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没文化的茶文化丨浅识佛和禅丨佛法不二 茶禅一味

时间:2009-06-10

如果想深入理解茶禅一味 ,首先要理解的,就是禅是什么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94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9 分钟。

禅茶一味

茶文化中,有个禅茶一味,简单来说,指的是参禅过程中,以茶提神醒脑,随着习惯的养成,参禅-喝茶逐渐发展成一种仪式,乃至成为参悟的一个契机。如果想深入理解茶禅一味 ,首先要理解的,就是禅是什么。

禅宗始于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禅宗的法脉,在南北朝时期,随达摩东渡进入中国,传至六祖慧能后,分出不同派系,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有五家七派。中唐到五代时期,禅宗最先分出洪州宗和石头宗;洪州宗下开临济宗和沩仰宗,临济宗分出杨岐、黄龙两派,黄龙后来又并入杨岐;石头宗则分出云门、法眼、曹洞三宗。禅宗传至现在,还可见到的,有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临济宗是最为兴盛的一派。

一次佛陀在灵山会上讲法,不说一言,只拿着一朵花,迦叶看到,就微笑了。佛陀因此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即付嘱于汝。”这一拈花一微笑间,佛陀与弟子迦叶尊者心心相印,便是以心传心的禅宗之始。

禅宗的核心,是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心是什么,或者心传了什么,大概就是禅茶一味之味了。禅宗作为始于佛陀的一个佛教流派,它的核心内容,可以从最早期的古印度佛教去寻找,那么,佛教和禅,到底是什么呢?到这里,问题的主题就暂时脱离了茶,进入了由茶引出的另一个世界:佛教和禅宗。

佛教思想和汉传佛教的开端

佛教是什么

印度在约与中国的孔子同时期(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我国春秋时代)的古代,有一个名叫乔达摩悉达多,被认为知道一切事物的人。他教学生学习(他对)一切事物(的了解),跟随他学习的人,以他为中心,形成了僧团这一组织,印度原始佛教即开端于此;悉达多被追随他学习的弟子们,尊称为释迦牟尼、佛、佛陀,释迦牟尼译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是梵语和巴利语的音译“佛陀耶”的简称,指知道一切事物的人,译意为悟道者(释迦牟尼这个称号,和孔圣人是一样的意味,因为佛认为自己是知道一切事物的人,而孔子只是知道很多事情的人,所以译经的人用音译“佛”,区分其和圣人在悟道水平上的差异);佛把一切事物叫做“法”。佛法指知道一切事物的人所知道的一切事物,即一切事物,所以佛法就是法、是一切事物。佛教指知道一切事物的人教众生(的)他所知道的一切事物,有佛宣教法(动作)、佛法、法的意思,所以佛教又指佛法、法、一切事物。

本质上,佛教是一种认识宇宙、万物的思想,但因佛教主张自己所认识到的一切事物,就是全部的一切事物,直接将其认识等同于所认识之事物本身,所以佛教术语常常有一些表示无所不包、无限广大之意的词语,如无上、甚深等;在教理上,研究佛教经典与佛陀学说的佛学,是一门研究一切事物的学问,其最高成就是悟道成佛,即成为知道一切事物的悟道者。不管是学习之前,还是学成之后,都是人不是神,接近于无神论;在形式上,佛教有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类似于宗教。梵语:古印度语,汉传佛教认为此语为佛教守护神梵天所造,因此称其为梵语/梵文,梵语和拉丁文、古代汉语一样,是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对汉藏语系有很大的影响。巴利语:佛陀时代摩揭陀国一带的大众语,是佛讲法时用的语言,和梵语是同一语系,为印度中期的雅利安语,简称雅语。

原始佛教的起源

佛教思想的诞生,源于悉达多想要帮助人们从人生的生死忧悲苦等烦恼中解脱,印度当时的宗教,许多都有宿业、六道轮回、彻底解脱等思想,其中以统治者雅利安人信仰的婆罗门教,最为兴盛。乔达摩悉达多为悟道解脱,曾严格实践过婆罗门教生老病死源于宿业,出家苦行、禅定,可以消宿业,从六道轮回中解脱,获得永恒的神我之存在的主张。他出家、苦行、参悟六年后,因为无法了解一切事物,不能发现生老病死之缘由,更无从找到出离生死之方法,只好放弃苦修,改用不自苦不享乐的中道修行。此后,盘坐于毕钵罗树下,专注思维的悉达多,在一天夜晚,到达了通达一切事物的境界,成为悟道者,毕钵罗树,也因他的悟道,从此都叫菩提树了(有点鸡犬升天的意思),菩提是梵文的音译,指觉悟、智慧。以佛的说法,他在那一晚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妙智慧,到达彼岸、涅槃,成就了佛果位,彻底出离生死忧悲苦各种烦恼。断灭了烦恼的佛陀就此提出,人生烦恼的起因和断灭烦恼的方法,都在十二缘起之中。

悟道,知道一切之意,须有最大智慧,佛教术语为“无上正等正觉妙智慧”,有这样最大智慧的人,就叫到达了彼岸、涅槃。涅槃有“灭,死”等意,佛教认为,佛陀在悟道的一刻,烦恼灭了,肉身还在,叫有余涅槃;佛陀肉身灭亡的时候,叫无余涅槃。罗汉果位(小乘佛教)或佛果位(大乘佛教)是悟道者有了大智慧后,在形式上,对他拥有大智慧一事表示的一种认定和记录。类似悟道者的学位证书,悟道者完成了拥有最大智慧的学业,可以获得一个学位证书。想得到证书,必须成就最大智慧,但有了最大智慧,不一定立刻领取证书。

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义

“缘起说”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佛陀把一切事物的起源和性质定义为“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中阿含经》,简化版为缘起偈“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佛弟子认为,缘起说指一切事物刹那生灭,因缘相续的现象和没有主宰”我“的本质。在几部《阿含经》中随处可见的“一切诸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也是同样的意思。这些是佛陀为让弟子理解,按照弟子们的思维方式,从各种角度对一切事物进行的分别说明,都是佛陀对一切事物之本质的描述和解释。后来的大乘佛教中观论创始人龙树,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并列,作为原始佛教判定一个教义或一个思想,是否是佛法,是否符合佛陀思想的印记,即“三法印"。

据传说佛陀涅槃后,其弟子大迦叶主持了首次结集,会诵了法藏与律藏两部分。法藏即后来的阿含经,记录了佛陀及弟子们的言教和行迹,包含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阿含经由众多小经组成,论述四谛、十二因缘法,兼说生死轮回、善恶报应及营生处事、伦理法则、普度众生等思想。依据文字长短和内容特点分为长、中、小、相应、增/支阿含经。《摩诃僧祇律》记录的第一次结集时的情况为:“尊者阿难诵如是等一切法藏:‘文句长者集为长阿含;文句中者集为中阿含;文句杂者集为杂阿含;所谓根杂、力杂、觉杂、道杂,如是比等名为杂;一增、二增、三增、乃至百增,随其数类相从,集为增一阿含。杂藏者,所谓辟支佛、阿罗汉自说本行因缘,如是等比诸偈诵,是名杂藏‘”。阿含经为音译,意思是“辗转传说之教法”“集结教说的经典”。意译为“法归”“无比法”“教”“传”等,是原始佛教的经藏。后经过部派佛教的发展,现今的原始佛教经藏,分为4部或5部阿含;北传佛教小乘佛教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有《长部经典 》、《 中部经典》、《相应部经典》、《增支部经典》、《小部经典》。一般认为,北传佛教的《杂阿含经》,内容和南传佛教的《相应阿含经》接近,是最早结集的佛教经藏,相应指当中的传诵和佛陀的教说相应,中国最早可能是在220 ~ 280年三国蜀魏、吴的节译本《杂阿含经》(失译人名,共一卷,收二十七经)中,将“相应阿含经”误译成了“杂阿含经”。南传佛教中的《小部经典》,被认为是部派佛教早期(佛灭后100-200年间),上座部一些部派自己结集的经藏内容,即在原始佛教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自己的学说思想。

围绕人生问题展开的十二缘起分别是: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有缘、生缘、老死缘。十二缘起可以全面分析苦的来源,以老死作为观察人生的起点,老死源于生,生源于有、即存在,有源于追求色、声、香、味、触五欲的取,取源于有生命力的爱,爱源于感觉,即受,受源于心理活动受外界影响的开始之时,即接触、触;触源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又名六入,六入源于身心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合成的名色,名色源于了别名色的识。识和名色,源于过去的习气,即行,行源于无明,无明是不知道一切事物无常、无我;不了解自己的身心,只是因缘和合所生,无常无我,以为我是实有、恒有;由于对“我”的执着,对境(六入是呈现色声香味触五欲之境,有镜像之意)有乐受、苦受、舍受(三受即分别心),所以起贪(贪欲)嗔(嗔恨)痴(不知无常无我之理)等烦恼,并因烦恼而造种种善恶业,使因果相续,继续陷于对境起烦恼的人生之苦,不能看到一切事物无常无我的本质。

从十二因缘分析出,人生之苦来于识和名色不知道六入之境是无实相的,识不知道名色是无常无我的,即识无明则苦,识明,即知道一切事物无常无我则无烦恼。如果识明却还有烦恼,那是因为,过去的习气,使识习惯性地无法意识到一切事物无常无我,犹如人在忙乱之时,对熟悉的人也会视而不见。习气是从长久的无明培养出来的,所以要无烦恼,需要时时记得一切事物无常无我,而烦恼升起之时,就是无法识出一切事物无常无我之时。后来兴起的大乘佛教,结合佛陀习气遮蔽意识的思想和生活中烦恼和快乐都不长久的体验,深入发展了“一切事物无常无我”这一概念,将其称为如来藏心、佛性、真如、法界、法性等,一如来藏心,就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法相唯识宗的绝对本体。小乘大众部对此概念的提法是性自清净,禅宗对此概念的提法,是其宗旨“明达自心,明照自性”、“见性成佛道”中的自心,自性,见性。

《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对自性清净心的解释,是【心于无始以来即为无明染法所覆,然以性净不改之故,称之为“净”;以无有无明染法与之相应之故,称之为“性净”;复以中实本觉之故,称之为“心”】。 《说无垢称经卷二》、《大乘入楞伽经卷七》、《成实论卷五》、《大乘起信论》、《成唯识论卷二》、《如来藏之研究》提到:【心虽为本来清净,惟于现实中,被吾人之烦恼所覆隐、染污。又吾人之烦恼乃本来所无,系如客之自外来始有,故称客尘烦恼。】

佛陀传法时,以苦、集、灭、道四圣谛作为十二因缘的简化表达,“谛”字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译,意译为“不颠倒”,引申义就是“真理”,“圣谛”就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四圣谛即四个真理,具体指由集因得苦果,由道因得灭(灭苦)果,道指灭苦的方法,也就是消灭人生烦恼的方法,即通达一切事物无常无我。虽然人们偶尔能认识到无常无我,但想通达一切事物无常无我,即时时知道无常无我,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所学内容是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三学又包括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学习内容(佛教叫修行法门),共称三十七道品。其中,八正道又叫灭苦八法,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涅盘经》卷十二:“有漏果者则名苦,有漏因者则名为集,无漏果者名为灭,无漏因者则名为道。”此即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之义。苦谛:所有诸苦皆归苦谛所摄。集谛:集谓积聚二十五有苦果之因,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由贪瞋痴等烦恼,造积善恶业因,能招感三界生死等苦果。灭谛:又名尽谛,灭谓灭二十五有,寂灭涅盘,尽三界结业烦恼,永无生死患累。道谛:道谓修戒定慧通向涅盘之道。戒:是防止身口意三业的过失,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级。定:是精神上既不昏沉,又不纷驰的安和状态。这是印度一般宗教徒所必习的,尤其是佛教徒修持的必要条件。由于定,能够把心、精神思想集中于任何一境之上,进而引发一种无漏的智慧。定有世间的四禅和四无色定,有出世间的九次第定、三三昧等。慧:慧是分别一切事物的自相特殊性与共相一般性,通达四谛的道理,有断除迷惑证悟真理的作用。道谛总有七科:一、四念处,二、四正断又叫四正勤,三、四神足又叫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又叫七菩提分,七、八圣道又叫八正道,此为三十七菩提助道品法。《增一阿含经·序品》称“增一阿含出生三十七道品”,《增一阿含经》中载有佛陀立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契经。三十七道品/菩提,译意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四念处:北传观念:1.身念处:观身不净,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2.受念处:观受是苦,即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3.心念处:观心无常,即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4.法念处:观法无我,即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主要对治执身为净、执受为乐、执心为常、执法为我的“四颠倒见”。南传观念:1.身念处,观身如身;2.受念处,观受如受;3.心念处,观心如心;4.法念处,观法如法。意为如实观察当下身、受、心、法的展现,不去干涉和预设结论。四正勤:1.未生恶法令不生;2.已生恶法恒令灭;3.未生善法令出生;4.已生善法令增长。四如意足:亦名四种三摩地,是“定”的四种境界。《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云: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欲勤心观等四法,求定称心、趣定自在,故又称“四如意足”。到观三摩地的境界,虽能远离当下的随眠(为烦恼之异名。烦恼随逐我人,遮蔽心识以至无明,自性如眠,不能关照一切事物的无常无我),却尚未断灭随眠。佛教认为,修行这些禅定,可得神通变化如意自在的能力。欲三摩地:常修习触一境性,住一境念,烦恼随眠。欲神足(欲三摩地断行成就),是由想得到神通的意欲之力发起近下; 勤三摩地:随顺因缘,断灭不生因缘,观一念境,住一境念。常安住,生心一境性,烦恼随眠。勤神足(勤三摩地断行成就),是由不断止恶进善力发起的定,住此「心一境性」的三摩地,尚未永除“烦恼随眠”,其理想状态是《金刚经》所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心三摩地:住一境念,多安住,生起心一境性,烦恼随眠。心增上力,即是持心不昏、不散、不掉举,名为奢摩他。心神足(心三摩地断行成就),是由心念之力发起的定;观三摩地:定为上首,诸善法故,住一境念。多安住,触证心一境性。随眠对治。观增上力,想要增加观察审思之力的意思。观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由观想佛理之力发起的定。五根: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五力:1.信力,信念增长,能破诸疑惑;2.精进力,精进念增长,能破身心懈怠;3.念力,念念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4.定力,定念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5.慧力,慧念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七觉支:1.择法觉支,能拣择诸法之真伪及适宜与否;2.精进觉支,修诸道法,勇猛精勤;3.喜觉支,契悟真法,心得欢喜;4.轻安觉支,获得身心轻安愉快;5 念觉支,铭记所修定慧法而不忘失;6.定觉支,摄心不散而入定境;7.舍觉支,舍一切法,平心坦怀。八正道:又称灭苦八道,内容为:1.正见,就是于一切事物上见到无常无我缘起四谛之理而明确认识它;2.正思维;3.正语;4.正业,是使自己的生活行动受正见的指导,使身口意合于无常无我缘起四谛;5.正命,是正当的生活方法,反对诈欺仗势骗夺他财以养自己的邪命生活;6.正精进,使身口意毫不松懈地努力向正见所指的目的前进;7.正念,经常忆念着正见,使正见不忘失而经常现前;8.正定,在正见指导下修习进入无漏清净的禅定。

学佛的类别和深度

佛学研究一切事物,对一切事物的分类,是学佛类别、深度不同的根本所在。原始佛教将一切事物分世间一切事物和出世间(世间外)一切事物两类。世间一切事物又叫世间法,分人乘、天乘;出世间一切事物又叫出世间法,有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乘来自梵文的音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是济度众生的工具。

世间法是世人易学而能够做到,也是应该做到的。主要内容是:五戒、十善。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教认为,这类不道德的行为应该严格禁止,所以称为五戒。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建立的,以约束身、口、意三业分为十种。身业有三种:不杀、不盗、不邪淫;口业有四种:不妄语欺骗,不是非两舌,不恶口伤人,不说无益绮语;意业有三种:不贪、不嗔、不愚痴。这就叫十善,反之就叫十恶。

出世间法,教理深奥,比较难学。听佛说四谛法的音声而悟道的,叫声闻,意为闻佛言而悟道的人;不知佛法,自己发现缘起学说而悟道的人,叫缘觉,因缘起说是佛法,缘觉属于依佛法悟道而不自知的悟道者;修菩萨(菩萨是梵文音译,全称为“菩提萨埵”,“萨埵”是“有情众生”的意思,合起来,译意为上求佛法,下化众生,能启发大众通达一切事物的觉悟者、圣人)乘的人,依六度万行(即究竟圆满地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六个法门为行动准则)修行、悟道、教化众生,叫菩萨。菩萨是未来佛、法王子。

小乘(小佛法)佛教有声闻乘,缘觉乘,又叫二乘佛法,大乘(大佛法)佛教有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又叫三乘佛法。声闻乘指可以学成声闻的佛法,成为声闻要学习的佛法内容。缘觉乘指可以学成缘觉的方法,成为缘觉要学习的内容。缘觉又叫辟支佛、独支佛,意为独自悟道的人,因所悟内容是一切事物因缘和合而生,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缘起说,所以缘觉乘指的就是缘起说。菩萨乘指可以成为菩萨的方法,此方法指的是学习佛法悟道,并传教佛法启发大众悟道。声闻、缘觉、菩萨都是悟道者,但悟道的果位(类似于学位)不同。声闻证悟阿罗汉果,缘觉证悟辟支佛果,菩萨证悟菩萨果。不同的佛教派系,对果位理解不同。主要有大乘佛教果位和小乘佛教果位两类。小乘佛教从低到高有有四个果位: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大乘佛教从低到高有三个主要果位:阿罗汉、菩萨、佛。其中,菩萨又细分出很多阶位,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摩诃萨意为大菩萨。大小乘对于最高果位的境界理解是一致的,即大彻大悟,知道一切事物的悟道者。小乘佛教主张,阿罗汉果、辟支佛果都是佛陀的果位,只是叫法不同,佛不是果位。比喻的话,佛指知识,阿罗汉和辟支佛都是博士学位,只是阿罗汉从学校博士毕业,辟支佛则自学成才,达到了博士的学识水平,因此学校也承认他是博士级别的人才。大乘佛教则主张,阿罗汉只是一个初级悟道者的果位,辟支佛果比阿罗汉果高一点,不及佛果位,佛果位是悟道者的最高果位,只有佛果位才是学习的终点。小乘佛教果位:断除了见惑的,为初果,叫做须陀洹果,进而断除思惑的,按照其浅深粗细不同,有二果斯陀含果,三果阿那含果,见惑思惑都己断尽,就到四果,即阿罗汉果。 阿罗汉为证得涅槃,即了解一切事物,断除烦恼的悟道者;大乘佛教有三个果位:阿罗汉、菩萨、佛。菩萨果位又可细分为许多阶段,但不同教义情况又有不同。 如《楞严经》、《华严经》中,将菩萨修学阶梯分为七个阶段52个境界,从低到高依次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按照大乘圆教的说法,则菩萨共有41个果位:依次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等觉是等同于大觉的悟道者,但是还未达到,等觉为最高的菩萨果位。妙觉是无上的悟道者,为佛果位。

佛教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佛教诞生后至今,经历了近2600多年的传播和发展,作为一种思想和生活实践,佛教的传播,依靠的是口述、文字和生活实践的示范。《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注引《魏略》记载的伊存授经的故事: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西域大月氏使者伊存来朝,在帝都长安(今西安),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是现今已知的,汉地以官方文字形式引入佛教的最早记录,当时的佛教因此名为“浮屠教”。

浮屠是梵文的音译,意为佛,佛陀。《浮屠经》主要讲述释迦牟尼的故事,包括释迦牟尼是哪儿的人,父亲叫什么名字,母亲叫什么名字,他有什么神奇的事迹。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明帝派使臣蔡愔到西域寻找高僧,蔡愔请回了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牵着白马驮着佛经,跟随使臣来到都城洛阳,朝廷为两位高僧建立了白马寺,作为翻译经书和传教的地方,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在白马寺译出的第一部经书是《四十二章经》,内容为佛所说的四十二段话。因印度的佛经都是佛弟子结集佛的宣教而成的,故《四十二章经》可看做是中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早期翻译教经典之时,许多佛教术语难于表达,常要借用中国本土的黄道之学和儒教语言,佛经中常见的“道”、“无”、“无极”、“阴盖”、“吐纳”、“虚空“、”神通“等词语,就是道教语言,直到东晋,姚秦从西凉请来鸠摩罗什译经讲经,中国才有了文义圆通、内容严密、字句流畅的佛经。

小乘佛教在汉地的传播,要略早于大乘佛教,魏晋之时,译经师同时传译了大小乘佛教经典,但大乘佛教的兴盛程度,要远远超过小乘佛教;小乘学派经典,以《阿含经》和“禅数”之学为主,译经者以安世高为代表;大乘学派经典,以《般若经》和净土信仰为主,译经者以支娄迦谶为代表。

部派佛教

自佛陀开始传法,一直和弟子们一起生活,修行,他灭度后,佛弟子将佛生前的言传身教和弟子们对佛法的阐释,分类结集为经、论、律三藏随着佛教的传播,分布于不同的区域的僧团,因文化背景和个人差异,对三藏的理解出现了分歧,逐渐显现出了为学精神的差异。分歧最初表现为戒律问题上的争论,严格持守戒律,致力于修习禅定,注重自己内心修持的比丘,邀请上座比丘、长老们集会,讨论印度东部的跋祗族比丘和大天比丘等人提出的十事、五事,在结集了700人的会议上,五事、十事被判定不符合佛陀的教导。不承认这个判定的比丘们,另外召集一万比丘结集,会议上决定成立另外的僧团,编写新的三藏,这便是佛灭度后100年,最先分出的以人数众多而得名的大众部。相对于大众部,结集有众多上座比丘的僧团,名为上座部。之后四百余年间,以对三藏诠释的差别,佛教僧团不断分裂,进入历史上的部派佛教时期,期间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是犊子部的分裂:

分布于印度南部的犊子部僧团,对“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一颂,有三种不同解释,认为前二句说阿罗汉,第三句说独觉,末句说佛的,作为贤胄部分出;认为阿罗汉有退、住、进之别。前二句是退,次一句是住,后一句是进的,作为法上部分出;贤胄部和法上部对此颂的理解,分别代表了大小乘思想,并且都不同于犊子部的理解。

三藏的藏,是容器的意思,和四库全书的库一样,表示经史子集的分类:经藏是佛的宣教;律藏是僧团的戒律和举办各种活动的仪轨;论藏是对佛法道理的阐释。佛经的文体内容有十二个分类:长行重颂并孤起,譬喻因缘与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议论及授记。经文内容分长行、重颂、孤起三种体裁。一、长行:直说法义。经文字句不拘多少。通篇一长行一长行的叙述开示,其特性是“直说法义”,为一切佛经的主要文式。《大智度论》又称为“契经”,意谓契于理契于机的经典。二、重颂:又名应颂,是以偈颂的形式,复述长行的内容;偈颂是从梵文、巴利语沿习而来的文体,文句字数有定,类似古诗;应颂是顺应长行之意,重颂是重宣其义。三、孤起:又名讽颂,意为不依长行而独自孤起。相对于重颂,是与长行内容无关而的偈颂。经文内容的属性有因缘、本事、本生、未曾有、譬喻、议论、自说、方广、授记九种类型。四、因缘:记述。交待背景、主题、性质、目的的。此外,佛经典籍在整体结构上,大多分为"三段式"即初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初序分也叫因缘经,因这是记述众菩萨、比丘等于佛面前亲自闻佛说法、亲受教化的现场记实,这个机遇是由大事因缘决定的,因此叫因缘经。五、本事:菩萨档案。六、本生:佛的档案。在佛经中,佛也说了许多自身过去世所作所为的种种业绩。七、未曾有:娑婆世界无有。此是形容佛在说法中显现出来的种种神力、吉祥、瑞相的经文,即佛经中描述的现实中看不到的景象,如西方极乐世界。八、譬喻:打比方。经文中用事例喻义理的文句颇多。九、论议:以理论义,明辨法相。这是佛法经典的主要形式,即以理论义,明辨法相,在文体上分为一问—答或直发精义的两种,也是由弟子结集而成的,记录孔子言传身教内容的《论语》,与此就极其相似。十、自说:佛之直说。自说是指弟子们不知提问,而佛从大事因缘出发,认为教义重大,既便无人求法请问,也要主动的开示众生,如《阿弥陀经》就是佛主动开示的自说法。十一、方广:离於偏颇曰方,无所不包曰广。方广是指经文具有方正、广大的真理,也即“议论之方正,言词之广博”,凡属宣讲菩萨道的教理,宏扬菩萨行的法门均属“方广”,是大乘经典的通名,如《大方广佛华严经》。於这大方广三字,当年慧明法师曾说“每个字有广中广,广中量,量中广,量中量四种讲法”,接著仅就“量中量”的体相用三方面如何名“大”、“广”、“方”,足足讲了三个小时。十二、授记:预言录。是指经载佛明告弟子何时可以成佛的经文。据《璎珞经》讲有八种授记,《法华经》第六品就专名《授记品》。

佛灭500余年后,兴起了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结束了部派佛教时期。各部派对佛教派系的记录不尽相同,这里列举三个常见的分法。

部派佛教早期,有大众部、分别说部、说一切有部、犊子部四大派系,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主要分布在北方的说一切有部和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大众部。

大众部:

由于人多势众,称为大众部。大众部的特点是广学多闻,致力于弘传教法,注重接引众生。现在的北传佛教(汉传佛教,大乘佛教),很多思想来自大众部,大众部很多思想和经典,和说一切有部分出的经量部有关联。

上座部-说一切有部-分别说部:

分别说部从一切有部分出,和大众部僧团为同一个祖师优波离尊者。南传佛教主张,因上座部对佛教采取“分别说”的态度,又叫分别说部、分别说上座,结合起来分析,分别说部可能是早期的上座部及从说一切有部中分离出来的,自称早期上座部传承的派系,即现在的上座部传承的南传佛教(又叫巴利语系佛教、巴利佛教)。上座部的主要教义接近原始佛教,有四圣谛、八圣道和三学。上座部以佛(佛,老师,知识)法(经律论三藏,课本)僧(出家人,学生)为信仰中心,以三藏为教法根本,以戒定慧为禅修次第,以悟道为禅修目标,以说法利生化导大众。

上座部-说一切有部-经量部:

上座部后来以《发智论》的问世为契机,分裂为重经和重论的两派,说一切有部重论,不承认《发智论》的上座部因此出走雪山,成为重经的雪山部。后期,说一切有部奉世友为首的四论师的论述为依据,编写《大毗婆沙论》,说一切有部中的譬喻师,则依《法句经》等讲述故事,说明佛意,他们因反对《大毗婆沙论》,逐渐分出了依经为认识依据的经量部,经量部有很多大乘佛教思想。

《大毗婆沙论》把当时的譬喻师、分别论者(根本上座部)、法藏部、犊子部、大众部等诸部的见解作为异说,将世友等论师的“论”等同于佛说,暗示自己是嫡传正宗。

犊子部-正量部:

犊子部认为有一个“不可说我”的存在,是佛教中少见的“有我论”者,犊子部分出的正量部则继承了犊子部的“有我”学说,发展了关于业报的理论,后来几乎取代了犊子部。虽有悖佛陀的“无我”思想,但犊子部提出的”无我“如何转世轮回这个问题,让主张无我的佛教派部,难以回答,直到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才帮他们解答了这个问题。

佛教缘起说的因果相续理论,可以多米诺骨牌比喻:是因为某一个骨牌倒了,才引发其他骨牌的倒下,不是把某一个倒下的骨牌放到了因其倒下而倒下的另一个骨牌处,六道轮回也是这样发生的,因为世间万物组成的关系网错综复杂,一个人的行动,最终会经过一系列传递,返还一个结果到这个人身上,此时,这个人所承受的业果,正来自他所造的业因,而他造作此业因的原因,则又另一件事的业果,这就是因果相续源源不绝,也是人生烦恼的原因,学习佛法就是为了知道一切事物因缘相续,缘起缘灭,无常无我,在因果相续中,将恶业恶因恶果转化为善业善因善果,忘记“我执”,将自己融合于一切事物,以“无我”的状态获得解脱。大众部和说一切有部的一些思想分歧:

大众部:强调菩萨广度众生的慈悲愿力,轻声闻而贵菩萨;佛陀永远化度众生无有疲厌、佛所说的一切语言都是随机说法、佛以一音说一切法;无为法实有,有为法实无;大众部说一切有部:虽承认声闻、缘觉、菩萨能修行的根性和所修行的道路有差别,但认为佛与声闻二乘,与缘觉所得的解脱是没有差异的;释迦牟尼是觉悟者,不是神,不能永生,所说的语言不全是经教;无为法实有,有为法实有。有为法,一切依借因缘而有造作生灭的事物都叫做有为法;无为法,不依借因缘,本来不生灭的事物是无为法,如涅槃、虚空万物都在虚空中生灭,而虚空的无碍性则不依借因缘而本自存在等,都是属于无为法。其实,有为法和无为法互相依存,有无相生。如果没有无为法,也就没有有为法,无为法是因有为法的存在而存在的。 说一切有部从都有的角度,理解有无相生, 大众部从有为法所指的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来理解有为法实无。两部对佛法所说一切事物依因缘生灭,缘起缘灭,无常无我的理解是一致的,他们所学的都是佛法,没有本质区别,区别只在于学习的方法和理解的角度不同。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思想源流

传说佛灭度后弟子们第一次结集之时,除在七叶窟的五百比丘外,在窟外不远的地方,另有数千人结集。王舍城结集因此分窟内窟外二部,窟内所结集的都是小乘三藏。窟外为大乘三藏,这是大乘经典之来源的最早传说,但小乘佛教不承认大乘经典是佛所说。认为此传说是大乘佛教兴起后,大乘佛教弟子虚构出来的故事;

古印度各个部派的佛教典籍,所承载的佛教思想,可看作大乘和小乘两类,大乘佛法虽主要承接于大众部,但上座部中,也有很多大乘教法的部派,称为大乘上座部;大乘上座部典籍中记载的菩萨修行方法,称为“大菩提行”,和大乘佛法的菩萨乘内容基本一致,而且自古至今皆不乏其实践者。大乘佛教一派,于佛灭后五百余年,在印度南部兴起,在那之前,佛教只有大小乘思想的分别,没有大小乘这样有明显褒贬指向的提法出现。

南传佛教的三藏经典分为律经论三藏,名为《巴利三藏》,是南传上座部佛教所传诵的唯一圣典,也是讫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最接近原始经典的一套三藏。《律藏》由经分别、犍度、附随三部分组成。《经分别》是对《戒经》(巴帝摩卡,古音译波罗提木叉)的分别广解,包括《大分别》(比库戒)和《比库尼分别》(比库尼戒)两部分。《犍度》是僧团的规章制度,分为《大品》、《小品》,共二十二犍度。《附随》是律藏中的附加部分,包括《大分别》、《比库尼分别》等19章。《经藏》分为《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共五部。《论藏》包括《法聚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事论》、《双论》和《发趣论》七部论。北传佛教的小乘经典主要是阿含经,阿含是小乘经的总名,译为法归,是万法归趣于此而无漏之义,又译作无比法。共分四部,即《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北传佛教大乘佛教重要的经藏有《法华经》、《楞严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地藏经》等,论藏有《大智度论》、《中论》、《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论》等,在龙树的传记中,提到过《法华经》取自龙宫。

分布

公元十世纪,随着穆斯林侵略并占领印度,伊斯兰教进入印度发展,印度教也开始复兴,到十三世纪,在两派的挤压下,佛教从印度本土隐没。现今世界上佛教的分布为:

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一带主要是小乘佛教;亚洲其他地区主要是大乘佛教;中国西北部地区、日本、台湾和欧美有大乘佛教密宗的分布。佛教的大小乘思想,源自佛陀随缘说法的宣教,大小乘佛教的出现,则以佛灭500余年后,印度南部奉行大乘思想的僧团,开始自称大乘佛教为标志,相对地,主要活动于印度北部,以说一切有部为代表的,奉行小乘思想的僧团,被称为小乘佛教。

大小乘佛教思想的分别

佛灭两百余年后,阿育王子率领弘法团进入锡兰传法,发展出南传佛教(巴利语系),南传佛教进入锡兰的时间,比印度大乘佛教兴起,小乘佛教出现,要早300余年,所以他们保持了原始佛教的风貌,自称上座部,不接受小乘佛教这样后期才出现的教派名称。从传承上说,南传佛教在现今世界,最接近原始佛教;从教义上来说,南传佛教符合小乘佛教遵照佛的思想和实践,求证涅槃,使个人解脱的思想,并不执着于教化众生;

大乘译意为人人可以成就佛陀一样的智慧。大乘佛教的思想核心,为龙树所著《大智度论》中提出的,大乘法是“一实相印”、《法华经》、《楞严经》等提出的,学习者要自觉觉他,普度众生。据大乘佛教经典记载,地藏菩萨发愿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佛陀则是成佛之后,还永不停息地普度众生。这些都是大乘佛教慈悲智慧和利他精神的表现。大乘佛教主要分为中观和瑜伽行(唯识)两个思想流派,唯识学派是在中观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大乘佛教对原始佛教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三点:

从佛陀的众生生平等思想,发挥出慈航普度、自觉觉他、利益救度一切众生的思想:经六度万行成菩萨道;大乘进一步开显了中道实相、八识与如来藏;从四谛、十二因缘发展出唯识学如来藏,众生亦可成佛等思想。众生平等对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一种挑战,所以此思想在印度的发展受限;六度有事修和理修两种,以布施为例,有布施者、受布施者、布施之物,以其由因缘和合而生,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法相来认识这三者,才是理修,只有理修,才能达到证涅槃的菩萨果。万行是指对六度进行数万次的实践,六度万行是修成菩萨的必要途径。中道实相指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八识指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八识指一心有八个具有了别作用的识;小乘佛教最多到第六识,唯识宗即法相宗将其发展到第八识;如来藏即第八识阿赖耶识、一切事物、法相;唯识学如来藏,指以分析或分类说明一切事物的唯识学阐释一切事物,唯识观指“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宇宙观;众生亦可成佛等思想来自《大般涅盘经卷第三十七》、《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五》说,“非佛性者,所谓一切墙壁瓦石无情之物。离如是等无情之物。是名佛性”,一心本净、一心如来藏、如来藏即一切有情生物藏于第八识之中的佛性。

学习佛法,学的是一切事物,最高目标,是像佛一样知道一切事物(因缘和合而生),学习方法是“戒定慧”,主要在”识“上下功夫,古代佛教和部派佛教,因对学习对象“一切事物”有不同的分析和认识角度,而分裂为不同的派系,但因他们所学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虽然互相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单独的任一部分却都是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所以一切事物其实是一个不一不异的整体,是不能分别的,结束了部派佛教时期的大乘佛教,就是以佛法不二为思想核心,来认识一切事物因缘生灭的。

一切事物在因缘相续,缘起缘灭,无常无我这点上无分别。不同教派所分别的佛法,如有为法和无为法,本是有无相生的一体,没有分别。大小乘佛教、部派佛教、所有研究一切事物的学问,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生灭的,没有分别。所以世间一切学问,不分地域、派别、叫法,所学皆是佛法,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

大乘佛教中观论

大乘佛教中观论派因龙树造《中观论》兴起,中观论从十二缘起说中的“识缘”、“名色缘”中的”识”开始分析,识又叫“能识”,识所察觉到的一切事物又叫“所识”,能识察觉到所识后,继而就能察觉到,能识也包含于一切事物之内,也是所识,能识所识互为依存,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所以佛法所讲述的一切事物,缘起于“能识”和“所识”这两个条件的因缘和合,两个条件是一体的,此生即彼生,此灭即彼灭。

能识作为意识到一切事物无常无我的主体,创造了一切事物,同时也以一切事物的存在而获得存在。没有能识,也就没有所识和对所识的观察分析,没有所识,能识也就不知道自己是能识的。就像因为虚空中有光,识知道了眼睛能看到捕捉光线,如果没有光,识就不知道眼睛是用来捕捉光线的。识就像一个镜子,显现出名色各异的无常无我的一切事物,无常无我又叫空,名色又叫色、有。空和色即无和有,他们互为表里,不分彼此,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色不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空识不二,龙树用“八不中观”来阐释这种不二、不分别,称其为中观实相,中观论由此得名,中观论认为,“能所”皆忘,不分别就是悟道。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亦名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大乘佛教唯识论

在中观论的基础上,全面细密地分析“识”,就是后来发展出的唯识观,唯识学派又叫瑜伽行派,瑜伽是梵语音译,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唯识观从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发展出第七识末那识(潜在的自我意识,我执),第八识阿赖耶识,又叫一如来藏心。阿赖耶识指能知道一切事物因缘和合而成,又能对一切事物生出名色之认知的识。唯识学将阿赖耶识比喻为种子,佛性,故又称为“藏识”或“种子识”。唯识学认为阿赖耶识能维持种子及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所以又称其为“执持识”。

阿赖耶识内藏着的”种子“,能识(所识)并能识能识(能识),能所不二,能所皆得,能所皆忘,就是中观论空识不二,空有不二的根源,唯识论以此深入和完善了中道实观。因阿赖耶识包含不受习气、天性沾染,知道一切事物因缘和合而成的智慧,所以又叫佛性、一如来藏心。因唯识学派认为事物的名色、一切事物都由心识所化,亦称“唯识无境”、"万法唯识、三界唯心“。在唯识论中,有一个转识为智,是为方便说法而立的:要从名色之识、我执,转化到阿赖耶识中的智慧识、菩提识,心识,转识成智的方法还是戒定慧三学。

唯识论以《楞严经》中的”依他起性、遍计所执计、圆成实性“三性为立论的根本描述佛法,即一切事物: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有的,基于其立场、教育而来的各不相同的认识,就是名色,又叫我执,这叫染分依它起性、遍计所执性;佛法要学的,是突破名色,看到一切事物缘起缘灭,无常无我的实相、法相,即净分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成唯识论》将“三种自性”论释为“皆不离心、心所法”,即三种自性都从阿赖耶识、一心如来藏而来。依他起性:即一切现象依因缘和合而生,因缘若无则灭之性质。由于依他力而生灭,故有而非有,无而非无。此假有法,或名非有似有之法中,又分二种,即染分依他与净分依他;遍计所执性:无处不在的“我执”;是诸法的体性,这是实有相无的实法;圆成实性:是诸法的体性,这是实有相无的实法。

北(汉)传佛教

两汉之际,佛教进入中国的时候,因传统文化的不同,出家修行,不娶妻生子等小乘佛教主张难以传播,到鸠摩罗什入姚秦翻译龙树一派的中论思想,大乘佛教因博引各派教法,兼融并蓄,弘法者也说得圆融无碍,得到迅速传播。汉传佛教历史上有过十三个影响较大的宗派,其中大乘占11派,小乘仅两派。经过归并取代,至今还活跃有8个大乘宗派,1个小乘宗派。八个大乘佛教宗派,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唯识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达摩传入中国的禅宗,因直指人心,不拘一格,没有固定的传教内容和方法,自称教外别传,为宗门。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宗派,可谓言传,称为教下,中国佛教因此又有教下和宗门的说法,这也是佛教术语“宗教”的含义。

大乘佛教 始于西晋竺法护(人称“敦煌菩萨”,中国佛教初期译经家,译出《法华经》)译注的,载述释迦牟尼逝世及有关传说的《方等泥洹经》(即《长阿含经》中《游行经》的异译本),唐后并入三论宗的涅槃宗;始于南北朝北魏译出的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创立者之一世亲所著的《十地经论》,属唯识学派的地论宗,后并入华严宗;始于南北朝梁陈之际的真谛译出的,无著和世亲的(无著和世亲是兄弟,二人对中观论进行批判和发展,创立了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摄大乘论》和《摄大乘释论》,与北魏的地论宗同属唯识学派的摄论宗,摄论宗逐渐吸收了北方的地论宗,后逐渐势微,被法相宗取代;三论宗:又叫法性宗,始于鸠摩罗什译出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在汉传佛教中有八宗共祖的称号)著作的《中论》,《十二门论》等,大成于吉藏大师,后被天台宗,禅宗融摄。它以真俗二谛阐释佛法,从法性理体边说的叫真谛,从缘起现象边说的叫世俗谛。从俗谛说事物是有,就真谛说诸法是空,所以真俗二谛也叫空有二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就是中道,也叫诸法实相,此宗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法相宗:又名唯识宗,始于玄奘法师译传印度无著、世亲学说,此宗是依弥勒所说《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教典,以法相立宗的佛法派系,故名法相宗。法相即佛法、一切事物,此宗深入分析诸法性相,剖析相对真实和绝对真实之相,阐明心识因缘体用。它以五法三自性(五法是一名、二相、三分别、四正智、五如如),八识二无我(二无我是人无我和法无我)阐释佛法,以转识成智即成为知道一切事物的悟道者为宗旨。此宗依据的经典,是以《瑜伽师地论》为本,以《百法明门论》、《五蕴论》、《扬显圣教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辩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大乘庄严经论》、《分别瑜伽论》为支,组成的“一本十支”。天台宗:又叫法华宗,它是尊龙树为初祖,由南北朝梁陈之际的智者大师奠基,依《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创立的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的第一个宗派。天台宗根据义理的浅深、说时的先后等方面,将后世所传的佛教判为五时八教,并建立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学说,强调止修双观原则。五时: 第一华严时。佛成道后,三七日中说华严经之间。是依经题而与名; 第二鹿苑时。说华严经后十二年中于鹿野苑等说小乘阿含经之间。是就地而与名;第三方等时。说阿含后八年说维摩胜鬘等诸大乘经。广(方之义)谈藏通别圆四教,均(等之义)被众机之间。是就所说之法而与名;第四般若时。说方等经后二十二年,说诸部般若经之间。是依经题而付名;第五法华涅槃时。般若二十二年后,八年说法华经,一日一夜说涅槃经之间。是亦依经题而付名;八教:从佛教教理的浅深不同,立化法四教藏、通、别、圆,从佛陀说法的机感不同,立化仪四教顿、渐、密、不定;一心三观指:空观、假观、中道观三观可以于一心中获得; 圆融三谛:指真谛、俗谛、中道谛叫做三谛。此三谛举一即三,虽三而常一,说三说一是圆融无碍的,所以叫圆融三谛;止修双观起缘于兼重定慧;天台宗自认为其学说体系将佛法阐释得诸法无碍,事理圆融,并将其命名为大乘圆教学说,天台宗因此又叫圆教。华严宗:又叫贤首宗,始于唐杜顺法师,依《华严经》立名,华严宗以五教十宗来归纳佛法,建立了六相、十玄门、圆融三观的学识思想,以法界缘起、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尽圆融学说阐释《华严经》。五教十宗是: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绝宗、圆明具德宗。其一到六宗为小乘佛教,七到十依次为大乘始教、终教、钝教、圆教。第十宗的圆明具德宗,便是华严的教旨; 六相指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十玄门是就所观法界之境说的,有:同时具足相应门、因陀罗网境界门、秘密隐显俱成门、微细相容安立门、十世隔法异成门、诸藏纯杂具德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唯心回转善成门、托事显法生解门;圆融三观是约能观之智说的,有:真空绝相观、事理无碍观、周遍含融观;华严宗认为法界缘起、一切无碍的学说,是己宗的独创,并和法相宗一样,认为己宗是无尽圆融的圆教。禅宗: 始于南北朝北魏末期来中国传法的菩提达摩,源于“佛祖拈花、迦叶微笑”,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因以当下顿悟、以心印心为参禅法门,不同于原始佛教古来传习的,有戒定慧三个境界,层层递进的次第禅,被称为“教外别传”。它后来发展出了极有影响的临济宗和曹洞宗。禅是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又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参禅有很多方法,如声闻禅、菩萨禅、次第禅、顿超禅。所以中国的禅宗讲求心传,不立文字,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不过,经过历代发展,禅宗也留下了诸如《六祖坛经》的教学文字,逐渐出现了坐禅、话头禅、生活禅等较为多见形式,禅师则通过机锋,棒喝等方式,判断学生的悟解能力,“吃茶去”便是这样的机锋。净土宗:始于唐代的善导大师,传承至今。善导的思想是偏重他力,不废自力,也就是靠信心和持名(即念佛号),获得阿弥陀佛的愿力。但他并不排斥净土宗的其他修法和其它宗派的修法。净土宗主要依据的典籍有《无量寿经》二卷、《观无量寿经》一卷、《阿弥陀经》一卷、《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一卷,此外还重视《楞严经》中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张》和《华严经》中的《普贤行愿品》,净土宗提倡观佛、念佛,是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为净土宗。此宗将学佛的方法(法门)分为难行道和易行道两种,并说别的宗依戒定慧修六度万行,需经三大阿僧祗劫,为难行道;修净土法门,一生至诚念佛,临命终时,仗承阿弥陀佛的愿力,便可往生安养净土永不退转,为易行道。净土宗因简单易行,普能摄受广大群众。律宗: 始于南北朝法显,慧光大师,奠基于唐终南道宣律师,传承至今。法显是第一位到海外取经的大师,当时佛教在中国极为兴盛,但所传来的,只有经法,没有律藏,法显取经的目的,主要是去寻求戒律,律宗是着重研习和传持戒律的宗派。戒律有声闻戒、菩萨戒,这里律宗所依的,是声闻律部“四分律宗”,即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分律虽属小乘戒,但其文义通于大乘,自古就有“分通大乘”的说法。大乘戒菩萨戒则总摄为三聚,三聚是三类的意思,称为三聚净戒。一是摄律仪戒,是戒相,是“诸恶莫作”;二是摄善法戒,是“众善奉行”;三是饶益有情戒,是“利益一切众生”。在巴利语中,戒意为“帮助受戒的人养成身、口、意的好习惯,”为“发愿努力达到的好的行为”,玄奘法师将其译为“学处”。密宗: 又叫真言宗,由印度传来,始于唐玄宗时期的开元三大士。据记载,金刚智大师所传为龙树密教。密宗分为胎藏界和金刚界,密宗依《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建立三密瑜伽,以了生死为成佛。密宗僧众,必须经阿阇梨亲自灌顶和授三昧耶戒的传授,才能互相学习及显示于非密宗信众,因此非常神秘。日本的僧人来中国学习过天台宗、律宗、禅宗和密宗后,创立了日本的台密和东密。他们最主要之区别有四:(一)台密以‘三乘教’为显教,以‘一乘教’为密教;东密以大日如来法身说教为密教,而以释迦应身说教为显教。(二)台密主张‘圆密一致’,东密主张‘密胜显劣’。 (三)台密认为大日、释迦二者同体,东密则谓二者别体。(四)台密对金刚、胎藏、苏悉地三部大法并重,三者之中,尤其重视胎藏与苏悉地;东密则仅重金刚、胎藏两部大法。中国历史上,南北朝后期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代的唐武宗李炎、五代末期周世宗柴荣先后有过灭佛行为,史称三武一宗灭佛,密宗经此几劫后,隐没于中国的中东部,近年随着佛教交活动的举行,逐渐出现在一些大型城市。小乘佛教俱舍宗:被称为小乘有宗,始于南北朝译出的《阿毗昙八犍度论》、《阿毗昙心》和《毗婆沙阿毗昙论》等。玄奘取经回归后,重译过《俱舍论》。俱舍宗属小乘说一切有部,以《俱舍论》为主要经典。教义是阐明一切色心诸法都依凭因缘而生起,以破除人我见,脱离三界束缚。成实宗:被称为小乘空宗,始于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姚秦412年,鸠摩罗什译《成实论》。成实宗认为能除假名心(执着于色,受,想,行,实五阴所成之人或色香味触等所成之瓶等为实有之心)、法心(执于五阴为实有之心)、空心(缘于无所有之心)三心则可脱离三界。此外还有二谛,二空。二空指人空:如瓶中无水,由五阴和合形成之人乃为假人我。法空:如瓶无实体,五蕴则仅有假名而无实体。此宗似已不见传承。

藏传佛教

佛灭千年后,大约是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印度的大乘佛教在吸收婆罗门教咒语、宗教仪轨和瑜伽身体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创造了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无上瑜伽密教”,后世称之为密乘,属于大乘佛教,相对密乘而言,大乘被称作显乘。密乘后来传入西藏,又吸收了西藏苯教等,形成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属北传佛教,藏语语系、没有小乘佛教传承、以密宗传承为其主要特色、传承各异、仪轨复杂、像设繁多,是藏传佛教有别于汉传佛教的一个显著特点。

藏传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藏族主要聚居地区(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拉达克),蒙古,尼泊尔,不丹,印度的喜马偕尔邦、和达兰萨拉,俄罗斯的卡尔梅克、图瓦和布里亚特。经过唐代三武灭佛等事件,藏密在中国中东部极少出现,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西藏密教一般分为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等四部,各宗派多以无上瑜伽部的各种教授为主要修行法门。藏传佛教有一些独特形式,如代表法教思想的法轮与鹿标志、六道轮回图、坛城图、十相自在法幢等;表示有诵经等功德的经幡、转经筒、喇嘛塔和玛尼堆;做功德、祈福的六字真言、磕长头、炜桑、晒佛;理解佛经义理的学习方式“辨经”。

学习密教,可以立身成佛,密宗最高等级(身位)的佛是叫大日如来佛,一切事物皆被认为是由其显现。“立身成佛”需要修行三密瑜伽,即事部、行部、瑜伽部三部都要修习的以诵咒为主的禅功。密宗以“净菩提心观”为修禅之基。净菩提心观, 又称为月轮观。净菩提心即所谓“真性”、“佛性”,喻为一轮满月,取其清净、圆明、皎洁义,教人观想。三密相应的诵咒,指修禅者身体按“本尊”——“佛”菩萨之姿势而坐;手结“本尊”之印;口诵“本尊”之真言;意观本尊的形相或真言梵字。如此,一般至少经过十数年的修行,修行者的身、口、意三业,渐与本尊的身、口、意三密相合,即达“即身成佛”。密宗从观察的方面和立场不同分为胎藏界和金刚界,胎藏界认为佛性自足,有理、因、本觉、化他等诸义。金刚界认为一切法皆是佛法,有智、果、始觉、自证等诸义。密教所立佛身,先有理智之别,而后明理智互具,不二不分别。金刚界属智,故称智法身。胎藏界属理,故称理法身。智法身为转识成智所得。大乘佛教主张转八识成四智,即第八阿赖耶识转化为大圆镜智,第七末那识转化为平等性智,第六意识转化为妙观察智,前五识共同转化为成所作智。密教还有第九识“庵摩罗识、白净识”,密教转第九识成第五智法界体性智,成就大日如来法身。配合三德,胎藏界分为大定的佛部、大悲的莲花部和大智的金刚部;配合五智,金刚界分为佛部(大日如来的法界体性智,理智具足,觉道圆满,达到佛、我一致)、金刚部(东方阿魃佛的大圆镜智,觉悟人的本性,即具菩提心)、宝部(南方宝生佛的平等性智,修行菩提心)。莲花部(西方阿弥陀佛的妙观察智 ,觉悟自身与诸佛间融通无碍)、羯磨部(北方不空成就佛的成所作智 ,证得金刚身)。密宗有一个“坛场”的概念,类似于法会或佛界,叫做曼陀罗。胎藏界曼陀罗又叫本有曼陀罗、理曼荼罗、因曼荼罗。金刚界曼陀罗又叫修生曼荼罗、智曼荼罗、果曼荼罗。六字真言是佛教密宗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密宗认为这是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箴言,也即莲花部观世音的真是言教,故称六字箴言。藏传佛教将这六字视为一切根源,循环往复念诵,即能消灾积德、功德圆满. 六字箴言在藏区随处可见。藏传佛教里,有一个独特的悟道者佛母。佛母,是诸佛之母的意思,特指密宗产生的诸佛、诸菩萨,是一种神格化后的称谓,代表诸佛诸菩萨的智慧、大慈、大力等。度母,就是佛母的一种。度母是简称,全称为“圣救度佛母”,即为观世音菩萨慈悲示现。嗡嘛呢叭咪哞,按密理,它包括佛部、宝部、莲花部、金刚部,具整、悲、乐为一体,是涅盘之通途。修行“乐空双运”是即生成佛的主要途径。在60代末的不丹,多尔吉国王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之後,政教合一解体,国王宣布和合大定为非法。曼陀罗是梵文音译,又叫曼荼罗、满达、曼扎、曼达,意译为坛场,以轮围具足或“聚集”为本意。指一切圣贤、一切功德的聚集之处。供曼扎是积聚福德与智慧最圆满而巧妙的方法,以曼达的形式来供养整个宇宙,是很多方法中最快速,最简单,最圆满的。曼陀罗是僧人和藏民日常修习秘法时的“心中宇宙图”,共有四种,即所谓的“四曼为相”,一般是以圆形或正方形为主,相当对称,有中心点。“盖自心之圆具万德,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说此法尔之理,本来具有之相者”为胎藏界。如来之理性存在于一切之内,由大悲辅育;犹如胎儿在母胎内,亦如莲花之种子蕴含在花中,是故譬之以胎藏。如来无边智慧,悉与冥合,示此观照之智的差别相者(显佛果上之智的差别)“,为金刚界。以金刚为喻,取其二义,一为自体坚固,一为业用锐利。如来内证之智德,其用锐利,能摧破惑障以证实相之理,其体坚固,不为一切烦恼所破,犹如金刚宝石之坚固,不为外物所坏。 六字箴言指汉字音译为唵(an)、嘛(ma)、呢(ni)、呗(ba)、咪(mei)、吽(hong)的六字。据藏传佛教经典记载,“嗡”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认为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瑕;“吽”,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意谓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度众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藏传佛教把这六个字看作是经典的根源,主张信徒循环往复持诵思维,念念不忘,认为这样才能积功德,功德圆满可以解脱;《藏语系佛教念诵集》云:“嗡”具五智慧,“嘛”遍一切慈,“呢”引导六众,“叭”息一切苦,“咪”梵众苦厄,“吽”聚诸功德。六字被加持,雪域众有’情,愿往解脱道!诸佛悉加持,最精密要藏,福利来源处,成就的根本,往生善趣阶,禁闭恶趣门”;也有观点认为,“六字真言”的首尾两字是虚词,中间两字是实词。梵文原意读为“嗡!嘛呢叭、咪,吽!”“嗡”、“吽”为虚词,在印度古文化中具有“神圣”和“吉祥”意思。“嘛呢”汉译“摩尼”,梵文原意为“宝珠”;“叭、咪”意为“红莲花”。由此,我们将“六宇真言”按梵文原意汉译为“神圣呵!红莲花上的宝珠,吉祥!”。藏传佛教文化中,不仅引进了印度密教的“六字真言”,同时也引进了密教的“红莲花上的宝珠”图案,其形象很生动,往往作为佛堂的壁画装饰。事部即杂密,主修无相瑜伽,即妄以明空性之理,常(诸行无常)我(诸法无我)的色彩尚还不浓。其仪式常聚佛、菩萨、神、鬼于一类堂,尚未有胎藏界等的严密组织。虽结坛场、设供、诵咒、结印契,重于事相,但尚未及作观想。行部也称修密,以《大日经》住心品中的“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三句为要决。又讲十缘生(一幻、二阳炎、三梦、四影、五乾达婆城、六响、七水月、八浮浪、九虚空花、十旋火轮),与般若经的性空之说颇为类似,但在“菩提心”的心中,已经含有常我的色彩。以大悲为本,以随机的方便而度化众生,体现了大乘佛教的特色。瑜伽部,与行部的“方便为究竟”搭配,且融摄取世俗,故以作在家相(天人相)的大日如来为主尊,以金刚手等为其胁侍,出家相的释迦牟尼及二乘圣者,被置放于外围,此于胎藏界及金刚界的曼陀罗即可以明白。无上瑜伽部,属于密法的最高阶段,其修行的最终目标,是通达密续(密教经典)的究竟意,究竟在此是指净光和圆融。一旦通达究竟意,便是即身成就的“佛”,因此,西藏的黄教把无上瑜伽看作是最难修持的密法,没有几十年的苦修是成不了功的。无上瑜伽非常强调净光根本心的探究与开展,大圆满教法也一样,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无上瑜伽开展根本心的方法是渐进的,从生起次第逐步修到圆满次第,最后证悟净光。相对的,大圆满教法证悟净光不是渐进的,而是从一开始就运用本觉直接契入净光心。月称以五次第解释了整个密宗道的修行要义,首先是生起次第,其次是圆满四次第。不同的次第有不同的灌顶,以配合能熟的要素。在生起次第的时候,行者要接受宝瓶灌顶以得加持,行者在修“幻身”的时候要接受第二灌秘密灌顶以得加持。修幻身包括了三种远离:身远离、语远离和意远离。行者在修“光明”的时候要接受第三灌顶智慧灌顶以得加持,可以净化幻身进入光明。行者在修“圆融”的时候要接受第四灌顶胜义灌顶以得到加持,圆融有二谛圆融和空了圆融两类。二谛圆融是指义光明(胜义谛)和净幻身(世俗谛)两相结合即证得二谛圆融。空乐圆融是指了悟空性的智慧与俱生大乐的体验两相结合。在这种结合之中,证悟空性的后得智就在大乐之中生起,因此智慧与大乐两者是在一个纯净光明的意识中经验,此一圆融也可以经由大乐重新体证空性而产生。换言之,有两个可能的顺序去证得空乐不二。有些行者体验到大乐的状态,由此大乐慢慢证入空性。但无上瑜伽行者则先是了悟空性以后才经验大乐。无上瑜伽的显著特点就是,已经去除淫欲的男性和女性做“乐空双运”的双身修法,在交媾中去悟得空性,此为以欲制欲,以染至净的修法。密乘修习身口意三业,称三密加持:譬如佛日影现于众生心水之中,曰‘加’;行者之心水能感佛日,曰‘持’;故加持者,表如来大悲与众生信心之相涉。法佛三密甚深微细,等觉十地不能见闻,故曰‘密’。诸佛同具刹尘三密,互相加入,彼此摄持。众生三密亦复如是,故名三密加持。身密者,谓结印契于手,住于如法之坐法;口密者,谓口诵本尊之真言;意密者,谓于行者心中,观念本尊之念愿本誓。此在诸佛诸尊方面,虽称为三密,至于吾侪凡夫,则因无隐秘深玄之义,故为三业。原始佛教等,亦于须净三业,屡为开谕。盖净三业,乃佛教之根本义,极当视为重要者。

大乘佛教有法身、报身、化身三身之说,藏传佛教认为,法身不显,报身时隐时显,而化身则随机显现。所以,一个有成就的正觉者,在他活着的时候,在各地"利济众生";当他圆寂后,可以有若干个"化身"。藏传佛教把降生人间的“转世尊者”作为十地菩萨为普渡众生而变现之色身,即"活佛","珠古"意为化身,是比喇嘛、阿拉、仁波切等称谓,更能表达"活佛"所蕴含的深奥义理和精神境界的唯一准确、全面的称谓,因而是"活佛"的正统称谓。藏传佛教又叫喇嘛教,最初,梵文“上师”义译为藏文后,发展出了"至高无上者或至尊导师"的意义,音译为汉字即喇嘛;随着活佛制度的形成,"喇嘛"这一尊称,逐渐用来称呼引导信徒走向成佛之道的"导师"或"上师"的活佛;由喇嘛教这一俗称可知,上师就是藏传佛教的核心。

藏传佛教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五大宗派,萨迦派和格鲁派都借助政教合一的力量,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则来自噶当派。在藏传佛教各宗派中,分别产生了各类活佛系统,活佛传承一般是由上一任活佛提供“转世灵童”的线索后,去各地寻找回来的。著名的达赖喇嘛(前期叫“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喇嘛”)和班禅(历史上先后授封过班禅博客多和班禅额尔德尼的称谓)都是由朝廷授封的格鲁派活佛系统,达赖喇嘛被认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班禅则指通晓五明学的大师(即知道一切事物的人、悟道者)。

藏传佛教的教义特征为:大小乘兼学,显密双修,见行并重。它以修习因乘的显教进而修习果乘的密教为理想。在戒律上,西藏传承说一切有部律,并发展出专属于密乘行人的戒律。在论藏上,藏传佛教对说一切有部、经部、唯识、中观四宗均有修习,经过宗喀巴的倡导,中观应成派月称(印度那烂陀寺主持)所著的《入中论》,最受推崇。龙树一系的中观论典以“正理聚六论”为中心,此外,《现观庄严论》与《入中论》两书汉文未译,龙树的《大智度论》藏文未译。

藏传佛教的文献极为丰富,主要结集于《大藏经》;《大藏经》是隋唐之后,才开始有的称呼,当时主要是指由朝廷敕命(钦定)纂集的一切经典,佛教一切经典在此之前仅有“一切众藏经典”、“一切经藏”等称呼;所以大藏经又名一切经,和三藏同义。藏语《大藏经》全藏分甘珠尔、丹珠尔和松绷三大类,在9世纪初叶已译出700余部,其中一部分自汉译本转译。后弘期补译的经籍,则以论典和无上瑜伽的经论为多。自元皇庆二年(1313)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各地共刻造过11种不同版本的藏文大藏经。此外还有刻于不丹的普拉卡本和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的库伦本两种。《甘珠尔》又名正藏,收入律、经和密咒三个部分,有一百七十八部,包括显密经律,主要为佛教的原始经典;《甘珠尔》包括《律》74部,《经》70部,《续》26部,《库》8部。内容涉及佛学、哲学、逻辑、文学、艺术、星相、医学、科学、工程等领域,是总汇藏民族本土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丹珠尔》也称续藏,收入赞颂、经释和咒释三个部分,主要是释迦牟尼弟子对佛语的阐释和论述的译文集成,即论藏;《丹珠尔》有三百九十多部,是青藏高原本土宗教文献和经典的总结,相当于古象雄时期藏地的全景式百科全书,至今仍对西藏人民的生活、文化习俗、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发挥着深远的影响。《松绷》即杂藏,收入藏、蒙佛教徒有关著作。辛饶弥沃如来佛祖在《雍仲昌盛法界经》中开示说:“语句多如恒河沙,但千言万语终归不二法。”辛饶弥沃是象雄王国穆氏王子,又叫敦巴辛饶·弥沃,《集经》对其含义解释为:明示万物称为“敦”,养育大众是为“巴”,心性普遍称为“辛”,利众极妙而称“饶”,应化人身是为“弥”有情顶饰名为“沃”。全称指本教导师敦巴辛饶弥沃尊。藏文里的“敦巴”,翻译成汉语是祖师、导师、佛祖的意思;辛饶意为十方三世一切佛之首,弥沃意为四道菩萨之顶饰;或辛饶为无边无际、无生无灭,弥沃为有情怙主或众菩萨之首。象雄古王国是西藏地区建立于公元前1500年到西元元年之间的铁器时代的国家,于645年亡于吐蕃王朝。辛饶弥沃将象雄文化中的多种意识形态,如灵魂不灭、业报法则、因果轮回等,经过系统化、组织化后,加入慈悲心的解读,创立了有完整的九乘教法和教义的古象雄佛法,即雍仲本,又叫苯教。辛饶弥沃创造了象雄文字,并传授了五明学科”:工巧明(工艺学)、声论学(语言学)、医学、外明学(天文学)和内明学(佛学)。传统五明学分大、小五明,大五明是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小五明是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星系学。实际上,五明不是这么狭隘,而是将宇宙之万有归纳为五个方面,称之为五明、五暗,开敷出宇宙间一切美好的、利益众生的概之为明,迷在昏沉、不祥的概之为暗,这才是佛陀的五明真谛。敦巴幸饶是早于释迦牟尼的佛教教法的总结者和宣导者,从社科院翻译的《象雄大藏经》中,也能看到佛教理论。一般认为,辛饶弥沃是释迦牟尼佛前世的师父,释迦牟尼前世的藏语名讳叫“朵噶波”,也叫“丹巴多噶尔布”, “丹巴多噶尔布”,汉语称作“白幢”与“白幢天子”。

中观论被认为是空性方面的理论,其著作可以分为教证、理证,也叫理聚、非理聚。教聚是说用佛的说教来证明空性正理;理聚的意思是里面用很多用来证成空性正理的理由,使他人不得不接受的著作。正理聚六论指用正理来抉择了义的《中论》、《回诤论》、《精研论》、《七十空性论》、《六十正理论》、《宝鬘论》。理聚六论的内容可以分为,讲境方面的空性,具境方面了解空性的智慧。前四本书讲境这个部分,可以归纳为显示远离有无二边之缘起真如,即缘起性空这部份;《中论》、《精研论》讲没有自性、没有自相(或破自性有、破自相有、破实有)即我执;《七十空性论》、《回诤论》讲虽然没有自性,但名言(名相、名色)上一切法都是有的。总结起来,前四本书讲的是:诸法虽然没有自性,但名言上是存在的。《六十正理论》和《宝鬘论》是讲具境这个部分,可以归纳为显示由远离二边的中道才能断除轮回。《中论》与《精研论》破有自性,分所立与能立来破;有部、经部、唯识宗这三派叫做实事师,即宣扬实有的三个宗派。他们宣扬实有时,会讲很多的理由,因此有所立—实有,与能立-建立实有的理由;《中论》是破有部、经部、唯识宗说的诸法有自性、补特伽罗(我)有自性的“所立”;《精研论》是破有部、经部等讲的一些“能立”的理由,如十六句义。《中论》有二十七品,二十七品都在破自性有,其中第一品破自性有时说: ——“如诸法自性,不在诸缘中”。 ——诤辩说:“设若一切法,皆非有自性,汝语亦无性,不能破自性”。即若诸法不在诸缘中,就没有了,你讲的话也就没有了,你就破不了我。 ——《回诤论》回道:自性空的语句是缘起法,虽然没有自性,然而能破所破、能立所立。对于无自性宗(中观宗)来说,能量所量、能作所作,皆应理;于有自性宗,能量所量等不应理。《七十空性论》是来自于《中论》第七品,讲的是缘起。《中论》第七品中有:“若梦境幻化,如于干闼婆,如是生及住,如是毁坏灭”。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而写了《七十空性论》,所以《七十空性论》也是《中论》之余论。第七品破有自性的生、住、灭,此时他人诤论说:——“佛典说有生住灭,所以你说没有生住灭自性不对”。——《七十空性论》答说:“生住灭有无,以及劣等胜,佛依世间说,非是依真实”。即佛讲了生住灭、胜劣等,但这是以世俗的观点而说,并非以胜义的观点而说。《七十空性论》破生住灭等自性之后,又说:“以此一切法,皆是自性空,故佛说诸法,皆从因缘起。胜义唯如是,然佛薄伽梵,依世间名言,施设一切法”。即说只有缘起自性空,才是事实真理之胜义,因此生等一切都由名言安立。《中论》:“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指一切悉由名色安立,于其上之一切能作所作皆合理,为通达这些而造《七十空性论》。《现观庄严论》是慈世(弥勒)菩萨五论之一,又名《现证庄严论》。本论是阐释所有《般若经》的密意,在阐释时将《般若经》每会均分作八大段解释,可以说是《般若经》的总科目。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是从甚深见上抉择般若的意趣,本论则以修行阶位为纲要,引导行人实践修行现观般若,它说明了般若现观次第。全论共有八品,阐述八事。八事是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智、圆加行、顶加行、渐次加行、刹那加行、法身。八事可合为三种,前三事是境,次四事加行是因或行,最后一事法身及事业是果。八事展开成为七十义,还包括了《般若经》中所说的一百零八法。《入中论》又译作《入中观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僧人必读论著之一。为那烂陀寺主持、具缘派中观宗之大成者月称(560~640)所著。内容结构乃根据十地经而来;前十品为十波罗蜜之解说,其后再加二品,则成十二品。其中第六品阐述具缘派中观宗之学说甚详,讲解慧度、抉择二谛,盛破唯识,为本论之中心。《大智度论》主要讲述中道实相,以二谛解释实相之理,发挥般若思想,是龙树晚年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作出的系统解说及论证。论中引经籍甚多,保持了大量当时流传于北印度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是研究大乘佛教和古印度文化的重要资料。同时由于此论所释的《大品般若经》为当时篇幅最大的一部经,作者对经中的“性空幻有”等思想有所发挥,被称为“论中之王”。此论先举出法相的各种不同解释,以此为尽美;最后归结为无相实相、法性空理,以此为尽善。但此论系依经而作,解释毕竟不能完全穷尽义理,故龙树又著《中论》、《十二门论》作为补充。鸠摩罗什译本共一百卷,最初三十四卷是“大品般若初品”之注释,其后各卷则是节译,如果全部译出,或将超过千卷之数。

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应身),三者的区别在于:1、含义不同法身:中尊为“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指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佛性,体现了佛法的佛本身;报身:左尊为“报身佛”名“卢舍那佛”,指经过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化身:右尊为“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指佛为度脱世间众生需要而现之身,特指释迦的生身。2、形态不同法身:是理积聚,就是积聚真如妙理为身。真如是圆满清净,遍一切处,法身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法身不现;报身:经过艰苦修行,证得真理而成佛,他是佛的一种客观存在相,行态圆满福态,极为高大,常为诸菩萨说法,报身时隐时现。 化身:是佛的变化身,佛为了教化众生,可现为六道众生,以各种生命形式显现,活佛就是佛以人体的形式显现来教化众生。

大小乘佛教的一些分歧

大乘的部分经典,如《楞严经》等,是佛灭后没有结集过的内容。小乘佛教因此认为,龙树(佛灭后七百年出生)等人是将自己编造的内容附会成了佛陀思想,大乘佛教并不是真正的佛教;龙树回应说,这些确实是佛陀的佛法,但在地上找不到,是他在龙宫里看过后,记诵下来的,并表示,除这些外,还有好多他也没看过的佛经藏在别的地方。龙树针对这些经藏,阐述了空性的中观学说,是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为佛法的法印,并指出在知道一切事物的觉悟者看来,三法印是从不同角度观察说明一实相的结果,而大乘佛教即以一实相为法印,故大乘佛法就是真实不虚的佛法;小乘佛教主张,菩萨是外道,不能成为悟道者,没有佛果位这一说法,只有阿罗汉果是悟道者的最高果位。大乘佛教主张,阿罗汉不是成就涅槃的悟道者,未来还要继续学习,直至成为悟道者。每个人最终都要成为悟道者,并且帮助他人悟道;上座部认为,西方极乐世界是经量部创作出來的。极乐世界原是指三襌(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证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楞严经》)境界, 后被文学创作出一个实在的世界给念佛的人去往生,演化出净土信仰。大乘佛教则认为,佛陀随缘说法,一些高深的学说,是大部分人无法理解和掌握的,只有基础好,悟道信念强的人才能听懂和坚持修行,西方极乐世界是悟道者才知道的事物,没有悟道者没见过,不能相信都是正常的;南传上座部佛教认为,佛教只是佛陀的生活教育,不建议迷信。佛陀主张,包括祭祀、祈祷、火供、念咒等的仪式,以及断食、烧身、自残一类的苦行,并不能断除烦恼,也不能解脱生死,皆属于“戒禁取”,故佛陀在世时,僧团并不注重仪式,也没有诸如唱诵、念咒之类的修行方法。除佛法僧三宝以外,上座部佛教弟子并不皈依、敬事诸天、神鬼。作为一位上座部比丘,自己没有证悟的事,即使佛陀说出来也不必相信。他甚至不用向一位天神合掌礼敬。而这些,都是密乘佛教所吸收的内容,所以上座部佛教认为,密乘是违背佛陀教导的迷信,不是佛教。佛、禅和茶

佛教是无神论,以通达一切事物为宗旨,诸法(名相和法相)不二、不分别,学佛既要依赖佛法佛破除对一切事物的名色观想,知道他们依缘生灭,缘起缘灭;又要知道一切事物的名色和依缘生灭,缘起缘灭的法相是一体的,无二、不分别。对世人来说,在较易理解的名色角度,相对较为简单和直接的学佛、修行方式,可能是净土宗和禅宗,净土念佛靠的是阿弥陀佛的愿力,禅宗参禅,靠的是启发内在的自性,内外同时加持,对修行更为有利,因此净土宗和禅宗常常是结合起来应用的;持戒和阅藏,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主要是读书人的学习方式;密咒较为神秘,非学习密宗之人,不易了解。但从其宗旨来说,也是佛法。

佛教主张,佛法是让人从不懂一切事物的此岸,到达彻悟一切事物的彼岸的筏子。这个筏子,可以是学习和实践法华、华严、法相、三论四宗的经论律、净土念佛、律宗持戒、禅宗印心、密教传授密法等,但学佛的目的在彼岸而不在筏子,所以不能执着于筏子而忘记学佛的初心,为学会佛法,要及时舍弃筏子登上彼岸。

总的来说,佛教早期以缘起学说为核心,发展了认识缘起学说的学习和实践方法,即“戒定慧”;部派时期,在对这三学的实践中,不断有了为学精神和思想认识上的分歧;到大乘佛教兴起,提出佛法不二,弘法利生的思想开始广为流传,对此思想的实践,还是不离戒定慧中的次第和境界;禅宗这个教外别传的学习方法,以“心传”这种,无法以语言表述的方式,来阐释佛法、一切事物,较为别具一格。配置助人提神醒脑的茶水,就是不着于语言和文字的禅宗,学习佛法的方式之一。前面提到过,十二因缘、唯识学引申出了性自清净、一如来藏心,或许,茶的清醒之用,是在暗示识无明就是烦恼、没有悟道的根源,识能清醒认识一切事物,就是有了智慧的悟道者。喝茶清心醒神,正是对心识从无明到清明的禅宗宗旨的映照。

知道心识清明是禅的,有谨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神秀;看到心识清明和心识无明,互为表里,空识不二的,是知道无无明和无明不一不异、同生同灭、缘起缘灭,故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六祖慧能。因佛法、菩提和非法、烦恼不一不异,无明无不明,也说菩提即烦恼。赵州古佛不管有谁从哪里来、以前来没来过、认得或不认得、悟道没悟道、将要到哪里去,都只当做因缘和合而生的一个缘起缘灭的现象,无常无我没有分别,也就只管不做分别,安排一同去吃碗茶就是。这些人来到观音院一事,都和吃茶去一事因果相续,也正是缘起说的一个生动例证。因此从禅和茶,都能得闻佛法的缘起、无我无常之意,不止他们,一切事物,皆有佛性,只因茶和寺院更为亲近,茶的香味和功效更为人熟知,茶的意境更为素雅,故不说禅瓦一义或禅香一味,而常说茶禅一味。

赵州古佛的吃茶去,像一个电脑程序,只要有人应了老和尚的问询,就会启动,老和尚已知道何人来到,但不分别他们因何吃喝茶,只给他们显现一种因果相续的现象;当然,如果设置更复杂的指令,也可以分别提供不同类型的茶招待不同情况的人吃,但不管如何应对,都是无常无我无挂碍的。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没文化的茶文化丨浅识佛和禅丨佛法不二 茶禅一味》,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华饮食文化:“茶禅一味”的佛家茶理

中华饮食文化:“茶禅一味”的佛家茶理

...中国兴起以后,由于坐禅需要,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并为茶文化在中国和全世界传播作出重要贡献,其核心是“茶禅一味”的理念。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南天竺僧达摩,自称为南天竺禅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时...

2015-05-30 #经典句子

茶禅一味——茶的文化与历史(下)

茶禅一味——茶的文化与历史(下)

茶禅一味——茶的文化与历史(下)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推荐阅读书单: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茶马古道》《禅茶一味》,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陆羽《茶经》,吴觉农《茶...

2011-06-08 #经典句子

禅茶文化:所用感悟都在一杯茶里浮浮沉沉

禅茶文化:所用感悟都在一杯茶里浮浮沉沉

...》和《茶神传》,他的诗中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赵州禅茶文化遥远的敬意:眼前白吃赵州茶,手里牢拈焚志华。喝后耳门软个渐,春风何处不山家。杭州西湖边的龙井凉亭,至今还悬有这样的楹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

2016-05-11 #经典句子

悠悠茶韵!直击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普陀佛茶文化节开幕式!风景甚好

悠悠茶韵!直击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普陀佛茶文化节开幕式!风景甚好

...界盛宴今天上午,“善哉普陀”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普陀佛茶文化节在普陀塘头佛茶园开幕。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十届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徐显伏,省农业农村厅副巡视员陆元林,副市长姜建明,全国...

2007-02-06 #经典句子

李宽定先生做客“山骨讲堂”:文化是群体意识形成的共识

李宽定先生做客“山骨讲堂”:文化是群体意识形成的共识

...时需要载体和内涵国人爱谈文化,喝酒有酒文化,饮茶有茶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文化 " 二字更是随处可见。何谓 " 文化 "?李宽定先生从 " 敬茶 " 的婚俗说起。在传统中国社...

2012-08-19 #经典句子

中国茶文化VS日本茶文化:前者领悟茶道修道行 后者重禅味求自省

中国茶文化VS日本茶文化:前者领悟茶道修道行 后者重禅味求自省

...、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尤其是与日本的交流,使得茶以及茶文化广泛流传。直至今日,茶文化一直是显著文化之一,那么作为蕴含着主要茶文化的中日两国,究竟在茶文化方面有何异同?中国茶文化究竟有何丰富的内容呢?1.中...

2022-12-21 #经典句子

茶室禅语之妙:寥寥几字 大有乾坤

茶室禅语之妙:寥寥几字 大有乾坤

...的。你钟爱哪句?评论区见。(关注七碗茶歌,学习更多茶文化)撰文:任小七

2023-05-10 #经典句子

作为茶文化 怎能没有与茶相关的成语呢 文化大佬都知道!

作为茶文化 怎能没有与茶相关的成语呢 文化大佬都知道!

茶一直都是雅俗共赏,这也是茶文化能源远流长的关键。茶既可以高雅走入文人学子的文化圈,也可以通俗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待客之道的必备之物。通俗的茶文化土壤,是成就高雅茶文化的基础。成语是我国汉字文化的一大...

2010-09-0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