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无酒不成席 有酒才叫年!来枣庄不得不说的酒文化

时间:2010-08-11

在春节这样重要的时刻里,与家人好友相聚,吃一顿团圆饭,喝一口飘香白酒,把酒话家常,这种年味才叫人回味久远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在春节这样重要的时刻里,与家人好友相聚,吃一顿团圆饭,喝一口飘香白酒,把酒话家常,这种年味才叫人回味久远。

春节饮酒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礼记·月令》记载:新年开始时,皇帝要亲自行迎春之礼,向苍天祈祷五谷丰登,然后举行宴会,时称“劳酒”。

在物质不太丰富的年代里,年夜饭是全家一年最丰盛的一顿饭。

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有酒,“酒”与“久”谐音,寓意年丰岁久。这天晚上,除了小孩子,成年人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要喝一些。

全国酒文化看山东,山东酒文化看枣庄。

在枣庄,熟人之间打招呼,张嘴就是:“瞅空喝两杯去。”

枣庄人留客一般会说:“别走了,中午我们喝羊汤去。”然后羊肉汤馆一坐,凉菜热菜摆满一桌,拿瓶酒,先喝痛快了再说羊肉汤的事。

枣庄人喝醉了不叫喝醉了,叫喝得跟粪扒子揉得样,或者说喝瓢圈了。还有说喝打瓦了的。枣庄干杯不叫干杯,叫甩了,或者说起一个,还有说闷了。枣庄人喝不好不叫喝不好,叫没喝到则,或者说喝得不恣儿,还有说喝得半拉呲啦的。

枣庄人喝酒很有创造性,比如台儿古城建成后,很快有人创造出了新的劝酒辞:“江北水乡,好事成双,运河古城,不喝不行。”

枣庄人喝酒最大的特点是,不讲究时间,不讲究地点,不讲究菜肴。真正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一回早晨我去逛利民大集,在一个丸子汤馆,见到两个六旬开外的老人,一人一碗丸子汤,一人半斤酒,边喝边聊,从秦琼卖马聊到袁世凯窃国,从大串联聊到京沪高铁,从个人恩怨聊到南非维和……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还有一次晚上参加一个饭局,十几个人,相逢融洽,杯觥交错,每人都喝了近一斤白酒。散了后,一位朋友意犹未尽,非拉上我找个地摊接着再喝啤酒,一直喝到凌晨两点,真正是酒逢知己。

外地客人来枣庄,最怕的是参加饭局。不管酒量大小,会喝不会喝,鲜有不醉的。为什么?因为枣庄的祝酒辞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三言两语便把气氛推到了高潮,不带点酒意对不起枣庄人的美好祝愿和满腔热情。

记得一次朋友邀我一同请生意上的朋友吃饭,三位客人都是外地人,两个喝白酒,一个说好了滴酒不沾。客人知道枣庄喝白酒用大杯,他怕享不了,执意换成八钱的小杯,主陪也不勉强,爽快的同意了。主陪端起酒杯说:“我先敬尊贵的客人三杯酒,喝个一二三,财源滚滚赚得欢。”第一杯一口干,第二杯两口干,第三杯三口干,这是“一二三”的喝法。接着副陪举杯道:“我再敬尊贵的客人三杯酒,喝个三二一,分分秒秒好生意。”

客人有点傻眼,开始推脱,副主陪又说:“六杯酒在手,生意顺着走,喝酒图吉利,喝吧。”话到这份上,客人只得咬牙喝了。六杯酒喝完,主陪让着吃菜,副主陪打起了那个不喝客人的主意,开始与他聊天,聊孩子学习情况,聊老人身体情况,聊他们的风土人情,越聊越投机,最后客人主动说:“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茶薄酒厚,你少倒点白酒,咱们加深加深感情。”客人想想也在理,就倒了半杯。副陪说:“茶要浅,酒要满,酒满心诚,倒满倒满。”客人只好倒满,端起酒杯说:“我不会喝酒,沾一下行不行。”

“那怎么行,感情浅才舔一舔呢,要想感情深,就得一口闷,不差这点酒,干了。”副陪说着先干了,客人没办法,咬着牙也干了。喝了第一杯,第二杯就是好事成双,也不能不喝,又干一杯。副主陪攻破了堡垒,后面就顺利多了,挨个的敬,他却之不恭,只得来者不拒,直喝到醉眼迷离。

枣庄人喝酒有五步曲:

斟酒时斜风细雨,劝酒时甜言蜜语,喝酒时豪言壮语,喝多了胡言乱语,到最后必定是“倾盆大雨”。凡经历过枣庄饭局的外地客人,大都领教过。

枣庄人喝酒的若干条规矩:

有人总结了枣庄喝酒的若干条规矩,若不熟知,到了酒桌上就容易“失场”。尤其是外地人、职场中人和商场中人,不懂这些规矩,有时后果很严重。下面列举几条,比如:

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情况而定。

对方喝酒态度,对方酒量,且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别人。 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先干为敬,我喝干,你随便”方显大度。

敬酒时,端起酒杯,右手执杯,左手垫杯底,自己的杯子要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酒杯就不要放太低,不然敬酒人不好端杯。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顺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假如你是客人,尤其是主客,即使你的酒量再大,临近结束也要表现出带了酒意,适可而止,不然众人皆醉你独醒,主客没喝好这酒还怎么结束? 最后一定还有一个“满堂红”酒,所以,不要让自己的酒杯空着。

酒桌上规矩虽多,也不必闻酒色变,毕竟人生当中离不开社交,社交又离不开“酒”这个润滑剂。烦恼时约一二知己,三杯过后尽开颜;开心时唤三五好友,推杯换盏大欢喜;朋友间有了误会,酒杯一碰泯恩仇。当然了,凡事不可过,过犹不及,无论参加什么样的酒场饭局,只要能以诚相待,适可而止,自然可以把酒言欢。

参考馆内资料:

《天下@第一庄》2012年第6期

《枣庄酒文化 主客尽欢》有增减

程小程

本文首发《 枣庄档案》,转载旨在传播更多地方文化。

作者/来源:荆水龙泉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无酒不成席 有酒才叫年!来枣庄不得不说的酒文化》,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 千言万语 尽在酒中 你如何理解酒的文化含义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 千言万语 尽在酒中 你如何理解酒的文化含义

...今喝的酒不同,但所寄托的“长酒”之意无甚不同。中国酒文化伴随着人类文明一直不断发展,各朝各代都有自己不同的喝酒方式。古人尤其喜欢在过年时喝酒,过去甚至还有“无酒不成礼”的说法,尤其是在春节、祭祀和庆典...

2013-08-15 #经典句子

贵州清雅酱香白酒九境|悠悠酒文化把己酿威酒

贵州清雅酱香白酒九境|悠悠酒文化把己酿威酒

贵州清雅酱香白酒九境|悠悠酒文化把己酿威酒。前不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老一少两位师徒一起喝酒闲聊。徒弟问师父:“一碗米能值多少钱?”师父说:“关键看米在何人手里:如果在一位家庭主妇手里,加适当的水,用...

2012-04-25 #经典句子

为何无酒不成席?这些酒文化与节气关系匪浅 看完懂其意义

为何无酒不成席?这些酒文化与节气关系匪浅 看完懂其意义

过节要饮酒,营造节日气氛。通过饮酒,可以增添喜庆氛围,这也是酒的作用。1、酒与春节——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养节,俗称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调敝...

2007-03-31 #经典句子

酒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酒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

2008-02-15 #经典句子

老北京文化:二锅头 茶叶棍儿 高末儿的故事

老北京文化:二锅头 茶叶棍儿 高末儿的故事

北京名酒二锅头我国是烧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酿酒的历史非常悠久。此前,专家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酒出自距今50004000年的仰韶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时期。可是,据报载,(2005年)中美考古学家联合进行了一项研...

2009-03-19 #经典句子

阿里陪酒事件 撕扯下了酒文化的遮羞布

阿里陪酒事件 撕扯下了酒文化的遮羞布

...言,凡是酒席上逼女生喝酒的,没一个好东西。2、饭局酒文化就是“精神强奸”。这玩意不批倒搞臭,就会流毒无穷,一直祸害人。然而,有人居然在下面回复,李清照都写出“浓睡不消残酒”了,既然李清照能够写出这样的...

2023-07-25 #经典句子

酒文化:人们心中不变的情愫

酒文化:人们心中不变的情愫

...历史。无论是代代相传的酿酒工艺,还是有着岁月痕迹的酒文化,都值得我们用心去传承。古往今来,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应用和文化传播所扮演的角色从未改变,我相信在未来这颗璀璨的文化之星也依旧会光彩夺目。从...

2013-10-06 #经典句子

济南枣庄艺考生文化课培训辅导学校 山师育才聊文化课学习

济南枣庄艺考生文化课培训辅导学校 山师育才聊文化课学习

英语要多进行单词的积累,积累每套试卷中的重要单词和词组,进行反复背诵。利用好课堂时间,进行笔记的积累,上课时的例句和单词也要着重记忆。可以背诵一些高级句式,李予作文水平的提升,在平时练习中把句子套用在...

2015-08-1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