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军将命卿制与文武分职的萌芽 有什么历史特点?

时间:2012-11-10

由于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条件的制约和商周以来文武不分职、官事可摄传统的影响,春秋时期作为军事领导体制的重要构成部分的军事职官系统,也基本表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7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引言

军事职官的设置和其职掌功能的实现,是军事领导体制中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也是统治集团对军事领导权控制和运用的外在标志。由于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条件的制约和商周以来文武不分职、“官事可摄”传统的影响,春秋时期作为军事领导体制的重要构成部分的军事职官系统,也基本表现为军政统一、文武一致的特点。

这是与当时军政合一、兵民一致的社会政治状况相一致的。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内新的因素的不断岀现滋长,当时诸侯列国的职官,在体现商周以来臣仆用事的旧有传统的同时,也缓慢地呈示着职官权限分工明确化的趋势,到了春秋晚期,更酝酿着文武分职的契机。

军令系统的军将命卿制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一般都实行“军将皆命卿”的制度,表现为军与政的统一,其执政首领正卿或上卿,在平时是诸侯以下全国的政务官,在战时就是高级的战场指挥官,构成了以国君为核心,卿将合一的军事指挥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军队的高级将领基本上由“命卿"和有卿爵者担任。

军将以下还设置司马、舆帅、侯正、亚旅等类职官,从而形成了直接向统帅部负责的基层指挥系统。从有关史料记载看,文武同途、卿将合一在当时各国是普遍实行的。以下按国别进一步予以叙述。晋国。晋国的执政之卿,一方面是国内政务上的执政,另方面又是中军元帅,全军的主要统帅,可谓是“出将入相气晋军其余将佐,一般也由卿爵者充当。

当晋国设“三军”时,其共有“六卿"分别担任各军的将佐。日后晋军由“三军”扩充为“六军气掌军之卿也递增为12人,“晋作六军,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验、赵旃皆为卿""。诚可谓春秋文武合一、军将皆命卿的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缩影。楚国。春秋时期楚国基本上实行二卿士执政之制。在大部分时间里,两执政一为令尹,一为司马,其中以令尹地位最重。从表面上看,似乎令尹多偏重于治文,司马多偏重于经武。

但实际上,令尹、司马皆亦文亦武,职权可以互摄,并无十分严格的分工。城濮之战,其时“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七可见子玉虽为令尹,但却将中军为政。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春秋末年,如柏举之战中,楚也是以令尹子常统兵御吴的。而楚国的司马,虽大多以掌军赋为职,但也有将中军为政的情况。

可见军将命卿制在楚国也是通行的。齐国。齐国以国、高二氏为“二守”,他们既是命卿,协助齐侯执掌国内政务,又是军帅,分领上、下二军,并各自主管五个士乡的军事训练和军赋征调。因此出现了军政合一体制的基本格局。到了春秋晚期的齐景公时,其权力职责盖同于国、高之“二守”,亦系文武同途。

周王室。周室设二卿士辅佐周王主持政务,但遇有战事时亦领兵作战。如《左传桓公五年》载,周桓王统率诸侯之师攻伐郑国,周桓王自领中军,虢公、周公二卿士分将左、右军。又“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杜预注:“虽军败身伤,犹殿而不奔,故言能军”,可见在当时不仅将相不分职,而且连国君以至周王也均是亦文亦武。

其他像鲁国的司徒、郑国的当国和为政、宋国的左师和右师,其性质也与晋之卿将、楚之令尹、司马、齐之“二守”相同,既是国内的政务长官,又是军事长官。军事行政系统职官的设置我们所说的春秋以前文武不分职,主要是就最高层的军令即统兵发令的基本情况而言的。而在军事行政系统方面,自商、周以来就设有专职官员,自成体系,表现为国家设置司掌一般军事事务的职官,以处理日常军事行政事务。

如商代的“师”、“马亚气“多亚”、“亚”、“多马”、“多射”、“戍”,周代的“师氏”、“虎臣”、"司马"等职官,就是相对稳定的专职军事行政官吏。春秋时期,由于战事频繁、军队扩大以及职官制度逐步走向健全成熟,各国军事行政系统的职官设置和其职能的确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具体表现为:第一,司马的普遍设置和职权相对明确化。有些国家的司马,已开始偏重于统兵作战,如宋国和楚国的大司马以及下设的左、右司马或少司马。而更多国家所设的司马,则基本成为该国各级车、马"军赋等军中事务的管理者,类似于现代意义上的军事后勤主官。

如鲁国的都司马、家司马,以及楚国的县设司马等等。第二,各国都根据军事活动的需要,新设置了一些军事行政事务系统的职官。如晋国,在悼公即位伊始,就任命了一批军事行政事务的职官,其中公族大夫荀家等主持贵族子弟的文化教育和军事训练,御戎弁纠负责全军御者的教育和训练,司马籍偃主管车兵和步兵的协同作战技能的训练,乘马御负责管理和培训全军养马人员。

他们都是比较专职的主管军训的军政官员。除此之外,晋国基层军政职官还有“三十帅气“军大夫”、“军尉气“军司马”、侯奄"等等。第三,军事后勤职官的大量设置,在各国军事行政系统职官的构成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在春秋时期,专职军事行政职官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军事后勤职官体制日趋完善和具体。这些职官各司其职,为军队进行征战活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其有关情况见于《周礼》、《左传》、《国语》等典籍。如果说春秋时期最高层的军令系统的职官尚处于文武同途、卿将合一的状态,那么军事行政系统的普通职官则已相对专业化,其职能性质也趋于基本稳定。所以称春秋时期的文武不分职仅是就前一种情况而言,但由于军事领导体制的特征主要通过军令系统职能的属性来体现,故笼统地说当时文武合一、卿将同体也是可以成立的。

将相分职、文武殊途的萌芽文武分职、将相殊途的萌芽开始出现于春秋晚期。当时人们已比较倾向于用“将军"或“将"来称呼军事主官。另外在文献中还有“郑人以詹为将军”,“十旌一将军”等有关记载。

但是从总体看,他们基本上仍合军政于一身,正如韦昭及王引之注“十旌一将军”所云那样,是,十旌,万人。将军,命卿”、“平时为卿,而此时为将军气而似非完全意义上的专职军事统帅。然而,“将军”称谓的出现,毕竟意味着文武分职、将相殊途某种契机的存在,一俟条件成熟,就可能转化为客观的现实。

而孔子在传授私学时改革教育的内容,改传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诗、书、礼、乐、易、春秋",专重思想文化教育,则揭开了古代教育文、武分途的序幕。所以,到春秋末年,文武分职的萌芽已依稀可见。如据《论语》记载,孔子的两个学生冉有、子路同为季氏家宰,其中冉有长于“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气像是偏于文职;而子路则长于“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气似乎是偏于武职。

至于将相的明确分职,亦当发生在春秋战国之交。《战国策赵策一》追叙张孟谈告赵襄子语,“故贵为列侯者,不令在相位*自将军以上,不为近大夫气就是这种历史现象萌芽的较确凿证据。

结语

成书于春秋末的兵书《孙子兵法》亦多处提到“将",这里的“将”、“上将”云云,已是纯粹意义的专职将帅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进一步证实了文武分职的萌芽滋生于春秋之末。它为战国时期文武分职、将相分权历史局面的全面形成奠定了基础,也是春秋时期军事制度递嫂过程中的显著特色之一。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军将命卿制与文武分职的萌芽 有什么历史特点?》,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他们是历史上有名的诗人和词人 也都是文武双全的人才!

他们是历史上有名的诗人和词人 也都是文武双全的人才!

欢迎来到关于历史人文,唐代在我国历史上算是个特别的历史时期,经济发达、思想开放、国力强盛,也是因为整个唐朝开放和包容的思想,才导致唐朝发展的在历朝历代中最强盛。唐代的诗和宋朝的词,在历史上都非常有名,...

2012-09-25 #经典句子

琵琶文武曲 珍珠落玉盘——漫谈琵琶艺术中和之美

琵琶文武曲 珍珠落玉盘——漫谈琵琶艺术中和之美

...曲”,如琵琶曲《十面埋伏》,音乐描写的是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紧张激烈的气氛,刀光剑影的场面,在乐曲中得到生动体现,故唐人用“虎啸龙吟天地崩,琵琶奏响霸王风”来形容武曲艺术风格。古人把既有文曲写意抒情之...

2010-12-08 #经典句子

海明威:一个文武斗士是如何变成抑郁悲哀的弱者

海明威:一个文武斗士是如何变成抑郁悲哀的弱者

...夜里老人拖着越发沉重的身体回到自家屋内休息。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许多与大海的故事,其中不乏一些称得上传奇的经历。人类依靠薄弱都身体、坚强的意志力,一次次的战胜大自然、克服与超越自我。1961年的某一平常日子...

2013-02-21 #经典句子

新三国:此人文武双全 却被黑化 若他不死 历史又会怎样?

新三国:此人文武双全 却被黑化 若他不死 历史又会怎样?

...可是天妒英才,只有35岁便去世了,那么如果他在,三国历史必将大改。

2009-05-08 #经典句子

臣子问皇帝你要造反吗?皇帝回答一句话 引满朝文武哄堂大笑

臣子问皇帝你要造反吗?皇帝回答一句话 引满朝文武哄堂大笑

历史上朝代的更替是非常的迅速的,皇帝也是大家都有机会来当的,一个强盛的朝代,强盛的皇权,慢慢的变得没落,大多数也是因为爱,当朝的臣子造反,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这5000年的历史上也发生过各种各样的事情,而造...

2023-10-09 #经典句子

文武双全的爷爷

文武双全的爷爷

...好学的人。 点评:人物写作的关键在于刻画出人物的特点,作者通过对爷爷的描写,使人物非常有立体感,语言流畅,文笔细腻。本文来源:青岛早报

2010-11-12 #经典句子

明朝流行一句话 满朝文武半江西 原因皆是因为此人!

明朝流行一句话 满朝文武半江西 原因皆是因为此人!

明朝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比较出名的朝代的,为什么呢?之所以出名一方面是因为明朝中后期的皇上在朝政上都是不问世事的,整天被美色和酒肉左右,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宦官乱政,朝政被宦官所把持着。另一方面,在明朝...

2013-11-22 #经典句子

包括辛弃疾 这4个人都是文武双全的有才之人 你最佩服哪一个?

包括辛弃疾 这4个人都是文武双全的有才之人 你最佩服哪一个?

...实是个猛人。还有孔子,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成为中国历史上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一方面儒家和道家法家并列成为第一位的统治思想,另一方面儒家和道教佛教并列成为“三教”之一。这样的成就,全世界历史上,也没有出...

2011-07-2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