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太子李承乾被废后 他本已胜券在握 却因一句话让李世民改立他人

时间:2008-11-18

但是,渐渐人们觉得这个储君的位置马上就不会是太子李承乾的了,因为他是个瘸子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在在唐朝贞观中期,所有人都以为未来的皇帝就会是在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之间产生,没有人会怀疑有人能有实力和他二人争夺这个储君的位置。

但是,渐渐人们觉得这个储君的位置马上就不会是太子李承乾的了,因为他是个瘸子。但是这并没有让李世民觉得这个儿子做不成未来的皇帝甚至多次重申李承乾永远都会是大唐的太子。

但是李承乾不这么想,因为他发现自己的父亲越来越宠爱另一个皇子,他的弟弟,魏王李泰,甚至这种宠爱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他开始担惊受怕,也开始放纵自己。

不得不说这时候的李泰是聪明的,他不仅做了朝中的左武候大将军雍州牧,并且遥领相州都督,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州军事,荣宠非常,又聪颖好学,投李世民所好建立了文学馆。

这个文学馆,李世民做秦王的时候也建立过,这个时候魏王又想建立文学馆,但是太宗同意了。这个决定更加让李承乾害怕,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是冲着自己的位置来的,也许,父亲还不知道。

其实李世民在宠爱魏王李泰的同时,并没有动废立太子的心思,当时李世民是非常想把李承乾培养成一国之君的。因为在太宗的心里,是爱着这个儿子的。

当时的李承乾其实已经很不成样子了,整日玩了奢靡,同时宠爱一个名叫“称心”的男宠,这些太宗其实是心知肚明的但是李世民除了杀了这个称心以外,并没有过多的责怪太子,但是在李承乾的心中,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纵然李世民在驾幸洛阳时让太子监国,又命三品以上的嫡子皆出仕东宫,仍然无济于事。

李承乾却还是越闹越凶,甚至闹到了对屡屡劝谏他的张玄素等人意欲痛下杀手。然而就算是承乾胡闹成了这样,唐太宗也不曾动过废太子的念头,甚至煞费苦心地将魏征任命为太子太师。此举的目的就是意在告诉众人,他是绝不会废掉承乾这个太子。

然而事与愿违,李承乾看着越来越受李世民喜爱的李泰,心中越来越不安了,这种超越了李泰的品秩的过分的宠爱让李承乾更是恨得牙根痒痒。他知道李泰表面上不动神色,其实暗中培植的势力随时有可能对他造成致命一击,于是他决心除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纵然他是自己的亲弟弟。

但是李承乾制定的刺杀计划却失败了,这免不了李泰对太宗的一顿哭诉。于是另一个计划在李承乾的心中浮现了出来,谋反!他打算逼宫让李世民让位给自己。

但是造李世民反的人都没有取得过成功,李承乾也不例外。

贞观十七年,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但是李世民没有杀他,贬位庶民,徙居黔州,并于次年病死。

而那个几乎在李世民面前做到了无声无息把太子拉下马的魏王李泰,他这时满心以为这个太子之位就是自己的了。于是借机向自己的父亲撒娇,声称自己百年之后定会杀了自己的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而唐太宗见青雀投进自己的怀中,立马心就软了,再一听这样的保证,当即便许诺要立他为太子。

然而这个谎言并不高明,褚遂良的一席话让李世民彻底看穿了这个谎言,明白杀子传弟的事根本不可能发生,李泰做了皇帝之后,最有可能做的事情其实是杀掉他的兄弟。

果然这时候李泰又下了一步臭棋,彻底把太子之位让给了一个从来不会进入别人视野中的皇子——李治,虽然长孙无忌等人已经开始支持这个仁孝软弱的皇子,但是并没有很多人给他过多的关注。

虽然朝中很多大臣还没有把目光投向李治的时候,同为皇子的李泰已经感到了李治威胁,于是他对李治说了一句充满恐吓的话,而正是这句话让李世民下定决心放弃魏王同时立李治为太子。

李泰对李治说的那句话是:“你历来和元昌友善,如今元昌已被处死,你难道就不担心自己的脑袋?”

十六岁的李治当即吓得面无人色,此后天天哭丧着脸,惶惶不可终日。李世民大为奇怪,屡屡追问他原因,李治不得不坦白交代,把李泰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述给皇帝听。

而差不多在此前后,李世民去看望了一趟废太子,言语之间不免又大加斥责。李承乾愤愤然地说:“儿臣既为太子,还有何求?皆因李泰暗算,儿臣才不得不与朝臣谋求自安之术,没想到被野心家教唆,撺掇我犯上作乱。今天父皇要是立李泰为太子,就是跳进他的圈套了。”

李世民终于不得不完全相信李泰一旦登上大位,必定会清洗自己的兄弟的事实,不愿因让玄武门之变的故事重演的李世民绝对不能让李泰做太子,那剩下的唯一一个选择就是李治了。

于是李世民下定决心,带着李治驾临两仪殿,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重臣面前因为诸子诸弟争位之事而欲拔剑自杀。长孙无忌等出面阻拦,表示晋王李治可立为储君。同年四月七日,唐太宗亲驾承天门,下诏立李治为皇太子。

而与此同时,魏王李泰降为东莱郡王。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太子李承乾被废后 他本已胜券在握 却因一句话让李世民改立他人》,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李世民本想立李泰为太子 只因为李泰一句话 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李世民本想立李泰为太子 只因为李泰一句话 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643年,李世民打算立李泰为太子,李泰语出惊人对李世民说道:“父皇要是立我为太子,我日后定把儿子都杀了,把皇位传给弟弟!”一头投进李世民怀里,李世民问道:“你有八九个弟弟,你百年之后要传给哪个弟弟?”李泰高...

2023-11-24 #经典句子

李渊并非庸才 玄武门之变后说了句话 既保住性命又不失皇家尊严

李渊并非庸才 玄武门之变后说了句话 既保住性命又不失皇家尊严

...和失败的区别。我们不得不说成功的政变中最典型的就是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这场政变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李世民登上了皇位,让唐朝进入了一个全盛的盛世,如果这场政变最后不是李世民胜利了,那么中国之后的...

2023-10-11 #经典句子

只因李渊的一句话 李世民再也无法忍受 一心要当皇帝

只因李渊的一句话 李世民再也无法忍受 一心要当皇帝

...已经改变不了唐朝一统天下的局面。所以他很安心地带着李世民、李元吉两个儿子一起消暑,而让太子李建成在长安驻守。现在他唯一有些不安和心烦的,就是这三个儿子。唐朝能够建立,最大的功劳不是他本人,更不是太子李...

2023-11-08 #经典句子

李世民改立太子 皆因玄武门事变后 李渊的一句话?

李世民改立太子 皆因玄武门事变后 李渊的一句话?

谈起李世民,总会让人想起他的贞观盛世和不朽功勋,除此之外还有使人敬而远之的玄武门事变。在那次事变中,李世民亲手射杀了自己的亲兄弟,并逼迫父亲李渊禅位,也逼得李渊说了“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

2023-11-08 #经典句子

一句话改变玄武门之变的结局 尉迟恭才是玄武门之变的最大功臣

一句话改变玄武门之变的结局 尉迟恭才是玄武门之变的最大功臣

玄武门之变其实大家都知道是李世民赢得了最后的胜利,那是这场战役远比你想的要精彩得多得多。就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太子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李世民伏击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太子府和齐王。要知道,太子和齐王府当中还有...

2023-11-19 #经典句子

李渊临去世前对李世民说的几句话。李世民当耳旁风?

李渊临去世前对李世民说的几句话。李世民当耳旁风?

...2日,洛阳城里刀光剑影,玄武门旁兄弟相残。随着秦王李世民所发一箭,皇太子李建成当场毙命,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就此爆发。在这场影响了唐朝历史进程的流血政变中,除了皇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死,齐王李元...

2023-11-08 #经典句子

李渊退位说了一句话 李世民不同意 多年后一一应验

李渊退位说了一句话 李世民不同意 多年后一一应验

...现在几乎是所有开国皇帝中存在感最低的。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的光辉盖过了李渊,在唐朝,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其他史料,李世民的出现绝对超过李渊。不过,李渊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否则他不可能建立唐朝。在建立唐朝的...

2023-11-08 #经典句子

李渊有多睿智?玄武门之变后说了句话 既保住皇家脸面又保全性命

李渊有多睿智?玄武门之变后说了句话 既保住皇家脸面又保全性命

...而至临湖殿。忽感异样,掉头而走。闻声唤之,原是秦王李世民。元吉搭弓射向李世民,三次未中。李世民射向李建成,李建成落马而死。尉迟恭帅率侍卫七十人欲袭李元吉,元吉落马,李世民马儿受惊而跑至树林。李元吉欲勒...

2023-11-0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