那石头上往里一看,有个越军,光着膀子,斜躺在那里,一支胳膊还一动一动的,我说“他还活着!”,紧接着枪口就对了上去,同时脑子里又闪了一下抓活的,又把枪口对下压了压,在他腿上打了一个点射,枪一扔就扑了上去。摁住了在动的手,再伸手去抓另一手时,才发现这左胳膊齐大臂上端就断掉了,伤势比较重,已经没什么反抗力了,但毕竟还没死,我让一班长拿绳子,可他的绳子也在挎包里没带上来,他就将他自己的一条绑腿解了一条下来,我俩一起将他一只手夹在两腿之间一把捆了起来。接着向连指挥所报告“我们抓到一只老鼠。”就听到连长在电台里喊到:“好,你们把他看住,我马上派人上去把他弄下来!”这时我让一班长看住他,我再去把里面那个洞搜一搜。我把身上的装具往后整了整,正准备往里钻时,只听左后侧“叭”的一声枪响,子弹从我头顶飞过,打在右边的石头壁上,我一下卧倒在洞口一侧,朝左后侧一看,在我左后上方还有一个洞,洞口离我所站的底平面有近2米高,这一枪就是从那里打出来的。我慢慢接近到那洞口的下面,拉开了一个手雷扔了进去,爆炸的烟雾还没散开,就蹬在石头上端起枪就是一个长点射。打完了,我又卧倒在洞口下面。停了一会,没听到上面有什么动静了,我又踩着石头慢慢爬上去一看,这上面有4具尸体,都已经不喘气了,就没再管他,又继续搜剿里面那个洞。我挤进去不到2米,又分成左右两个叉道,向左是个漏斗型的,下去2-3米就自然封底了;向右朝下还有一个很深的洞,里面光线很暗,我背贴着左边的洞壁,边探边向里摸,大约进到10多米,看到左上方射进一束亮光,我判断这里可能有个洞口,再仔细听听,上面还有人小声说话,但听不懂说什么。我又向前摸了两步,到了拐角处,感觉到这洞口不远了,拉了个手雷就朝洞口扔过去,随着爆炸声还听到“啊”的一叫,我右脚一步跨过去,端起枪对着洞口就是一阵扫射,接着我又还原到拐角处听听动静,停了一会,已经没什么反应了,我小心翼翼接近到洞口,发现这里有2名越军都咽气了,其中一个后背上被炸了个大窟窿,血溅了一地。我向洞口外探头看了看,见对面就是八里河东山,说明我已经到405的东侧了。原来这里是越军利用这个洞口改造而成的一个哨位,哨位上还有挺轻机枪。找到这个洞口,也就标志着搜剿5号洞战斗结束了。我回过头把洞里又认真搜索了一遍,洞里共有8具越军尸体,并搜出6支冲锋枪,1挺轻机枪,2具火箭筒,2具掷弹筒,1部电台,1具8倍红外望远镜,还有一些衣物等。在缴获的这些武器中,除了有一支冲锋枪和2具掷弹筒外,其它武器全都和我们手上的武器一样一样的。看到这里,真是肺都气炸了!从这些也能看出敌方忘恩负义的丑恶嘴脸。搜索完毕,没有发现可疑情况,就来到一班长那里,一班长说:“这家伙已经不行了!”不一会也就咽了气。我就用电台向连指挥所报告:“241,241,5号洞已搜剿完毕!老鼠也不行了!”只听到连长的声音很低沉“410,410,副连长梁岭已牺牲,现在由你代理副连长,赶快把同志们组织起来,做好抗击敌人反扑的准备!”听到这,我和一班长一下都懵了,不禁掉下了眼泪,同时我也感觉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大了。前面讲到的梁岭牺牲的前后过程,都是我伤愈回到连队才了解到的。当战友们把他的遗体从阵地上抢了下来时,连长从他的左上衣口袋里发现一个被血浸透并留有一个半弹孔的小笔记本,在小本的第一页上只写了这样一句话:“祖国,我的一切一切都是您的!”在场的战友看到此情景,无一不痛哭失声。我把在阵地上的人员清点了一下,编成了3个战斗小组,分别负责405、302和301阵地的坚守,做好抗击敌人反扑的准备。到晚上6点左右,从五连又补充11个人到405,加强了我们的防御力量。在上级炮火的支援下,我们在一昼夜中共抗击了敌人大小不等规模的反扑十余次。到12月3日的下午6点左右,在抗击敌人反扑的战斗中,我的头部不幸中弹,休克后被战友们从阵地上抢了下来。所幸的是由于抢救及时,保住了我的生命。

“战斗英雄”的本色人生

刘学文:中央军委授予您“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这个称号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都昌林:中央军委授予我“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是因为组织上认定我在这场战斗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对我的褒奖和认可。

“战斗英雄”对我来说意味着荣誉,更是责任。虽然荣誉的光环套在我的头上,但我心里最明白它不属于我,它属于我们全连的战友,属于这个英雄的集体,更是属于那些为了这场战斗胜利而付出鲜血和生命的烈士战友们!没有他们的赴汤蹈火、前赴后继,没有他们的奋力拼杀、密切配合,光靠我都昌林,就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拿下这个阵地。所以参战回来这么多年,我从来不敢拿这荣誉当作自己炫耀的资本,相反,它一直是激励我干好工作的动力。

刘学文:战争结束后,您在部队又做了些什么工作?什么时候转业的?

都昌林:战争结束后,我大部分时间在部队基层带兵,主要从事部队政治工作,担任过副连长、指导员、股长、政治处副主任、教导员、团副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团政委、旅副政委、人武部政委、军分区副政委。2012年底,从枣庄军分区副政委岗位转业。

刘学文:和平年代,您是如何传承老山精神的?如何保持您的英雄本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又获得过哪些荣誉?

都昌林:“老山精神”是当年我们参战官兵在那特殊的时期、特殊的环境里共同创造并实践的精神财富。和平年代,传承和发扬“老山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一直是我对社会上进行传统教育的主题。我把它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祖国至上、人民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三是不畏艰苦、甘愿吃亏的无私奉献精神;四是团结战斗、生死与共的集体主义精神;五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的共产党员形象。至于如何保持英雄本色,我前面就谈到了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什么英雄,我在战场所做的一切,都是作为一个战士、一个军人应该做的,尽了我的职责而已。能有幸活着回来,就不能辜负那些没回来的战友,踏踏实实干点事,用成绩去回报组织上的褒奖和鼓励。参战回撤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先后二次荣立三等功;1989年9月,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劳模代表大会”,并参加了建国四十周年国庆观礼;1991年6月,被济南军区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1992年,被集团军表彰为“优秀党支部书记”;1996年,被济南市授予“荣誉市民”。1997年9月,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2008年12月,当选为《解放军报》评选的“与时代同行――改革开放三十年军营新闻人物”。

刘学文:三十多年来,您回过几次老山?面对麻栗坡烈士陵园那些永远驻守在南疆的年轻生命,您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都昌林:我是2012年10月在我离开部队之前,带着夫人回了一趟老山。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看到那一排排整齐的墓碑和坟茔,感慨万千!正是当年他们为了祖国的尊严和安宁,付出了年轻的生命,才有了我们共和国这三十多年的和平环境!他们才是我们共和国的英雄!共和国不能忘记他们,共和国的后来者,在享受这和平环境、美好生活的时候,更应该记住他们,敬仰他们!

刘学文:您经常会参加一些战友聚会吗?您和您的战友去看过烈士家属吗?你们为烈士家属做了哪些工作?

都昌林:我经常参加战友聚会。我对我们战友之间的感情看得很重,总觉得在那样的环境里能活着回来都不容易,有机会、有条件多在一起聚聚,叙叙战友情谊,也不失是一件美事!我和战友们都多次看过烈士父母。只是由于我们连队的20位烈士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3省14个县(市、区),有的烈士家里去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去年年底,通过战友微信群了解到,20位烈士的父母,目前还健在的只剩下10位老人了,而且年龄都在80岁以上,我和老连长发起,成立了全连参战战友基金会,每年委托当地战友代表全连战友定期看望慰问烈士父母,烈士为国家尽忠,我们替烈士尽孝!

刘学文:战友相聚,您们最喜爱唱的歌曲是哪一首?为什么?

都昌林:战友相聚,我们唱的比较多的歌还是《怀念战友》。我们连队参战一年多的时间,牺牲20位战友,在建制连这一级算是最多的了。战友们聚到一起,自然都会想到牺牲的战友,唱这首歌,也寄托着战友对牺牲战友的想念和怀念。

刘学文: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都昌林:我最大的愿望是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的军队越来越强大,强大到足可以扼制战争!让人民永远享受和平,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

都昌林的风采图集

英雄的大团聚:战斗英雄陈洪远(右三)、战斗英雄秦国富(右五)、战斗英雄安忠文(左五)、模范卫生员钟惠玲(右四)、战斗英雄张茂忠(左三)、战斗英雄都昌林(左二)、老山主攻营营长臧雷(左四)、本文作者刘学文(左一)、歌唱家江鸣鸣(左六)、导演吴瑕(右一)

本文图片由都昌林提供

嘉宾简介:

都昌林,1982年11月入伍,1983年12月担任班长,1984年9月入党,1985年3月至1986年6月随部队参加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防御战斗,他所带的班在全连最前沿的阵地上坚守96天,完成了任务,且全班无一伤亡。为此,他荣立二等功,并被提升为排长。出击拔点战斗,他担任突击队长,只身捣毁敌指挥所,全歼洞内8名守敌,在副连长梁岭牺牲的情况下,接替副连长指挥战斗,带领全连坚守阵地两天一夜,打退了敌人20余次疯狂反扑,牢牢守住了阵地,被上级党委记一等功。1986年5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参战回撤后,他一直从事部队政治工作,历任指导员、干事、股长、政治处副主任、教导员、团副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团政委、旅副政委、人武部政委、军分区副政委等职。2012年底转业,现任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他始终严于律己,珍惜荣誉,谦虚谨慎,扎实工作,在领导、同事、战友中,都有良好的口碑。

主持人简介刘学文,资深媒体人、作家,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人物传记研究中心主任、《影响力人物》主编,天下贵州人俱乐部秘书长。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刘学文对话英雄都昌林:坚守阵地90多天歼敌82人的血色记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琉璃》演员写告别文 袁冰妍走心成毅感人 看到刘学义的:笑翻

《琉璃》演员写告别文 袁冰妍走心成毅感人 看到刘学义的:笑翻

《琉璃》作为今年最有人气的古偶剧,剧情跌宕起伏让人欲罢不能。虽然在播出期间《琉璃》也被吐槽,也让人意难平过,但是最后观众也和结局中的众人一样达成了谅解,让故事大团圆结局。现在,《琉璃》都到了正常播出的...

2015-01-08 #经典句子

王成到底在哪里?巴金一语道真情!

王成到底在哪里?巴金一语道真情!

...红山包”和67高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守阵地。五连担任了攻打六七高地的主攻任务,经过认真准备后,一举夺回了阵地。于10月3日将坚守阵地任务交给六连,副指导员赵先友在指导员、副连长负伤下去后,...

2009-07-15 #经典句子

对越战争时 他击毙251人壮烈牺牲 牺牲前说了一句话让人落泪

对越战争时 他击毙251人壮烈牺牲 牺牲前说了一句话让人落泪

...兵的伤口都出现恶化的情况。就这样郭兴科带领连队整整坚守了54天的时间,这几十天的战斗让阵地周围没有一颗完整的植物,阵地上见到最多的便是子弹壳和打空的弹夹,而郭兴科浑身上下多出受伤,身体里还有几块弹片一直...

2023-05-26 #经典句子

抗战时牺牲的第一位军长 对儿女说一句感人的话 39岁时不幸殉国

抗战时牺牲的第一位军长 对儿女说一句感人的话 39岁时不幸殉国

...9月底,郝梦龄率军北进,并且到达了石家庄,随后率军坚守南怀化、大白水等主阵地,在战斗打响之前。他这样深情地对手下的官兵们说道,“兄弟们,此次战役事关重大,关乎民族存亡,唯有牺牲,才能够保住我们的国家。...

2023-01-09 #经典句子

铁原战争幸存士兵:彭老总对他们说了一句话后 放声大哭

铁原战争幸存士兵:彭老总对他们说了一句话后 放声大哭

...彭德怀元帅下令,命六十三军不顾一切代价,都要在铁原坚守十五到二十天,为大部队的转移提供充足的时间。接到这个命令之后,六十三军的军长明白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六十三军之前就经历过长时间的战争,...

2023-12-07 #经典句子

这一仗 志愿军副指导员说的这句话 所有中国人都知道 铭记至今

这一仗 志愿军副指导员说的这句话 所有中国人都知道 铭记至今

...援下逼近我阵地。敌1个排由67高地东北向我发起冲击,我坚守分队猛烈坚决抗击,伤亡较大,作为预备队的3排7班迅速增援,打退敌2次反扑。11时,敌军兵分三路向我阵地发起进攻,一路在3辆喷火坦克掩护下,由东南冲向我阵地...

2023-11-14 #经典句子

老兵忆对越作战往事:战友眼球炸出 醒来第一句话却是“对不起”

老兵忆对越作战往事:战友眼球炸出 醒来第一句话却是“对不起”

...问父亲:“既然知道打仗就可能牺牲,那你们为什么还要坚守在那里?”“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就不能让敌人踏上祖国土地,哪怕是一寸,都不行!” 说着,父亲瞪圆了眼睛,目光坚毅。过去每当父亲给我讲起这段血泪史,我...

2013-06-22 #经典句子

平凉市文化旅游五大平台联合吹响文旅战“疫”集结号:线上图书馆(四)

平凉市文化旅游五大平台联合吹响文旅战“疫”集结号:线上图书馆(四)

...因为使命而奋斗,他们的功绩我们铭记于心;因为信仰而坚守,他们的精神吾辈代代相传。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向功勋人物致敬!张富清:紧跟党走,做党的好战士24岁,他冲锋在...

2016-09-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