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嫉妒泰戈尔得诺贝尔奖?鲁迅这文章打脸造谣者 现在读仍入木三分

时间:2011-12-06

鲁迅比泰戈尔小了20岁,泰戈尔13岁开始写长诗时,鲁迅还没出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1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严格来说,在泰戈尔面前,鲁迅应该是晚辈。鲁迅比泰戈尔小了20岁,泰戈尔13岁开始写长诗时,鲁迅还没出生。不同国籍,诗风不同,但两人的性格却颇有几分相似。

泰戈尔是印度的旗手,是一个敢说敢做、敢为大众发声的诗人,1913年他更是成为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的第一位亚洲人。与泰戈尔在印度的地位一样,鲁迅也是中国人最爱的文人之一,他的家国情怀和泰戈尔是一样的。

1924年,泰戈尔接受梁启超的邀请来到了中国,这在当时是一大盛事,文坛派出了“超豪华”阵容接待他,其中最有名的是:徐志摩、林徽因、梁启超、梁思成。鲁迅虽没有亲自迎接,却观看了为泰戈尔排演的诗剧,该剧是为了庆祝泰戈尔64岁生日所排,所以鲁迅是抱着为其祝寿的想法去的,不过据说当日鲁迅只是现身了一会,剧没演完就离席了。两年后,鲁迅的《马上日记之二》曝光,其中一段这样的内容被人们议论纷纷:

这两年中,就我所听到的而言,有名的文学家来到中国的有四个。第一个自然是那最有名的泰戈尔即‘竺震旦’,可惜被戴印度帽子的震旦人弄得一榻胡涂,终于莫名其妙而去。

因为这段文字鲁迅不满泰戈尔的“罪名”似乎就被坐实了。后来甚至有人说鲁迅就是嫉妒泰戈尔拿了诺贝奖,所以不给他好脸色看。对于种种言论,鲁迅只能听之任之。直到1934年,鲁迅写了一篇名为《骂杀与捧杀》的妙文,打脸了造谣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提到泰戈尔的一段内容:

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其实我们就能明白鲁迅的意思,他其实是看不惯当年徐志摩等人对泰戈尔的膜拜,针对的并不是泰戈尔,而是当时大家对他的神化。这段文字写得是极其生动的,摆出一张琴,烧上一炉香,特别是每个人头上都要带上印度帽子,然后徐志摩还要念上各种歌功颂德的诗句,像鲁迅这样的人当真是受不了这一套的。

在这段文字里,我们看到这样一句话“说得他好像活神仙一样,于是我们的地上的青年们失望,离开了”。鲁迅认为泰戈尔前来的意义,绝不是听到这些人的追捧,也不是为了在高级的礼堂看大家给他过一个隆重的生日,他是为了更多普通的青年人而来,是为了给他们带来力量,正如他在印度所做的一样。但徐志摩等人这种神化他的行为,却恰恰是将他与普通青年的距离拉远了。

最后鲁迅对泰戈尔的评价其实也是很中肯的。他认为泰戈尔自己是很清醒的,也没有在众人的捧杀中迷失。所以当年在《马上日记之二》日记中,鲁迅说泰戈尔“莫名其妙而去”,也都是被徐志摩等人捧杀过头的结果,与泰戈尔本人并没有多大关系。

说实话《骂杀与捧杀》这篇文章确实有些得罪人,把徐志摩、梁启超等一批人都得罪了个干净,但大家又不得不承认鲁迅说的是对的。这篇文章自1934年发表已来,至今已过去了80多年,但现在读来仍觉得入木三分。捧杀和骂杀一样,都是伤人初心的做法,从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大家觉得呢?欢迎讨论。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嫉妒泰戈尔得诺贝尔奖?鲁迅这文章打脸造谣者 现在读仍入木三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什么是伟人?泰戈尔这段语录 对伟人的理解真是太精辟了!

什么是伟人?泰戈尔这段语录 对伟人的理解真是太精辟了!

...人民谋幸福的,处处为人民着想。在我们近代,就好比像鲁迅这样的人物,他处处都是为人民着想,更是为青年着想,他认为只有青年教育好了,国家才有希望,所以他一生都致力于教育青年,走上救国存亡的道路,特别是教育...

2017-11-28 #经典句子

余秀华能获诺贝尔奖 卢克文可比肩鲁迅先生?这是自信?

余秀华能获诺贝尔奖 卢克文可比肩鲁迅先生?这是自信?

平台上有争议,这很正常。平台其实就是个江湖,江湖恩怨,那是避免不了的。没有了恩怨,也就没有江湖了。对这些恩怨,我不愿意掺和,更不愿拉帮结派地去掺和。“百家争鸣,三人随笔”,这是我的原则。发出我的声音,...

2020-04-24 #经典句子

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作家:鲁迅拒绝 老舍 沈从文有缘无分!

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作家:鲁迅拒绝 老舍 沈从文有缘无分!

诺贝尔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权威的奖项之一,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设立,而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却是到了2012年,像是百年奥运一样,莫言获得诺奖被看做是中国人的一项重大的突破。但事实上,诺奖与中国作家的缘分却是颇有...

2007-07-13 #经典句子

弃医从文 拒绝诺贝尔奖 《阿Q正传》的精神胜利法你要学吗?

弃医从文 拒绝诺贝尔奖 《阿Q正传》的精神胜利法你要学吗?

...鲁迅给当时带话的人回信说: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奖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在回信中,他还指出,他觉得当时中国实在没有能拿诺贝尔奖的人,如果真拿了,反会增长虚荣心,真觉...

2023-11-19 #经典句子

今天诺贝尔文学奖颁发 作为热门人选的中国作家残雪 余华咋看待

今天诺贝尔文学奖颁发 作为热门人选的中国作家残雪 余华咋看待

随着诺贝尔奖季的到来,生理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都已经相继揭晓。7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将医学奖颁发给了三位在生命与氧气关系领域的科学家,8日将物理学奖颁发给了三位在宇宙和外行星领域的物理学家,9日则将诺贝...

2023-09-30 #经典句子

徐志摩是如何爱着林徽因的?泰戈尔只说了一句话 感叹了一声

徐志摩是如何爱着林徽因的?泰戈尔只说了一句话 感叹了一声

...婚姻、媳妇儿、甚至已经怀孕生子;当张幼仪面带愤怒、嫉妒、哀求又可怜的复杂情绪站在林徽因面前时,她没有像其他深陷爱情的女人一样捍卫自己的爱情!是以一种更清醒的目光审视自己。林徽因16岁时在英国伦敦初始徐志...

2009-01-23 #经典句子

观点|顾彬最新访谈:当代作家的创作为什么大多数不属于世界文学?

观点|顾彬最新访谈:当代作家的创作为什么大多数不属于世界文学?

...一遍,我没批评过王安忆。如果不是北岛,应该就她能获诺贝尔奖。再说了,目前属于世界文学的中国当代作家大部分是诗人,他们可以跟世界上著名诗人媲美。关于“世界文学”,我多次提过,如果一个作家能超越他自己的国...

2020-09-04 #经典句子

刘钝:情随境变 字逐情生——读杨振宁先生散文有感

刘钝:情随境变 字逐情生——读杨振宁先生散文有感

...知道他能写一手漂亮中文文章的人,可能就没有知道他是诺贝尔奖得主的人多了。对于杨先生的语言艺术,无法体会中文奥妙的外国友人不须说,就是某些下笔不知所云的国人也难得其中三味。若干年前,我在读毕杨先生那篇美...

2024-01-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