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明代诗人写扫墓的一首诗 短短20字悲哀至极 写尽战争的残酷

时间:2013-11-26

今天清明,我们既为死者哀悼,也为生者祈福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4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国家乃至于整个世界还在遭受着病毒的荼毒,许多战士已经从抗疫前线凯旋归来,也还有战士坚守在岗位上,守卫着当地的人民和民生。今天清明,我们既为死者哀悼,也为生者祈福。

今天清明,十几亿人的心凝聚在一起,汇成一股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华夏大地上呼啸。

今天清明,所有的中华儿女站在前线战士的身后,祖国和民族是他们最坚强的护盾!

所谓“以史为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朝代更迭,政权交替,组成了一曲血与火交织的壮阔长歌。

朝代的更迭几乎避不开刀兵相见,今天的战疫是与看不见的病毒战斗,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痛苦和残酷,而古代的战争更是人与人的近身相搏,是冷兵器之间非生即死的碰撞,这其中的惨烈更是无法形容的。

在这清明之际,举国哀悼之时,想给大家推荐一首诗,与当下的环境不能说非常贴切,但我们至少能从诗中读到共鸣,同样是清明时节,同样是战争动乱,同样是儿女悲歌。

这首诗创作于元末明初,作者是高启。这时候的华夏大地刚结束了元末20多年的大混战,包括农民军,政府军和地主武装,华夏大地满地疮痍。

这位诗人可能大家不是太熟悉,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高启是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甚至有人把他们抬高到“明初四杰”的地位,他们在明初文坛上的重量可想而知。他曾经参与修订过《元史》,官至户部右侍郎。高启曾经为苏州知府魏观写过《上梁文》,因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然后魏观因此获罪被杀,高启也因为《上梁文》中有“龙蟠虎踞”四个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却因为一件没头没脑的官司丢了性命,也着实令人可惜。

介绍完诗人,我们来看这首作品。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代: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诗的题目点明了这首诗的创作目的,是送陈秀才回乡扫墓上坟的,寒食和清明挨着,自古就是人们祭奠祖先的日子。这位陈秀才也是在结束了战乱以后,马不停蹄的就赶回自己的故乡为自己的祖先上坟。

戎马辛苦,自然顾不上形象这类东西,陈秀才一介文士,落得一个全身上下的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的形象。虽然劫后余生,但是这样的惨状还是令人悲哀。

“乱后还乡”这四个字点明了陈秀才的的行程和目的,刚刚经历完朝代的动乱,还没有来得及庆幸劫后余生,就要匆匆忙忙的赶回老家祭奠自己的先辈,诉说自己的悲辛。

前两句描写完陈秀才的状态,后两句作者就写到了自己的想象。在这刚刚结束大混战的华夏土地上有着数不清的农村院落,他们本来自食其力与世无争的活着,却因为时代的动乱,被迫背井离乡,参与残酷的战争。

如今风雨杂来,梨花落尽,在这凄凉的光景里,寒食节悄悄的过去了。农村的墓园里满是坟墓,却没有几家人的子孙有机会赶回来给自己的先辈上坟。

不是儿孙不孝,不想陪先辈说说话。而是国家有难,华夏有难,无情的战火在中华大地上蔓延着,不容我们不站出来。

这里让我想起了过年时“最美的逆行者”,尤其是终南山老爷爷在餐车上休息的画面。中国长期以来受农业社会的影响,我想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当面对民族性的危难时,所有的人能够拧成一股绳,做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虽然说元末的大混战与今天的疫情可能并不是一个性质的战争,参与战争的人们也是出于不同的理由与信念,但这股精神,说到底是我们的华夏精神。

诗人的本意是控诉战争对人民生活造成的巨大创伤,使得农村萧条凋敝,民不聊生。只是特殊的时节里,也激起了我对正在经历着的这场战役的感触,写下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行文仓促,疏漏难免,望雅量。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明代诗人写扫墓的一首诗 短短20字悲哀至极 写尽战争的残酷》,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明代怪才状元的一首诗 全诗58字共有7个明日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明代怪才状元的一首诗 全诗58字共有7个明日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要分享的这首词却并非唐宋诗词,而是来自以小说出名的明代,这个诗人并不是十分出名,说起他的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一旦说起他的这首诗,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曾在年少时被师长反复念叨。《明日歌》-(明-钱福)明日...

2017-11-16 #经典句子

色不迷人人自迷的下一句 没想到是这句吧 这首诗念几遍就能背诵

色不迷人人自迷的下一句 没想到是这句吧 这首诗念几遍就能背诵

...表达的情感实在是精辟,所以历来都有被拿去使用,比如明代小说《欢喜冤家》中有“他眼也不转看着元娘,越看越有趣,正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描写;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七十九回里也写“情人眼里出西施,西施眼里出英...

2024-01-19 #经典句子

明代状元不当官回家种田 邻居笑他傻他写下首奇诗 句句发人深省

明代状元不当官回家种田 邻居笑他傻他写下首奇诗 句句发人深省

...无一不是个性张扬之辈。而本期要和大家介绍的也是一位明代的个性人物,此人名叫罗洪先。罗洪先年少有才,25岁中状元。后因看不惯尔虞我诈辞官回家种田,可以想象当时他做这个决定要承受多大压力,但他却全然不理会,...

2023-07-02 #经典句子

唐代一著名诗人少时写下两首诗 其中一句成为惜时名言 人尽皆知

唐代一著名诗人少时写下两首诗 其中一句成为惜时名言 人尽皆知

明代有一本收录古代佳句,包括古代流传的各种格言、谚语等集锦的书籍叫《增广贤文》,成书不晚于明代万历年间。该书作者不详,只知道,到清代同治年间有个儒生周希陶对该书进行过重订,后流传至今如今现存之模样,全...

2023-11-04 #经典句子

吴承恩这首诗描写行舟 全文无一个舟字 却句句烘托氛围

吴承恩这首诗描写行舟 全文无一个舟字 却句句烘托氛围

...的像素,在别人看来都是画面中一闪而过的镜头。 舟行 明代 吴承恩白鹭群翻隔浦风,斜阳遥映树重重。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注释:1、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2、挂龙,夏季由积云强烈发展而成的积雨云...

2023-10-02 #经典句子

王昌龄这首诗 词语平凡却气势宏大 被后世誉为“神品”

王昌龄这首诗 词语平凡却气势宏大 被后世誉为“神品”

...感慨边疆战乱不断,惋惜国家没有可用之将才的边塞诗被明代文学家杨慎誉为“神品”。这首诗开篇从千年之前,万里之外下笔,形成一种苍茫浑厚的独特意境。以古喻今,时空变换,战乱却从未中断,而万里戍边的人也大都有...

2011-02-19 #经典句子

“杏花春雨”出自哪一首诗?如何成为描写江南风光的佳句?

“杏花春雨”出自哪一首诗?如何成为描写江南风光的佳句?

...人王冕有“展卷令人倍惆怅,杏花春雨隔江南。”诗句;明代诗人边贡有“枫陛晓星看斗北,杏花春雨别江南。”;明代诗人秦旭有一首诗《舟中纪兴》:“东风两鬓雪毵毵,一枕兰舟酒半酣。不似邵庵虞学士,杏花春雨忆江南...

2022-12-15 #经典句子

体现茶文化的3首古诗 千年后留下缕缕茶香 让人唇齿留芳

体现茶文化的3首古诗 千年后留下缕缕茶香 让人唇齿留芳

...初。堪笑北人惟食酪,知君水厄定何如。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刘凤。刘凤是苏州人,而苏州当地不但有饮茶的习惯,关于茶的产业也十分繁荣。所以刘凤这首诗写虎丘茶,完全是有生活基础的,因此也能够留下动人的诗句。...

2022-12-1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