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大语文视角下浅析《峨眉山月歌》

时间:2012-10-29

那么,什么是大语文呢?大语文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孝纯在1982年提出的,他在邢台市八中主持了大语文教育实验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近年来“大语文”一词不断出现在各种宣传报道中,很多课外补习机构开设了大语文课程,引起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那么,什么是“大语文”呢?“大语文”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孝纯在1982年提出的,他在邢台市八中主持了“大语文教育”实验。当时提出“大语文教育”的教学结构由“一体两翼”组成,主题是课堂教学,两翼是课外活动和利用语文环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大语文”的认知也不断进步,目前不仅在内容与形式上进行了纵向(古诗文、传统文化)和横向(现实生活、社科知识)的双向延展,而且还要体现在运用(能力)上,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大阅读、大范围、大目标。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经典古诗词的意义非常重要。经典古诗词往往篇幅不长,带有韵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这些经过时间考验的文学精品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对小学生开阔眼界,启迪智慧很有帮助。2019年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古诗文课文的数量,这就对小学生掌握古代文学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

《峨眉山月歌》是七年级语文的学习内容,它同时被许多小学生必背古诗出版物收录在内。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离开故乡时所作的一首诗,《唐诗鉴赏辞典》对这首诗的评价是“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724年(一说写于725年)秋天,这一年二十三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古代中国,文人多在年轻时游历大山名川,这一举动被称为“壮游”。年轻的李白也不例外,他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一次是他初次离开家乡蜀地,对于年轻的李白来说总会产生浓重的思乡之情,于是在一个行船的夜晚,他写下了这首令人们传颂至今的名篇佳作。

在峨眉山附近,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乘船离开,半轮明月高悬夜空,这轮月被诗人称为“峨眉山月”。峨眉山是四川的一座大山,可以把它理解成诗人的故乡。诗人乘船行进于江面之上,夜空中半轮明月的月影一路跟随来到平羌。夜里从岷江上的清溪驿出发,前往平羌小三峡。想念又见不到故乡的月亮,行船不能耽搁,继续顺江而下驶向渝州。在这首诗中,李白借由思念故乡的月亮表达对故乡山水的依恋。巧妙地将五个地点错落有致地安放在诗句之中,却不显得有一点呆板。

关于年轻的李白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出生地是西域碎叶城,五岁左右随家人迁居至唐剑南道绵州昌隆青莲乡,在今四川省江油市。李白的父亲是一位富商,家境富裕,这使得李白自幼接受了比较完备的教育,李白从小也显露出非凡的才华。他在一首诗中说自己“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相如是同为四川人的汉赋四大家之一的司马相如。直到724年春,李白开始了自己的壮游之路,他再次来到峨眉山,遇见一位高僧,法号怀一。怀一长老把陈子昂的文集送给了李白,从此李白在峨眉山研读陈子昂的作品,直到秋天才离开峨眉山。所以他才会以“峨眉山月”来代表故乡之月,离开家乡时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寄予峨眉山的半轮秋月。

相关作品

李白初次经水路离蜀入楚这一阶段,有明确记载的诗歌作品有三首,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分别是《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和《望天门山》。这里最为小学生们熟悉的便是《望天门山》了。《渡荆门送别》也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古诗。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历史人文

了解了《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和诗歌意境之后,再来了解一下历史人文相关的内容。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不仅仅要会背诵,还要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关于这首诗的其他知识,这样会帮助我们更牢固地记住这首诗,同时又学习到了其他的知识。这里主要以历史人文知识为例做简单介绍。

《峨眉山月歌》写于公元724年,这一年从古代帝王年号纪年法的角度看是唐玄宗开元十二年。这时大唐王朝已建立一百余年,国力昌盛繁荣富强。从唐玄宗开元元年至唐代宗永泰二年(713-766)的半个世纪被称为“盛唐”。在诗歌领域当中,又给这一阶段的豪迈壮丽的诗风赋予了一个特别的称谓叫做“盛唐气象”。

李白经水路出蜀入楚,他都去了哪里呢?据文献记载李白在第二年春天去往扬州,冬季又前往汝州,之后又回到楚地安陆生活了近十年光景。

学习一些写作技巧

在这首古诗里,作者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用到的词语里更多的是不断变化的地点名称,描写了宁静夜晚的江景月色,只在最后一句说道“思君不见”,还是会让我们感受到他对家乡的留恋。这是因为作者用景色烘托出了一种离愁别绪,秋夜、缺月、行船。秋天的景色里总会透着萧索,离乡之人看到缺月又增加一分忧伤,行船江中想多做停留也由不得自己。所以,当我们在做写作练习时,是不是也可以学习这样的方法,用景物来衬托自己的情感,而不是直白单一地表达情感。

小结

一首古诗可以解读的远不止这些,我们需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积累知识,这些看似散乱的知识点,只有在储备的知识点足够多时,我们才可以把它们串连成线,交织成网,形成一个知识的架构,这样可以促使我们用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我们自己、他人和世界。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大语文视角下浅析《峨眉山月歌》》,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初一语文期末考前复习冲刺《峨眉山月歌》诗词赏析对应题型

初一语文期末考前复习冲刺《峨眉山月歌》诗词赏析对应题型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②。夜发清溪向三峡③, 思君不见下渝洲④。【注】①这是年轻时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②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

2023-11-08 #经典句子

初中语文部编版诗文鉴赏及考点解密

初中语文部编版诗文鉴赏及考点解密

专题05《峨眉山月歌》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我们是个特别喜欢月亮的民族。入晚,我们抬头望月,想起住在那里面的嫦娥、吴刚、白兔和蟾蜍,再想起古典诗词中有关月亮的佳篇名句,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如果这...

2018-04-20 #经典句子

如何设计七年级语文《峨眉山月歌》 看看这个模板

如何设计七年级语文《峨眉山月歌》 看看这个模板

如何设计七年级语文《峨眉山月歌》,看看这个模板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3.能解释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处于行为规范...

2015-08-14 #经典句子

诗文集19.李白《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文集19.李白《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鉴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月的美好之情,整首诗的手法神韵清绝。全诗空灵清绝,神异有缘,值得读者慢慢地品味和欣...

2009-05-01 #经典句子

李白这首绝句 短短的四句话 包含了五个地名 构思极尽巧妙

李白这首绝句 短短的四句话 包含了五个地名 构思极尽巧妙

...处,实在是不得不佩服李哥的才华。这首诗的名字叫做《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山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诗乃是李白刚刚离开蜀地所写的绝句,读来朗朗上口,连续使用了五个地名,...

2023-08-09 #经典句子

李白很“稚嫩”的一首诗 短短4句用了5个地名 28字流传1000多年

李白很“稚嫩”的一首诗 短短4句用了5个地名 28字流传1000多年

...丽优美的古诗,成为后世脍炙人口的佳作。【经典原文】峨眉山月歌唐代: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条分缕析】诗的名字叫峨眉山月歌,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的信息,我们知道...

2020-06-01 #经典句子

李白的山水之情 通过诗句来领略华夏山河美景:心系峨眉

李白的山水之情 通过诗句来领略华夏山河美景:心系峨眉

...从细究,但李白的诗,却使之声名大增。青年时期曾经登上峨眉山,写过一诗,诗中说,“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诗是这么写,但他并无超然世外之意,而是以隐遁为进身之阶,待时而动。之前,他曾在成都...

2023-09-14 #经典句子

诗句化用典故的三种手法

诗句化用典故的三种手法

...句子,引用到自己的诗中。如苏轼的《送人守嘉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 这是直接引用,前两句是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原句。嘉州是现在的四川乐山县,李白当年写《...

2023-07-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