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皇帝点赞司马光同意 苏轼这篇文章 赞美了他们的对头王安石

时间:2011-01-18

在江宁定林寺的半山园里,一颗异于常人的大脑停止了思考,北宋政坛叱咤风云的巨人王安石走完了他风风雨雨的一生,从此再无王荆公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58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1086年5月21日,北宋的天空暗淡无光,一颗巨星遽然陨落。在江宁定林寺的半山园里,一颗异于常人的大脑停止了思考,北宋政坛叱咤风云的巨人王安石走完了他风风雨雨的一生,从此再无王荆公。悲哉!

1

消息传到了北宋政治中心汴京,听到报告的司马光竟然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个政治上最强悍的对手终于死了,他终于不用担心他卷土重来了。这一生中,司马光没有瞧得上第二个人,苏轼在他的眼里也不过是能写写诗填填词的文人,但是,这个刚刚离世的人,在他心里就是一座高峰,一座令人崇敬又害怕又不服的高峰!

在洛阳等待了15年,司马光终于卷土重来,入阁拜相。甫一主政,他就着手废掉王安石的新法,他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王安石这个名字,将永远遮蔽他司马光的光辉!

现在,他死了,永远地不会来到汴京,自己也再无如此强悍的对手了。他应该高兴得手舞足蹈才是,可是,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心中充满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感,也许是惺惺相惜,也许是独孤求败再无对手的遗憾。在他心中,竟然莫名地有一种世无王安石人生还有什么意义的奇怪念头!

这就是听到王安石去世后司马光的复杂心态,过了半晌,才想起报告地人还在等着他发话,这才睁开半闭的眼睛,无力地说了两个字:厚葬!

此刻,他的脑子里都是王安石,他想起二十多岁时,初识王安石于欧阳修府上,那个不修边幅的黑脸,总是闷声不响地坐着,好像从来没有停止过一秒钟的思考。他不像苏轼章惇,抢着说话,惹人烦。可是,只要他一说话,必有高论,令人折服。

那一次见面,他给他的印象就是特立独行,胆大,别人只敢在心里想想的话,他都敢说出来。同样的意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肯定是大逆不道,但是,从王安石嘴里出来,就无可辩驳,他太善辩了。才思敏捷,当世无人能敌。但他的志趣不在写诗填词上,但只要偶尔为之,便是佳作。

就说那次在欧阳修家里的命题作文比赛吧,欧阳公府上有一幅猛虎图,欧阳公就以此画为题,让在场的人作一首诗,司马光记得,当时除了自己外,还有梅尧臣、沈括和曾巩,对了,还有当时文名不小的人称文章快手的刘敞。

这刘敞,写诗作文往往不假思索文不加点,每次文人聚会写诗填词,都是第一个交卷,所以被大家称为快手刘。

但是,这次快手刘变成了快手王,王安石在其他人还在思索词句时,早已落笔成诗:

壮哉非罴亦非貙,日光夹镜当坐隅。横行妥尾不畏逐,顾盼欲去仍踌躇。卒然我见心为动,熟视稍稍摩其须。固知画者巧为此,此物安肯来庭除。想当盘礴欲画时,睥睨众史如庸奴。神闲意定始一扫,功与造化论锱铢。悲风飒飒吹黄芦,上有寒雀惊相呼。槎牙死树鸣老乌,向之俛噣如哺鶵。山墙野壁黄昏后,冯妇遥看亦下车。

众人无不停笔围拢观瞻,一股豪气直冲霄汉,只有胸中藏有特大志向的人,才能写出如此豪气之诗,且古风习习。

司马光当时的感觉是正确的。自古以来,为写诗而写诗的人,只能写出华篇如司马相如之赋,却写不出巨章。民国文章圣手、领袖文胆陈布雷,看了毛泽东的新年献词后还敢勉强动笔成章,看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后,尽管蒋介石再三催促,也不敢动笔,胸中存不下万里江山,哪来的笔下风雷激荡!

以至于老蒋责怪说“党国这么多大才,怎么就比不了一个毛泽东”时,陈布雷唯一一次顶撞道:“人家是自己写的”,老蒋当时都下不了台。老蒋的文章,绝大多数是陈布雷所写,所以才有这样一句顶撞。

这里,我们不妨把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雪》附录于此,再一次领略伟人诗词的雄伟魅力吧。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原作:原驱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原作: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想到诗词比赛,司马光又想起了王安石那首轰动京城传遍全国的《明妃曲》来。那也是一次文学比赛,当时也有曾巩等人,司马光不在现场,是曾巩几个文学青年自己在一起玩的。王安石也是第一个成诗,而且是一口气写了两首。大家一看,正在动笔的,当时就把诗稿扔进了废纸篓里,没有动笔也就不敢再动笔了。

司马光是第二天读到那首《明妃曲》的,他实在钦佩他的大胆,真的是什么都敢说。自汉以降,写明妃的文人无数,可是,没有一个人敢说胡人对昭君有恩,大汉皇帝对明妃“恩浅”,也只有这个王安石了。也不知他脑子里怎么就把阿娇跟明妃联系到了一起,竟然说被金屋藏娇的阿娇,永远不如远嫁漠北和亲的昭君幸福。

奇谈怪论,可是,确实都是事实,唉,无奈,才高若此,真的没办法按常理视之!

司马光当然誓死不会同意王安石的观点,他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思想,可是,事实何尝又不是如此呢?司马光对王安石的《明妃曲》赞赏不已,却又不认可。这是相矛盾的,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样矛盾的两面,怎么会在他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

我们也来看看这首《明妃曲》吧,体会体会司马光的感受。

明妃曲二首其一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其二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这两首诗一出,一时兴起写明妃的时尚,文坛领袖欧阳修和了王安石两首,写的特别精致,司马光也私下写了,但自觉怎么也赶不上王安石。

2

宰相府里,司马光说了“厚葬”两字后,就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中,爱恨交织。他们俩开始可是好的不得了的好朋友,可是,因为政治上的对立,终于分道扬镳,成了一对死对头。不堪回首,不堪回首啊!

司马光“厚葬”两字,以文书的形式,传到了苏轼手里。此时正是高滔滔,也就是英宗皇帝的皇后听政时期,小皇帝赵煦只有十来岁,神宗皇帝赵顼挂了,她也就冲到前台了。神宗时期,她就一直反对王安石变法,可是插不进手,赵顼一死,她就让司马光当了宰相,一项一项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

她的文学偶像苏轼也被调到了中央,此时正任中书舍人、皇帝侍读,也就是皇帝的老师,这可是个非常重要的职务,她想通过苏轼,影响皇帝,等自己百年之后,还能继续自己的政策。

当下,她下了一道手谕,要苏轼起草一道诰命,追赠王安石为太傅。死了死了,看在王安石为朝廷弄了那么多的钱份上——现在王公大臣吃的喝的,不都是在享受王安石变法的好处吗?被骂的是王安石,享受的却是他们——死后赠一个太傅,也不过分。

这女人很会来事,王安石活着时,不论大臣们怎么骂王安石,她都默认。只要是不好的,都往王安石头上推,她从来不说什么,毕竟她要这些人给自己干事。王安石时代已经过去了,就让他背着骂名,终老江南吧。

现在,王安石的死对头司马光都说“厚葬”,自己当然不能反对,所以立马就下了手谕,要苏轼写一份诰命。

3

苏轼也已得知了王安石的死讯,这么个大人物,虽然已经不是当朝宰相了,但是朝廷每一天上朝开会,都要提到王安石若干次,成了朝廷议事绕不过的坎。

每天朝会时,都有人因为王安石吵架,有时甚至上演全武行。苏轼也感到好笑,也很无力,他几次向太后递交辞呈,离开这里,到地方去任职,他真不想干现在这差事。

就在前两天,当作太后的面,他也因为王安石跟司马光吵起来了。是的,王安石变法时,自己确实坚决反对,对颁布的法律都不满意。可是,这么多年的事实证明,新法并非一无是处,有很多合理之处,再说,谁也捣鼓不出来只有利没有弊的制度啊。

自己以前年轻气盛,一概反对,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觉得自己原来太理想化,所以,这次到中央来任职,他是想跟司马光一道,研究王安石新法中合理的部分加以保留,不合理的部分废除。王安石的智慧,是当世无双的,他们能做的,就是继承好的,剔除不好的。

可是,他又一次想错了,司马光根本不是这个意思,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司马光为何一定要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很多法律条文,对国家发展绝对是利大于弊的,怎么可以一概废除呢?

就因为这件事,他跟司马光当着太后的面吵了起来,太后只是劝和了他们,显然,太后更听司马光的,虽然太后是自己的铁杆粉丝,但是那只是文学上的事,政事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也因为这件事,他被不少朝廷大员责骂,说他立场不坚定,其实,说到底,这些人不过是追随司马光罢了,毕竟他是当朝宰相,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趋炎附势之人,任何时候都不会少!

这些,都让他很郁闷,现在,听到了王安石去世的消息,他心情跌落到了冰点,当时还有很多人认为,这个巨人还会出仕挽回颓势,现在看来,一切都随风飘逝了。

一年多以前,苏轼从黄州调到汝州时,专门绕道江宁去看望了老宰相,当时王安石身体虽然已病,但精神很好,好像看淡了世事。他们谈诗论酒,诗词唱和。他记得当时和了老宰相的诗《北山》,老宰相非常高兴,称赞不已。

老宰相的《北山》他现在都能背诵出来: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从诗中一下就可以感受到,老宰相回归山林后,心情闲适,每每徜徉在钟山脚下,秦淮河畔,没有一点失意的颓唐和幽怨。离开权力中心,在痛失爱子的打击下,尚能有如此心胸,世间稀罕啊。

此时,苏轼含泪吟咏出自己和老宰相的诗来: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江宁一面,恩恩怨怨已如过眼烟云随风飘逝,两位大文豪执手相惜,“从公已觉十年迟”,是苏轼的真实心理写照。

可是,这才两年不到,怎么就撒手人寰了呢?其实,苏轼又何须问,他自己就很清楚,一是神宗的死,对老宰相的打击太大,从古至今,没有一对君臣,能如神宗和王安石那样配合默契无话不说。二是,看到自己呕心沥血制订的新法,全都被废除了,任谁也受不了!

4

苏轼泪水长流,提起笔来,笔墨与泪水一起挥洒,一篇诰命文已然写就。全文如下(请允许我先录文言文,之后会翻译一下的,别急,稍候):

敕:朕式观古初,灼见天命。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具官王安石,少学孔孟,晚师瞿聃。罔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秕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属熙宁之有为,冠群贤而首用。信任之笃,古今所无。方需功业之成,遽起山林之兴。浮云何有,脱屣如遗。屡争席于渔樵,不乱群于麋鹿。进退之美,雍容可观。朕方临御之初,哀疚罔极。乃眷三朝之老,邈在大江之南。究观规摹,想见风采。岂谓告终之问,在予谅暗之中。胡不百年,为之一涕。於戏!死生用舍之际,孰能违天?赠赙哀荣之文,岂不在我!宠以师臣之位,蔚为儒者之光。庶几有知,服我休命。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苏轼怎么能用“敕”“朕”呢,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啊。是的,苏轼负责起草文稿的,这是为皇帝写的,是要以皇帝名义发布的。敕,就是皇帝发布的命令。

下面,我把这篇诰命文翻译一下,跟读者诸君一起欣赏(不是逐字翻译,那样就没有意思了):

大宋皇帝敕令:从古至今,只要是历史的重要时刻紧要关头,必然有天才降临。这些天才,学贯古今,名扬四海,智力超群,口才绝卓,文采盖世,行动如风。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改变天下风俗,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方向。

熙宁时期的王安石就是这样的天才之人,他少学孔孟,老从道佛,他用全新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干部和百姓,受到皇帝前所未有的信任。他视富贵如浮云,辞高官如脱鞋,飘然而去归隐山林。无论为官为民,都是道德楷模,人伦模范。

我刚刚登基当皇帝,特别想念王安石这样的天才贤臣,他虽然远在江南的江宁,但我一直在研究他的治国方略,希望一睹他的风采。谁知道,他竟然与世长辞了。老天,为何如此无情,不让这样的天才长命百岁呢?我真的悲恸至极,大哭不止,老天啊,怎么可以这样呢!

唉,生死有命,天意难违,我能做的,就是追赠王安石为太傅,让天下人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荆公,如果您泉下有知,就请接受吧……

很难想象,这样一篇评价高耸入云的文章,出自一位曾经激烈反对他的人之手。当初苏轼一直都是跟王安石对着干的,还有他老爸苏洵弟弟苏辙,也都是看王安石不顺眼的。如今,时过境迁,王安石在苏轼心里,已经成了一座高不可攀的丰碑。

写好诰文后,苏轼又读了两遍,感觉很满意,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老宰相了。但他也有点担心,怕高太后那里通不过,他倒是没想过那个十来岁的小皇帝的意见,虽然这篇诰文是以他名义发布的。

文稿送到朝廷后,高太后觉得评价太高了,小皇帝看了却大加赞赏。小皇帝很少看大臣送上来的文件,但是这次竟然细细看了。见皇帝如此,太后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大事自己都做主了,就顺了小皇帝一次心愿吧。就这样,这篇文稿一字不易,按照苏轼起草的原文,着人赶赴江宁到王安石家宣布了。

其实,当时的大臣包括苏轼都小看小皇帝赵煦了,这小子聪明伶俐,小小年纪什么都能看得透,遇到朝廷议事,从来不开口,都听太后的,他心里有数就是不说。

一次太后问他对一件事的意见,他说,我只看到那么多屁股。大臣们都以为他不懂什么,其实他是在表达自己不满,因为在朝廷上,太后和皇帝是并排坐在左右两边的,大臣们都没眼看小皇帝,都面向太后,小皇帝自然只能看到那么多屁股。十来岁的孩子,有如此心机,懂得保护自己,装傻等待时机,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高太后死后,小皇帝亲政,是为宋哲宗。他一当政,就起用新党,国号也改了,太后用的一班大臣全部贬谪。哲宗最遗憾的,就是王安石死的太早了。苏轼也被哲宗贬去了海南岛,其实他是冤枉的,他跟司马光等旧党是有区别的。据说,哲宗对他的这位老师,最满意的一点,就是写了这篇完全表达了自己心愿的诰文,仅从这一点上来说,苏轼跟自己的这位学生,也心意相通了一回。

参考文献:

刘小川 ,《品中国文人》,上海文艺出版社

安开学,《王安石传》,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胡明刚,《苏轼传》,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

郑天挺,《资治通鉴选》,中华书局

版权说明:

本文为史上文人那点事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保留追究侵权的权利。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军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号以显微的眼光,扒开历史细节,每天为大家奉献有趣精彩的文化历史文章,恳请读者诸君关注账号“史上文人那点事”。您的点赞、转发、评论,是对笔者最好的支持。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皇帝点赞司马光同意 苏轼这篇文章 赞美了他们的对头王安石》,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作者是司马光的父亲 清闲时写下一首绝句 虚实相间 余韵悠长

作者是司马光的父亲 清闲时写下一首绝句 虚实相间 余韵悠长

...对比手法,“冷于陂水淡于秋”。陂水,即池塘中的水,王安石有诗,一陂春水绕花身。秋天时,池水寒凉,而来往穿梭的人们急于赶路,表情冷漠,似乎比秋水还要冰寒。有人喜欢秋天的缤纷多彩,刘禹锡曾赞美湖光秋月两相...

2022-12-09 #经典句子

苏轼被投进死狱 王安石一句话让皇帝把苏轼放了出来

苏轼被投进死狱 王安石一句话让皇帝把苏轼放了出来

...,甚至击败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这批革新党的代表就是王安石,章惇等人,而在当时的皇帝宋神宗明显也是一个有野心的皇帝,他就希望能通过变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在当时也有一批重臣坚决反对,比如司马光,韩琦...

2013-04-08 #经典句子

宋仁宗的这位皇后 在孙子面前说了几句话 救了苏轼却害了王安石

宋仁宗的这位皇后 在孙子面前说了几句话 救了苏轼却害了王安石

...时期的这位皇后在孙子面前说了几句话,救了苏轼,害了王安石,她就是曹皇后。嫁给宋仁宗,不受喜爱宋仁宗年幼即位,后来朝政一直在母亲的手中,他的第一位皇后也不是自己确定的,而是由母亲刘娥给她选的,也就是郭皇...

2023-10-01 #经典句子

苏轼究竟说了什么?宋神宗要砍他脑袋 敌人一句话救了他

苏轼究竟说了什么?宋神宗要砍他脑袋 敌人一句话救了他

...,命运往往与期望有很大的差别。神宗登基之后,开始了王安石变法。此时,苏轼却选择站在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对立面,做守旧派,与欧阳修、司马光一起被称为旧党。当时,苏轼的官职并不高,仅仅“任判登闻鼓院”,却在朝...

2023-07-24 #经典句子

苏轼被关进大牢 几乎必死无疑 这个女人的一句话救了他

苏轼被关进大牢 几乎必死无疑 这个女人的一句话救了他

...免哥哥苏轼。就连与苏轼政见不同的章惇,以及昔日宰相王安石,也纷纷出手相助。吴充、苏辙还好,章惇、王安石也罢,都未能让宋神宗放弃杀苏轼的态度,苏轼之死仿佛已成定局。然而,这个女人的一句话,就改变苏轼的命...

2023-12-06 #经典句子

乌台诗案苏轼被捕 曹皇后搬出宋仁宗的一句话 苏轼死罪被免除

乌台诗案苏轼被捕 曹皇后搬出宋仁宗的一句话 苏轼死罪被免除

...“百年第一”的才子。然而苏轼因为乌台诗案爆发,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政治立场上的观念与宋神宗不和被皇帝抓获,险些被判处死刑。幸得曹皇后在神宗皇帝面前搬出了宋仁宗的一句话,宋神宗因此才免除了苏轼的死罪。名满...

2023-12-16 #经典句子

苏轼写过的所有诗词中 只有这有这两句 才能被称为“潇洒”!

苏轼写过的所有诗词中 只有这有这两句 才能被称为“潇洒”!

...当时这个章惇原本和苏轼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是后来因王安石的变法,导致两个人水火不容。原本对于苏轼这次章惇可以不管,甚至可以对苏轼再加以诽谤,让苏轼就此完蛋。没想到章惇这人本性就是对事不对人。于是就跑到...

2014-08-10 #经典句子

历史上的神反转:大文豪险遭杀身之祸 因宋太祖一句话逢凶化吉

历史上的神反转:大文豪险遭杀身之祸 因宋太祖一句话逢凶化吉

...都传授给了孩子们。乌台诗案起因宋神宗在熙宁年间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从事改制。1079年(元丰二年),43岁的苏轼到湖州上任知州后,他例行公事,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由于苏轼是诗人,在...

2023-05-2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