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杨振宁笑说莫言农民出身 问其获诺奖感受 莫言一句话令全场鼓掌

时间:2010-02-19

节目中,杨振宁与莫言的对话很有意思,可谓是唇枪舌剑、高手过招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央视《开讲啦》有一期"科学与文学的对话",邀请了杨振宁、莫言和范曾三位重量级的嘉宾。节目中,杨振宁与莫言的对话很有意思,可谓是"唇枪舌剑"、高手过招。不得不说,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果然都是名不虚传。

说起诺贝尔奖,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所推崇的最高荣誉,一个国家能够有人获得此奖也将会提升此国的国际地位。近些年来,诺贝尔奖一直都被欧美等发达国家把持,发展中国家根本就没有机会评选。

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常任理事国之一,虽国际实力和地位都逐渐向世界中心靠拢,但唯一遗憾的就是在诺贝尔奖上可是非常尴尬:

除了屠呦呦和莫言两人分别在科学、文学领域获得了这项荣誉之外,其余人在其余领域至今尚未实现零的突破。而在物理领域,以美籍华人身份获奖的杨振宁也算是国人非常熟悉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了。

在节目中,杨振宁笑着直言道:

讲起这个诺贝尔奖,我要问莫言一个问题,你跟我走了不同的道路,我们的出身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你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是一个大学教授的儿子(众人笑)。那么你走了文学的路,我走了科学的路,那么我们两个人走上了斯德哥尔摩获奖的这个奖台上。可是我走上那个讲台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受到,我的感受跟一个美国的物理学诺贝尔奖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要问莫言,你去年在斯德哥尔摩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有一个感受,你这个得奖跟一个英国人在那儿得奖,或者一个法国人在那儿得奖是不一样的?

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杨振宁一上来就说人家是农民的儿子,这真的是有些不尊重人家啊。不过莫言是个很懂礼数的人,他没有打断杨振宁的话,而是这样回应:

"我觉得是跟任何人不一样的!因为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次颁给中国籍作家。"

他还说到:"我在领奖台上的时候,我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领奖者,而是一个观察者,我在看给我颁奖的国王,也在看王后以及国王后面2个漂亮的女儿。"话音一落,众人大笑,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杨振宁的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只是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而已,但实际上却很难回答。

如果莫言当时说感觉很高兴、骄傲或者谦虚的话一定会被其他人恶意炒作。如果莫言说自己一定会在努力,自己才能不够,也可能会被人指责为虚伪。莫言以观察者的身份去说自己的感受,既没有显得自己很高兴也没有显得自己很沮丧,他保持中立的态度正是应了那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也没有给人留下把柄。

作为我国第一个在文学领域获奖的得主,莫言不愧为一代语言大师,而他高情商的回答,更是让观众们认识到,那些会说话的人,往往更受欢迎!

在生活中,高情商会说话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朋友,人脉就是资源,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有的人因为不会说话,得罪了朋友,毁了自己的形象!职场中,那些会说话的人,往往优先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不是拍老板马屁,而是每次都能化解公司发生的尴尬事情,在外面谈客户的时候,还能给公司长脸,老板自然是比较喜欢这样的。就比如马云,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他的口才和情商,他的第一笔投资,就是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拉来的!

我们可能无法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口才我们可以学习。

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情商决定成功,智商防止失败,这一句说得太到位了,一句顶一万句。他还说:"一个人要想成功,口才必须好,如果连表达都不清楚,不仅成不了事,反而还会坏事。"

智商,80%天生+20%后天训练。情商,20%天生+80%后天修炼。智商高低,可以从上学阶段来区别。混社会、走职场,在智商差不多的情况下,能否成功更取决于情商高低。情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与人打交道中修炼出来的。

幸运的是,智商是天生的,而情商是可以后天提升的。

现如今的社会,长着一张好看的脸未必抵得上一张会说话的嘴,生活中,职场中,会"说话"的人真的很受欢迎。

所以给大家推荐一个练习口才的秘诀:《口才三绝》系列

不仅可以让你"口若悬河"而且更有人气,让你拥有高情商和好口才时刻应对生活中的特殊情况。

提升和优化自己的沟通能力迫在眉睫,一本书可以教你如何获得好人缘,如何轻松融入朋友圈,获得友情、爱情甚至更多的工作机会,升职加薪。

一套共三本,《口才三绝》《为人三会》《修心三不》,教你学会聊天技巧,教你面对不同场合,不同人群,面对自如。教你学会聊天,谈判技巧,顺利成就自我,掌握卓越人生的智慧之道,为你在工作生活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闲暇时读一读,看故事的同时,就能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何乐而不为呢?书中通过经典案例和哲理故事的方式,用最基本的方式教会你做人说话的技巧。

三本只需要59元,就是两包烟钱,一顿饭钱,就能让自己成功!

点击下图购买: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杨振宁笑说莫言农民出身 问其获诺奖感受 莫言一句话令全场鼓掌》,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莫言领奖后被杨振宁挖苦“出身问题” 他就说一句话 给中国长脸

莫言领奖后被杨振宁挖苦“出身问题” 他就说一句话 给中国长脸

...。诺贝尔奖项的获得者中,有一位也是中国人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杨振宁与莫言的家庭背景却大不相同: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一名数学家,并且长期在知名大学从事教学工作,是我国早期的研究数学的学者。杨振宁在这样的“...

2023-08-09 #经典句子

莫言送杨振宁两句诗 仅12个字却深受杨振宁喜爱 挂在书房多年

莫言送杨振宁两句诗 仅12个字却深受杨振宁喜爱 挂在书房多年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参与了一场座谈会,和物理系泰斗杨振宁一起探讨“科学与文学”“中国梦”“天才”这几个话题进行探讨,当话题转移到“天才”时,莫言曾苦不堪言的说自己要是自己当年没有选择文学而是选择物理,...

2007-04-19 #经典句子

莫言送杨振宁2句打油诗 仅12字却大气磅礴 被杨振宁挂书房多年

莫言送杨振宁2句打油诗 仅12字却大气磅礴 被杨振宁挂书房多年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与杨振宁进行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事后,二人成为好朋友,莫言赠送给杨振宁一幅题字,上书:“仰视宇宙之大,俯察粒子之微”。该幅题字,至今被杨振宁悬挂在书房中。有网友...

2019-10-10 #经典句子

莫言赠诗给杨振宁2句打油诗 仅12字诠释大气磅礴 被杨振宁珍藏

莫言赠诗给杨振宁2句打油诗 仅12字诠释大气磅礴 被杨振宁珍藏

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在北京大学举行,杨振宁、莫言两位不同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相聚北大,与年轻人聊“科学与文学”“天才”“中国梦”等话题。在谈到天才话题时,在物理领域无疑杨振宁是天选之子,而文学的评...

2010-10-15 #经典句子

“这么牛的诗肯定是您写的” 女诗迷的一句话 曾让莫言哈哈大笑

“这么牛的诗肯定是您写的” 女诗迷的一句话 曾让莫言哈哈大笑

...后他对于各种批评,就没有直接反驳过。唯有一次他在跟杨振宁一起参加活动时,曾用十分羡慕地语气,说了句:“假如有来生,我一定去学物理去”。他指的是学文科的就算是拿了诺贝尔奖,也终究无法得到大伙的认可,但学...

2023-07-11 #经典句子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9年 莫言为何争议不断?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9年 莫言为何争议不断?

...忆中,最痛苦的事,是小时候和母亲捡麦穗。60年代初,农民吃不饱肚子,经常去公家地里捡麦穗。一天,看麦田的人突然来了。捡麦穗的人瞬间全跑光了,莫言的母亲是小脚,跑不动。看守当着莫言的面,狠狠扇了他母亲一耳...

2008-09-01 #经典句子

莫言:好的家庭教育浓缩为6句话!家长们进来学学吧!

莫言:好的家庭教育浓缩为6句话!家长们进来学学吧!

...化程度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在我们的身边,也会出现很多农民父母教育出清华北大的孩子,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在《焦点访谈》中有一则事迹,世界中学生奥数金牌获奖者安金鹏,他家里非常穷,考上了重点中学却没有钱读书,...

2016-12-21 #经典句子

莫言水平高超的一篇散文 比喻恰当 文辞优美

莫言水平高超的一篇散文 比喻恰当 文辞优美

...了。在莫言的眼中,爷爷是一位历尽沧桑、坚韧顽强的老农民形象。他是一位干瘦的老头,肤色黝黑,却极慈祥。莫言很小就失去了父亲,爷爷不得已又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如今莫言已经举世闻名,但他依然清楚地记得爷爷干农...

2009-11-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