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上人法语:莫谓老来方学道 孤坟多是少年人

时间:2010-06-27

我们常以为人老才会死、生病才会死,其实不然,无常来临就会死,不论健康、生病、老年、少年都一样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诵读:佛明)

(主播:佛明)

第一篇 人 生 意 义

二 诸行无常

1.莫谓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我们常以为人老才会死、生病才会死,其实不然,无常来临就会死,不论健康、生病、老年、少年都一样。

2.一个无常观很深刻的人,才会是一个老实学佛的人,因为无常观深刻就会推动他精进用功,即使没有人鼓励他、鞭策他,他也会自动自发地去寻找今生今世能够解脱的法门。如果无常观不深刻的话,他就会悠悠泛泛,东寻西探,一天过一天,等到真正无常来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3.《金刚经》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什么是“一切有为法”呢?小至我们的身体、精神,大至外在的山河大地,甚至地球、太阳、银河系、整个宇宙都是有为法。既然是有为法,以佛的眼光来看都是如梦幻泡影般的不实在,如露亦如电那样的短暂。

4.人的寿命,以目前来讲,平均八十岁;天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欲界天最短的是五百岁,它的一天是我们的五十年;最长的是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四千劫,以人间来看,是很长了,但是以佛的眼光来看,还是很短,短到什么地步?善导大师说“犹如电光”,闪电一闪,我们还来不及眨眼,它就消失了,是那么的短暂。如果没有往生极乐世界,就永远在轮回,再恩爱的亲人也会离开,即使见面也不相识。

5.我们住在这无常的世间,危脆的国土,可以说是很不安稳,也很恐怖。然而这种不安、恐怖,还算很小,因为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今生今世而已。还有一个很大的恐怖跟不安,就是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法华经》就说: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生死轮回是根本的灾难、根本的恐怖、根本的不安。而极乐世界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所以,凡是诸佛出世,都介绍净土法门,劝导众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6.佛说“人生如梦”“人生是苦”。在既梦又苦的人生中,遇到弥陀慈悲的救度,被弥陀所拥抱的人,是世间第一幸福的人。

7.人生像什么呢?如牛赴市,步步近死,即使位高权重还是难以避免阎王的审判,一旦命终的时候,则悔惧交至。《无量寿经》说: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想到死了以后生命到底是继续存在还是断灭?如果继续存在,到底是向苦的地方去,还是向乐的地方去?总之,不明、不知,就会不安。我们之所以会造业、痛苦、不安,都是因为两个字──“无知”。无知所以造业,造业所以痛苦;也由于无知才不安。

链接:

上人法语:被弥陀所拥抱的人,是世间第一幸福的人

上人法语:人生的目的在于解决“必堕地狱”的大事

上人法语:学佛的目的就是往生极乐净土

深度阅读(滑动浏览,点击打开)

28.慧净上人:学佛人要安贫乐道,家里摆设朴实简洁不浮华

27.净宗法师:一切贤圣皆从念佛而生,一切智慧皆从念佛而有

26.看别人这里不好那里不对,说明自己业障重福德薄

25.净宗法师:劝人念佛人家就念了,那不是我的功劳

24.净宗法师:人生在世无常迅速,我们是不能拖三延四的

23.祸从口出,我的嘴巴是我的敌人

22.慧净上人:人家给我们无理的对待,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恩惠

21.净宗法师:释迦佛为啥不直接讲念佛,而讲那么多经典?

20.净宗法师:念佛断烦恼是釜底抽薪,不断而断

19.让我们下定决心,丢掉抱怨的恶习吧

18.净宗法师:这句名号不是凡夫自己能念得出来的

17.慧净上人:这一生所遇到的,不管顺境逆境都要感恩

16.净宗法师:认为有“我”,就有无穷无尽的烦恼

15.一位妈妈对致死自己儿子的凶手说:“我宽恕你们了”

14.智随法师:人生际遇完全是因果的展现,明了因果则不会怨天尤人

13.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请不要伤害我

12.净宗法师:真实无伪地归命南无阿弥陀佛,才可喻为“金刚”

11.人在世间种种爱恋,一旦临终,究有何物为我所有

10.看别人这里不好那里不对,说明自己业障重福德薄

9.净宗法师:爱自己的孩子你就要成佛,不然就害了他

8.如果生命只剩一天,你会干什么

7.净宗法师:负面的话被一万个人听到,会收到一万倍的负面回报

6.净宗法师:净土门“棒喝”这一关,你过了没有?

5.宗道法师:念佛人咋对治苦恼事,这里有一剂良方

4.净宗法师:所有人只要遇到阿弥陀佛,就“遇无空过者”

3.净宗法师:今生遇到阿弥陀佛,再不老实是要吃亏的

2.慧净上人:念佛人临终不管清醒昏迷,都决定往生净土

1.智随法师:把念佛融在生活当中,你在任何地方都是道场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上人法语:莫谓老来方学道 孤坟多是少年人》,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学习论语:学道在为人之中

学习论语:学道在为人之中

怎么样可以称作是在学人道呢?我们可以来看子夏的描述。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说:“能够向贤能的人看齐,端正自己的态度。对...

2023-09-29 #经典句子

二十多岁写下脍炙人口名句 唐朝边塞诗的开创者 曾躬耕学道隐居

二十多岁写下脍炙人口名句 唐朝边塞诗的开创者 曾躬耕学道隐居

...身于平民,虽然是山西人,却并不是世家大族的王家。他少年的时候由于生活所迫,困于农耕,二十二岁的时候,天性爱自由的他,前往嵩山学道。那时正是开元初年,一派盛唐气象,对盛世的景仰也深深地烙印在了王昌龄的心...

2016-11-08 #经典句子

李商隐年少时上山学道 和女子相识相恋 不能相见只能以诗句传情

李商隐年少时上山学道 和女子相识相恋 不能相见只能以诗句传情

在封建时代里,人们对于宗教信仰有着一定的痴迷。从唐朝时期开始,道教和佛教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开始追求这一种神奇力量。但无论道教还是佛教,对于人世间的情欲都是百般禁止的。而当时的人们又向往着...

2011-12-06 #经典句子

12句经典相思诗: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12句经典相思诗: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最沧桑的相思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其四》这纵然不是老年人的相思,也是已历经沧桑...

2023-11-01 #经典句子

佛教:学佛后 牢记4句话 还有什么放不下

佛教:学佛后 牢记4句话 还有什么放不下

人生无常,有句话讲:莫谓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一位法师曾劝一位居士,要珍惜光阴,好好修行,那位居士说,我还有三个愿望未了,等我完成了这三个愿望,就什么都放下了,第一、我要把房子换掉 ,第二、 等儿...

2022-12-26 #经典句子

“你以为我刀枪不入 我以为你百毒不侵” 盘点精致噎人的短句

“你以为我刀枪不入 我以为你百毒不侵” 盘点精致噎人的短句

...别。——钱钟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对于爱情,千人千解,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有人以最好的朋友的身份,看着喜欢的人恋爱、分手、再恋...

2023-08-09 #经典句子

俗语“宁睡孤坟 不进庙门” 啥意思?古人的忠告 看了不后悔!

俗语“宁睡孤坟 不进庙门” 啥意思?古人的忠告 看了不后悔!

...的,但心里那恐惧的影子却还在,荒山野岭的,只有一座孤坟立在那里,看起来就怪吓人的,特别是在恐怖电影里边,经常用孤坟来做场景,想想就很害怕。与之相对应的,要数庙宇了,乡下人特别信奉牛鬼蛇神之类的东西,也...

2012-12-12 #经典句子

俗语“宁睡孤坟 不进庙门” 说的是啥意思 有什么道理吗?

俗语“宁睡孤坟 不进庙门” 说的是啥意思 有什么道理吗?

...本的字里行间来寻找。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俗语叫做:宁睡孤坟,不进庙门,这个俗语又向我们传达了老祖宗怎样的智慧呢?我们接着往下看。乍一看之下,你一定觉得不符合逻辑,因为庙宇是比较亲切熟悉的,它也象征着神圣。...

2009-04-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