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孙志强散文|倪禹功两代人的桑梓情

时间:2010-08-09

倪禹功两代人的桑梓情作者简介:孙志强,嘉兴教师,阅读与写作爱好者,退休后任秀洲区军事志、油车港镇志主编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来源: |南湖文学 ID:nhwx990」

↑点上面[南湖文学]蓝字丨关注

南湖文学宗旨:打造最纯净的文学平台、营造最温馨的精神家园。

倪禹功两代人的桑梓情

作者简介:孙志强,嘉兴教师,阅读与写作爱好者,退休后任《秀洲区军事志》、《油车港镇志》主编。

倪氏自清初起一直是老油车港的第一望族,传到倪禹功先生(1911─1964)这一代已是民国时期。因先生自幼酷爱绘画,母亲陶氏便延请名家蒋世长为其师,由此开启了他成为著名书画家、收藏家、鉴赏家的人生之路。

1930年,倪禹功先生举家迁入作为名人故居现由政府修缮完好的嘉兴月河历史街区抱月埭2号。在此居住的七年里他在艺术上已日臻成熟。

1937年抗战爆发后,倪禹功迁居上海,此后逐步进入了创作、收藏、鉴赏的鼎盛时期。工笔画、山水画及扇面已自成风格,收藏与著述也甚丰。

禹功先生人虽寓居上海,但却怀着叶对根的深情始终牵挂着故乡。就在他刚到上海的当年,便饱含思乡之情挥毫泼墨创作了一幅誉满画坛的《南湖清暑图》。此图现珍藏于嘉兴博物馆。

他在上海得精英云集之利,与沙孟海、吴湖帆、钱镜塘、徐森玉等书画高才均成了莫逆之交。并乘势收藏大量古籍和嘉兴籍名家的书画作品。在此基础上,他精心撰编了《嘉秀近代画人搜铨》和《嘉秀藏家集录》等专著。其内容广采博收,对撷自方志、史传、图录、牒谱、墨卷以至当代报刊的资料均详加甄审考订,而对需存疑者,又绝不臆作论断。其文风,简洁畅达,记述有法,不唯记画人之生平梗概,又旁搜其轶事遗闻;不唯评介画作,又兼及其题识诗文及流传掌故,是以文笔多姿,工雅可诵。全书收录自清以降嘉籍画家四百四十四人,内有一百六十三人先生藏有其作品。此书为嘉兴提供了近三百年绘画史实之鸟瞰,实为嘉兴地方文化之盛举。

1950年4月,嘉兴图书馆恢复开馆。时任馆长汪大铁先生有心收齐存世的所有历代嘉兴志书。其中迫需禾志中最早的元代《至元嘉禾志》。为此汪馆长特重托禹功先生在上海广为打探寻找。经努力,禹功先生得知唯友人金问源先生藏有抄于乾隆二十五年的此志一部。于是禹功先生主动请缨为家乡承担精抄该志之重任。历经5个月的废寝忘食,先生终于抄完十六万余字的全志并无偿交付嘉兴图书馆作为善本收藏。志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浸透了禹功先生的淋漓汗水和桑梓之情。大铁馆长为此欣然赋诗曰:“禹功手写嘉禾志,孤籍留传千万世。藏之本馆真快亊,敢告后昆永宝之”。

此后禹功先生还向“嘉图”捐赠了其收藏的《槜李诗系》、《弘治嘉兴府志》和亲绘的《淞滨禊饮图》等珍品,以表其“略为乡帮稍尽轻薄”之意。

倪禹功先生育有5位子女,为让子女永记嘉兴之根,他把子女的名字定为“嘉”字辈。本着科技救国的初衷,他把子女全部培养成了理工方面的专才。其中长子倪嘉缵(1932─)现为中国科学院院院士,80岁时又出任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在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化学生物学研究上颇有建树。

1964年倪禹功先生仙逝后,其子女传承了父亲爱“嘉”爱乡的优良品格,继续为家乡的文化亊业无私奉献。

1998年,倪嘉宁和倪嘉绥兄妹俩把父亲的《嘉秀近代画人搜铨》手稿捐赠给了家乡。嘉兴图书馆于当年即将此稿交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出版。老馆长史念先生饱含深情为此书作了序,对倪氏父子的高尚人格和此书的学术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0年,油车港率先启动了“镇志”的编修工作,倪院士闻讯后即从深圳为《油车港镇志》寄来了亲笔题词:“盛世油车港,修志推前浪。笑看麟湖貌,辉煌吾梓桑”。作为主编的我不由感动万分。

2011年1月13日,倪院土遵循父亲遗愿会同4弟妹妹亲赴嘉兴将父亲尚存的字画、信扎、拓片等文物217件(组)全部无偿捐赠给了“嘉兴博物馆”和“嘉兴图书馆”。嘉兴市人民政府特为此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以表彰倪院士兄妹的善举。

当年3月16日,浙江省文物鉴定专家组赴嘉对捐赠文物进行了鉴定。最终认定126件(组)属珍贵文物。其中明末倪之璐的《南部赋行书扇面》为国家二级文物,清嘉兴知府许瑶光题跋的长卷《鸳湖春饯图》等33件捐品为国家三级文物。

2017年11月2日上午,已85岁高龄的倪院士不远千里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开启自己的“寻根”之旅。

由于从从小离开故乡,倪院士对家乡的人和事已印象不深。在油车港镇澄溪村文化展陈馆,倪院士认真了解了澄溪村的历史变迁和村容村貌,并仔细观看了陈列着的一件件传统劳作工具。一台手工榨油车模型和一块当年祖辈开设油坊时使用的直径约1.7米的榨油石磨盘让倪院士眼前一亮,急忙拿出手机拍摄了下来。展陈馆里,不仅记录着倪家的历史,还悬挂着几幅倪院士兄妹早年的合影,这使其兴奋得迫不及待地给大家介绍起了自己的家人。

为了见证倪家的历史,倪院士又步行前往了油车港市河南岸西木桥弄三号的倪家民宅和粮仓。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倪家的很多老宅都已经被拆除,剩下的部分老宅和粮仓已被列为嘉兴市文物保护点。尽管老宅已经显得有些斑驳,但倪院士表示,能够见到父母生活过的地方感到由衷的高兴。

好学不倦出精英,两代游子均成名。

飘泊四海难忘“嘉”,最深犹是桑梓情。

南湖文学

文学总顾问:吴顺荣

责任编辑:青峰

音乐总监:夏荷

文字排版:汪垚卿 吴敏

页面制图:小鱼

平台推广:李远鹏

投稿邮箱:1097100585@qq.com

真情温暖你我

文学点亮人生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孙志强散文|倪禹功两代人的桑梓情》,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散文:两代人的婚纱照

散文:两代人的婚纱照

前几天,女儿和她心爱的人儿预约了拍摄婚纱照的时间。拍摄的当天,女儿起得特别早,还在微信里向我们问好。可以想象,这一天的女儿,是最漂亮、最幸福的。婚纱往身上一穿,人生就开始喜事连连了,怎能不叫人心花怒放...

2018-02-01 #经典句子

语文课本里出现的美味食品——荠菜

语文课本里出现的美味食品——荠菜

《挖荠菜》是当代女作家张洁创作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1978年5月10日。此后,长期被中学语文教材选用。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娓娓谈述挖荠菜、吃荠菜这种小事,向年轻一代灌输热爱生活、探索人生、领悟幸福真谛的大道理...

2023-04-29 #经典句子

北大 清华 耶鲁开学演讲接连刷屏:他们用三句话 点醒了两代人

北大 清华 耶鲁开学演讲接连刷屏:他们用三句话 点醒了两代人

...室画师”位光明;用坏7部手机,写下100多万字,出版了散文集《溪风絮语》的宁夏农家女马慧娟。《小王子》里有段话,如果你想让人造一艘船,不要让他去收集木头,也不要发号施令,更不要分配任务,而是要激发他对海洋...

2023-08-11 #经典句子

“文化道场”里的两代人对话 全国油画大咖汨罗屈子书院“论道”油画风景未来

“文化道场”里的两代人对话 全国油画大咖汨罗屈子书院“论道”油画风景未来

...地青年油画家们一起,在屈子书院这一"文化道场",通过两代人之间真诚严肃的学术性讨论,共同探讨中国油画风景的未来。"汨罗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地方,他的诗歌在我们中国文化文学上有重要作用。我们寻找到汨罗这...

2023-08-15 #经典句子

无言的爱丨父亲写的散文诗

无言的爱丨父亲写的散文诗

有一个人他高大如山的背影,承载着你的成长和未来他日渐佝偻的身躯,牵动着你的心酸与感动他从未言爱,却爱你入骨他很普通,却是你的超级英雄伴着旋律,记忆里关于父亲的点点滴滴逐渐清晰,泪水模糊了视线……然而有...

2014-09-21 #经典句子

朝鲜战场上一句承诺 安徽老兵两代人70年接力找山东战友周亮家人

朝鲜战场上一句承诺 安徽老兵两代人70年接力找山东战友周亮家人

...,张已宽付出了毕生的努力,始终未能完成。苦寻70年,两代人接力寻找山东战友家人战争结束后,张已宽回部队后,立刻打听有关烈士的消息,无奈知情人都牺牲了,也无从查起。寻找山东战友周亮家人的事一直拖到张已宽转...

2020-12-18 #经典句子

《肖复兴散文》:在细 清 真的文字中 寻找内心的宁静

《肖复兴散文》:在细 清 真的文字中 寻找内心的宁静

“能写好散文的人,心里一定不会如乱麻那么复杂,也一定不会如蜂巢那么千疮百孔。能写好散文的人,一定都是善良的人。”肖复兴认为写一手漂亮散文的萧红、孙犁、汪曾祺都是善良的人。读肖复兴的散文时,同样在他细、...

2020-09-07 #经典句子

“奶奶又来蹭饭” 孙女一句话揭露现实:月子仇会延续两代人

“奶奶又来蹭饭” 孙女一句话揭露现实:月子仇会延续两代人

你们经历过“月子仇”吗?月子仇大部分指的是在婆媳之间,或者是在妻子和老公之间,因为坐月子期间,产妇是需要被照顾的,因为种种原因婆家的人不尽心照顾,甚至还会趁虚而入打击产妇,这种时期结下的“梁子”就被称...

2023-07-2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