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论语与修养|慈悲为怀才能善待他人

时间:2012-06-11

恻隐之心就是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之心,怜悯之心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5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就是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之心,怜悯之心。有恻隐之心,是仁爱的开端,是爱人的开始。

一个没有恻隐之心的人,想让他善待他人,难!因为他看到不幸的事无动于衷,没有一点悲天悯人之心,不会同情,不会怜悯,更不会去救助他们。

作为一个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有道德情感,对于他人的不幸心存慈悲,并且这种情感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装,也不是作秀,这样才会善他人。

01 对弱者心怀悲悯

弱势群体是人们应该关怀的群体,对于这样的群体,要尊重他们,不能因为他们弱势而轻视他们。

孔子见到“瞽者”,“虽少,必作;过之,必趋。”瞽,眼睛看不见。瞽者,就是指盲人。少,年少;作,站起来;过,从面前经过;趋,快步走。作、趋,表示对对方的礼敬。

像盲人等残障之人都是弱势群体,应该受到人们的关怀,孔子看到他们,心怀悲悯,即使是这些人比他年少,他也要站起来,表示尊重;从他们面前走过的时候,一定是快步走过去,表示礼敬,不敢有丝毫的亵玩。

《论语·乡党篇》记载,孔子看见“瞽者,虽亵,必以貌。”亵,都是指亲近,指平时的关系比较亲近。看到盲人,就是老朋友,也要严肃庄重,不能冒犯,更不能拿残障取乐。

公元前592年,晋国著名的执政大臣兼军事最高指挥官郤克出使齐国,路上遇见了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卫国大夫孙良夫、曹国大夫公子首,就一同去拜见齐顷公。

这4个人共同的特点是都有残疾,郤克是个跛脚,季孙行父没有头发,孙良夫是瞎了一只眼,公子首是个驼背。齐顷公见过之后觉得很有趣,就把接见的情景当笑话讲给母亲萧同叔子听,他的母亲也想亲眼看看这个充满喜剧的场景。于是,齐顷公安排了二次接见。

萧同叔子为了增强喜剧效果,故意安排与四位使者一样人员引导,让一个瘸子引导跛脚的郤克,让一个秃子陪着光头季孙行父,让一个一只眼的跟着瞎了一只眼的孙良夫,让一个罗锅领着驼背公子首。萧同叔子领着一群宫娥躲在帷幕后面观看,全都笑翻在地。

他们看到残疾人不但不同情,还嘲笑,没有想到为齐国埋下了祸根。

残疾人一般对身体缺陷十分敏感,特别介意别人过分关注自己的缺陷,如今被一群妇女公然嘲笑,他们的自尊心被狠狠地刺伤。郤克十分愤恨地说道:“如此此仇不报,今生死也不瞑目。”

公元前589年,晋国会同鲁国、卫国、曹国从齐国济南,一直打到淄川,齐顷公仓促应战,结果大败,以后的20多年中成了晋国的附从。

对于弱者,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如果自己有能力帮助弱者,能帮助多少就帮助多少。

有时候帮助弱者就是举手之劳,如孟子所说的“为长者折枝”,为年长的折根树枝当拐杖,年老的人摔倒了扶起来,牵着盲人过马路,这些都是很容易。这么简单的事,如果说自己做不到,那是不愿意去做,而不是做不到。

古代的乐师大多是盲人,乐师师冕来见孔子,当他走到台阶前时,孔子就提醒他说台阶,让他抬脚的时候注意;到了坐席前,就告诉他可以坐下了;向他一一介绍了在座的人时,就告诉他这些在什么位,在交谈的时候便于乐师能够辨认说话的人是谁。孔子告诉学生,这是扶助盲人应有的礼节。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慈爱之心,心里随时装着别人,对盲人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他们行动的不便和与人交往的困难,随时随地为他们提供方便。

02 临丧要悲伤

古人认为,生死是人生的大事,人死为大。遇到这样的事,一定要严肃认真地对待。

遇到别人家有丧事,这是不幸之事,会被悲情深深地感染而伤感,这是人之慈悲心,很多人都有。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哀乐响起的时候,失亲的人痛哭流涕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泪。

一旦离开悲伤的场所,有些人仍然会心情沉重,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之中,而有些人转眼就忘记了悲伤,该吃就吃,想唱就唱。

孔子遇到这样的情况,根本就吃不饱饭。《论语·述而篇》记载:“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据考证,儒原本是一种职业,操持丧礼是其中一项业务,孔子应该经常替人办丧礼。

孔子没有因为见多了死人的事而见怪不怪,从而对于死亡熟视无睹,麻木不仁,而是看到丧家悲戚,自己心中也十分难过,到了吃饭的时候,在旁边吃饭也就没有心情,很潦草地吃一点东西,勉强果腹就可以了,从来没有吃饱过。

孔子说,他最看不惯的情景之一就是“临丧不哀”,遇到丧事,却没有发自内心的悲伤,这样的情景,让孔子特别看不过眼。

孔子看到穿孝服的人,对死者深表哀伤,对死者家属深表同情,即使熟识的人也不例外。

孔子“见齐衰者,虽狎,必变。”齐衰【zīcuī】,一种孝服,布料是用熟麻做成的,是缝边的孝服。齐衰者,是指穿孝服的人。狎,指亲近。

孔子与穿孝服的人关系比较亲好,平时不拘礼节,相处很随意,可以开玩笑。但是,遇到朋友有了丧事,即使平时两个人的关系再铁,这个时候一定不能像平时那样嘻嘻哈哈,表情上要改变,与朋友同悲戚。

而有的人却不是这样,到丧家去帮忙,本是好意,但是太随意,不管丧家多么悲伤,不但是该就吃,而且是想说笑就说笑,完全无视丧家的心情。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古代参加吊唁,都要到灵前哭一番,以示与丧家同悲,现代的一些农村还保留着这个的传统。孔子参加吊唁,哭过之后,这一天就不再唱歌。

朋友死了,如果没有人为他收殓,孔子就主动为他殡殓。就是孔子骂“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原壤母亲去世,也是孔子去帮助殡殓的,看到原壤这儿子不但不悲戚,还跳到他母亲的棺材上大唱,才骂他的。

孔子临丧,食不饱和不唱歌,这不但是因为孔子受到丧事氛围的影响,心情十分沉重,也是因为他对死者悲悯,对丧者同情,表示了应有的尊重。

这也正是孔子心怀仁慈的表现,他的慈悲之心不是一时一刻的流露,而是不由自主的流露,是真性情。

孔子对穿丧服的人深表同情,对盲人表示怜悯,表达了圣人的仁慈情怀。这种情怀是发自内心的,不因为年龄比自己小就轻慢,不因盲人看不见就忽略礼敬所要求的行为。

结束语

有仁慈之心的人,当别人有难的时候,不会因为与自己无关而漠不关心,而是伸出援助之手,拉他一把。甚至有的人,会付出很多,有可能是生命。

像“范跑跑”那样的人,即使跑的理由再充分,也不过是动物的本能,如果全社会都是这样自私自利的人,人与人之间是冷冰冰的,这个社会是十分可怕的。

只有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这个社会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这个社会才会越变越好,人间才是温暖的。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真谛。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论语与修养|慈悲为怀才能善待他人》,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慈悲为怀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慈悲为怀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慈悲为怀,佛教认为人应以救助普济他人疾苦为己任。出自: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慈悲为怀的康氏母女把她接到了罗宅。”近义词有:慈悲为本,慈悲为怀是中性成语,可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诫人。慈悲...

2011-01-16 #经典句子

论语史鉴:这个人专杀恩人 但对佛教的发展贡献巨大!

论语史鉴:这个人专杀恩人 但对佛教的发展贡献巨大!

...德操守。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的修养从“诗”开始,然后学礼以立足社会,最后用音乐陶冶自己的情操。全文理解为: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遵礼干嘛?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守乐干嘛?”《...

2023-10-13 #经典句子

让自己心静沉稳的佛语 心浮气躁时多看看!

让自己心静沉稳的佛语 心浮气躁时多看看!

...执着,不计较,才能感受到更多幸福。十五、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包容。它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而是察人之难,补人之短,扬人之长,谅人之过,而不会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讽人之缺,责人之误。包容是肯定自己也承认他人...

2015-07-03 #经典句子

南怀瑾谈人生的最高境界 句句经典 字字精辟 不愧是国学大师!

南怀瑾谈人生的最高境界 句句经典 字字精辟 不愧是国学大师!

...下。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佛是什么样的心呢?佛是慈悲为怀的心,一个人只要拥有一颗慈悲为怀的心,他就不会作恶,他就不会有邪念,活在这个人世间上还算是一个人。拥有一颗慈悲为怀的心,他不会去算计别人,不会...

2017-05-27 #经典句子

充满正能量的句子 送给在苦中盘旋的你 一定要知道的人生之道理

充满正能量的句子 送给在苦中盘旋的你 一定要知道的人生之道理

1、心怀慈悲去行善,积德终会有善报。把快乐的气氛带给他人,就是慈。慈就是爱,是清净的爱。同情恻隐之心,就是悲。心无烦恼、挂碍,就是喜。尽己所能帮助人,捐弃错误知见,就是舍。2、处事让一着为高,退步即进步...

2022-12-01 #经典句子

孔子在《论语》中关于教育的理解 让现代教育汗颜

孔子在《论语》中关于教育的理解 让现代教育汗颜

...的核心追求,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德行修养:尊敬长者、善待朋友、慎言诚信、博爱众人、亲近仁德。二、社会实践:知行合一,道德认知变成行动,道德情感变成行为,道德理想变成实践。三、终身学习:知...

2023-05-10 #经典句子

15句看完让人变成熟的句子 句句精湛 送给成长中的你

15句看完让人变成熟的句子 句句精湛 送给成长中的你

...悲。人生本来就无常,安住自心,活在当下,努力当下,慈悲为怀,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才是真。4、我所不期而遇的,你所求之不得的,在交会的一刹,成全了最美的邂逅。5、生活从来不会刻意亏欠谁,它给了你一块阴影,...

2023-08-27 #经典句子

整部《金刚经》最经典的3句话 悟透功德无量!

整部《金刚经》最经典的3句话 悟透功德无量!

...其体,然后才能起其用。佛与众生之分,只在觉与不觉,慈悲与不慈悲。觉则即相离相,一切不住,故名曰佛;不觉,则见境生心,一切皆住,故名众生。佛有三身,当知吾人亦有三身,所谓法身、报身、化身。其实三身即是一...

2023-10-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