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为何华严经被称为佛家第一富贵?看看这几句名言您就明白了

时间:2013-04-29

在佛法圈子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富贵的华严,这指的是三部非常重要的佛经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4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同师同信,麻烦各位师兄关注并动动手指帮忙点赞转发评论,让我们一起回家

各位师兄好,咱们继续来分享三藏十二部佛经中的那些经典名句,让大家在感悟佛法的庄严和欢喜之余,还能够得到智慧的提升。

在佛法圈子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富贵的华严,这指的是三部非常重要的佛经。

其中楞严和法华咱们之前已经分享过了,这一篇轮到了华严经,这部经有着“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的赞誉。

这里多说一句,上面所说的“富贵”并不是我们世俗间的金银财宝,翡翠玛瑙,车子房子等财富,那些不过是身外之物而已,学佛需要的是看开它们,而不是去追求。

所谓的“华严之富贵”,真正的意思是说这部经实在太全面太丰富了,我们常说的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几乎囊括了一大半,就像是国宝展览馆一样,富贵冲天。

这一篇红尘就和大家一起看其中的几句话,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但只要各位师兄真心的感悟,也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出生于古印度,所以佛经的背景都是取自于当时的时代和文化。

而在那时候的文化之中,龙和象都属于瑞兽,吉祥且殊胜。

不过古印度的龙指的是“大蟒神”,和咱们中国的“龙图腾”并不是一类,不过大家也不用在意,意思相近就可以了。

至于大象,因为印度属于南亚,那里本来就有,我们这里很少见,各位师兄就理解为麒麟,凤凰等好了,反正都很好,大家都很崇拜。

至于牛和马,这一点中印两国的文化倒是完全一致的,农业大国,这都是重要的劳动力,又能拉车又能耕地,大家都离不开,只是地位就没那么高了。

就像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做牛做马”,就是比喻非常辛苦的工作,而且一般来说还没有太多的报酬和地位,比如那些清洁工,服务员,或者干脆父母为了孩子做牺牲。

而经中这句话的意义非常简单,那就是佛法中的高人,并不是来享受和受人顶礼供养的,而是为众生来付出的,这才是大乘佛法的真髓

一个人为了别人付出得越多,那就越符合佛法的精神,众生也就越尊重他。

比如说释迦牟尼佛,他抛弃了王子的身份,出家苦修,为大家找到了离苦得乐的解脱之法,因此才有这么多人追随崇拜顶礼他,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相反一个王子,哪怕将来做了转轮圣王,能够造福一国甚至整个天下,但终究不能让大家得到解脱,也最终会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接下来这一句也很有名,指的是时间宝贵,诸行无常的道理。

过去有一首很禅意的歌曲叫做“两两相忘”,其中有几句歌词是这样的——日与月互消长,富与贵难久长,今早的容颜老于昨晚

这歌词很美,也很有智慧,日升月落,不会为任何人而停留,千百年来都是如此,而许多人追求的大富大贵,其实根本都不会长久,随时都可能减少甚至消失。

就算是守财奴一样的牢牢抱住不放,省吃俭用,一毛不拔,到了临终那一刻也是一分都带不走的,所以最后都是空。

而且红颜易老,韶华易逝,每一天,每一刻,甚至每一个刹那,我们都在变老,除非大家能够感悟到“刹那生灭”的道理,否则真的是一步步走向衰老,以及最后的死亡。

因此和时间比起来,世俗中的名利其实根本不值一提,只有抓住时间精进修行,变成更好的自己,消除更多的业障,积累更多的功德福报,并最终超脱三界,这才是根本

某种程度来说,一个人对时间的态度,就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和层次,越往上走的人,对于时间也就越重视。

正如世尊举的这个例子一样,人生苦短,每过一天就少一天,就像是在池塘里的鱼,水越来越少,根本就浪费不起,又怎么值得去放逸快乐呢?

第三句话,其实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观晨星而大彻大悟之后,也终于看清了这个世界的全部真相。

这里多说一句,我们凡夫由于从无始劫以来积累了无数的业障,本心就像是那种古董铜镜一样,锈迹斑斑,满是泥垢,早已经不能再成像。

所以说我们眼中的世界,根本就是虚幻和荒诞的,只有阿罗汉以上的圣者,才有智慧看清真相。

当然了,也是有限的真相,随着境界的提高,这个世界也越来越真实,但是哪怕最高的十地菩萨,也依然有一分无明未破,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只有到了完全圆满的佛果,这才是完完全全,清清楚楚的世界,包括里面的一切众生之心,也都是了如指掌。

而这时候的释迦佛就全部看清了,他看到了所有众生,都有一颗佛心,或者叫做真如本性,都和诸佛不二,这就是“众生平等”的由来。

只不过这个平等,说的乃是果地上的平等,而不是因地之上,恰恰相反,众生虽然都有佛性,却都充满了妄想和偏执,等于是在各种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自然无法回家,找到那个真实的自我。

而我们的修行说白了,就是重新找回自己心中的那个佛性的过程,只不过有这种觉悟的人太少太少,更加不要说奉行了。

最后一句话,应该也是整部“华严经”中最著名的一句,甚至在所有佛经中也都极具代表性。

这里面最重要的五个字就是,“一切唯心造”,换言之,我们所看到,所听到,所闻到,所接触到,所感知到的世界,其实并非真实,而是和我们内心交互过后所产生的综合体。

这话有点复杂,可能师兄们不是太理解,这个很正常,因为这本身就是佛法最深的义理。

简单来说,我们感知世界是通过我们的六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途径和外界来接触,但是这六根本身并没有分析和判断能力,只是单纯的把信息采集回来。

大家可以理解为照相机拍照,但是这个照片它本身并不会看,而是交到我们手里,由我们再来欣赏美丑,好坏,分辨率高低等等。

这里面六根就像是这个照相机,可以拿到外界的信息,而看相片的人,其实就是我们的“内心”,或者说是“识蕴”,它才是真正的管理者

所以同样的东西,对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感觉,比如有人喜欢红色,有人喜欢绿色,有人喜欢甜味,有人喜欢酸味,有人喜欢读书,有人喜欢看戏,有人喜欢香蕉,有人喜欢臭豆腐,这都是由于众生的“心”不同所导致。

而这就是“一切唯心造”的道理,我们每个人的心,再加上客观存在的世界,共同构成了每个不同的人。

好,以上就是“华严经”中的四句名言,其实还有很多,我们只是拿出几句来做分享,希望能够对各位师兄有一些帮助。

每天都有佛法直播和答疑,欢迎各位师兄来现场提问,也请帮忙点赞转发评论,感恩大家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红尘若镜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为何华严经被称为佛家第一富贵?看看这几句名言您就明白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佛家经典名言16句 值得背下来感悟 你会受益一生!

佛家经典名言16句 值得背下来感悟 你会受益一生!

...四业:一智、二珍财,三受五欲乐,四求于解脱。——《华严经》3、居孝事父母,治家养妻子,不为空之行,是为最吉祥。——《法句经》4、超越生老病苦三原则:活得快乐,病的健康,老得有希望。超越死亡三原则:不要寻...

2018-05-15 #经典句子

佛教:读懂这些佛家的名言名句 不但会启迪自己的智慧 还能悟道

佛教:读懂这些佛家的名言名句 不但会启迪自己的智慧 还能悟道

...移于当念,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这是唐代李长者《华严经合论》中有名的偈子。我们活着就是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如果没有当下这一念,也就不会有这个世界,也就不会有我们活着的生存状态;没有这一念,也就不会有我...

2016-02-09 #经典句子

佛家经典《华严经》18句精华名句 体悟智慧与慈悲!

佛家经典《华严经》18句精华名句 体悟智慧与慈悲!

1. 护持正法,不惜躯命。——《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2. 以法自娱,欢爱不舍。——《华严经》卷十四,净行品3. 常念诸佛,心无暂舍。——《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4.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华...

2019-08-26 #经典句子

佛家最高经典《华严经》20句精华 体悟智慧与慈悲

佛家最高经典《华严经》20句精华 体悟智慧与慈悲

《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另称《杂华经》。《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1. 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2. ...

2023-06-17 #经典句子

理学已发未发的格物功夫 王阳明心学的“善恶”四句教及佛家忏悔

理学已发未发的格物功夫 王阳明心学的“善恶”四句教及佛家忏悔

...,接引大众,这个话题日后再说。所以应该如何忏悔?《华严经》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六祖坛经》: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衍;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

2017-04-16 #经典句子

《华严经》中 这四句最为经典 若能参透福报不浅

《华严经》中 这四句最为经典 若能参透福报不浅

...关注阿弥陀佛704、千面略懂居士、千面修行者每次翻开《华严经》,都会有一种“不读华严误终身”的奇妙心境。更憧憬着若能在世上重活一遭,该有多好呀的无明妄想。《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它是大乘佛教主...

2023-06-05 #经典句子

佛家藏经语录文摘四

佛家藏经语录文摘四

...如理而观察一切皆无性(菩萨问明品第十)一一《大方广佛华严经》9.世间众生,不知恩报,更相仇对,邪见执迷惑颠倒,愚痴无知,无有信心,随逐恶友,起诸恶慧,贪爱无明,种种烦恼、悉皆充满,是我所修菩萨行处。一一《...

2012-02-12 #经典句子

闻其名号丨佛名是非常尊贵+稀有难得的

闻其名号丨佛名是非常尊贵+稀有难得的

...”,累劫的善根成熟了,才能听到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华严经》偈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宁愿堕地狱,也要闻佛名;不愿生到天上,而闻不到佛名。佛名对我们来讲,是非常尊贵、稀有...

2024-01-25 #大杂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