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散文丨杨文朴:遇见. 烟雨.水乡——靖港古镇

时间:2011-10-14

你可揽岳麓之神韵,怀湘水之秀美,仰天心阁之浑厚,临橘子洲头而长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59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在长沙,你可广纳古今美景,如诗亦如画。

你可揽岳麓之神韵,怀湘水之秀美,仰天心阁之浑厚,临橘子洲头而长吟。

靖港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你同样值得行走。

我从湘西大山走来,那里有秀美的山水,也有很多有名的千年古镇。有闻名遐迩的凤凰古城,有挂在瀑布上的芙蓉镇,有“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的里耶古镇。

对于古镇,特别是有山有水的古镇,我生来就有天然的亲近感。

靖港古镇,她在哪里?

周末,迎着清晨的第一抹阳光,背上行囊,抽身便走,独自行走在靖港古镇上。

轻轻地踏着古老的石板街,触摸着那岁月处处留下的斑驳痕迹,追寻古镇的那些如烟如云的往事...

靖港,一个与“港”字有关的地方,一定与水有着不解之缘吧。

靖港,原名芦江,又名沩港。地处沩水入湘江口,多洲滩,芦苇丛生,故名。

靖港古镇坐落于湘江西岸,距离长沙市区大约30公里。驱车从长沙出发,沿湘江一路向西,为洞庭湖流域南部的大众垸区,属长沙市望城区管辖。

灵秀:迷人的水乡

慢慢悠悠,漫步古镇上,踏着青石板,徜徉在这一片古色古香的古街上,你的步伐会不知不觉地放慢,只想慢慢地走近她,再走进她……

古街两侧都是古老的木房子,是晚清风格的民居和商铺。古老的雕花窗台,青砖黑瓦,冉冉木檀清香透过窗。古街上,偶尔有路人擦肩而过,也会传来店主几声悠长的叫卖声,偶尔还会听见几声低沉的声响,偶尔会有制作古镇特色小吃的木锤、铁铲与食物、锅底碰撞发出的声音。

老屋里的那只小黄狗眯缝着它的眼,慵懒地趴在老人身旁,守着他们老屋。那个老人,坐在那张早已泛黄而褪皮的旧竹椅上,轻轻摇晃,吱吱嘎嘎发出响声。他用他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神,打量着过往的每一位行人。

一缕阳光映射在古街木屋挂着的那盏红灯笼上,霎时,古街的那抹嫣红,构成“黑与红”的搭配,成为此刻古街最美的一线风景。

一切都如此自然。慢,是古镇的一种生活方式。时光慢下来,心也随之静下来。

记得著名主持人汪涵先生在他的《有味》一书中,曾经这样谈到这个美丽的小镇:

在我起了写这本书的念头的时候,时间还是夏天。夏天的南方,太阳狠毒。但烦乱总被不期而遇的大雨一洗而尽,为了与一条河流保持一样的沉静和从容,我经常去长沙附近的一个小镇散步,那个地方叫靖港,那条河叫做沩水河。

靖港给我的美感,在于它生活的节奏。它固执地紧邻都市的地方,保持着自己的时间感。

那里的小鸟,总在黄昏时候沿着固定的线路归巢,那里的木匠午睡醒来总在同一个时间,然后摆开自己的工具,打窗户。那里的豆腐作坊不用任何钟表,也知道在什么时候开磨最好。然后,开磨的豆香蔓延到整个古老的石板长街...

在那里,我找到了一些和时间交谈的奥秘。

靖港是一个静而有灵性的地方。

而水,更赋予古镇灵动的魂。

脚步的旁边便是水,古镇是临河而建,建在沩水河岸,至今仍保存昔日八街四巷七码头。伫立码头,抬头远眺。

晨曦中薄雾缥缈,堤岸上的翠柳,合着晨风轻抚,揉弄着她惺忪的睡眼,舒展着她纤细的身姿。青山远黛、水榭阁楼、长街曲巷、黛瓦白墙、杨柳长堤...倒影在漂浮着的雾气水面,若隐若现,如梦如幻。白色与黛色将河水染成一幅水墨丹青。真切与虚幻,梦境与现实,都在这别具一格的水乡,交织、融合...

薄雾慢慢散去,阳光洒下,两岸微风习习,掠过湖面,波光粼粼,泛起层层涟漪。小桥下,一弯湖水,满怀柔情地拂过桥墩,潺潺流过。几条小乌篷船,开始在水面缓缓而行,碧波漾开。

河埠头边,三两妇女拿着木槌捶打着家里男人们和孩子们的衣服。岸上,煤炉冒出缕缕白烟,袅袅缭绕。

怎么也没想到,晚霞下的古镇也是如此美丽。夕阳西下,天如同一把火,染红了天与水。远远望去,水天相接,一片晕红。即便是天,也荡漾着金红色的波浪。

朝阳初升、小船开渡、夕阳西下、船下收渡...

那水,那人,那狗,那河堤上妇女在浣纱,还有那坐在船艄上的少女,暮送斜晖...

小桥、流水、石巷;阁楼、翠柳、长堤;罗衫、身影、浅笑;杏花春雨般的水韵,随着乌篷船的浆声,轻轻荡过悠长的水乡。

来去匆匆,心灵一隅,曾经的浮躁和焦灼被古镇的恬淡和宁静悄悄抹去。时光从此轻柔而温润...

靖港,依然是一个心灵的驿站和港湾。

靖港很美!

靖港很静!

古韵:一半烟火 一半诗意

天青色等烟雨,而她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她眼带笑意,她的美一缕飘散;

在泼墨山水画里,她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纵横交错的青石板,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高墙窄巷,古朴幽远。那些柔柔地漾着暗香绵长寂静的青石板巷,旧色斑驳陆离的砖墙,缝隙中瑟缩了几根细细的野草。远处,仿佛一位撑着油纸伞的纤丽女子,在朦胧的烟雨中,踽踽独行,渐行渐远,消失在远处小巷的尽头……

古镇没有熙熙攘攘的行人,也更加凸显古镇历史的沧桑。但商铺很多,小店的撑柜们把自己的商铺打理的整齐有序。青石街两边林立的木板铺面,彩色的旗幡,轻声的吆喝声……

豆腐店、甜酒铺、米铺、陶瓷铺、印染铺、修理铺、手工杆秤铺,还有那堆满刨花木屑的木匠作坊,叮叮当当铁匠铺,炉火正旺……

各种铺面齐全,铺面不大,却内容丰富,店主们的多是祖上传下的手艺,很有古韵。

而古镇上的小吃也别具一番风味,芝麻茶、靖港香干、火焙鱼、甜酒冲蛋……随便光顾一个小店,来点小吃,一杯手工的擂茶,呷一口,苟活于平淡。

走进古镇,你还会发现很多庙宇,有“复兴塔”“观音庙”“紫云宫”“杨泗庙”等数处庙宇。朝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明灯,香火旺盛。

古镇还有众多的陈列馆和极具纪念意义历史遗迹,有靖港族谱陈列馆、八元堂(宁乡会馆)、育婴堂、江南民俗文物馆、锄禾源、陨石馆、宏泰坊、军舰展示基地、曾国藩靖港水战遗址、中共湖南省委旧址等。

锄禾源是农耕文化展览馆,展出了旧农具、渔具、还有木屐、油伞、竹签、瓜瓢...件件泛黄的物件,苦诉着往事的悠悠。

古镇里的宏泰坊,她是长沙最后一座青楼。房间贴满了很多古代青楼女子的身世事迹,像李靖的发妻红拂女,还有《金缕衣》的作者杜秋娘等。停留宏泰坊片刻,这时我才知道,昔日的杜秋娘原来曾是青楼中人。

坊间还有许多古代风尘女子的动人故事,诉说着旧时女性的坚强和悲凉,从秋娘的诗中可见。“劝君莫穿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宏泰坊,青楼遗梦。我在思索,那些历史上小有名气的人物,是否也到过了这风水无边的宏泰坊呢?不得而知啊...

风云变幻,岁月蹉跎。巷口飘送来清凉的二胡声,古镇仍诉说着她的过往和沧桑。

伫立长堤,远望天际,倾听江涛拍岸,心灵与身后的古镇一起翻涌,一起感受那江、那河、那庙宇、那古街,那悠渡。那清清脆脆、圆圆润润的叫卖声。

古镇的灵秀、古朴、柔情、飘逸、淳厚,以及时光里的故事和光影,吸引着来往的行人。一座充满古韵的小镇、时光轻柔,生活悠悠。恍惚中,把尘封的记忆被唤醒。

往事如烟云,光阴的故事诉说着曾经的过往,时光也留在有情有景有故事的古镇。

岁月无痕,岁月有痕,古镇停泊在阳光风雨之中……

繁华:京(靖)华烟云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气;

有人气的地方,便有人间烟火。

靖港,天然良港。曾为三湘物质集散的繁荣商埠,美名“小汉口”。

水路畅通,帆影不绝;浆声橹影,穿梭不息;靖港烟火,繁华往昔。昔日靖港,便也有古镇旧时的“京(靖)华烟云”。

走进靖港,不得不提到两条河流,她们是靖港古镇的生命之河。一条是湘水,一条是沩水。

湘水和沩水,在靖港交汇,当年是湖南湘中地区的两条黄金水道。

由南向北流的湘江与自西而东淌的沩水,紧紧依拥。傍水而生的三角洲地带上的古镇靖港,在水运年代里,理所当然占尽舟楫之利。

无论是湘水船帮,还是沩水船帮,都能畅通无阻地自由进入于靖港。

湘江,湖南水运历史的主动脉。当年借助舟楫之利,南来北往,成群结队的湘水船帮,给靖港带来丰富的货物,也为靖港货物提供充分外销的商机。

沩水芦江一带,不仅水域宽广,江南上能同时停泊千艘帆船。也能让沩水的船只有效避开湘江中江风巨浪直接冲击。风平浪静的港湾,给往来的商船提供了十分安全可靠的停泊保障。

如此优越的航运条件,自然促成了靖港成为湘江沿岸首屈一指的货物集散运转之地。也成为水运时代耀眼璀璨的一颗夜明珠。

那些络绎不绝,终日在湘江和沩水中穿梭的“板筏子”“道扒子”“拖扒子”“驳壳船”“乌舡子”,上宁乡,去长沙,发湘潭,下岳阳,飘汉口,往返湘阴、益阳、安乡等地的船只帆影不绝。或遇湘江风浪时,必在靖港留宿和避风。

湘米、淮盐、花生、园茶、蚕虫、禽蛋、绸布、棕麻等据此地集散。在清末至上世纪初期,靖港有粮行50多家,粮栈、米号20多家,还有一批工商作坊。曾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又是省内淮盐主要经销口岸之一,为镜内第一繁荣集镇。民国时期,与津市、洪江同为湖南省繁盛三镇,有“小汉口”之称。

宁乡的“乌舡子”在沩水、湘江出尽风头,有民谣:“船到靖港口,顺风也不走”。光绪年间,靖港曾设“湘鄂洋棚子”,先后为英商太古,怡和公司,日商日清公司代售轮船过境船票和接送客货。每日停靠船只达千艘,源源不断的客流,在古镇上川流不息。

商贾云集,店铺相连,市场活跃,生意买卖兴隆,绿女红男,穿梭不绝。平日近千艘船只挂在麻石栏杆或依依垂柳腰上,女人们或在船头升起炊烟,或掏出针线篓子边晒太阳边缝缝补补;小孩子三五成群打打闹闹,追追赶赶在巷子里穿梭嘻笑;那气壮如牛的汉子们,光着粗大的膀子,能用一支青蒿逼开一条莽阔的河流,或许此刻正在粮行米号、钱庄、当铺忙活着;那些豪绅、富商也或许抽着大烟,正在烟馆、窑班,茶楼,戏院混迹...

时光如流水,洗走了岁月的铅华,也渐渐带走了古镇的昔日繁华。靖港是有着上千年水运历史的港湾和商埠,起于水,兴于水,也衰于水。

古镇也开始衰落了。上个世纪50年代,沩水河改道,实质上却是后来时代的进步,公路开始取代水运。于是,靖港的繁华地位就渐渐逊色了,码头上再也没有昔日挥汗如雨搬货物的繁忙,街头再也没有了人头蹿动的热闹……

走在古旧坚实的石板路上,听见的是单调的几声敲击石板的声音,还有那从巷头能听到巷尾的几声微弱而单调的叫卖声…男人们外出谋生,留下了古镇上一些留恋故土的老人,还有女人和孩子们,这些坍塌衰败的老屋在艰难撑着这个古街的命…

厚重:与历史人物的那些事儿

靖港古镇的厚重源于她有着悠久的历史。靖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靖港与两位历史名人很有渊源。

一位是唐代大将李靖,另一位是晚清重臣曾国藩。

靖港的得名相传是为纪念唐朝大将李靖。李靖曾为唐朝时期军事家。他少时研读兵书,受赏识。后随李世民征战,屡立战功,官至兵部尚书,文武兼备,用兵果断。唐代开国之初,内乱频繁,唐高祖李渊派大将军李靖,南下戡乱,并镇守长沙湘江一带。

他的兵营驻扎在沩水港口,李靖治军有方,对部下又严格要求,因此李靖的军队纪律严明,很受老百姓爱戴。他离开长沙去漠北之后,人们一直很怀念他,于是就把他驻扎过的“沩港”改名“靖港”。

这并非空穴来风,都有史料佐证:明朝的《一统志》说:唐李靖讨萧铣驻兵于此。清朝同治年间《长沙县治》说:“唐李靖驻兵于此,秋毫无犯,百姓德之,名曰靖港,以志不忘”。

靖港的老百姓为感佩李靖的功德特在靖港镇李靖祠已祀,旧有戏台,其对联是这样写的:

溯湘水南来,百里河山,仗此楼台锁住;

唱大江东去,九天烟云,好凭弦管吹开。

晚清重臣曾国藩也在靖港留下过足迹。

好地方更难免有刀兵相见的血腥记忆,也很难不有水火相扰之惊慌。

靖港扼湘江逆上长沙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靖港古镇还是湖南古代重要的军事重镇。

这里曾是曾国藩的湘军与太平军靖港水战发生地。查阅史料,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初七),这里最著名一场战役,是曾国藩领导的湘军与太平军在此交战的“靖港水战”。

湘军与太平军展开了昏天黑地的混战,太平军攻势凌厉,湘军全军覆没,血染湘沩。作为湘军统帅的曾国藩威颜尽失,悲愤中两次投水自尽,都被部属救上。

后来,湘军水师彭玉麟、陆师塔齐布等闻讯前来救援,合力击败太平军。太平军被迫退出靖港,退守到了岳阳。

再后来,曾国藩以“屡败屡战”的顽强,率领湘军讨伐征战,横扫太平军,赢得了天下“无湘不成军”的美誉。

可以说“靖港水战”也是曾国藩波澜壮阔的人生重要转折点。

红色:中共湖南省委旧址

在靖港半边街上,有一栋“一担米”式灰墙红瓦的老平房,那便是1930年11月,中共湖南省委机关的办公旧址。

在旧址的大门上,一幅对联非常醒目:“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是出自毛主席的作品。

旧址大厅中间为青年毛主席雕像,原型是当年在第一师范读书时期的青年毛泽东。

旧址里陈列了一些革命时期的珍贵文物,如书籍、粮票、布票、车票等,还有很多生活用具,如棉花锤、吹火筒、斗笠、蓑衣等。

中共湖南省委何时迁于靖港?为何迁于此?当时发生了什么?

1927年,由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长沙城发生了“马日事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省委机关多次遭受敌人破坏,大部分党组织和工农团体也遭到破坏。一万多名中共党员和工农运动骨干被迫害,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转入低潮。但中共湖南省委领导的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从未停止。

1930年11月,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几经转移后迁至靖港这栋屋内,当时这里还是一个米厂。

省委机关迁至靖港后,党组织发动和组织群众,全力保护省委机关及领导安全,积极协助省委在全省各地恢复党组织,支援根据地建设,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推动革命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靖港地理条件独特。与邻近的桥驿、茶亭、铜官四个乡镇地处湘江岸边,依山傍水,水陆交通便利,北上走水路可抵达当时党组织活动中心岳州、武汉、上海;向西可与益阳、常德等党组织联系;向南紧挨省会长沙,便于开展革命斗争,便于收集情报,便于省委机关及人员转移。这里离长沙不远,容易获知省城情报,便于指导湘东、湘中、湘北地区党组织的工作。

当时,由于白色恐怖笼罩三湘大地,省委机关时遭敌人跟踪,险遭破坏。为躲避敌人的搜捕,省委机关多次转移。仅在望城经历了4次转移。1930年11月底,由于叛变,危及靖港的省委机关,第四次被迫重新迁往益阳。

省委机关秘密迁移望城靖港期间,虽然白色恐怖笼罩,条件极其艰苦,仍然作出了一列重大决策,领导全省各级组织与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斗争,有力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为了坚定的信仰,为了神圣的目标,革命前辈曾在这里日夜操劳,直至奋斗牺牲。故人不在,故居在,我们深深怀念之。

悠远:千年古镇梦里水乡万里流长

阳春三月,湘江岸,靖港口,漫步古镇边;古色、古香、古韵;楼台水榭,沿江而立;木房瓦舍,比栉相依。

忽有风铃悦耳,振翼和弦;白墙、蓝瓦、绿水、杨柳依、芦苇荡,七埠三湾,随波荡漾;八街四巷、共濯清涟;八百里洞庭湖光…

昔日帆林蔽日,浆声撸影;货物如山,商贾往来;烟雨繁华,贸易三湘;楼台不夜,极尽荣昌;南觉一梦,沧海一粟。

今风尘已洗,岁月凭栏。

湘江北去,沩水东流。泛舟斯水,烟雨靖港;百年风华,千年古镇;梦里水乡,万里流长。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散文丨杨文朴:遇见. 烟雨.水乡——靖港古镇》,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散文《寻访梦里水乡》

散文《寻访梦里水乡》

说到梦里水乡,总会让人联想到江南:烟雨朦胧的小桥流水人家,青砖黛瓦的马头墙,还有撑着油纸伞,温婉、丁香一样的姑娘……这美景入诗入画,怎么只能去江南寻找?六月的一天,我们驱车前往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西南...

2012-06-29 #经典句子

配乐散文:江南秋雨

配乐散文:江南秋雨

...、画完美融合,集观赏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电视散文。诸多作品发布于各大网络。南飞,曾经穿过军装的朗诵爱好者,用心发声。像孩子一样真诚,像夕阳一样温暖,像天空一样宁静!

2020-12-19 #经典句子

写作课:散文之美 沉香千年

写作课:散文之美 沉香千年

...半瓣花里说人情。手掌里撑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散文的世界是自由的,广阔的。一物之微、一时感触、一己悲欢、一星冥思,皆可诉诸笔下。所以,郦道元听到“猿鸣三声”,兴致而来,写出了《三峡》;苏东坡看到“...

2024-01-08 #经典句子

烟雨江南的唯美句子

烟雨江南的唯美句子

...山坡像是换上了五彩的衣裳。2、叶知秋,这轻寒。江南烟雨,弱水空濛,几穗汀兰摇曳身姿,重重交叠地墨色云朵,恰似宣纸上联袂盛开的娇艳水仙,却带着微不可察的惆怅。3、你说,江南的山水、雨巷令你难忘,我说;遇见...

2010-03-02 #经典句子

杨文昊也有调皮的时候 黄子韬和他说的悄悄话 就是不和我们说

杨文昊也有调皮的时候 黄子韬和他说的悄悄话 就是不和我们说

看过《这就是街舞》的观众们,一定会被黄子韬和杨文昊这对CP圈粉了。两个人都很会玩,也都有孩子气的一面,另外两个人的感情是真的很好啊。看着西泡泡战队的成员一个个离开,可把队长黄子韬给哭惨了。黄子韬是真性情...

2007-02-09 #经典句子

悦读——文艺井陉:散文《水乡》

悦读——文艺井陉:散文《水乡》

从“水乡”到“水乡”,不过小百里,却是曲曲折折走了一个多小时。而当我们这些自诩为水乡的来客真的走进这里,眼前的景像可着实让人有些惊艳和迷离。如果说来之前或多或少还带有那么一点点的自视清高,那么到了这里...

2011-03-11 #经典句子

孟关良/杨文军创造皮划艇希腊神话 并在北京奥运卫冕成功!

孟关良/杨文军创造皮划艇希腊神话 并在北京奥运卫冕成功!

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传来捷报,中国选手孟关良/杨文军在男子双人500米划艇的比赛中夺得冠军,并创造历史,圆了中国赛艇几代人的冠军梦!孟关良和杨文军在没有配对之前同是单人划艇的选手,孟关良比于文军年长5岁,成名...

2013-01-18 #经典句子

青春再美 也不如那句:遇见西塘

青春再美 也不如那句:遇见西塘

...可以放心地走遍西塘呢,它们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称,叫烟雨长廊。我们沿着河边的主道慢慢往里走,古镇似乎刚刚苏醒,许多店家还没开门,游人很少,窄窄的小巷里只有我们三人清晰的脚步声。我忍不住抬头看看,小巷两边...

2023-08-2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