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他爬个楼顶写首绝句发个朋友圈 活成大唐诗坛的顶级流量

时间:2012-02-04

有这样一位诗人,用一首20字的绝句,直接跻身对中国孩子从幼儿、小学、初高中、大学乃至后半辈子最有影响力的诗人TOP前五,是继骆宾王的咏鹅之后,又一首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6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有这样一位诗人,凭借仅仅6首留存于世的诗文,扬名古今,对那些批量化生产诗歌的同行不屑一顾。

有这样一位诗人,用一首20字的绝句,直接跻身“对中国孩子从幼儿、小学、初高中、大学乃至后半辈子最有影响力的诗人”TOP前五,是继骆宾王的《咏鹅》之后,又一首洗脑诗歌,与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等,位列中国现代孩童“必背古诗魔鬼清单”。

想必可爱的你已经猜出来了,没错,这位就是隔壁家的山西“老王”,江湖人称大唐诗坛的无冕之王,文学界的扫地僧,王之涣,是也。

王之涣的诗以大气磅礴、意境开阔、朗朗上口而广为传颂,其中《登鹳雀楼》和《凉州词》最具盛名。然而你可能不太知道,早年间的王之涣也曾小家碧玉过。

老牛吃嫩草,不如回家去养老

王之涣出生于晋阳王族,不管是魏晋南北朝,还是到隋唐,王氏一直是名门望族。然而在王之涣这边却不尽人意,我们姑且先倒倒他家的先祖。

五世祖王隆之做过后魏绛州刺史,曾祖王信在唐朝做安邑县令,祖父王表做文安县令,父亲王昱浚仪县令,兄长王之咸长安县尉,再来看王之涣,35岁任冀州衡水主簿。不得不说,家族从一开始做省长兼省军区司令,到县委书记兼县长,再到县公安局局长,再到县政府办公处秘书长,“出息了”。

算了,官场不必纠结,人家志向可是大唐诗坛的古惑仔,尽管那个时候写的《宴词》、《送别》等诗都有点小骚情,年轻嘛,都能理解。

开元十年(722年),时任冀州衡水主簿的王之涣与当时县长的千金小姐成婚。我们注意,第一这时候王之涣已经35岁了,在那个年代算是中年的油腻大叔;第二,王之涣那个时候是有老婆孩子的,但那个年代好啊,一夫多妻无所谓,这个暂且不论;关键是第三,这个县长的千金小姐当时还是二九年华,和老王相差17岁啊,整整17岁啊,小编那个羡慕嫉妒恨啊。所以各位男同胞们,大家单身不要急,或许你的丈母娘刚刚是你的同龄人。

好,话题转回来。大家细想,堂堂县令的千金小姐,嫁给了自己老爹的下属,还是个35岁又有家室的小兵蛋子,养了十八年的白菜让这……这真的是耐人寻味啊,难道小编叫“老王”是对的?这其中的缘由,不敢仔细琢磨啊,姑且认定是被王之涣的才华所倾倒。嗯,对,就是这样的。

之后,王之涣在官场上也不是很顺利,遭人诬陷,性情耿直的他干脆就递交辞职信,管他娘的体制内体制外,交不交社保老子都不干这芝麻绿豆受气小官了。还真别说,这千金小姐李氏非但没有嫌弃王之涣,反而体贴入微,在丈夫去官追求诗和远方的十五年间,不离不弃,哎,再次羡慕嫉妒恨。想想,那个年代的女子正好。当然,现在的也好。

别人模仿不来的,鹳雀楼演唱会

千百年下来,《登鹳雀楼》如此有名,不光是因为其脍炙人口。我们把现实带进历史,把历史拉回现实细细品,会发现这首五言绝句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首先,从文字上讲,整首诗20个字,没有一句是生僻难懂的,对于现在我们这些三四岁就能朗读课文的聪明孩子来说,简直就是洒洒水啦。所以,这首诗入选小学甚至幼儿园课本,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没一会就能背诵,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这能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吗?好,这是铺垫一。

其次,从背景上讲,这时候的王之涣其实算是一个无业流民。开元年间大唐已经逐渐走向顶峰,而王之涣因为在官场上遭人诬陷,没得办法,心情郁闷,那些年就四处瞎溜达,一身抱负,却有力气使不上。唐朝那些个诗人写诗可以,才华没的说,但是做官不会做,懂行的同学一定知道,做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而王之涣的才华之处,或许就是写诗,这是铺垫二。

然后,在背景基础上来看内容,这首诗就是写了一个下岗人员开演唱会的故事。那年那月的那一日,大唐诗人王之涣来到山西鹳雀楼,举行大型粉丝互动型演唱会暨第n次记者招待会暨第m届粉丝签名会。王之涣左手拿着啤酒瓶,右手握着麦克风,在鹳雀楼上手舞足蹈,高声吟唱,宣泄着自身的苦闷与抱负。粉丝们在黄河两岸激情沸腾,仰望着这个雄性荷尔蒙爆棚的男人,似乎要把黄河都给煮沸了那样。整个场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等待全场气氛达到最高潮的时候,老王突然忘词了,于是踉跄着装醉上了层楼,面对千万粉丝,此情此景,王某想吟诗一首:啊……于是,就这么来了。好,这是铺垫三。不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夸张是夸张了一点,但远不比诗人夸张。为什么这么说?

在铺垫一、二、三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看意境,你会发现这首诗的牛皮吹得不是一般的大。

你想象,那一天的傍晚,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开演唱会,往西边一看,白日依山尽,一轮红日冉冉沉下去了,在绵延起伏的群山后面逐渐低沉。往东边一看,黄河入海流,我的个天,吓死个人。从地理位置上看,鹳雀楼在山西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距离黄河入海口直线距离起码有1000公里。鹳雀楼的高度不会超过100米,加上海拔因素,不考虑地球是圆的,用勾股定理一计算,管他娘的sin还是cos,这家伙直接从山西看到了山东海边,看了1000多公里。当然我们不排除当时没有雾霾、PM2.5的问题。但这两句你细琢磨,简直是把地球都望穿了。

关键是老王这个死鬼,个人还不满足,望穿了地球还想望出宇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东边西边都已经尽收眼底了,还要怎么样,他竟然还想再上去一层看看。或许这就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正能量。现实中,无比开阔的眼界和视角,思想上,永不满足的追求斗志,精神上,无人比拟的博大与豁达,这是大唐盛世。

好,结合当时的大唐背景和诗人遭遇,我们可以知道,诗人看景如斯,作诗如此,不光反映了盛唐时代的国力强盛和人心振奋,也反映出在那个气吞万里、指点江山的大环境下,盛世精神赋予了国人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时代精神,让无数诗人才能尽展,神思泉涌。同时,也传递出做人做事眼光要看远,站得要更高,要勇攀高峰的哲人思想。

综上,你就知道,这首诗火在一个才华横溢的下岗诗人爬了个楼顶,用大诗人手笔,花费小孩子都认识的20个字,写了一首朗朗上口的,描绘鹳雀楼外磅礴景色和歌颂祖国强盛太平,还顺便吹了个牛的五言绝句,之后发了个朋友圈,传递出了社会正能量,被世人传送,后世奉为最具教育和哲学于一身的经典作品之一。

有句话叫“王之涣之后,再无鹳雀楼”。不少诗人也在这里开过演唱会,如畅当的“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李益的“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吴融的“鸟在林梢脚底看,夕阳无际戍烟残”等。但王之涣这一首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于万里的《登鹳雀楼》,确实让后人无法比拟,成为了不朽的传奇。

一曲凉州词,七绝压唐卷

《凉州词》作为王之涣诗作的另外半壁江山,也确实是经典之作。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首先要说明下,凉州词是曲调名,是凉州歌的唱词。原本是凉州(今天甘肃武威附近)及西域一代的曲谱,后来在大唐发展演变,翻唱成了大唐特有的曲谱形式,再配上歌词演唱,不少诗人如王翰、孟浩然都曾填过词写过诗。诗歌在当时都是用来唱的,凉州词也是当时最为流行的歌曲之一,不少风月场所都有购买版权。

话说那年冬天,洛阳城内下着小雪,王之涣约上了边塞诗派的两位大咖王昌龄和高适,去了一家叫“旗亭”的酒吧潇洒,听说那里新开张,不光酒美,跳舞的妞更美。三个大老爷们在包间里边喝酒边聊天,时不时拉一拉对面的舞女,时不时扭一扭台上的歌姬,玩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几位歌姬唱嗨了,怀抱琵琶,风姿绰约,开始唱当时名诗人的诗歌。作为大哥的王之涣瞬间觉得,几个大唐最有名的诗坛大咖来这光喝酒划拳,这样不尽兴,不如玩点刺激的。

王之涣提议说:咱哥三人在诗坛名气也差不多,至今都难分高下。今天刚好有个机会,你听这几个歌姬不正在唱现代名诗人的诗歌嘛,我们来比比看谁的诗被唱的最多,谁就是老大,好不好。王昌龄和高适也是两个自信到没办法的家伙,想都没想,来吧,谁怕谁是孙子,反正喝醉了不管了,男人就这点豪爽。

第一个姑娘出来,用清爽的嗓音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听后,一饮而尽,瞧了瞧身边的王之涣和高适,挑了挑眉,在墙壁上划了一道,还得意地说:“哼哼,对不住了哥几个,这是我的《芙蓉楼送辛渐》,不好意思我一首了。”

第二个姑娘出来,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也高兴地在墙上划了一道:“各位,承让了,在下的《哭单父梁九少府》,我也一首了。”顺便和王昌龄使个眼色,互相笑了笑,看看边上的王之涣。

第三个姑娘出来,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得意得没办法,又在墙上划了一道“哎呀,我也不想啊,《长信秋词》没想到这么火啊,之涣老哥,还以为到你了呢,啊,哈哈哈……”

这种情况,王之涣确实有点难堪了,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嘛,要是下一首还不是我,叫我情何以堪啊,我能不能先告辞啊,这包间怎么也没有地洞啊,我要不要去上个厕所,关键我也没尿意啊……

不行,我好歹也是写出《登鹳雀楼》的靓仔,最起码得弄一首吧,说着灵机一动。王之涣镇定地说:“刚才这三个歌姬人长得一般,审美也一般,唱唱你们俩那些下里巴人的玩意就差不多了,对于我那些阳春白雪恐怕是hold不住。”说罢,站起身来,打量了一下其他的姑娘,然后又笑道:“你看,那个姑娘,就属她最漂亮脱俗,想必品味一定不一般。要是她也不唱我的诗,那我就甘拜下风。”

于是哥几个就这么等着,王昌龄和高适互相笑着,等着看笑话,王之涣则是胆战心惊,直冒大汗。等到那位美女上台演唱时,王之涣紧握着拳头,假装镇定,那姑娘一开腔“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老王这才松了口气,三人相视一笑,继续喝酒把妹了。

这其实就是旗亭画壁的故事,王之涣之所以有那样的自信,不光因为其《凉州词》诗景恢弘广阔,壮观苍凉。更是因为当时此诗被大量配乐传唱,颇受人们喜欢。短短28字,就已经被后世评为“大唐最强音”的典型,国学大师章太炎都曾推之为“绝句之最”,大唐诗坛“扫地僧”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最后,让我们再来好好赏析下这首《凉州词》。这首将西北壮丽风貌以画卷加电影的形式展现在你我面前,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大西北那种不同于江南水乡的高远空旷之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力量。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远远望去,地面之上只有奔腾的黄河与飘浮的白云,母亲河绵延弯曲,一泻千里,仿佛永远都没有尽头,似乎是天上所流淌下来,穿过白云来到人间,它们彼此照应,静谧绚烂。

“一片孤城万仞山”,诗人似乎再把这景象画进书卷里,远看是奔腾的黄河与浮动白云,近看是漠北的孤城和险峻的山峦。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朝人有折柳送别的风俗,而边关之外荒凉无人,再没有春天,也没有亲人。不远处传来了悠远的羌笛,笛声中充满了哀怨与思乡,在边关将士与山峦间久久徘徊,手边的士卒不时要拭去眼角的泪水,然而为国征战,何须泪痕。

整首诗,短短四句,“起始”于苍茫的山川,“承接”于孤寂的边城,“转折”于幽怨的羌笛,“终合”于远去的玉门关,从壮丽到哀怨,继而伤感,既有赞美又有讽刺,读完后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说不正经的话,讲正经的历史。下一期我们继续掰扯大唐诗坛的那些“老王们”,朋友们不妨猜猜下一个是谁。

愿全国人民平安健康,早日脱离疫情!“三点水谈”下期再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他爬个楼顶写首绝句发个朋友圈 活成大唐诗坛的顶级流量》,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僧人志南:一首绝句诗 便在诗坛留下大名 说杏花雨 杨柳风之美

僧人志南:一首绝句诗 便在诗坛留下大名 说杏花雨 杨柳风之美

...原他的生活了,但他却因为给我们留下了一首清奇雅致的绝句诗,从而名留青史,载入到了诗歌史册中。绝句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首二句写诗人游览的行踪,第一句说...

2023-07-02 #经典句子

一起来读古诗词丨用一首首28字的绝句 创造 “七绝圣手”的辉煌

一起来读古诗词丨用一首首28字的绝句 创造 “七绝圣手”的辉煌

在古诗中,有一种题材叫做“七绝”。顾名思义就是七言绝句。最初七绝在诗坛上的影响也很小,艺术上也不够成熟。初唐比较知名的诗人如沈佺期、宋之问等人,律诗写得很好,七绝水平却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盛唐时...

2012-11-02 #经典句子

江西两男子爬上楼顶 消防员一句话全网都乐了

江西两男子爬上楼顶 消防员一句话全网都乐了

事件经过12月21日江西新余两名男子爬到某酒店楼顶想要跳楼吓得酒店赶紧报警很快,消防员和警察赶到现场正当消防员准备铺设救生气垫时刚好被一辆小车挡住了位置接着神奇对话出现了警察:“那个车谁的?”群众:“他们...

2023-05-18 #经典句子

南宁一小区楼顶突发大火:预防家庭火灾刻不容缓!

南宁一小区楼顶突发大火:预防家庭火灾刻不容缓!

南宁市某小区今日上午发生火灾,一栋楼顶烧成火海。据报道,火势迅速蔓延,现场浓烟滚滚,数十名居民被紧急疏散。消防部门紧急赶赴现场展开扑救,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奋战,火势得到控制。此次火灾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家庭...

2024-01-28 #大杂绘

泾川水畔华城住户房顶漏水反映5年 等来一句楼顶维修“保质期”已过

泾川水畔华城住户房顶漏水反映5年 等来一句楼顶维修“保质期”已过

近日,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水畔华城小区的一名顶层住户反映,自2017年开始,房顶一直漏水,多次向物业及住建部门反应情况,得到的回复永远是正在协商,至今无人搭理。2019年,由于房屋所有卧室及厨房、客厅、卫生间全部...

2017-09-29 #经典句子

37岁的他 因为4句话 才没有从楼顶一跃而下

37岁的他 因为4句话 才没有从楼顶一跃而下

...车子都没了,他也没有了奋斗的目标,老婆和他闹离婚,朋友全都弃他而去。站在楼顶,他心灰意冷想着此生无望,干脆一闭眼,一走了之。后来,他去见一个老和尚,是他叔伯,早些年看破尘世出了家,在一小庙里呆了几十年...

2023-09-25 #经典句子

欠债百万 男子选择去楼顶轻生!杭州民警赶到现场 一句话点醒...

欠债百万 男子选择去楼顶轻生!杭州民警赶到现场 一句话点醒...

记者 李维和 通讯员 项奇“我哥在外面欠了很多钱,他刚跟家里人打电话说了这事,这会儿好像一个人站在了楼顶……”4月20日晚23时许,杭州钱塘区金沙湖派出所的值班大厅响起一阵报警铃声,报警人说自己的哥哥大强(化名...

2022-12-01 #经典句子

欠债百万 男子选择去楼顶轻生!杭州民警赶到现场 一句话点醒……

欠债百万 男子选择去楼顶轻生!杭州民警赶到现场 一句话点醒……

杭+新闻讯 “我哥在外面欠了很多钱,他刚跟家里人打电话说了这事,这会儿好像一个人站在了楼顶……” 4月20日晚23时许,杭州钱塘区金沙湖派出所的值班大厅响起一阵报警铃声,报警人说自己的哥哥大强(化名)因种种原因...

2023-05-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