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科举考试要求写十二句诗 他只写四句提前交卷却名传青史

时间:2011-05-02

自隋炀帝正式创立进士科以来,书生们参加科举考试就像鲤鱼跳龙门一样,考试时大都卯足了劲,希望在万千考生的拥挤中穿过科举这座独木桥步入仕途,一点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文|疯癫史鉴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自隋炀帝正式创立进士科以来,书生们参加科举考试就像鲤鱼跳龙门一样,考试时大都卯足了劲,希望在万千考生的拥挤中穿过科举这座独木桥步入仕途,一点也不敢马虎大意,可唐朝诗人祖咏却只写了四句就提前交卷,考官拦都拦不住。

祖咏是洛阳人,擅长诗歌创作常常因为一句诗苦思冥想,少年时期就有一定的文名。后来通过选拔在一年冬天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当时的应试题目是雪,按照要求要写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诗。祖咏在考场上蜷缩着身子,皱着眉头思索了好一阵挥笔写下四句,端详了好一阵,对考官表示要交卷。考官瞥了一眼祖咏的试卷问:怎么才四句?

考官不想节外生枝,劝诫祖咏再补充八句。祖咏却甩下两个字“意尽”,而后施施然离开考场。在艺术层面一直流传着,少即是多,简单即美的设计理念。文学上也是如此,祖咏所做的《望终南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短短四句话,既写出了山的气势,又写出了雪的壮观和俊美。尤其是最后一句城中增暮寒从触觉上描写,远在长安都能感受到来自终南山的寒意。从文学上确实像祖咏所说的那样意境已经写尽,多一分画蛇添足,少一分略显不足。这首诗给祖咏带来了诺大的名气,被后人列入《唐诗三百首》等选集,成为少数几个流出后世的应试作品,祖咏之名在诗史上留下了绚丽的一笔。

可从科举的立场上来说,祖咏作为考生只写了三分之一就提前交卷,不合规矩也太过另类。这样不合群的存在集体中很难生存下去,德国动物行为学家德吕舍尔在南非观察狮群的时候发现,有两只白皮毛的狮子经常受到其他狮子的打压,每次进餐它俩都得眼巴巴的挨到最后,在吃剩下的骨头中尽可能的挖出一些吃食。两年后只好逃离狮群另谋出路。

祖咏就像这两头白狮子一样,在开元十二年中举成为进士后,硬生生的熬了二十年,还没有得到官职授予。天宝三年在芮挺章编的《国秀集》中,仍然称他为“进士祖咏”。在这二十年中祖咏的生活穷困潦倒,居住在山林之中活像一个野人,诗人卢象在《送祖咏》中写道“胡为困樵采,几日被朝衣”。王维作为好友也曾给祖咏写过几首诗:相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

祖咏也曾出仕为官,估计很快就遭到了罢免,连他在什么时候出任什么官职都无从考究,只能从他的诗句《长乐驿留别卢象》中看出内心的愁苦:“故情君且足,谪宦我难任。 直道皆如此,谁能泪满襟。 ”祖咏至此心灰意冷归隐山林,这个结局或许在考场上早已注定,意尽路也尽。

作为诗人祖咏的确很有才华,诗运思精细,风调清奇,行文紧密而又复杂,对杜甫岑参等诗作大家都有不小的影响。可一个成熟规范的团体更看重集体行为,无法融入集体的因素很容易就被集体排挤掉,求同排异大概是所有智慧群体的本能。团体的规模越大,个体起到的作用越小。狮群少了两头白皮狮子还是狮群,盛唐少了祖咏还是盛唐。

名传青史,听起来风光,但那穷困潦倒的一生却也做不得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值与不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感谢你的耐心阅读,感觉还不错的话还请花费几秒钟时间点赞或评论支奖励一下,如果愿意关注那就更好啦。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科举考试要求写十二句诗 他只写四句提前交卷却名传青史》,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唐朝科举考试两篇最牛的高考满分作文!

唐朝科举考试两篇最牛的高考满分作文!

...唐朝诗人祖咏。他的考场作文竟然没有按照要求写完,就交卷了,看起来有点自暴自弃的意思,其实不然,祖咏觉得自己用最简短最凝练的句子,已经把考试题目最完美的表达出来了,所谓多一个字都是浪费!当考官提醒他,按...

2023-10-24 #经典句子

详解明朝科举考试制度 考什么内容?有哪些流程?八股文是什么?

详解明朝科举考试制度 考什么内容?有哪些流程?八股文是什么?

...,主要标注他个人的理解,然而这些理解被统治者看上,要求所有的学子必须按照朱圣人当年的思维来答题。然而,人的意识本身就有很大差异性,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人的认知世界里,是千差万别的,这就给考生们增加了很多...

2019-07-19 #经典句子

考研英语翻译如果考到明清科举考试的流程 应该怎么写呢

考研英语翻译如果考到明清科举考试的流程 应该怎么写呢

在中国古代,要想实现阶级跃迁,非做官莫属,“士农工商”可不是说着玩的。要想当上官,那么非科举不可。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已完全成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流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要是穿越到了明朝或清朝,怎...

2018-12-21 #经典句子

因为在科举考试中的一句话 结果让他一辈子都没办法当官!

因为在科举考试中的一句话 结果让他一辈子都没办法当官!

科举在很早以前就出现就出现在了我国历史的长河中,科举为我国历史中选出了很多的人才,但是历史记载还有一个人因为在科举考试中的一句牢骚话,使得他一辈子都没办法入朝为官。在北宋时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但...

2023-10-24 #经典句子

以乡 会试为例 探究清代科举考试的文体

以乡 会试为例 探究清代科举考试的文体

...至清末。八股文是排偶文体,有固定格式和繁琐而苛刻的要求,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等部分。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是全篇主干,需尽量发挥题目之意蕴,而此四部分各有两股,...

2010-08-11 #经典句子

2021吉林辅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2021吉林辅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在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当中,常识是一个固定考察科目,分别为科技常识、人文常识和地理常识。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人文历史常识板块中较为重要的考点——科举制度。根据史书记载,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

2023-06-03 #经典句子

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 本应是状元 却因一句话得罪皇帝被判第四名

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 本应是状元 却因一句话得罪皇帝被判第四名

说起王安石,很多人都会想到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主持的新政。对于新政的评价,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一些人坚决反对,一些人坚决支持,当然也有像苏东坡一样的人,支持其中一部分可取之处,对另一部分反对,也正是因...

2023-06-03 #经典句子

期末考试成监考“重点关注” 原因是学生不应该带这三种文具!

期末考试成监考“重点关注” 原因是学生不应该带这三种文具!

...,很难取得好成绩。学生考试时应该注意哪些误区?不要提前回答问题。学生不应该在试卷分发后直接开始回答问题。这不符合考场要求。试卷发下来后,是学生检查试卷,看试卷完整性的一个过程。提前回答可能会被老师取消...

2008-09-0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