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宋朝一位懒诗人 一生只有一首2句14个字的诗 却成了千古名篇

时间:2013-03-31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诗歌来窥见古人的志向、情感,更能窥见其背后的历史、社会风貌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引言

《尚书·舜典》中有语:“诗言志,歌永言”,说的便是诗歌是用来表达人的情感意志的一种文学体裁。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诗歌来窥见古人的志向、情感,更能窥见其背后的历史、社会风貌。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也凭借着作者或者细致、或者精彩、或者独特的刻画,得以流传千古,成为了人人诵读的名篇佳作。

这其中有一首诗便极有特色,全诗通篇只有2句14字,作者堪称是一个“懒”诗人。但就是这短短的2句诗,却因为作者将古人的含蓄内敛委婉地进行了精彩的表述,而让这首诗流传千古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这首诗名唤《断句》,作者为宋朝人苏麟,说到这里想必一般读者并不知悉,但若说这诗歌的内容“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却想必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需要说明的一点,这也是苏麟仅有的一首传世之作。而关于这首《断句》的写作背景,更是颇有传奇色彩,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亦是关系匪浅。

范仲淹的执政风格

作为一个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可谓是人尽皆知。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更是成为了无数士大夫的立身处世之本。而事实上,与范仲淹的文学成就相得益彰的是,他在政绩上更是突出。

生于书香世家的范仲淹,其先祖在唐朝时便出任宰相。及至他出生时,其父范墉担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一职,但是天不假命在范仲淹两岁时父亲便因病去世。无奈之下其母谢氏只得带着他改嫁,而在范仲淹少年长之后,知晓前事的他选择了辞别母亲,前往应天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27岁时范仲淹及第。

为官之后,得益于先天的秉性、自律与后天的学习,范仲淹刚正不阿、秉公直言。尽管这样的为政态度,让他仕宦并不顺遂曾屡遭贬谪、外放,但是就是这种态度却让他获得了世人的称道。

而他在出任仁宗朝的参知政事之后,所推行的庆历新政更是明确了"明黜陟、抑侥幸、减徭役"等措施,为王安石变法的实行拉开了帷幕。

可以说在范仲淹几十载仕宦中,虽然多次遭到贬谪,但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地方,他都做到了刚正不阿、举贤任能、造福一方,是一个真正的大家。

苏麟《断句》诗

而与苏麟的故事,据说便是发生在他在杭州知府任上。适时的范仲淹年逾六十,被外放杭州,但对于他而言,心中所想、现实所行的莫不就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

在任上,范仲淹建立官舍、改建库房,面对灾害迭起流民日多的境况,他招徕抚恤。种种举措都稳定了杭州的局势,同时对于辅佐他完成这等功绩的同僚,他也是举贤任能,纷纷举荐拔擢。

也是基于他造福地方,拔擢同僚的举动,让他深受百姓、同僚的爱戴。但是,就在他不断地举荐、拔擢下属之时,却难免会漏下一二人选,而写下《断句》诗的苏麟,便就是这样被“漏掉”的一位。

关于苏麟,其生卒不详,但据记载当时苏麟正担任“巡检”之职。既然是巡检之职,苏麟自然就要时常外出公干,这也就意味着与知府范仲淹之间少有接触,他获得举荐的机会自然就少了许多。

而就在苏麟每每归来之时,但见同侪却都已是获得了升迁,反观自己却成了“被遗忘的那个”。心中不由得烦闷,可是这样的事情又不好开口明言,而且知府范仲淹还是文人,那么要怎么办呢?

终于,苏麟想到了妙计:写诗求教。如此一来,既可以通过诗来显露自己的才华,又可以提醒范大人,别忘记了自己。于是,《断句》诗成。

断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在这短短的2句诗中,苏麟将“近水楼台”、“向阳花木”的优势写得显露无疑。正是因为没有遮挡,近水楼台自然能先看到月亮投影;正是因为向阳光照好,所以这样的花木自然能先看到春景。而在看到了苏麟的这首诗之后,范仲淹也自然知晓其意,很快就提拔了苏麟。

小结

中国人讲求含蓄内敛,这种性格特点的形成与地理环境、传统文化的影响息息相关。而在诗歌之中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也有着方方面面的体现,苏麟的这首《断句》便是明证。

而其他方面,一如思乡上,李觏写下“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念人上李商隐则会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等等更是不胜枚举。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宋朝一位懒诗人 一生只有一首2句14个字的诗 却成了千古名篇》,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生只写两句诗 却被奉为经典 令这位诗人流传千年

一生只写两句诗 却被奉为经典 令这位诗人流传千年

...诗,乃至两句诗句而成名,其作品也被广为传诵,被誉为千古佳作,例如以孤篇盖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又比如家喻户晓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提起《春江花月夜》,大部分都知道是张若虚所写;但后两...

2007-09-08 #经典句子

千古绝句!苏轼一生最厉害的七言诗 49字顺读 反读都是佳句!

千古绝句!苏轼一生最厉害的七言诗 49字顺读 反读都是佳句!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氛围极其浓郁的国家,各种历史名人,文人墨客都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的文化遗产。其中,古代的诗词歌赋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文化形式!其中的韵味与内涵,都是现在国内外文学作品所不能相比的。也...

2016-09-27 #经典句子

高蟾这首《金陵晚望》 也是唐诗里的名篇 最后两句更是千古名句

高蟾这首《金陵晚望》 也是唐诗里的名篇 最后两句更是千古名句

...蟾的这首诗有人认为很俗,有人则是认为这是一首难得的千古佳作,但是无论怎么样去评价,这都是一首水平很高的作品,诗人以一种非常的忧愁的口吻,把内心的那种伤感之情,以一种非常诗意的方式,描绘的淋漓尽致,读来...

2009-02-27 #经典句子

才女一生未嫁 却将夫妻之情写成千古名篇 短短四句情真意切

才女一生未嫁 却将夫妻之情写成千古名篇 短短四句情真意切

...的正是李冶的一首诗。才女一生未嫁,却将夫妻之情写成千古名篇,短短四句情真意切这首诗就是《八至》: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这首诗也比较有意思,就字面意思,距离有远近,溪流...

2023-07-18 #经典句子

唐代宰相的一首谜语诗 写风入选小学课本 短短20字成千古名篇

唐代宰相的一首谜语诗 写风入选小学课本 短短20字成千古名篇

我的印象中,唐代专门写风的诗歌是很少的,大多数还是利用风的功能性和衬托性,突出自己所要描写事物的一些特性,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用风突出坚韧;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用风突出...

2022-12-15 #经典句子

王安石很著名的一首词 既偷李白又偷王勃 短短6句却成千古名篇

王安石很著名的一首词 既偷李白又偷王勃 短短6句却成千古名篇

...百年,诗人们已经将那些场景与情感写得差不多了,有些千古名篇更是后代人很难超越的存在,想不出更好的,那就只有借鉴了。【临其诗境】《南乡子》词里说的是金陵,“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金陵的帝王之气从楚威...

2023-05-30 #经典句子

李煜被毒死前 写下最后一首词 短短4句却催人泪下 成千古名篇

李煜被毒死前 写下最后一首词 短短4句却催人泪下 成千古名篇

...煜被毒死前,写下最后一首词,短短4句却催人泪下,成千古名篇李煜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的最后一任君王,作为1个亡国之君,在政治方面没什么很大的成就,但李煜却称得上是所有亡国之君中文采最高的君主。好像这并不算是什...

2023-07-22 #经典句子

中唐诗人武元衡的千古名篇 句句简单 但含蓄耐读

中唐诗人武元衡的千古名篇 句句简单 但含蓄耐读

...朝的铁血宰相,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的这首《春兴》,是千古名篇,很多人都读过。如果您初读这首诗,会觉得很简单。但如果您仔细推敲,又会充满疑惑。其实,诗人的构思非常巧妙,感情脉络隐藏得很深。我们来读一读。杨...

2011-10-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