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中考议论文 手拿把攥 无非就是一巴掌的事儿(下)

时间:2012-07-11

本文接着对2019年的北京中考议论文真题做一些分析,同时也对在此基础上改造的试题做一些分析,以便考生加深对中考议论文阅读中的常见考点的理解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1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书接上回,关于中考议论文阅读,上一篇文章《中考议论文,手拿把攥,无非就是一巴掌的事儿(上)》写了中考议论文通常有哪些考点,并结合北京市2018年的中考真题以及在真题基础上改造的试题做了一些分析。

本文接着对2019年的北京中考议论文真题做一些分析,同时也对在此基础上改造的试题做一些分析,以便考生加深对中考议论文阅读中的常见考点的理解。

在本文文末,会针对中考议论文阅读,从命题、备考,日常学习几个方面,提出一点儿自己的思考。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共7分)

①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不乏英雄的身影。何为英雄?英雄,就是当人民、国家处于危险之时,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解黎民于倒悬,救国家于危难,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杰出之人。

②誓要“精忠报国”的宋朝名将岳飞,为抵御外侮,满怀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奔赴沙场。“许身国威壮河山”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在一次核试验发生事故时,明知会有遭受核辐射的危险,但为了取回破碎的部件,了解事故的原因,他坚决地说:“我进去吧。”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用生命担当使命,这正是英雄们所具有的一种高尚的品质。

③面对危险,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这是英雄不同于凡人的又一可贵之处。2018年10月11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的老山雷场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说了句“你退后,让我来”。在突遇爆炸时,他本能地一挡,两三米外的战友得救了,他却从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在危险时刻第一个冲上前去,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平安和幸福,这种舍己为人的气概正是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伟大气质。

④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现生机,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

⑤因为英雄具有崇高的品质和巨大的价值,(注:改造后的试题将“崇高的品质”和“巨大的价值”两个短语去掉,变为两处横线)所以, 。(注:修改后的试题这个横线的内容补充为“全社会都要崇尚英雄”)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尊崇英雄,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正义的维护,是对信仰的坚定,是对未来的守望。让我们把学习英雄作为一种时代的追求,让崇尚英雄蔚然成风。

22.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⑤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简析】

答案示例:全社会都要崇尚英雄

本题实际上是一个关于中心论点的问题,经过开头部分的铺垫,讲到何为英雄,接下来讲英雄具有崇高的品质(第②③段)和巨大的价值(第④段),最后,得出“全社会都要崇尚英雄”的中心论点,并对这一观点做进一步的阐释。要厘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才能够准确填写出这个答案。

23.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中始终不乏英雄的身影。

【乙】文章列举岳飞、邓稼先、杜富国的典型事例,来论证英雄所具有的品质。

【丙】第④段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了英雄具有构筑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

【简析】

答案:乙

要判断一句话是不是该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个要看这句话是否包含论题,另外一个要看全文的论述是否都是围绕着这句话展开。“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中始终不乏英雄的身影”这句话只是文章开头的一个铺垫,全文并未围绕这句话展开论述,所以【甲】认为这句话是中心论点的判断是错误的。

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关注到第④段中的第一句话“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这句话正是承接上文,对第②③段的总结,关于英雄的崇高品质是从“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以及“舍己为人”这两个方面论述的。所以,【乙】句的表述没有问题。

第④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话“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其后,从对个人而言,和从对国家民族而言两个方面展开这种作用的论述。

在分析这段话时,务必要看清本段的结构。“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这句话是承接着上一句“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是论述英雄的崇高品质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尤其是对国家和民族所起的作用的一部分,而不是本段的中心句,所以【丙】句的表述是错误的。

24.下面是两位英雄留下的诗句。请你任选其一,结合诗句的内容和上面的文字,简要说明他(她)具有怎样的英雄品质。(3分)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②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

【简析】

答案示例:我选文天祥的诗句。文天祥在诗句中说要“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为国家甘愿赴死的豪情。文中说英雄有“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用生命担当使命”的品质。所以,文天祥具有为国家甘愿献身的英雄品质。

读议论文不能只是从纸面上来到纸面上去,一定要和自身的阅读经验以及生活阅历相结合,有更深入的思考,这时候,所读的文章才真正发挥了作用。实际上,这也是议论文作者的一个基本目的,不是只是写了文章给读者看看,而是希望引发读者的进一步思考,更希望引发读者的深入实践。

具体到本题,难度不大,只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限定就行了,一个是要结合诗句,另一个就是结合文章,结合文章的什么?主要结合的不是中心论点,而是在论述中心论点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关于英雄的崇高品质,也就是要聚焦于第②③两段,模仿着这两段的具体事例来写就行了。

当然,如果尝试着把所给出的两个英雄人物都按照题目要求做出一个答案,会发现其实这两个英雄人物都是指向于“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用生命担当使命”。我想命题人也一定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所以只做了一个答案示例。

至于说命题时是不是因为更偏重于考虑“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要在这一方面强化价值引导,因此列出的两个英雄人物都没有指向于“舍己为人”,就不得而知了。

下面是我在2019年中考议论文原文以及真题基础上改造了一下,又命制的几道试题,也做一点儿分析。

22.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⑤段横线处各补写一个短语。(2分)

【简析】

答案示例:崇高的品质 ,巨大的价值 (每空1分)

改造的这道题与原题对比,两者指向不同。原题指向于结论,或者说本文的中心论点,而这个改造后的试题则指向于梳理文章的脉络,如果能够理清楚②③④段与第⑤段的逻辑关系,则本题也不难回答。

23.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文章开篇用“何为英雄”这样一个设问,引出本文的观点。

【乙】文章列举岳飞、邓稼先、杜富国的典型事例,来论证英雄可以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牺牲自己。

【丙】第④段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了英雄具有树立精神标杆和构筑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

【简析】

答案:丙

这道改造后的试题与原题的指向基本相同,都是关注学生是否真正读懂文章,理清楚了段内乃至段间的逻辑关系。

【甲】句与原题相比,只是表述方式上稍作调整而已,事实上说的是同一个意思,而这同一个意思的表述,从全文来看,又是错误的。

【乙】句如果学生能关注到列举杜富国的事例,是从“舍己为人”这一角度谈英雄的崇高品质,则会很容易发现这一表述是有问题的。

【丙】句所涉及到的第④段正是围绕着“英雄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展开论述,而这一展开,是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展开,是从英雄具有树立精神标杆和构筑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点明其作用。所以,【丙】句的表述没有问题,是在真正清晰理解了第④段基础上做出的精准概括。

24.我们读过的《红岩》和《红星照耀中国》里面有很多英雄人物,请你任选其中一个英雄人物,结合相关作品和上面的文字,简要说明他(她)具有怎样的英雄品质。(3分)

【简析】

答案略。两本书中的任意一个英雄人物1分,结合相关作品1分,结合本文1分。

本题答题思路和中考原题,并无不同,所以对此不再做更多分析。需要进一步谈谈的是红色经典的问题。

近些年来,关于红色经典阅读的考查,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之一。所以,本题在改造真题时,在真题的基础上作出扩展,与对红色经典的考查相结合,应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即使这篇文章后面没有任何阅读题,在阅读文章后,有意无意地与所阅读过的红色经典中的英雄人物形象相结合,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之所以中考真题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我想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与当年的名著阅读题有所冲突,两个试题的指向都比较宽泛,另一个是如果像改造后这样的试题,会因为答案过于宽泛,给阅卷造成一定的麻烦,非得对两部红色作品非常熟悉的老师才能承担这一任务。

以上就是对2019年北京市中考议论文阅读真题与改造后的试题的分析。

下面,对中考议论文阅读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1. 总体而言,这些年中考议论文的变化很小,从选材来说,都还是规规矩矩的传统议论文的形式。从命题来说,也都还是那“一巴掌的事儿”,无非就是论题,论点、论据、论证、语言五个方面而已。

2. 因为试题变化很小,所以,在备考过程中,要结合历年真题发展变化理出脉络来,能够举一反三,利用真题所给的文章,自己命题,自己回答。找到每一种问题的固定解决思路。比如,议论文论证过程问题。具体可以参见《现代文阅读:解决分析议论文论证过程问题的“四项基本原则”》。

3. 不能为做题而做题,把做对题当成是最大价值,而应该真正读懂文章,而且并不唯文章是从。事实上,有些文章从具体的事例选择到语句间的逻辑关系,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北京市2011年的议论文《君子之交淡如水》其中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例子来证明观点,就非常牵强,马恩之间的关系不是淡如水,而是浓于血。

4. 除了要能读懂传统的规规矩矩的议论文,还要能够读懂杂文,适应杂文的写法。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来,要能入也能出。要快速大量阅读,丰富刺激头脑,不要单一信息源,不要站立场,要关注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声音,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要分析这些声音和看法的合理之处和不合理之处,从而择善而从。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中考议论文 手拿把攥 无非就是一巴掌的事儿(下)》,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考作文 不过时的英雄精神 这样写一定会有新鲜感

中考作文 不过时的英雄精神 这样写一定会有新鲜感

...上确实有很多选择的余地,抒情散文可以,记叙文可以,议论文,虽然不是中考的主流,若是大家能写得出,当然也更容易。因为这道题目本身长得就很像高考题,特别适合写议论文的。那么就从常规的角度给大家分析一下。第...

2023-02-06 #经典句子

中考冲刺30天 学会满分作文的这3个技巧 轻松成为尖子生

中考冲刺30天 学会满分作文的这3个技巧 轻松成为尖子生

...句法。其实就是让名人为我们的作文"背书",特别是在写议论文时,运用名言警句既能作为论据阐述观点,又能展示文采。在写记叙文时,也可把名言警句换成歌词、诗词。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尽量找一些大家熟悉的人物,却不...

2007-12-27 #经典句子

中考必读:议论文抓住这4个写作点 中考作文少丢分

中考必读:议论文抓住这4个写作点 中考作文少丢分

...文考什么?怎么考?一般来说,中考作文,一般都是考察议论文,文体决定了,那么其写作规律自然也就有了,一般来说,要写好议论文,一般都要掌握以下4个得分技巧!一个好的标题,直接决定了作文的印象分写议论文,最...

2023-12-29 #经典句子

掌握中考议论文写作技巧 写出高分2000字作文

掌握中考议论文写作技巧 写出高分2000字作文

...助学生掌握写好中考议论作文的方法和技巧。首先将介绍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帮助读者了解该题型的基本要求;其次将分享议论文的结构要求和写作模板,指导读者如何合理组织文章结构;最后将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实例分析...

2024-01-31 #大杂绘

备战中考 议论文答题的技巧

备战中考 议论文答题的技巧

第二部分议论文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二、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归纳论点的方法:1、看标题 2、看文章开头 3、结尾 4、中间 5、自行归纳:①通过归纳...

2023-04-29 #经典句子

第十集:2021青海中考作文题目二 如何运用层进式议论文模式行文

第十集:2021青海中考作文题目二 如何运用层进式议论文模式行文

...题目二的审题、构思方法,也确定了文章的中心,归纳了议论文的两种构思框架。在这集里,我们重点学习如何运用层进式议论文结构模式行文。层进式结构模式的特征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请看下面一篇典...

2020-09-08 #经典句子

「中考真题解析」辽宁辽阳中考议论文《有重量的精神运动》铁凝

「中考真题解析」辽宁辽阳中考议论文《有重量的精神运动》铁凝

...盈和洁净。(3分,言之有理即可)【2010年辽宁辽阳中考议论文阅读原文】有重量的精神运动铁 凝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

2023-06-28 #经典句子

中考议论文阅读解题规律秘籍(一)

中考议论文阅读解题规律秘籍(一)

...2】概括或补写论点 【类型1】提取论点的两种常见方法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为了更明确、更有针对性,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因此,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很多文章都会直接表...

2023-12-1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