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高考模考作文|中原名校联考:沉香的价值来自不懈的抗争

时间:2008-09-08

沉香并不等于沉香木,但沉香又必然诞生于沉香木中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5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沉香并不等于沉香木,但沉香又必然诞生于沉香木中。

沉香树枝干遭受创伤后,自身会分泌树脂来愈合伤口。其间,创口部位会因一种叫作“黄绿墨耳真菌”的微生物的侵入而感染。沉香为了自保就会与这种真菌抗争,而真菌又顽强地在逆境中进行代谢,从而与沉香树本身的抗体类物质相混合,产生一种新的化合物。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深入,沉香形成。

也许有一天,泥香树会倒在地上,被泥土掩盖;或者森林被洪水淹没、沉香树沉在湖中。千百年后,树身腐朽、消失,但沉香依然存在。当它们被人们发现后,则被视若珍宝。

读完材料,你有何理解和感受?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本试题来自中原名校联考。

命题方向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以沉香的形成过程作为引发写作的真实情境。沉香树受到创伤后遭受“黄绿墨耳真菌”的侵害,为了保护自身,沉香树就会与这种真菌抗争。而真菌为了在树体中生存,也会进行逆境代谢。二者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新的化合物,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深入,沉香形成。千百年后,树身腐朽、消失,但沉香依然存在。当它们被人们发现后,则被视若珍宝。这是考生联想和思考的触发点。题目带有寓言性质,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能由沉香的形成及其价值关照社会和人生。

2.写作任务的限制。本题的任务指令相对比较简单,主要体现在写作内容的限定上,要在仔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表现对材料的理解和感受,这里的理解不是浅表性的理解,而要对材料进行深度思维,挖掘其对人生的启迪。

3.价值判断的限制。沉香的产生过程其实是沉香树逆境抗争与真菌逆境代谢的结果,命题人的价值取向,已经鲜明地从情境材料的选择上传递出来:要想拥有沉香一样的人生价值,成为像沉香一样的珍贵存在,就要迎接人生旅途中的风风雨雨。考生必须准确把握命题人的价值判断,不可悖离。

开放性

1.立意角度的开放。考生可以从沉香树的角度来谈面对客观的伤害、挫折、磨难时,要勇于抗争,必能成就芬芳;可以从沉香的永恒价值谈如何拥有沉香一样的人生;还可以综合来看待沉香树的易腐速朽和沉香的珍贵长存,由此引发有机联想和思考等,立意角度开放,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展示。

2.联想和思考的开放。题目关于沉香形成及以沉香的价值能够引发考生的丰富联想和想象,可以联想珍珠和牛黄的形成及其价值,可以联想司马迁、史铁生等在逆境中所成就的沉香一样的人生价值;既可以从“是什么”的角度进行有效思考和类比联想,又可以从“为什么”的角度来探究沉香的形成原因,还可以侧重从沉香树和沉香的对比结果来谈得到的启示。总之,考生可以结合自己多方面、多维度的认知和体验来进行写作,可以探讨的内容很多。

3.文体自由。只要由材料有感而发,考生写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皆可。

解题

本题目为新材料作文,选取与沉香的形成有关的知识作为材料,旨在引导考生认真思考沉香形成的过程和沉香的价值,以此进行类比迁移、联想和想象,并能够多角度观照社会现象和人生现实,进行深度解读。考生只要能结合材料,联想思考,写出人生感悟即可。此类文题常考常新,简单又不失深度,考生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利于作文水平的检测。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不惧逆境,将生命化为沉香。

2.保持内心深沉的芳香。

3.沉香的价值来自不懈的抗争。

4.岁月沉香,铸就永恒。

偏题立意:

1.竞争产生美好。(断章取义,对情境和任务指令的限制理解不到位)

2.大浪淘沙始见金。(金子与沉香不能类比,金子本来就是金子,而沉香树不等于沉香,沉香是沉香树与真菌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化合物)

……

下水文

岁月沉香 铸就美丽

沉香并不等于沉香木,虽然沉香诞生于沉香树。

只有当沉香树枝干遭受创伤,才提供了成就沉香的最初可能。沉香树枝干遭受创伤后,自身会分泌树脂来愈合伤口。其间,创口部位会因一种叫作“黄绿墨耳真菌”的微生物的侵入而感染。沉香为了自保就会与这种真菌抗争,而真菌又顽强地在逆境中进行代谢,从而与沉香树本身的抗体类物质相混合,产生一种新的化合物。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深入,沉香形成。

这让人想起珍珠。珍珠的形成是个痛苦的过程。当蚌张开贝壳时,如果有一颗沙砾、寄生虫或是其它异物进入了蚌体,而它又无法将这些杂物排出去,就会如同人的眼睛里进了沙子一般,它会又疼又痒。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它最后只能不断地分泌出珍珠质来将其包裹起来,久而久之越包越厚,一层厚厚的珍珠质形成后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珍珠。

不是每棵沉香树都能产生沉香,也不是每只蚌都能孕育珍珠,就像有些人注定平庸。

沉香树遭受创伤,才提供了成就沉香的最初可能。就像人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经历磨难,这个人才拥有成就卓越的最初可能;但仅仅这样还不够,很多人在经受打击后日渐消沉,丧失斗志,最终还是“泯然众人矣”。要想拥有沉香一样的人生,就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方能曾益其所不能。

沉香的价值源自于不懈的抗争。

沉香之所以拥有深沉的芳香,是它不懈抗争的结果。沉香最动人的部分,是它的“沉”,即不懈抗争的品质;更在于它的“香”,一旦成就,永不散失。而深沉的芳香是不容易获得的,在无尽岁月的长河里,沉香树只有不懈地抗争,才能铸就这份美丽。林清玄说,沉香不只是木头,它还是一种启示,启示我们在浮华的人世也要保持内心深沉的芳香。一个人内心如果有了沉香,便能不畏惧浮世。

人生实苦,但成就我们的恰恰是艰苦的抗争,就像岁月成就沉香一般。

孔子是否生而圣贤?让孔子名留青史的并不是孔子本身,而是他思想的光辉,是什么成就了他生命的“沉香”,让他由凡人变为圣人?司马迁说: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他们哪一位生而圣贤?

假如你生而不幸,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说,不要悲伤,不要忧郁。不妨在苦难中抗争,像司马迁、像史铁生那样,让生命化为永恒的“沉香”。

(来源:新课标大语文。本号尊重原创,公益推荐,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高考模考作文|中原名校联考:沉香的价值来自不懈的抗争》,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理型语文写作专题」|2021名校模考作文汇编——06 07:审题立意+精彩范文

「理型语文写作专题」|2021名校模考作文汇编——06 07:审题立意+精彩范文

...境,将生命化为沉香。2.保持内心深沉的芳香。3.沉香的价值来自不懈的抗争。4.岁月沉香,铸就永恒。参考范文岁月沉香 铸就美丽沉香并不等于沉香木,虽然沉香诞生于沉香树。只有当沉香树枝干遭受创伤,才提供了成就沉香...

2015-02-24 #经典句子

期末考试零分作文《有一种甜》曝光 学生:我写得很爽快

期末考试零分作文《有一种甜》曝光 学生:我写得很爽快

...考试中,比如年级月考期中考、期末统考、高三模拟考、名校联考、多省联考、中考、高考等,哪些作文容易得低分甚至零分呢?首先,字数不够的。字数不够,但差的不多,且文章是完整的,一般是50个字扣1分,事实上,字数...

2014-11-29 #经典句子

2022届四省名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英语答案

2022届四省名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英语答案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筛选能力。解答...

2020-10-08 #经典句子

2014年管理类联考真题论说文大作文怎么写?MBA笔试 林晨陪你考研

2014年管理类联考真题论说文大作文怎么写?MBA笔试 林晨陪你考研

...但作者又没有明显的态度倾向。这里建议大家在复合主流价值导向的前提下,积极正面的切入话题,辩证的看待这个现象。文章可以参考立意为客观看到事物的两面性或者说辩证看待问题。采用递进论证的结构,参考的分论点如...

2014-10-15 #经典句子

新高考八省联考作文题出炉 捕捉关键词 凸显民族铮铮风骨与血性

新高考八省联考作文题出炉 捕捉关键词 凸显民族铮铮风骨与血性

...考下述问题: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的当代价值?现在和未来,国际和国内面临什么挑战?如何以抗美援朝精神去应对挑战?抗美援朝精神在当代社会应如何培育?#八省联考#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白瑾学...

2014-02-21 #经典句子

高考作文辅导197:抗争+家国情怀+奋斗+人性美

高考作文辅导197:抗争+家国情怀+奋斗+人性美

...联系相似作品,联系社会现实,分析作品人物,说透感悟价值。优秀作文少年图强,革故鼎新——读后感杨子琼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不同书中的人物总能给我们以不同共鸣与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

2020-11-17 #经典句子

五一期间 写好南京16校联考作文需拥有这样的思考境界

五一期间 写好南京16校联考作文需拥有这样的思考境界

...中,老师是先否定,再解释描述。但也只是把“柔弱”的价值揭示清楚了。也就是说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考生要写好作文,还必须深入的思考概念的内涵。要洞悉柔弱这个概念的内涵,必须要知道这个材料来自哪里。这个作...

2020-01-19 #经典句子

高考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长津湖》等英雄主题作文

高考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长津湖》等英雄主题作文

...壳。生命如阳,精神如光。即便短暂,也能谱照出“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冷大地发春华”的永恒。基辛格曾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君不见,黄继光舍身堵枪眼,为国捐躯时年仅21岁;君不见,孙...

2023-12-17 #经典句子